2021-01-06 2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早中國天氣網發布
全國凍哭預警地圖
上一波跨年寒潮廣東下了雪
點擊下圖回顧
馬不停蹄
2021的三波冷空氣發貨
❄️強冷空氣7日入粵❄️
廣東人準備好被凍哭了嗎?
這次的冷空氣與跨年寒潮相比
會更冷嗎?
此次過程特點簡單來說就是「三低一長」
↓
平均氣溫低(與跨年寒潮相比)
最低氣溫低(與跨年寒潮相當)
白天氣溫低(比跨年寒潮低)
持續時間長(晝夜溫差小,
猶如身處冰箱,寒冷一整天)
而且這次冷空氣是「混合三打」
先是6日逐漸滲透
7日下午到8日再接再厲
10日夜晚到11日再來一波
讓氣溫逐步下降
預計8日早晨是強冷空氣最冷的時段
具體預報:
7日
受強冷空氣前鋒影響,我省大部陰天,粵北高寒山區有小雨(雪)。最低氣溫:粵北市縣2~5℃(高寒山區零下2~2℃),有冰凍;中部市縣6~9℃;南部市縣10~14℃。
8日-9日
受強冷空氣主體影響,我省大部多雲,最低氣溫:粵北市縣零下2~1℃(高寒山區零下5~零下2℃),有冰凍;中部市縣2~5℃,山區有霜(冰)凍;南部市縣5~8℃,山區有霜(冰)凍。
10日-11日
我省大部多雲間陰天。最低氣溫:粵北市縣2~5℃(高寒山區零下1~2℃),有霜(冰)凍;中部市縣4~7℃,山區有霜凍;南部市縣7~10℃。
另外,6日夜間-9日,我省陸地風力將加大到5~7級,沿海海面、北部灣、瓊州海峽、臺灣海峽風力將加大到7~9級
大家出門要記得多穿件衣服!
冬天開車車窗易起霧
可以這樣處理��
這組寒潮天氣出行提示請收好
提前檢查車輛安全
寒潮天氣駕車出行,駕駛人應提前對車輛進行安全檢查和保養,確保車輛轉向、制動、輪胎、燈光等關鍵部件安全技術性能符合國家有關標準,並隨車攜帶警告標誌牌、千斤頂、螺絲套筒等工具,以備急需。
更換耐低溫的防凍液和玻璃水。一般來說防凍液的使用周期為2-3年,超過這個時間一定要記得更換,避免出現問題。一旦出現冰凍,發動機就會無法散熱,嚴重時還會損壞水箱和發動機。檢查輪胎的花紋磨損、胎壓,對縫隙中的石子等雜物進行清理。
降速、控距、亮尾
寒潮天氣風力強、溫度低,無論是駕駛機動車還是電動自行車,途中都應注意「降速、控距、亮尾」。
在夜間行車,或遇有低能見度天氣狀況時,應當開啟前照燈、示廓燈和後位燈,高速行車時,遇到惡劣天氣,能見度小於200米時,要開啟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和前後位燈,能見度小於100米時,還要加開危險報警閃光燈。
驅車北行的駕駛人注意:暗冰路面安全行駛
暗冰主要指道路上含水量較大的部位,由於外界氣溫較低,所含水分結冰,體積變大,溢出路面形成的薄冰層,表面潮溼有水跡,具有隱蔽性,光滑且透明,肉眼一般難以注意到。
夜間如果降霧,由於空氣溼度較大,部分路段常常形成暗冰,特別是部分高速公路或山區路段,當車輛行駛至此類路面時極易打滑、引發危險。
在暗冰路面上行駛時,切忌急踩剎車或超車,在車速較快的情況下,建議緩慢點剎來防止車輛打滑。
騎行、走路加倍注意安全
寒冷大風天氣中騎車、步行,千萬不要為了保暖而用圍巾、帽子遮擋視線埋頭前行,步行或騎行非機動車出行要穿戴好衣物,防止圍巾等衣物突然刮散進入車輪或掉落在路上拾取時發生危險,並應隨時注意觀察周圍情況。
騎行非機動車時,遇大風要慢行,注意防範側風導致車身不穩方向偏移,不要一手整理衣物或遮掩口鼻,一手扶把騎行,應保持雙手扶把,遇特殊情況時將車靠右停到路邊安全地帶。自行車輪胎不要充氣太足,這樣可以增加與地面摩擦,不易滑倒。
來源 | 廣東交警
原標題:《廣東人凍=͟͟͞͞哭=͟͟͞͞了=͟͟͞ (T ^ T) 強冷空氣明日入粵!》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