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晶體收音機中的簡單AGC電路
峰值包絡檢波要求輸入的高頻信號較大,幅度應大於0.5v,所以又稱為大信號峰值包絡檢波器。根據包絡檢波電路中二極體的連接方式,包絡檢波電路分為串聯型峰值包絡檢波器和並聯型峰值包絡檢波器。
串聯型峰值包絡檢波器由輸入迴路,二極體VD和RC低通濾波器組成,帶有簡單AGC電路的二極體峰值包絡檢波器如圖所示。二極體VD採用2AI-9。
RP1和G組成簡單AGC電路的低通濾波器,從檢波後的音頻信號中取出緩變直流分量作為控制信號,直接對電晶體進行增益控制。經分析可知,由於信號越大,檢波後的直流分量也越大,中頻放大器電晶體的集電極電流越小,所以,這種自動增益控制電路應為反向AGC。調節可變電阻RP1,可以使低通濾渡器的截止頻率低於解調後音頻信號的最低頻率,避免出現反調製。
所示為六管超外差式電晶體收音機原理電路,電路原理分析如下。
(1)天線調諧輸入迴路廣播電臺發射的高頻調幅波信號,經磁性天線L1、c1、C調諧迴路選擇後,通過厶、k耦合,送到變頻級VT1的基極。
(2)混頻和本級振蕩電路由振蕩迴路和混頻級組成的電路又稱變頻級,電晶體VT1兼作振蕩迴路和混頻器。振蕩迴路由VT1、L3、G、C2。、矗、L4組成。它能產生一個比輸入信號頻率高465kHz的等幅振蕩信號。C2為基極旁路電容.G為耦合電容,本機振蕩信號經厶中間抽頭和G耦合到VT1的發射極,形成正反饋,再經VT1放大後從集電微輸出至振蕩諧振迴路,從而產生本機振蕩信號。電臺信號和本機振蕩信號在VT1中混合。由於電晶體的非線性作用,將產生多種頻率的信號,其中有一種是本機振蕩頻率和電臺頻率相差465kHz的中頻信號。因中頻變壓器T3的諧振頻率為465kHz,所以只有465kHz的中頻信號才能在這個並聯諧振迴路中產生電壓降,而其他頻率信號則幾乎被短路。在調諧(調臺)時,Ch、Cb採用同軸的雙連可變電容器,以便本機振蕩頻率和輸入迴路的諧振頻率同時改變,並始終比輸入迴路諧振頻率高465kHz。這需要仔細地進行統調(或稱跟蹤)。
(3)中頻放大級中頻放大級一般由兩緞組成。VT2.VT3作中頻放大,中放迴路的中頻變壓器T4、T5諧振在465kHz.由於有兩級中放,所以有較好的靈敏度與選擇性。圖中,G、CL{為中和電容。用它來消除中頻放大電路的寄生振蕩。有的收音機電路中不接中和電容。當出現寄生振蕩時,可將1—3pF電容接在中放管基檄和中周一次繞組下端來消除寄生振蕩。如手頭無1~3pF電容,可用兩段絕緣細導線擰好代替電容。
(4)檢渡級由二極體VD、Cl6和電位器RP等組成。其作用是從調幅波中檢出音頻信號。
(5)低頻前置放大級由VT4組成,起電壓放大作用,為低頻功率放大級提供具有一定輸出功率的音頻信號,為了獲得較大的功率增益,其輸出採用變壓器耦合,同時為了適應推挽功率級的需要,變壓器T6的二次側有中心抽頭,把本級的輸出信號由中心抽頭分戚大小相等、相位相反舶兩個信號,分別推動推挽管VT5、VT6工作。
(6)低頻功率放大級T6、T7、VT5、VT6組成變壓器耦合推挽功率放大電路,VT5、VT6分別放大音頻信號的半個周期,即一管導通,另一管截止交替工作,而輸出變壓器T7通過一、二次側耦合在揚聲器上就得到完整的音頻信號。
為避免接收強弱信號存在差異,如圖1-1z.所示的收青機電路中採用了自動增益控制電路(AGC電路)。它是由G、R9組成的直流負反饋電路。檢波後的一部分音頻信號通過風送回到VT2基極,由於G對交流信號(音頻信號)相當於短路,其直流成分被送到VT2的基極。當收到強臺時,檢波輸出的音頻信號增大,使Vrz基極電位升高,集電極電壓下降,使VT2增益降低(這個控制電壓極性與VT2基板原有偏鼉電壓反相),從而保持檢波輸出信號大小基本不變,這樣就達到了自動增益控制的目的。
