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動物長的像老鼠,生活習性像袋鼠,而且還會裝死,連老虎見了都沒...

2020-12-08 騰訊網

如果給你形容一種動物:這個動物長的像老鼠,生活習性像袋鼠,而且還會裝死,連老虎見了都沒有辦法。你知道這個動物是什麼嗎?它就是負鼠。

負鼠

負鼠是美洲唯一的有袋類動物,外形像老鼠,尖嘴尖腮,滿臉鬍子,是夜行雜食性動物。初生的小負鼠長不到2釐米,發育不全,要在媽媽的袋囊中緊緊銜住媽媽的乳頭,生活兩個月後,小負鼠才離開「袋子」,爬到媽媽背上,相互用尾巴纏著不放。媽媽背馱著孩子,爬樹覓食,同出同進。

負鼠

負鼠是哺乳動物中最擅長偽裝的。它遇到大動物時會裝模作樣,齜牙咧嘴地發出嘶噝叫聲,將敵害嚇跑。當情況危急而沒法逃逸的時候,它還會橫躺下來裝死:四腳朝天,兩眼直瞪,嘴巴半露,雙唇後縮,牙齒齜咧,活像一副僵死的模樣。猛獸過來,看到是一具死屍,沒了興趣,掉頭走了。幾分鐘後,它居然「復活」了。

負鼠

關於動物裝死現象,長時期來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說,動物裝死,是種偽裝,也是種「智力」,是動物受到自己的意志控制的。也有人說,佯死躺下的行為是動物受到外界驚嚇後奇物生理反應:心跳減慢,出現幾分鐘到幾小時的休克。 近年來,生理學家測定了負鼠的生物電流以後,證實負鼠確實會裝死。

負鼠

生理學家將負鼠裝死時發出的腦電波記錄下來,同負鼠正常生活(如吃食、活動、睡眠)時發出的腦電波記錄相互比較,結果發現負鼠裝死時的腦電波和處在酣睡和麻醉狀態下的腦電波完全不同,此時的腦電波表明其大腦處在高度緊張工作狀態。這有力地證明了負鼠確實是在裝死,而不是受驚嚇而昏迷。

負鼠動漫

令人驚奇的是,這種「裝死術」居然在鳥類中也有發現。有種野鴨,常常遭到赤狐襲擊,且多從側面或背後而來。野鴨為了活命,總是想方設法逃避赤狐。有時候,野鴨發覺了身後的赤狐後並不逃跑,反會車轉身體,面對赤狐衝擊。那時候,赤狐並不馬上獵取「自投羅網」的食物,卻裝出一副善良的姿態,緩緩地後退。

負鼠

顯然,它是在選擇進攻的時機。不一會兒,赤狐向野鴨發起了猛烈的攻擊。野鴨見勢不妙,正想溜走,卻無法脫身了。於是它立即躺倒在地上,兩隻翅膀緊貼身體,雙足筆直地露在後面,假裝死去。野鴨裝死,大約可以持續15分鐘。赤狐誤以為野鴨真的死了,就不去咬它,最多輕輕地碰它一下就離開了。在野外,赤狐會用前爪在附近挖掘一個淺淺的土穴,用鼻尖將野鴨的「屍體」推進穴中,蓋上薄土,揚長而去。赤狐離開後,裝死的野鴨就慢慢地拱起身軀,頭部鑽出泥土。當它發現赤狐已走,就竭盡全力,迅速衝出土層,展翅飛走。

