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合肥金融系統深化改革顯擔當 主要指標連創歷史新高

2021-01-09 合肥在線

合肥在線訊(記者 王曉峰 文/攝)  1月8日,記者從「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合肥市金融系統按照穩金融、促發展的工作總基調,大力構建現代金融服務體系,主要金融指標接連創下歷史新高,在全國省會城市位次穩步前移。

「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現場

金融業躋身支柱產業

2015年末至2019年末,合肥市累計實現金融業增加值2545.27億元,佔GDP比重從7.5%升至9.2%,金融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9.13%;累計實現金融業稅收545.86億元,金融業稅收對財政收入貢獻度穩居10%左右。

2020年前三季度,全市金融業增加值733.34億元,增長7.6%,佔GDP比重為10.2%,創歷史同期新高;2020年1-11月,全市實現金融業稅收161.7億元,佔財政收入12.1%,佔比較去年同期上升0.7個百分點,金融業成為我市經濟發展支柱產業之一。 

合肥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圍繞推動傳統金融業態與新型金融業態、核心區域金融布局與普惠金融體系協調發展,金融組織體系形成品牌亮點。

全市基本形成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信託、證券、保險、期貨等多種金融業態並存的多元化金融體系。其中:銀行機構42家,保險69家,證券2家、分支機構134家,期貨3家、分支機構19家,非銀金融機構8家,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1家。

支持正奇金融打造成業態多元、專注服務中小企業融資以及從事創新金融業務的綜合性金融控股平臺,創新設立全國首家融資擔保行業保障金公司、全國第五家小額再貸款公司,推動全省首筆科技型企業投貸聯動業務落地合肥。目前,全市已有正常經營的融資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典當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等地方金融機構164家。

設立特色專營機構,建成社區、小微、科技、文化等專業支行近150家、科技保險支公司3家。在全省率先實現農商行、村鎮銀行、國有政策性融資擔保公司縣域全覆蓋,行政村基礎金融服務覆蓋率達100%,精準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全市融資總量逐步攀升

「十三五」期間,合肥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推動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兩力齊發,全市融資規模保持逐步增加態勢。

2015年末至2019年末,全市銀行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由11293.75億元增至17787.31億元,增長57.50%,年均增速12.02%;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由9802.31億元增至15679.22億元,增長59.95%,年均增速12.46%。

近年來,與多家大型金融機構開展全面戰略合作,圍繞合肥市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不斷擴大信貸投放規模,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市人民幣存、貸款餘額分別為19865.56億元、18264.32億元,分別佔全省32.70%、35.34%,同比分別增長12.97%、15.25%;全市存貸比91.94%,高於全省6.89百分點;人民幣存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4.05%,高於去年同期5.39個百分點。

「十三五」以來,全市累計實現直接融資18985.54億元,年度新增直接融資額從2016年的2342.54億元,提升到2020年的3933.16億元,增長67.9%,直接融資規模體量呈現大幅增長態勢,為實體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

五年來,全市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28家(含4家境外上市公司)。特別是緊抓資本市場「國九條」戰略機遇,合肥市企業上市、掛牌工作實現井噴式發展,截至2020年底,全市境內外上市公司達到63家,其中境內上市公司58家,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7,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81家,其中創新層企業13家,精選層企業1家。截至2020年11月末,省股權託管交易中心掛牌企業達到1523家,其中科創板掛牌企業1082家。

2019年以來,搶抓國家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重大戰略機遇,充分發揮合肥作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科創型企業眾多的優勢,精心下好「統籌」「獎補」「投入」「培育」「協調」五步棋,全面推動科創板上市工作。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有科創板上市公司7家,2020年新增數居全國省會城市之首,總量居全國省會城市第2位。

金融改革創新迸發活力

五年來,合肥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立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定位,優化金融要素供給方式,積極構建「金融+資本」創新體系。

推動建立全市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國有資本持續補充機制,累計投入資金近60億元;引導銀擔機構在小微金融服務上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在全國形成了具有影響力的「4321」政銀擔體系,自2015年業務開展以來,累計放款17969筆、576.14億元,位居全省第一。

