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你形容一種動物:這個動物長的像老鼠,生活習性像袋鼠,而且還會裝死,連老虎見了都沒有辦法。你知道這個動物是什麼嗎?它就是負鼠。
負鼠
負鼠是美洲唯一的有袋類動物,外形像老鼠,尖嘴尖腮,滿臉鬍子,是夜行雜食性動物。初生的小負鼠長不到2釐米,發育不全,要在媽媽的袋囊中緊緊銜住媽媽的乳頭,生活兩個月後,小負鼠才離開「袋子」,爬到媽媽背上,相互用尾巴纏著不放。媽媽背馱著孩子,爬樹覓食,同出同進。
負鼠
負鼠是哺乳動物中最擅長偽裝的。它遇到大動物時會裝模作樣,齜牙咧嘴地發出嘶噝叫聲,將敵害嚇跑。當情況危急而沒法逃逸的時候,它還會橫躺下來裝死:四腳朝天,兩眼直瞪,嘴巴半露,雙唇後縮,牙齒齜咧,活像一副僵死的模樣。猛獸過來,看到是一具死屍,沒了興趣,掉頭走了。幾分鐘後,它居然「復活」了。
負鼠
關於動物裝死現象,長時期來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說,動物裝死,是種偽裝,也是種「智力」,是動物受到自己的意志控制的。也有人說,佯死躺下的行為是動物受到外界驚嚇後奇物生理反應:心跳減慢,出現幾分鐘到幾小時的休克。 近年來,生理學家測定了負鼠的生物電流以後,證實負鼠確實會裝死。
負鼠
生理學家將負鼠裝死時發出的腦電波記錄下來,同負鼠正常生活(如吃食、活動、睡眠)時發出的腦電波記錄相互比較,結果發現負鼠裝死時的腦電波和處在酣睡和麻醉狀態下的腦電波完全不同,此時的腦電波表明其大腦處在高度緊張工作狀態。這有力地證明了負鼠確實是在裝死,而不是受驚嚇而昏迷。
負鼠動漫
令人驚奇的是,這種「裝死術」居然在鳥類中也有發現。有種野鴨,常常遭到赤狐襲擊,且多從側面或背後而來。野鴨為了活命,總是想方設法逃避赤狐。有時候,野鴨發覺了身後的赤狐後並不逃跑,反會車轉身體,面對赤狐衝擊。那時候,赤狐並不馬上獵取「自投羅網」的食物,卻裝出一副善良的姿態,緩緩地後退。
負鼠
顯然,它是在選擇進攻的時機。不一會兒,赤狐向野鴨發起了猛烈的攻擊。野鴨見勢不妙,正想溜走,卻無法脫身了。於是它立即躺倒在地上,兩隻翅膀緊貼身體,雙足筆直地露在後面,假裝死去。野鴨裝死,大約可以持續15分鐘。赤狐誤以為野鴨真的死了,就不去咬它,最多輕輕地碰它一下就離開了。在野外,赤狐會用前爪在附近挖掘一個淺淺的土穴,用鼻尖將野鴨的「屍體」推進穴中,蓋上薄土,揚長而去。赤狐離開後,裝死的野鴨就慢慢地拱起身軀,頭部鑽出泥土。當它發現赤狐已走,就竭盡全力,迅速衝出土層,展翅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