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口岸首次截獲散大蝸牛 能傳播多種寄生蟲病

2020-11-21 光明網

  原標題:山東口岸首次截獲散大蝸牛

  此種蝸牛能傳播多種人畜共患寄生蟲病

  早報訊昨日,記者從黃島檢驗檢疫局獲悉,檢驗檢疫工作人員對1批來自紐西蘭的綿羊皮進行查驗時,發現有活體蝸牛,經山東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鑑定為檢疫性有害生物散大蝸牛。這是山東口岸首次從進境動物產品中檢出散大蝸牛,該批貨物重量為15440千克,貨值8500美元。

  散大蝸牛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肺螺亞綱,柄眼目,大蝸牛科。該蝸牛是全球人為傳播最為廣泛的有害生物之一,食性複雜,幾乎取食所有綠色植物,最喜蔬菜和瓜果,對園藝生產造成嚴重破壞的同時,也能傳播多種人畜共患寄生蟲病。因生存能力極強,極易在新區建立種群,倘若傳入我國,將對我國的蔬菜、花卉、水果生產和居民區生活及風景區環境造成嚴重影響。截獲的活體蝸牛體型較大,伏於皮張和貨櫃內表面。為防止疫情傳入,黃島檢驗檢疫局按照規定對該批貨物實施了有效的檢疫除害處理。(記者劉海龍 通訊員 昃鋒 徐衍超 攝影報導)

[責任編輯:孫宗鶴]

