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於書香門第,父親是大學教授。飽讀詩書,才華橫溢,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更是體育全能,探戈的高手。他與錢鍾書是忘年之交,季羨林贊他可勝任北大的研究生導師。
在事業上,他當得了帝王,演得了大佬,裝得了流氓。演什麼就是什麼,一顰一笑皆是演技和氣場,他是一流的演員,國寶級的老戲骨。
馮小剛說:"他是一個,清高得只肯在戲裡低頭的男人"。
在家庭中,他是個好爸爸,厭惡應酬,滴酒不沾,拍完戲後,別人都出去喝酒唱歌,他卻總是一句「沒事別找我啊」,就轉身回了家。
他名言金句不斷,是男人的楷模,女人的偶像。
他就是陳道明#陳道明#,人們心目中的:好演員,好父親,好丈夫。
儘管他為人低調,卻還是有名到萬眾矚目。一有風吹草動,就能妥妥地登上熱搜。
然而在他的身後,有這樣一個女人,卻比他更厲害,更有名,更低調!
她,就是原中央電視臺的,中國第一女主播,「文革」後最早的一批大眾偶像,只要那時家裡有電視,你就一定知道她,絕對的家喻戶曉,她被譽為「中國女性的典範」,她,就是杜憲。
當年,說起陳道明,一定人人都會說:他是杜憲的老公。肯定不是:她是陳道明的妻子。
1954年9月23號,杜憲在北京出生,她的父親杜慶華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工程力學奠基人。
雖然出身於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但她卻沒有碰上一個適合讀書的年代。
1970年,年僅16歲的她,就進入北京人民軸承廠參加工作,當時是「備戰備荒」的非常年代,這座山溝裡的工廠實行準軍事化。
她被分配到後勤連,即是解決一千多名職工,「民生」問題的大食堂。她在夥房裡一幹就是七年,從揉面烙餅蒸饅頭到切肉剁餡掌勺,十八般廚藝都上過手。
她說她最拿手的本領就是,往本應煎炒的大鍋菜裡加一瓢水。因為這樣不容易糊鍋。
山溝裡沒有別的飯館,職工們都得到食堂的窗口排隊。她當值的窗口,隊總是排得最長。她以為是自己的手腳比別人麻利,殊不知在這荒野中,她那秀色可餐的臉蛋在售飯窗口中,才最是令人賞心悅目的食糧。
1977年,"文革"結束,恢復了全國高考。北京廣播學院在門頭溝也有個招生點。她抱著試一試的心情,報名參加了初試。沒想到,親自到考場挑人的,中央電視臺資深播音員李娟、呂大渝,直接就看中了杜憲,並勸說她這就到電視臺工作,別再趕高考這科場了。
她們說:「後面還有文化考試,你不一定行。」那時電視還不普及,杜憲並不很清楚這是個什麼行當,但也答應了。
等到中央電視臺去門頭溝調她的檔案時,發現檔案已被招生辦調走了。
原來,杜憲剛過了合格線,後來被北京廣播學院錄取了。
那一年,他23歲,她24歲,那時的陳道明還只是無名小卒,而杜憲則在北京屬於有名的播音員。
無關金錢,無關利益,他們在天津相識並且相愛,彼此都是對方的初戀,二人都懷著最真摯單純的情感。
陳道明之所以下決心去考中戲,目的就是不想與杜憲兩地分居。
杜憲曾回憶說:「和陳道明的認識,是我到廣播學院上學之後的事。那一年的暑假,也是我上廣院後的第一個暑假,我約了我過去工廠裡的同事一起,去北戴河、秦皇島、天津玩。
在天津時,我有個舅舅在天津人藝。他給我介紹了一個人,就是他們單位的陳道明。第一次見他,是在我舅舅家。那時,我還覺得挺不好意思的,因為我過去從沒有見過什麼人。見到他時,覺得他還行,挺斯文的。
他比我小一些。然後兩人一塊談了談,什麼《簡愛》啊,那時候的人都特別含蓄,不能顯得自己沒文化,就談些小說什麼的。」
