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沒有給出新的、有價值的線索】
最近,網絡上爆出一個大新聞,說是美國國防部終於公布了UFO視頻,讓很多網友非常感興趣。據說,這些視頻都是2015年拍攝的。也有網友反駁,說這些視頻其實更早就有了,時間可以追溯到十幾年前。不管是2015年,還是十幾年前,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所謂的UFO視頻,並不是剛剛才拍攝的,而是一個比較古老的東西。

既然有了UFO視頻,那麼自然會有人往外星人飛船上面聯繫。在很多網民心裡,UFO直接等於外星人飛船。但是,這種看法並不確切。UFO,指的是一切不明的飛行物或者現象,未必就是外星人飛船。可以肯定的是,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真正的外星人飛船,過往報導過的UFO事件,事後經過確認,基本上都是人類自己的飛行器,或者是一種大氣現象。還有一小部分視頻無法確認,是由於視頻太模糊,像素太差,所以難以解讀信息。但難以解讀,不代表那些就是必須遇見了外星人的飛船,這是兩個概念。

這一次,我仔細觀看了那個美國國防部公布的UFO視頻,並沒有看出來特別讓人印象深刻的東西。只是一個疑似物體的像素在移動而已。像素的清晰度很差,解讀不出什麼東西,但個人認為這有點類似昆蟲的位移。但是也不確定。無論如何說,我們都不能由此冒然的將之定義為外星人的飛船。
【德雷克公式真的靠譜嗎?】
其實,研究UFO和探索地外文明,是兩個不同的研究領域。從學術性來說,探索地外文明是一個比較嚴肅、正規的學術課題。而研究UFO,純粹屬於民間愛好者的自娛自樂,很少有官方正式機構去做,嚴肅的學者也對研究UFO缺乏興趣和關注度。要知道,探索地外文明,是一個有可能改變人類命運的舉措,也有一些相關的科學假說做配套。
比如,SETI計劃創始人德雷克,他本身就是一個天文學家,他在1961年的地外文明搜尋大會上,第一次鄭重提出了日後很著名的德雷克公式。要知道一點,這個德雷克公式不是科學理論,而是一個科學假說,因為它並沒有得到任何的證明。但是,德雷克公式也是建立在嚴謹的邏輯分析上的,並不能說它就是純粹的胡說八道。
德雷克公式首先遵循了這樣的一個邏輯推理:
地球人是已經確認存在的——地球人的存在,證明智慧生命誕生於宇宙的概率大於0——只要宇宙空間足夠的廣袤——智慧生命的樣本就不會只有地球文明一個,而是繼續增大。
從其核心思路來說,德雷克本人遵循的是:宇宙空間很大,很大則意味著肯定還有。

這是一個很自然的推理過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並沒有得到科學證據的支持。所以,德雷克公式是一個趨向於「樂觀主義」的假設,我們還暫時不能說它代表了客觀主義。要知道,宇宙深處和外太陽繫到底怎麼樣的物理和化學演變情況,我們人類還缺乏足夠的樣本提供研究,也可能出現一些潛在的「特例」,這些特例只要出現一例,就足以打破德雷克公式的樂觀主義。比如,也許宇宙中已經很久沒有條件誕生第二代恆星,而第二代恆星可以產生合成生命需要的重金屬元素。這些,都有待科學家日後做進一步的研究。
德雷克公式一共有7個變量,每一個變量都給出了一定範疇的概率估值。比如,我隨便舉一個例子,德雷克公式給出的第四個變量是F1,代表了「宜居帶」行星發展出生命的可能性。這個變量真的沒有辦法確定,完全就依靠自覺或者拍腦袋。
要知道,宜居帶這個概念首先就很有爭議。行星金星的軌道也在太陽系的宜居帶裡面,可是也沒有生命跡象存在的可能性。任何一丁點的不同要素,就足以讓宜居帶變為地獄。可以說,宜居帶僅僅是科學家們給出的一個很模糊、難以確認的概念。

而且,即使確認了宜居帶的範疇,也無法得出宜居帶裡面行星的大致數目。因為人類迄今為止,就沒有發現幾顆地外行星,又如何估算?
即使可以估算數目,這個「可能性」又如何解釋?要知道,除了地球本身,我們根本沒有第二個可以提供研究的樣本,如果地外行星生命誕生、演化,恰恰不遵循地球上的樣本呢?所以,這個模擬兩可的「可能性」,其實就是一句「廢話」。就好比,我說隔壁某鎮上可能誕生多少個諾貝爾獎得主。雖然有樣本告訴我們,幾千萬個人裡面可以出一個諾爾爾獎得主,但是我們這個隔壁某鎮可以套用這個概率嗎?何況,隔壁某鎮依然在地球上,而地外行星的情況我們一概不知,無非揣測。
僅僅是德雷克公式的第四個變量,就有如此大的含糊的不確定性,所以依據它計算出來的結果,可謂天差地遠,甚至根本沒有任何價值。
所以說,即使是做比較嚴肅的學術研究,我們也幾乎無從下手。但人類總得要有希望,沒有了希望,人類哪有發展進步的動力?我們可以耐心一些的等待外星人給我們發送信號,抱一點希望也好。
作者:懷疑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