相關焦點

  • 寧波口岸首次截獲散大蝸牛 為檢疫性有害生物
    7月4日,寧波梅山檢驗檢疫局通報, 近日,該局對一批來自西班牙的進口棕櫚實施檢驗檢疫時,截獲數隻蝸牛,經寧波局技術中心鑑定,該昆蟲為檢疫性有害生物散大蝸牛。檢驗檢疫人員還在這批進口棕櫚中截獲短頸劍線蟲、滑刃屬線蟲等其他有害生物,其中短頸劍線蟲也是重要的檢疫性有害生物。散大蝸牛是寧波口岸首次截獲。散大蝸牛(helix aspersa)是全球人為傳播最為廣泛的有害生物之一,其食性非常複雜,幾乎取食所有的綠色植物,最喜蔬菜和瓜果,對園藝生產造成嚴重的破壞。
  • 北京口岸首次截獲有害生物散大蝸牛
    3月13日,首都機場檢驗檢疫局集中銷毀一批荷蘭產寶蓮燈盆花,該批盆花攜帶檢疫性有害物質散大蝸牛。這是北京口岸首次截獲該種有害生物。  據首都機場檢驗檢疫局副局長錢宏偉介紹,散大蝸牛是全球人為傳播最為廣泛的有害生物之一,其食性非常複雜,幾乎取食所有綠色植物,尤其是蔬菜和瓜果,其對園藝生產破壞嚴重。
  • 福州口岸首次截獲外來入侵物種班卡拉蝸牛
    近日,福州海關透露,該關所屬榕城海關關員對進境國際郵件實施查驗時,在一件來自臺灣地區、品名申報為「乾淨貝殼」的郵件中查獲活體蝸牛2隻,經鑑定為班卡拉蝸牛(Pancalabatanica),系福州口岸首次截獲。目前,該關已對上述蝸牛實施截留並作進一步處置。據了解,班卡拉蝸牛在中國大陸地區尚無分布,屬外來入侵物種。
  • 山東口岸首次從入境種苗中截獲胼胝擬毛刺線蟲
    齊魯網青島5月23日訊(記者 王春令 通訊員 張剛)近日,山東青島檢驗檢疫局對一批進口自德國的高山杜鵑(種用)檢疫查驗時發現,植株長勢較弱
  • 山東口岸首次截獲有害生物巨胸脊虎天牛
    央廣網青島6月27日消息(記者王偉 通訊員張剛)山東青島檢驗檢疫局近日在對2批來自法國的紅橡原木進行檢疫查驗時發現了數十頭活體昆蟲,經鑑定為檢疫性有害生物柱體長小蠹、材小蠹(非中國種)、混點毛小蠹以及巨胸脊虎天牛、櫟紅天牛、截尾麗虎天牛、短喙象、青藍郭公蟲,其中巨胸脊虎天牛(Xylotrechus magnicollis)系山東口岸首次截獲。
  • 山東口岸首次從進境種苗中截獲傳毒性有害生物——胼胝擬毛刺線蟲
    從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官網獲悉,近日,青島檢驗檢疫局對一批進口自德國的高山杜鵑(種用)檢疫查驗時發現,植株長勢較弱,經對植物和栽培介質分別取樣送實驗室檢疫鑑定,並經檢驗檢疫系統線蟲專家顧建鋒研究員覆核鑑定,截獲物為傳毒性有害生物——胼胝擬毛刺線蟲(Paratrichodorus porosus),這是山東口岸首次從進境種苗中截獲該類線蟲。
  • ​山東口岸首次從進境種苗中截獲傳毒性有害生物胼胝擬毛刺線蟲
    齊魯網5月23日訊(記者 劉傑)記者從今天山東檢驗檢疫局在青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日,山東青島檢驗檢疫局對一批進口自德國的高山杜鵑(種用)檢疫查驗時發現傳毒性有害生物
  • 「農業大害蟲」地中海白蝸牛想隨物入境 被湖南省口岸截獲
    紅網長沙5月10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劉容 通訊員 林俊)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昨日發布消息稱,該局從一批澳大利亞進口飼料用大麥中查獲地中海白蝸牛,這是湖南省口岸首次截獲該類有害生物。
  • 福州海關在福州口岸首次截獲外來物種「班卡拉蝸牛」!
    近日,福州海關所屬榕城海關關員對進境國際郵件實施查驗時,在一件來自中國臺灣地區、品名申報為「乾淨貝殼」的郵件中查獲活體蝸牛2隻,經鑑定為「班卡拉蝸牛」,系福州口岸首次截獲。班卡拉蝸牛在中國大陸地區尚無分布,屬外來物種,目前海關已對蝸牛實施截留並作進一步處置。
  • 常州口岸首次截獲松皮花天牛 全年已截獲有害生物156種次
    常州口岸首次截獲松皮花天牛全年已截獲有害生物156種次常報全媒體訊 記者獲悉,常州海關近日在對一批來自波蘭的樟子松原木進行開箱檢疫時截獲多種有害生物,其中,松皮花天牛屬常州口岸首次截獲。該蟲分布較為廣泛,可隨原木、木方、板材及木質包裝等輸送作遠距離傳播。2018年常州口岸從進境產品中已經截獲有害生物68種、156種次,包括檢疫性有害生物8種、15種次。其中,從貨物中截獲有害生物63種次,佔截獲有害生物總次數的40.38%。截獲次數最多的前兩種檢疫性有害生物分別為橡膠材小蠹、四紋豆象。