後來,她和表姐一起,去看陳道明演的戲。他演的是個小角色,那個小角色還有AB角。結果,那天的那場戲還不是他上場。看了半天,也沒看到他。不過打那以後,兩人就開始交往了。
認識陳道明的第二年,他考上了中戲,為了能和他見面,一到星期天,杜憲就往中戲跑,跟他見一面再回家,每周都是如此。
談戀愛時,他們沒少吵架。好幾次都說要分手了,甚至把互相送給對方的東西都收了回來,還彼此祝福了一番。
有一次,他們又鬧了矛盾,說好以後永遠不再來往了。到了周末,本應直接回家的她,卻依然割捨不下心裡的愛意,打算偷偷到中戲再看他一眼。
「於是那天,我就在中戲門口下了車,下車後,我還在中戲門口站了會,然後便接著坐車回家。就在我倒最後一趟車時,遠遠就看見了馬路對面站著一個人,就是陳道明。我走過去,我問他為什麼在這等著?他說我就是想看你一眼。我說我如果不是走中戲你就看不到我,因為我不從這倒車,那你怎麼辦?他說那我就明天在清華你家附近等你。」
兩人就這樣,重歸於好了。
杜憲說:「他是急脾氣,可是誰讓他遇上我了。我是脾氣好,忘性大,第二天早晨,我總想不起來昨天晚上他是怎麼氣我的。有時候,我也想,以後一定當天晚上,就把他最惡毒的語言都記下來,省得忘了,然後,再恣意給他有力的還擊。可是後來一想,大家都活得不容易,幹什麼跟他過不去呀。」
分分合合,感情卻越來越深,他們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婚後,在各自擅長的領域開花結果。
1982年,杜憲被分配到中央電視臺工作,進入CCTV新聞部播音組。她的臉,是蘋果臉中最美麗的一類,端莊秀麗,皮膚如雪梨一般水潤豐腴,臉部線條卻又十分地柔和細膩。
她剛一在電視上露臉,就成了中國老百姓的偶像,新聞播音員並無演技可言,更沒有幽默搞笑的發揮空間。但她卻能在有限的平面裡,在黑白的屏幕中,顯出雍容大方、端莊賢淑,很多人就是因為她,而愛上了新聞聯播。
像她這般有「觀眾緣」的主播,欲再覓一個實屬不易!
80年代是杜憲人生中最為耀眼的時期,有人甚至用,「近乎一種完美的神話」來形容她。可以說那時的中國人,都很期待她能來主持春晚,因為每個人都想看看,她穿上禮服時的優雅樣子。
同時,她也是一個優秀的妻子,一個溫柔的母親。她無論何時都維護著丈夫的尊嚴。猶如初相識般,保持著對另一半的迷戀。
有人曾質疑陳道明的演技,她卻堅定地告訴所有人:「如果你要問,中國的男演員誰算第一我不知道,但是在我眼中,我們家的男演員陳道明永遠是第一!」
1985年,他們的女兒出生了,名叫陳格,小名格格,那時陳道明主演的末代皇帝正火,大家都以為他女兒的名字,和他扮演的帝王角色有關。其實陳格這個名字是有學問的姥爺起的,出自王陽明著作中的名句。
格格有著圓圓的大眼睛,非常地純真可愛,陳道明每天都忙碌著拍戲,照顧女兒的重任就落在了杜憲的身上。
雖然叫「格格」,但他們兩夫婦,卻沒想過要把孩子往「公主」上培養,一切由著孩子自由成長。格格13歲就隻身一人遠赴英國去求學了。
在對待孩子方面,他們倆對孩子的愛都一樣,但表達的方式卻不同,他們家一貫講嚴父慈母」。母親牽掛得更多一些,照顧得更多一點,父親則原則性更強一些,在大的方面給指導。
但是陳道明後來發現這樣做不行,他管孩子太嚴,孩子長大開始「記仇」了。杜憲笑著說:「大家都說,陳格的對象比較難找。為什麼呀?因為有這麼一個,兇惡的老嶽父在後面,誰敢呀!」
這對夫婦實在是太低調了,不僅自己生活低調,就連女兒也是保護得密不透風,你很難在網上找到更多關於陳格的信息。只知道長大後的她,成為了越劇團青年演員兼舞蹈演員。
再後來......杜憲離開了播音組。
她去了經濟部做幕後編輯工作。她進入經濟部工作了三年,節目的工作人員表上她都是用化名:皓月。之後她又開始鑽研經濟,考進了中國科技大學幹部管理學院的,經濟管理研究生班進修。
從央視首席播音員到研究生,無論何種角色,她都能做到極致,做到最好。92年她正式從央視辭職,她後來用文字追述了當時的心境:
