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上線試運營,僅僅3個月在線交易額便接近6億元,註冊會員超過30萬家,6月份交易額更是突破3億元,這是聚化網短時間內創造的「奇蹟」。6月29日,日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大宗化工商品現貨交易平臺——聚化網在日照正式上線運營,聚化網試運營以來交易額強勁增長,為其贏得了化工貿易行業「阿里巴巴」的美譽。
□ 本報記者 呂光社
見習記者 張 健
本報通訊員 張文軍
化工原料是一塊「大蛋糕」
「我們非常看好化工產品貿易的市場前景。據統計,全球化工行業年主營業務收入約9.5萬億元,僅聚乙烯一項就超過6000億元,如果能有20%的市場從網站上交易,那市場將是一塊巨大的蛋糕。」7月2日,在日照金融中心12樓,日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行政總監邢茂偉對記者談及聚化網,信心滿滿,「不僅如此,用O2O的方式銷售化工產品有天然的優勢:聚乙烯產品質量有統一的國際標準,不存在鐵礦石、煤炭等產品的參數不一的爭議問題;上遊產品資金門檻高,控制在少數大企業的手中,能保障產品質量。」
據邢茂偉介紹,除了市場優勢和統一的產品質量標準外,公司還擁有大量的客戶資源。聚化網投資方是山東資潤化工有限公司,已從事化工行業16年,積攢了大量的客戶資源,年貿易額已達60億元。從2012年底,公司董事長解會品開始謀劃新的交易平臺,想藉助阿里巴巴的網購模式,改變傳統化工行業貿易購銷格局。2013年,解會品和他的團隊在杭州度過了無數個不眠之夜,與一家科技公司合作開發網站,但由於這家公司對化工行業不熟悉,不了解客戶的的真實需求,最終公司決定組織自己的研發團隊,從復旦大學高新聘請了多名人才,獨立開發聚化網,在網上從事塑料原材料貿易。
「成立聚化網對中小企業大有好處,可以讓中小化工企業抱團形成議價聯合體,一起與大企業『殺價』。」談及成立聚化網的好處,聚化網產品經理項澤平介紹,「在化工領域,國內上遊產業由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央企壟斷經營,下遊則是上百萬家加工廠和貿易商,如果不組成一個議價聯合體,那麼想與強大的上遊有平等對話權和議價權,是不可能的。」
一些化工領域的生產商也認為,化工行業的中小微企業數量龐大,但在面對國內外大型的上遊供應商(大型國有企業和國際行業巨頭等)時,難以爭取對自己有利的原料價格,導致自身發展嚴重受阻。
「而成立聚化網,讓產品價格、供貨地點在網上公開交易,更有利於中小微企業的購買。」邢茂偉告訴記者,「大量的採購企業入住聚化網,也倒逼上遊原材料生產大型企業進入聚化網,讓雙方有平等的對話權和議價權。這對於傳統貿易絕對具有重大的改變。」
交易便捷省心
隨便打開聚化網首頁,各大化工巨頭的產品報價、供貨地點等信息一目了然。「從聚化網上購銷產品極其便捷,只需免費註冊成為會員,便可瀏覽網站上掛出的產品信息並可以對產品點擊購買。」在邢茂偉辦公桌上一份厚厚的材料裡,記者看到了聚化網截至6月底的會員名單,上遊客戶中不乏埃克森美孚、中海殼牌、沙特sabia、泰國PTT等大型生產廠商,下遊客戶名單更是多達30餘萬家。
聚化網深耕塑料、化工原材料交易業務,可以為供應商提供便捷高效的展示、銷售平臺,為購買商提供一站式採購服務,實現了集資訊、倉儲、交易、支付、融資和物流等O2O電商模式的「閉環」營銷。中小微企業通過聚化網網站、移動端及微信公眾服務帳號等形式,只要登錄任一平臺就可以隨時隨地發布、查詢商品,完成交易、支付、物流跟蹤等功能。
「現在想買什麼貨,不像以前操心費力。通過聚化網現貨交易平臺購買,等著收貨就行,還能時時了解貨物的發運情況。」日照市正茂塑料包裝有限公司是一家塑料軟包裝為主的企業,6月15日,公司通過聚化網購買了20噸的聚乙烯,公司採購經理潘豔英笑著說,「以前想要買到合適的貨,那真是跑斷了腿,磨破了嘴。我們要從積攢的客戶中一個個地聯繫,有沒有貨源、價格相比其他客戶高低,付款方式等等,還得進行合同籤署傳遞,聯繫貨物發運,跑前跑後,真是操碎了心。」
「網際網路+產業+金融」
解決融資難題
據了解,國內塑化下遊需求中小微企業三分之一處於亞健康狀態,平均每家企業的資金缺口約為70.5萬元,超過55%的中小微企業金融信貸需求未能獲得有效支持。
為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聚化網推出「網際網路+產業+金融」新模式,與國內大型信保公司、商業銀行達成戰略合作,將於2015年下半年推出「聚融寶」金融業務板塊,由信保公司對聚化網平臺用戶進行信保審核、提供融資服務,並將帶動聚化網交易額上升。
「聚化網這一新模式可以說是化工貿易行業的巨大革命,可以將原業的先款後貨轉變為賒銷,採購方最長可延付90天付款,資金先由銀行墊付。通過信用評估的小微企業,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可以在額度內先支付10%的保證金,買走全部貨物,風險有第三方擔保公司保證。」
目前,聚化網已經和中國中投、中國銀行日照分行等大型金融機構合作,已獲得中國銀行5億元、日照銀行2億元的銀行授信,將很快用於中小微企業「先貨後款」服務,幫助客戶實現最低成本交易,做到平臺構築與產業發展相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