  • 非洲大蝸牛猛於「食人鯧」
    非洲大蝸牛猛於「食人鯧」  可危害100多種草本、木本、藤本植物,中山口岸日前首次截獲這種國家二類有害生物  本報訊 (記者商琦 通訊員陳灩 劉道嶽 陳霞)兩三隻小小的蝸牛居然可以將美國一個州的植物吃個精光?這個可怕的傢伙就是非洲蝸牛。
  • 天津口岸首次截獲長尾攀鼠
    這是天津口岸首次截獲長尾攀鼠,也是全國口岸截獲的第二例該種鼠類。據悉,該批貨物申報品名為鮮香蕉,分別裝載於7個40尺貨櫃中。海關工作人員開箱檢疫時,在其中一個貨櫃門口靠近箱壁一側發現一隻老鼠,檢視其體型較小且已死亡。
  • 山東口岸首次在入境航班上截獲澳洲大蠊
    央廣網青島9月21日消息(記者王朝朋 通訊員秦永剛 曹夕濤)日前,山東青島機場檢驗檢疫局檢疫人員在對來自韓國的韓亞航空OZ317航班進行登機檢疫時,在客艙座椅上發現蜚蠊一隻,經鑑定為澳洲大蠊,這是山東口岸首次在入境航班上發現澳洲大蠊若蟲。
  • 青島口岸首次截獲有害生物蓋罩大蝸牛
    □記者 張欣 報導  本報訊 11月22日,青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對兩批來自德國的白橡木板材進行現場檢疫時,發現活體蝸牛,經實驗室鑑定為檢疫性有害生物蓋罩大蝸牛。這是青島局首次截獲該種有害生物。
  • 天津口岸首次截獲刺角楝天牛
    央廣網天津7月5日消息(記者賈立梁 通訊員李秀麗 牛春敬)近日,天津檢驗檢疫局對來自安哥拉的非洲楝木原木中截獲的天牛進行鑑定,確認其為刺角楝天牛。該批原木共計247.53立方米,貨值為6.93萬美元。這是天津口岸首次截獲這一害蟲。該局還同時從這批原木中截獲我國禁止入境的檢疫性有害生物——中對長小蠹。這兩種害蟲在中國尚無分布,一旦傳入將對我國林業生產、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
  • 嘉興口岸首次在入境船舶上截獲吸血昆蟲
    央廣網嘉興6月7日消息(記者 李佳 通訊員 楊森)嘉興檢驗檢疫局近日在一艘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入境船舶的船員宿艙中,截獲大量吸血昆蟲,經醫學媒介實驗室鑑定,均為溫帶臭蟲,數量約八百多頭,檢驗檢疫人員對宿艙實施了除蟲處理。這是嘉興口岸首次在國際航行船舶上截獲溫帶臭蟲,經檢索,亦屬浙江省系統內首次截獲。
  • 福建口岸在首次截獲大灰蛞蝓 對人體存重大威脅
    從福建檢驗檢疫局獲悉,近日,該局在莆田口岸從加拿大進境貨櫃上截獲大灰蛞蝓,經福建檢驗檢疫局軟體動物檢疫重點實驗室檢測鑑定,確認為我國首次截獲該軟體動物。鑑於大灰蛞蝓的危害性、傳入風險以及在國際上的檢疫地位,為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傳入我國的風險,保護我國農業生產和生態安全,福建檢驗檢疫局及時對該批貨櫃採取有效措施進行除害處理。
  • 葫蘆島口岸首次截獲熱帶火蟻
    這是葫蘆島港自6月份開港以來首次截獲外來有害生物。   據介紹,熱帶火蟻原產熱帶、亞熱帶的南美地區,與紅火蟻同屬火蟻屬種群,體長2.7-5mm,體背黃褐色至褐色,兵蟻頭部寬大。熱帶火蟻頭部後緣有明顯的凹陷,觸角10節、錐節2節,無頭楯中齒,無前伸腹節齒,腹柄節與後腹柄節明顯。熱帶火蟻個體可以多次叮咬,而且往往是整群對人類及動物實施襲擊。
  • 汕頭口岸首次截獲檢疫性雜草——鼠尾蒺藜草
    日前,汕頭檢驗檢疫局從一批來自巴西的進境大豆截獲檢疫性雜草鼠尾蒺藜草(Cenchrus Myosuroides)。該雜草為汕頭口岸首次截獲的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鼠尾蒺藜草為禾本科蒺藜草屬(非中國種),主要分布於美國、墨西哥等南美國家,我國未見分布報導。
  • 蕪湖口岸首次截獲活體德國小蠊
    這是蕪湖口岸首次在入境貨櫃內發現活體德國小蠊。  當天,蕪湖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現場查驗人員,在對該批貨櫃進行口岸檢疫查驗時,發現貨櫃內有蜚蠊活動,檢疫人員立即關閉貨櫃,待準備好捕捉器具後,將貨櫃門口可見的蜚蠊全部捕獲,共計捕獲活體蜚蠊4隻,卵鞘2個,卵20個。隨後,工作人員再次封閉貨櫃門,將貨櫃吊至港口衛生處理區,進行燻蒸除蟲處理,防止貨櫃內部仍有活蟲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