設立科技創新貸產品,建立融資擔保、財政、銀行分擔風險合作機制,增強對科技型企業的金融投入力度,累計投放8.59億元、惠及企業237戶次。指導市創新投設立總規模10億元的科創母基金和首期規模4億元的國耀科創基金,專項投資於全市各類處於成長期的優質科創企業,並與市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和天使基金有效聯動,建成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股權投資基金體系,以資本力量賦能科創企業發展,目前已投資合肥市會通新材、芯碁微裝、勁旅環境、視涯顯示等多家科創型企業。

「十四五」期間, 全市金融系統將圍繞構建經濟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推動全市金融業加快形成特色鮮明、產業集聚、服務便捷、區域融合、安全高效的發展格局,為繪就合肥發展美好藍圖繼續貢獻金融力量。

相關焦點

  • 2018年山東省屬企業主要經營指標創歷史新高
    2018年省屬企業經濟運行情況去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省國資委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總基調,以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以深化落實《國企十條》為重點,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省屬企業加快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加快改革發展步伐,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營業收入、利潤總額、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上交稅費等主要財務指標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 中國寶武馬鋼煉鐵總廠鐵水產量創歷史新高
    原標題:中國寶武馬鋼煉鐵總廠鐵水產量創歷史新高   9月份,中國寶武馬鋼煉鐵總廠鐵水平均日產穩穩鎖定40700噸之上,創歷史新高。
  • 5.23億千瓦時 冀北電網用電負荷連創歷史新高
    人民網石家莊11月25日電 受寒潮天氣的影響,近日冀北電網供暖負荷連續增長,疊加經濟持續回溫,工業負荷保持較高增長態勢等多重因素,11月21日、22日,冀北電網用電負荷連續兩天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2493、2521萬千瓦,首次突破2500萬千瓦大關,同比增長3.4%。
  • 截至6月末,泰安市銀行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達3001億元,主要金融指標...
    截至6月末,全市銀行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達3001億元,各項貸款規模首次超過3000億元,主要金融指標實現歷史性突破。實體企業獲「無縫續貸」政策新工具持續釋放紅利 「疫情期間,我們開啟了口罩繩生產線,公司被列為全國疫情防控重點企業,獲得了快速、優惠的信貸支持。」
  • 10月美國房價上漲15.5%至31.3萬美元,創歷史新高!
    美國10月成屋銷售年化總數685萬戶,創2005年11月來新高,市場原本預期環比下滑,售價中位數同比漲15.5%至史高31.3萬美元,凸顯出高端房產銷售更強勁。分析稱,史低抵押貸款利率帶來的切實購買力提升已告終結。
  • 甘肅省新能源負荷佔比和風電發電量均創歷史新高
    本網訊 記者今天從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獲悉:1月8日12時58分,甘肅新能源出力達1304萬千瓦,佔總發電出力的50.64%,佔總用電負荷的85.01%,創歷史新高。1月10日17時35分,甘肅電網風電出力達1024萬千瓦,首次突破1000萬千瓦,創歷史新高,新能源運行指標創歷史新高,標誌著甘肅電網新能源利用水平再上新臺階,也取得了2021年度新能源運行的「開門紅」。新年伊始,隨著全國大範圍寒潮過境取暖及復工復產工商業用電負荷增加,各地區用電負荷不斷刷新歷史新高,全國電力供應總體偏緊。
  • 歐普康視01月11日繼續上漲,股價創歷史新高
    截至今日收盤,歐普康視上漲2.23%,收盤價為92.00元,盤中股價最高觸及93.29元,股價創歷史新高。歐普康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於眼健康和近視防控技術與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注眼視光產品及相關配套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眼視光服務,是國內首家上市的眼視光科技企業,業務包括眼科及視光醫療器械(產品)與醫療服務二大板塊,目前主要業務為非手術視力矯正,逐步向「全面的眼視光產品研發製造及專業的眼視光醫療服務企業」發展。
