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黃辛)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金亞斌課題組、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李勇課題組和西班牙Jaume I大學Daniel Torrent課題組在人工結構聲隱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利用3D列印衍射柵的反常聲反射特性,成功實現地毯式聲隱身鬥篷。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物理評論應用》。
聲隱身一直是熱門研究領域。地毯式隱身鬥篷是反射型聲隱身,使傳感器探測不到被隱身區域物體的聲反射信號。此前,地毯式聲隱身的設計藉助於變換聲學技術,實現的隱身鬥篷較複雜,且可隱身區域相對隱身鬥篷尺寸較小。
為此,中外科學家合作提出聲學反常反射柵,在三維圓錐體上簡單地布置周期性排列的凹槽柵,即可實現聲波的全能量逆反射,且隱身區域可佔圓錐體絕大部分空間。同時,通過成熟的3D列印技術,實驗表徵了隱身鬥篷樣本的良好隱身效果。此外,研究人員發現這種聲學反常反射柵還可應用於任意形狀的地毯式隱身鬥篷,例如半球體隱身鬥篷。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工作在未來可進一步拓展至水聲隱身鬥篷。
相關論文信息:https://journals.aps.org/prapplied/abstract/10.1103/PhysRevApplied.11.011004
《中國科學報》 (2019-02-15 第4版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