相關焦點

  • 動物界最會裝死的動物,呼吸都可以停止,這演技必須給一百分!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去過動物園吧,而動物園裡最多的就數獅子,大象,老虎了。對這些別說是大人,可能連小孩子都看夠了吧!今天小編帶大家去看一下世界上演技最高的動物,他們最擅長的就是裝死了,而且演技絕對是100分,不服來戰。
  • 老鼠智力高還會「裝死」?專家:本能反應而已
    有新聞報導稱,一位女士在家中發現一隻「死」老鼠,她伸手想把老鼠扔掉,沒想到剛碰到「死」老鼠,它竟然「復活」了,還咬傷了她的手指。有人說老鼠在「裝死」,還有人說老鼠的智力相當於八歲的孩子,為此,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國家動物博物館科普策劃人張勁碩博士。老鼠真的會「裝死」嗎?
  • 鼴鼠雖然長得像老鼠,名字裡也有鼠字,但它們卻並不屬於齧齒動物
    這部動畫片雖然不像《貓和老鼠》那樣家喻戶曉,但也算是非常普及了,至少我身邊的同學和朋友都還對此有著或深或淺的印象。《鼴鼠的故事》是捷克斯洛伐克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動畫片,講述了一隻小鼴鼠和它的小夥伴們在森林中發生的各種小故事。動畫片裡基本沒什麼臺詞,小鼴鼠似乎也只會發出「噢」、「啊呀」之類的短促語氣詞,但它的動作和行為卻相當有趣,劇情不算複雜,動物們的形象也很簡單樸素,成為很多人的美好回憶。
  • 如果貓咪和老虎一樣大,能打敗老虎嗎?貓科動物都不是吃素的
    我們都知道在捕獵型的肉食哺乳動物中,老虎算是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那麼如果家貓和老虎的體型和體重一樣大,兩者的戰鬥力誰更強呢?可能有不少人喜歡貓咪的朋友認為家貓更強,理由是因為家貓的動作敏捷度太高,比如貓咪受驚嚇時的動作,那真是快如閃電,你的貓咪還能捕捉飛鳥,就是因為它們撲過去的動作太快,導致飛鳥還沒來得及起飛就已經被貓咪捉到了。
  • 它身為人類祖先卻人人喊打,常死於替老鼠背鍋,還喜歡玩鼠體蜈蚣
    因為長的像老鼠,鼩鼱苦不堪言,無數的鼩鼱死於替老鼠背鍋,其實鼩鼱和老鼠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動物,也沒有血緣關係,老鼠屬於齧齒目,而鼩鼱屬於食蟲目。把鼩鼱當成老鼠實在是有點侮辱鼩鼱的意味,其實鼩鼱比老鼠要高級多了,它可是白堊紀就生活在地球上了,沒錯,恐龍都沒讓它滅絕,最終卻可能滅絕於背鍋。
  • 同樣是有袋類動物,為什麼袋鼠的口袋開口朝前,袋熊卻朝後呢
    要說澳大利亞有什麼動物,相信很多人脫口就是袋鼠、考拉、長頸鹿,其中,袋鼠的育兒袋向來為人們所驚奇,很多人至今都不肯相信,世界上真的有生物會在身上自然長出一個口袋嗎?不要懷疑,袋鼠真的有袋,而且世界上有袋類的動物並不只有袋鼠這一種,澳大利亞的袋熊,同樣身上有個口袋。袋熊是一種體形粗壯得像熊一樣,臉卻像老鼠的哺乳動物。
  • 長有像大象鼻子外形卻像老鼠的象鼩,網友:大象害怕老鼠的原因
    在動物寓言故事中:大象是害怕老鼠的,害怕老鼠鑽進象鼻,讓大象窒息等等,但在現實大自然中,成年大象是除了人類,幾乎就沒有天敵,所以大象也不害怕老鼠。只是大自然也非常神奇,偏偏創造出一種長有像大象鼻子外形卻像老鼠的小動物——象鼩,將老鼠和大象聯繫起來!
  • 世界上最會「碰瓷」的負鼠,空長50顆利齒,遇敵基本裝死
    世界上最會「碰瓷」的負鼠,空長50顆利齒,遇敵基本裝死 說到碰瓷大家都不陌生,有人還真的遇到過。會碰瓷可不止是人類,動物也會,像狗子。只是狗子碰瓷非但沒有讓人覺得厭惡,反而覺得很可愛,令人哭笑不得。世界上還有一種動物很會「碰瓷」,空長50顆利齒,一遇到敵人基本就裝死。
  • 神奇的二齒獸家族,有的像老鼠一樣小,有的像牛一樣大
    根據今天古生物學家的考古發現來看,至少已經將70個屬的動物劃歸到了二齒獸類以下。其實我們之前曾經科普過的水龍獸、肯氏獸等也是屬於二齒獸,由此你也可以想像二齒獸家族是何等的龐大。不過二齒獸家族的成員雖然都長著兩顆標誌性的犬牙,但實際的長相和體型乃至習性差距都是非常大的。
  • 一種有袋鼠大長腿、兔子大耳朵和猴子長尾巴的老鼠,真的存在嗎?
    體型迷你,只有30g左右,和老鼠一般大小,有著袋鼠一樣的大長腿、老鼠一樣的身體、猴子一樣的長尾巴和兔子一樣的長耳朵。雖然和老鼠是近親,但是兩者的待遇卻有很大的差別。類似袋鼠那樣的大長腿長耳跳鼠有強壯的後腿,可以跳很高的距離,可以騰空跳躍1米多高,考慮到它們腿長約45mm,體重約30g的身形,這簡直就是「跳高超能力者」。
  • 鼩鼱長得很像老鼠,但跟老鼠沒什麼關係,小時候在農村經常能見到
