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妮(婦產科主治醫師、科普作者)
當出現私處瘙癢就醫時,或已婚後去常規體檢時,女性朋友們大多需要進行一項檢查——白帶常規檢查。哪些情況下需要做白帶常規檢查?如何看懂白帶常規檢查報告單的結果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白帶是私處健康的信號燈
我們平時所說的白帶,其實就是陰道分泌物。受到女性激素的影響,陰道會有一定的分泌物,這些分泌物有潤滑及保護女性避免受到病原體入侵的作用。在排卵期或者性興奮時,陰道分泌物會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正常婦女有一定量的分泌物,但分泌物清亮、透明(就像無色洗手液一樣)、無異味,不會引起外陰刺激症狀,如瘙癢等。
但如果分泌物出現以下這些情況,可能意味著私處健康出現了問題,需要去做一下白帶常規檢查:
1、陰道分泌物增多
很多女性朋友會說,什麼才情況叫分泌物增多呢?其實,陰道分泌物多少並沒有一個絕對的定量。所謂增多和減少,只是和自己平時相比較。正常情況下,月經剛結束的時候分泌物較少,排卵期及月經將要來潮時可能略多。但如果分泌物明顯多於平時,則屬於陰道分泌物增多。
2、陰道分泌物顏色異常
正常白帶為無色、透明,有的女性白帶可略有白色,若出現白帶變黃、泡沫樣、變綠甚至血絲,則提示可能存在炎症或者其他問題。
3、陰道分泌物有異味
正常白帶是沒有味道的,若白帶出現臭味、爛魚肉樣腥臭味等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何看懂白帶常規檢查報告?
白帶檢查的過程比較簡單,醫生會用無菌長棉籤取少許白帶,放在盛有生理鹽水的玻片上,之後立即送到顯微鏡下鏡檢。
常見的白帶常規檢查報告往往包含以下幾項:清潔度、PH值、白細胞、雜菌、黴菌、滴蟲,有的醫院還包括胺試驗、線索細胞等。
清潔度
一般分為Ⅰ-Ⅳ度。其中,Ⅰ度和Ⅱ度是正常的,Ⅲ度提示有炎症,Ⅳ度提示陰道炎症較重。
PH值
正常陰道PH≤4.5,多在3.8-4.4之間,這是因為正常陰道細菌中以乳桿菌等有益菌佔優勢,乳桿菌可以將單糖轉化成乳酸,從而維持陰道內酸性環境。
白細胞、雜菌
正常陰道內可以有少許白細胞0-15/HPF(一個顯微鏡高倍視野),雜菌少量;當白細胞15-50/HPF,雜菌較多,提示可能有輕微炎症;若白細胞>30/HPF,大量雜菌則提示炎症較重;
黴菌
正常情況下,顯微鏡下看不到黴菌菌絲。若看到了較多黴菌菌絲,則提示存在有黴菌性陰道炎。
滴蟲
滴蟲全稱陰道毛滴蟲,是一種性傳播疾病,正常女性陰道分泌物中是沒有的。若查到滴蟲,提示有滴蟲性陰道炎,但是如果沒有查到,而白帶性狀又極其像滴蟲性陰道炎表現(白帶較多、黃色或者黃綠色膿樣泡沫樣白帶),需要多次檢測。
線索細胞
即陰道脫落的表皮細胞,於細胞邊緣貼附顆粒狀物即各種厭氧菌。當線索細胞大於20%時提示細菌性陰道炎可能性較大。
胺臭味試驗
即將少許陰道分泌物放在玻片上,加入10%氫氧化鉀1-2滴,若產生爛魚肉樣腥臭氣味,則提示陽性,常見於細菌性陰道炎或者滴蟲性陰道炎。
不過,有時有的女性的白帶常規化驗報告顯示正常,但白帶卻有異常,這可能是因為除了外陰陰道炎外,子宮頸炎症等疾病也可以導致陰道分泌物增多,因此,如果陰道分泌物異常而白帶常規並無明顯異常時,應該進行更加全面的婦科檢查查找原因。
圖片來源:123RF圖庫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