  • 鄭州機場貨運單日貨量再創歷史新高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23日消息:鄭州機場抓住疫情背後蘊含的發展機遇,推動貨運逆勢增長,2020年10月20日,鄭州機場單日貨量首次突破3100噸,達到3165噸,同比增長同67%,再創歷史新高其中貨運發展採取的主要措施有:拓展樞紐航線網絡,新引進8家全貨運航空公司、21家客改貨航空公司,新開17條航線,新增20個通航城市。目前在鄭運營貨航29家,航線50條(國際地區40條),通航城市62個(國際地區46個)。全力支持本土貨航建設,中州航空順利開航運營、中原龍浩將總部遷至鄭州。
  • 小米第三季度營收722億元 創歷史新高
    小米第三季度營收722億元 創歷史新高 2020-11-24 19:25:08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溫婷
  • 創業板指創反彈新高 題材活躍賺錢效應提升
    中小盤股活躍度提升創業板昨日成為上漲先鋒,帶動兩市各大主要指數共振走高。上證指數一舉收復2600點整數關口,漲1.22%至2630.51點;創業板指則價升量增,大漲3.47%,收盤價創出近1個月的反彈新高。
  • 鋰電池板塊活躍 寧德時代股價創歷史新高
    不同板塊的股票有很多,當然股票的活躍也是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的,鋰電池板塊的股票也是有不少的了,現在這鋰電池板塊走強,就有寧德時代股價創歷史新高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鋰電池板塊如何我們都是想要看到股票能夠有好的行情的,在今日早盤,通達信數據顯示,鋰電池板塊表現活躍。截至9:40,中科電氣、方大炭素、寧德時代等個股漲幅超4%。
  • A股放量大漲,創業板創三個半月新高,深圳板塊50隻個股漲停,市值飆...
    A股放量大漲,創業板創三個半月新高,深圳板塊50隻個股漲停,市值飆漲2000億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19
  • 快訊:大金融發力 上證50創2008年3月以來新高
    來源:網易財經綜合【快訊:大金融發力 上證50創2008年3月以來新高】臨近午盤,滬指漲幅擴大至1%,上證50創2008年3月以來新高,銀行、保險、券商等金融板塊走高。
  • 央行解讀金融系統成績單:2020年我國主要指標符合預期,金融體系...
    2020年金融體系運行平穩,普惠小微貸款增長3成「今年1月12日,央行發布的《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主要金融指標運行符合預期,金融體系運行平穩」,陳雨露對於2020年金融體系的整體情況進行明確。分述來看,首先,貨幣、信貸增長基本實現年度目標。
  • 比特幣價格創歷史新高 數字貨幣板塊走強
    11月30日,比特幣上漲7.2%,至19577.47美元,比特幣價格突破2017年12月的高點19666美元,創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我國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進程明顯加快,目前已完成了早期技術指標等測試,正在一些城市區域層面進行試點。 今年10月,深圳羅湖區發放高達1000萬元的數字人民幣紅包。有消息稱,蘇州有望在12月「雙十二」期間推出數字人民幣測試並新增「雙離線」功能。
  • 西北電網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
    西北電網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 2020-11-20 0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期貨業創四個「歷史新高」
    2019年,我國期貨業又創下四個「歷史新高」:上市14個新品種,為歷年之最。截至10月底,全市場資金總量達5450億元,為歷史最高,較年初增長25.58%,是繼2010年、2015年之後,10年內的第三次大幅增長。全市場持倉量躍上了2100萬手,也創出了歷史新高;股指期貨市場交易和風險管理功能已恢復正常,近來股指期貨持倉量穩定在30萬手以上,最高達到35萬多手,創歷史最高紀錄。
  • 鄭州機場貨運單日貨量再創歷史新高
    鄭州機場抓住疫情背後蘊含的發展機遇,推動貨運逆勢增長,10月20日,鄭州機場單日貨量首次突破3100噸,達到3165噸,同比增長同67%,再創歷史新高其中貨運發展採取的主要措施有:拓展樞紐航線網絡,新引進8家全貨運航空公司、21家客改貨航空公司,新開17條航線,新增20個通航城市。目前在鄭運營貨航29家,航線50條(國際地區40條),通航城市62個(國際地區46個)。全力支持本土貨航建設,中州航空順利開航運營、中原龍浩將總部遷至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