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量的定義依賴於什麼​?​

2021-01-18 科學物理人

無物理不科學,訂閱「科學物理人」


物理量的定義依賴於什麼?


周小新


物理量是物理學大廈的基本單元,那麼這些物理量的如何定義的呢?定義物理量需要遵循什麼樣的準則嗎?科學物理人思考這個問題很久了,但感覺這是一個看起來就比較高大上的問題,好像對於科學物理人來說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所以說下面的一些見解只是科學物理人的一家之言,也歡迎各位讀者一起發表見解。當然物理量分好多種類,在這裡我就舉幾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明。在講述具體的例子之前,首先需要明確一點的是:
給任何一個物理量下定義,都需要給出原則上(理論上)可行的測量方案,這其實就是操作性定義。原則上可行就是說不要求實驗上可行,因為可能實驗手段還不夠先進。
很多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是不會去考慮電荷量q到底是怎麼定義的,而在很多問題中又經常用到類似於1庫倫、2庫倫等。那自然就要問電荷量q到底是怎麼定義的呢?首先我們需要一個實驗規律:如下兩圖,點電荷AB之間的距離等於r,點電荷AC之間的距離也為r,可以測出AB和AC之間的力FAB和 FAC,將A點電荷換成其他點電荷D、E等,同樣可以測出FDB、FDC, FEB、FEC,並且有這樣一個規律

改變上面實驗中的r,同樣可以得到相同的規律。這說明什麼?說明這個比值只與B、C兩個電荷有關。

其實有了這個實驗規律,我們就可以給電荷量下定義了,我們可以將這個比值定義為

我們注意到,如果沒有我們上面說的這個實驗規律,我們就不可以這樣定義電荷量。比如,要是我們發現的實驗規律是這樣子的

是的,物理量的定義並不全是人為,它必須在一定的實驗基礎上。當然有了這樣有了我們上面的實驗規律,電荷量也可以定義為

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可以這樣,因為這樣滿足實驗規律,也有原則上可行的操作方案,只不過,看起來它就太麻煩了,所以我們不喜歡這樣的定義。
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力F的作用下運動,取一小段軌跡,我們會發現這樣一件事情:

可能有的同學對這些式子覺得陌生,看不懂,因為這涉及到微分(其實不過是微元法的高級表述)如果降低到高中生能看明白的層次那就應該是

正是基於這樣一個規律,我們才給FS取了一個專門的名字叫做功,也給專門取個名字叫做動能。其實,這就是功和動能的定義,這個規律就被我們稱為動能定理。這也是為什麼動能前面有一個係數½的道理。注意,從邏輯上是先有上面的規律,才有功和動能的定義。如果說這個規律不是這樣的,比如是下面的樣子,那麼動能就應該定義為


是的,就是這樣。那有人就會問,怎麼可能是這樣子呢?其實這就涉及到自然規律了,在我們知道這個宇宙的運行規律之前,我們當然可以做這樣的假象,畢竟牛頓定律也是要基於實驗事實的。總結起來就是,還是那樣,動能和功的定義都依賴於上面說到的規律
如果對物理有一定了解的人就知道,物理學上質量有兩種,一個叫做慣性質量,另一個叫做引力質量,當然,物理學中這兩個質量是相等的,但是物理含義是不一樣的。慣性質量反映的是運動狀態的惰性(慣性)方面的屬性,引力質量反映的是物體間相互吸引力的屬性。科學物理人曾經在給學生將這個內容時將「引力質量」取名為「引力荷」。有點離題,回到慣性質量的定義。我們發現將兩個物體(1和2)放置於光滑水平面上,讓兩者以一定的速度運動,並發生碰撞,發現兩個物體的速度都會發生變化,速度變化分別為△v11、△v21(分別表示第一個物體和第二個物體在第一次實驗中速度的變化),多次實驗,會得到△v12、△v22、△v13、△v23(如△v23表示第二個物體在第三次實驗中速度的變化)

並且換另外兩個物體來做實驗,一樣可以得到相同的結論,只不過這個比值不一樣而已,而且這個比值為一個負數。基於這樣一個實驗事實,我們就可以將這個這個比值定義為- m2/m1,如果我將物體2作為一個單位,那麼物體1的慣性質量的定義就有了,即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我們上面的這個規律,那麼慣性質量就不可以這樣定義了,還是依賴於規律。

上面幾個例子都是基於客觀規律,那麼有沒有什麼物理量不是基於客觀規律的呢?我想是有的,比如位移,路程,速度,加速度,角速度這樣的物理量,這些就是純粹的描述性的物理量,完全是人們為了研究問題方便引入的一些比較有用的物理量。大家在學習這些物理量的時候好像也不需要知道什麼物理規律。在這裡就不對這些物理量的定義進行詳細展開了。


最後總結一下,除了描述性的物理量,其他的物理量的定義都需要基於客觀規律。並且,所有物理量的提出都應該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提出來的。


其實說到這裡,有一點心裡比較虛,那就是時間是怎麼定義的?空間是怎麼定義的?往往看起來簡單的東西,是最有挑戰性的。

科學物理人往期經典(前期文章的集合)

高中物理機車啟動問題教學問題思考

高中物理圖像專題(六)

科學物理人福州市空中課堂錄播之電磁感應章末複習

科學物理人福州市空中課堂錄播之電磁感應習題課

動能&動能定理直播課視頻

科學物理人停課不停學之拋體運動複習直播反思

恆定功率機車啟動問題應注意科學性和自洽性

動能定理習題課直播視頻

高考真題頻頻驚現幾百年沒有設計出來的永動機是怎麼回事?

兩道忽視磁場邊界不確定性帶來多解情況的高考題

機械能習題課直播錄像

物理學從來都是理想主義的

描述圓周運動的物理量直播視頻

追溯光與實物粒子的愛恨糾葛——從最速降線說起

電錶的改裝

從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義說起

圓周運動實例分析習題課直播視頻

許久未見,甚是想念,相約人間五月,共賞大美福一

靜摩擦力能量搬運的詳細解釋

說開方

物理概念的必要性?——由學生的一個問題想到的

夢想中的科學物理人工作室

什麼是動量?物理概念存在的使命是有什麼用!——學生的問題引發的思考

養成良好習慣,學好高中物理不是夢

2019-2020福州一中高一物理期末考試講評

發電機發了太多的電怎麼辦?

做個自由的老師,才能帶的動有趣的靈魂  ——祝全國的教師同行們節日快樂

一些「不太好」解釋的有意思的問題

我要永遠是那追風少年

無物理不科學,訂閱「科學物理人」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無物理不科學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