    我朋友不認識這兩個字,就問我這是什麼東西,為什麼長得奇奇怪怪的,像個老鼠。我回答了他,這兩個字讀作qujing(音同「渠京」),是現實中也真實存在的動物,不過跟遊戲裡長得不太一樣,是一類比較奇葩的小型哺乳動物。他跟我說,那你寫一篇關於鼩鼱的科普吧,我就答應了。閒話少說,先看看現實中的鼩鼱長什麼樣子吧,見下圖。
  • 袋鼠為什麼會在澳大利亞泛濫?有什麼動物可以制約袋鼠?
    那麼,是什麼造成了澳大利亞袋鼠如今的局面呢?有什麼動物可以制約袋鼠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是什麼造成了澳大利亞袋鼠的泛濫?袋鼠是澳洲獨有的哺乳動物,在澳大利亞有三種被稱為「國寶」的動物,第一是樹袋熊,第二是鴨嘴獸,第三就是袋鼠了。作為有袋類的代表動物,袋鼠在澳大利亞的地位僅僅是從貨幣、國徽上就能看出。
  • 袋鼠不是鼠?動物界那些讓人誤解的命名
    同理,同是貓科的老虎、獅子、豹和家貓雖然他們的名字大相逕庭,但都屬於貓科動物,以前還流傳著貓是老虎舅舅的說法呢。不過還有些動物,光看命名的話,很容易錯誤判斷他們的歸屬,甚至我們聽到結果之後會拒絕接受。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動物的名字是容易讓人誤判其生物學分類的呢?
  • 像抓貓一樣抓住老虎的後脖子,它會變得像貓一樣乖嗎?
    貓本質上是一種獨居的貓科動物,雖然經人們馴化之後許多方面都已經脫離了野生動物的習性,但是在某些方面,卻是依然保留著的。比如挪窩,在這件事情上,家貓依然保留著與野貓一樣的行為。所以武松打虎的過程,我們只看一個樂呵就行了,都長到吊睛白額虎地步了,這種現象基本也消失了吧。日本神經學家在2013年的時候也做過一個關於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的實驗,實驗者將一組的老鼠後頸局部麻醉,然後捏住後頸提起來,發現麻醉之後的一組相較於正常組來說,出現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現象的個體較少,而且效果也較弱,說明這種後天形成的條件反射,跟機體的感受強烈掛鈎。
  • 世界上最會裝死的動物,科學解釋動物的裝死行為
    導語:自然界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困擾著人類,地球上的每一個物種都有其獨特的特性、行為和防禦機制。你們見過裝死的動物嗎?表面上看起來像死了一樣,但實際上活著。接下來呢就由探秘志小編為大家揭秘動物裝死之謎,感興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
  • 這種鼠集合了袋鼠、兔子和老鼠的特點,跳高能力極強,還惹人喜歡
    但並非所有的鼠類都像老鼠這麼惹人厭,自然界中就存在一種長相十分奇特的齧齒動物,據說它們擁有一雙和袋鼠一樣的腿,和兔子一樣的大耳朵。沒見過這種鼠類的朋友很難想像出它長什麼樣子,甚至會懷疑這種動物是否真實存在。在這裡可以明確地說這種動物是存在的,它就叫長耳跳鼠。
  • 世界上最會裝死的動物 堪稱動物界的「奧斯卡影帝」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大自然中,每個動物都有著自己的生存法則,位於食物鏈頂端的動物都有著自己的生存武器,而位於食物鏈下端的小動物們也有著自己的生存之道,各自有各自的本領。其中有個小動物就有這一個強大的生存技能,那就是通過裝死可以騙過強大獵食者的捕食,那麼誰是世界上最會裝死的動物呢?
  • 動物「裝死」到底有多好用?它們分分鐘死給你看
    而且假死的狀態,也並不能降低捕食者定位或識別獵物的感官能力,更無法增強獵物在遭受攻擊時的抵禦能力。很多時候,這種強直靜止狀態還會維持一段時間,被吃掉的風險仿佛還更大了。假死小鳥不過,從演化的結果來看,裝死這一策略大概率還是有用的,總體利大於弊。
  • 從不喝水的樹袋熊,是怎麼生活的,你知道嗎
    因為土撥鼠很警覺,很遠的地方有聲音都能知道。一且遇到危險,土撥鼠就會尖叫起來,而野羊也就會聞風及時逃跑。不畏懼風沙的「沙漠之舟」,駱駝的鼻孔裡生有防風沙的鼻膜,狂風來襲時它們會自動關閉鼻膜;它還長有兩排厚厚的眼睫毛,能防止風沙吹進眼睛裡;駱駝的耳朵裡還生有濃密的細毛,幫助它擋住無孔不人的沙粒。
  • 有人說蝙蝠和老鼠長得很像,它們為什麼長得像,是一個家族的嗎?
    老鼠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一對單排的、終生生長的鑿狀巨大門齒,用來啃咬;犬齒乾脆退化了,門齒和前臼齒之間本應該長犬齒的地方留下了一段長長的間隙。臼齒齒冠扁平,適合碾磨糧食。小家鼠蝙蝠的門齒不像老鼠那麼發達,而且它是有犬齒的,吸血蝙蝠就用犬齒刺破人畜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