"1992年是我砸鐵飯碗的一年……我將最後一個月的工資條保存了下來,註明:1992年6月。當我辦完手續,明確了鐵飯碗確確實實換成瓷飯碗時,努力讓自己體會了一陣,沒有多少特殊感覺,淡淡的有那麼一點後顧之憂。但一轉念,不就是最不濟了,到晚年窮困潦倒,在貧病交加之中死去嗎?還指不定能不能活得到那時候呢。想不了那麼遠了。"
離開央視後的杜憲,她的家政水平卻突飛猛進,每天挎著菜籃子逛農貿市場,在廚藝上漸有心得。日常除了學英語,就是相夫教子。陳道明得意地對旁人說:「我們家杜憲呀,大家風範,榮辱不驚!」
雖然人們無法再在螢屏上看到她,但她的知名度反而越來越高,她的故事被人們眾口相傳。有謠言稱:「陳道明要和杜憲鬧離婚了!"人們都怒不可遏,爭先搶後要為杜憲抱不平,直到得知是謠言才罷休。可見她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後來,國際新聞廣播電視交流中心,邀請她出任大型電視片集,《中國小城鎮》的主持人。她欣然同意了,藉此,她才終於重新回到了螢屏。攝製組行經雲、貴、陝、川、藏,所到之處都掀起了「杜憲狂熱」。
1992年9月至年底,她以訪問學者身份赴美交流。 寫了一本叫《我在美國106天》的書。
從美國回來後的她一頭扎進商海。有朋友勸她出山,她就調侃:「你們鼓動我,老說什麼『再展雄風』啊,我說甭雄風了,現在還有什麼雄風啊。你們把我鼓動出來,想毀了我一世的英名!」
但鳳凰臺還是把她感動了。鳳凰臺領導對她說:「我們請你做的是個環保節目,一個比較嚴肅的節目,要有份量,太稚嫩太年輕的,談這種話題反而不合適。」
她決定要試一試:「我就把我這點餘熱奉獻給鳳凰了!」從此,每周5次,每次15分鐘,她都會亮相鳳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當年那個端莊大方、親切無比的主持人形象,再現螢屏!
觀眾更是熱情似火,他們甚至還為她穿什麼衣服「瞎操心」。
2013年,知名博主「北京冬雨」,曝光了杜憲的近照,照片中,她一頭幹練的短髮,圍著藍白色的圍巾,露著她那標誌性的知性笑容,59歲的她,已是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
其實,陳道明和杜憲,令人羨慕的婚姻並非一帆風順,陳道明成名之後,多次被傳離婚,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杜憲只是平靜地說:「外界傳言我與陳道明好像離婚了?甚至好幾次了?
當初聽到這種傳言時,還想查查。後來我就開玩笑,說謠言大概是陳道明自己造出來的。大家這麼想,可能是因為我久不在媒體露面,他又比較長時間的不接受採訪造成的。」
他有著不理世俗的超脫氣質,而她有著大慈大悲的寬容肚量。只有杜憲配得上陳道明,也只有陳道明配得上杜憲。
在陳道明眼裡,杜憲是一個「不以學識判人,不以金錢判人,不以地位判人」的偉大女人。
靜雅大方,笑顏如初,永遠端莊親和,風華正茂,少了名氣,卻贏得了人生!也正是這樣的女人,讓另一半心甘情願地戀家。
如果無法像她一樣,做一個有姿色的女人,也無法像她一樣,做一個聰明伶俐的女人,那就做一個有態度的女人吧!內心有自己的價值觀,不為世間是非功利而左右,即使沒有人為你鼓掌,也要優雅地謝幕。
低調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像喝茶一般,水是沸的,心是靜的。淺斟慢酌,任塵世浮華,似眼前不絕升騰的水霧,氤氳繚繞飄散。茶罷,一斂裾,絕塵而去。只留下,大地上讓人欣賞不盡的優雅背影。
(來源:德國優才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