介紹一個用CMOS數字電路CD4011做成的簡易收音機電路,它的收音靈敏度較高。CD4011是一塊含有4個與非門的數字集成電路。
原理:通常情況下,這類與非門電路都作在開關兩種狀態,即輸出高電平和低電平。事實上,在高低電平的轉換過程中,存在一個過渡區,過渡區的中間部分基本上呈現線性狀態。因此,可以利用反饋電路選擇適當的工作狀態,使得各與非門都處於放大的狀態。
下面為該收音機的電原理圖,L1,C1為接收諧振迴路,R1為直流負反饋電阻,C2為交流旁路作用,接收到的信號經門A高頻放大以後,通過C3耦合,送到由D1,D2,R2,C4構成的倍壓檢波電路進行檢波,再經門B,C,D進一步放大後送到耳機輸出,圖中的C1可選單聯可變電容,線圈L可在50MM的磁棒上繞80-100T,耳機應該選取高阻耳機,也可以增加一級集成音頻放大電路如LM386,或用三極體作阻抗變換,通過增加和減少磁棒上線圈的匝數,以保證收音機處於合適的頻率接收範圍之內。
調諧迴路是由可變電容cI、Cn和天線線圈L組成。調節可變電容G1。可改變LC迴路的固有頻率,使其等於電臺頻率,產生諧振,以選擇不同頻率的電臺信號。再由天線Lz耦合到下級變頻電路進行變頻。
變頻電路由混頻、本機振蕩迴路和選頻三部分電路組成。變頻級是以電晶體VT1為中心,它兼有振蕩、混頻兩種作用。
由電晶體VTl (3AG24)、可變電容Cib. Cr2、振蕩變壓器(簡稱中振或短振)T2和電容G、C3構成變壓器反饋式振蕩器。它能產生高頻等幅振蕩信號,由於Ci.和Clh是雙連可變電容器的組成成分,同軸轉動,保證了本機振蕩頻率總是比輸入的電臺信號頻率高465kHz,把輸入的不同頻率的高頻信號變換成固定的465kHz的中頻信號。
輸入電臺信號與本振信號差出的中頻信號,l恆為某一固定值465kHz,它可以在電晶體VT4組成的中頻「通道」中暢通無阻,並被逐級放大,用固定調諧的中頻放大器將頻率固定的中頻信號進行放大性能穩定。
電晶體VT3的主要作用是檢波。
電晶體VT4組成電壓放大級(推動級),它的主要任務是把音頻信號進行放大,使功放級得到更大的音頻信號電壓,使收音機有足夠的音量。
電晶體VT5和VT6組成乙類功率放大級,把音頻信號進行功率放大,以推動揚聲器發出聲音。超外差式收音機電路如圖。
本機能接收535KHz-1605KHZ中波廣播節目;採用高級集成塊電路,靈敏度與音質特佳;只用3節5號電池,效能高、耗電少,適合初中以上人士使用天線調諧電路由磁棒天線線圈L1和可變電容器VC1B諧振選擇出電臺,設電臺的頻率為F1,而此頻率的信號連接到IC1第6及7腳。本地振蕩調諧電路由T1線圈、可變電容器VC1A與IC1的5腳連接形成振蕩器,產生出F2的頻率。(就是本地振蕩頻率)以上兩個頻率的信號由IC1的內部混頻電路產生出F1+F2及F2-F1的新頻率,而F2-F1就是我們所要的中間頻率FM(465KHz),中周變壓器T2就是特別諧振於這頻率的調諧電路,經選擇後的中頻被連接至IC1內部多級的中頻放大器再加以放大。放大後的中頻經T3選頻然後送至IC1內部的檢波電路檢波,檢波後由IC1第8腳輸出。輸出的低頻信號是很微弱的,經電位器VR1選擇後被送至IC1內部的低頻放大器放大,使輸出的功率足以推動8Ω的揚聲器而能得到宏亮清晰的聲音。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