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舒婷的《致橡樹》,用詞很好,意境也很唯美。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像和你站在一起。
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
你有你的銅枝鐵幹,像刀,像劍,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仿佛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是舒婷的《致橡樹》中我很喜歡的一段,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這段話用來形容婚姻中的男女最為合適。
記得有一句很美的情話「我負責賺錢養家,你負責貌美如花」,仿佛是婚姻關係中最美的存在。
但是我從來不這樣認為。
我覺得無論什麼時候,尤其是在婚姻關係中,最舒服的狀態就是:你很好,我也不差,我們勢均力敵,卻也彼此牽掛,共同分擔責任和苦難,共同分享幸福和快樂。
但是最近看了一位博士的博文,又感覺舒婷的《致橡樹》中這段話不僅僅適用於婚姻關係。
這位博士是清華大學的客座講師,他在博文中寫道:
線下線上的濃烈,時刻能感受到粉絲對偶像肖戰的支持和喜歡,更因為這場意難平,使得粉絲生了軟肋,長出了阿喀琉斯之踵。
於是,肖戰每次出現,都免不了顯微鏡般的珍而重之。由於代入了太多不忍,進而對言行舉止都腦補了太多的情緒。太害怕他被傷害,就太恐懼負面的反饋,一個皺眉一個搖頭一個轉身一個放下都似乎有了太多的故事。
其實是心理學墨菲定律的作祟。我們要慢慢向肖戰一樣跳出情緒,收起那些泛濫的得失心,猶如老友相見,他就出現在街角的咖啡店,我們帶著笑臉,揮手寒暄,坐著聊聊天。
過度的敏感太滾燙,會灼傷我們的安全距離,窒息又小心翼翼;適度的關注才溫暖,更拉近我們的勢均力敵,欣賞且春風習習!
不負自己,也不負同行。
與君共勉。
深以為然。
記得之前我寫過一篇《凡事皆有度,失度則失衡》:生活中進退要有度,言論要有度,舉止要有度,工作要有度,包括追星也是要有度的。
聽過很多對於偶像「近距離作品,遠距離生活」之類的話,真的很有道理。適度的關注才是最正確的追星方式,不要擾亂了自己的節奏,也不要打擾了別人的生活。
與偶像一起認真努力,陽光積極,一起變得越來越好,這才是追星應該達到的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