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關注手錶的人越來越多了。消費時代商品的等級劃分的越來越清晰,女人的包、男人的表,手錶已經成為了男人身份的象徵。各大手錶品牌商鋪天蓋地的廣告營銷,各種影視劇的手錶植入,讓人們不自覺地認為自己也應該佩戴一隻手錶。
很多表友都會把入手的第一隻手錶稱呼為「入坑」,而往往第一隻手錶通常都不會佩戴超過一年。這是為什麼呢?不同的手錶品牌實際上主要有幾個奢侈品巨頭把控,它們根據不同的人群將手錶品牌進行了精準的價格定位。手錶的品牌和售價的高低,自然就會產生鄙視鏈,而新手入手的入門級手錶免不了會被各種鄙視,慢慢就會產生買更好手錶的需求。那麼手錶的鄙視鏈是怎麼樣的?
如果你的入門款式選擇的美度、天梭、漢密爾頓等這類入門級機械錶,身邊的朋友肯定會告訴你為什麼不加幾千塊錢,直接選擇浪琴。浪琴屬於功能性手錶裡面的佼佼者。
而當你入手了浪琴這類手錶,身邊的朋友十之八九會告訴你,浪琴現在已經成為平價品牌的代表了,檔次稍微有點低了。不如加點錢選擇歐米茄,歐米茄現在屬於奢侈性手錶品牌的入門級。
佩戴歐米茄的表友又經常會被佩戴勞力士的表友鄙視,買歐米茄都是因為買不起勞力士。歐米茄完全和勞力士不是一個級別的。
選擇勞力士的入門款,給人一種沒有錢還非要戴勞力士的感覺。不過即便是佩戴勞力士入門款依然還是覺得比歐米茄的中檔系列要有優越感。
選擇勞力士迪通拿或者潛航者的熱門款,因為溢價太高會有人覺得你人傻錢多。勞力士的定位只是工具表,品牌並不算高端。同樣的價錢選擇積家、寶珀等比勞力士品牌定位更高的款式不香嗎?或者加點錢直接入手江詩丹頓或者愛彼等頂級品牌的入門款也是不二選擇。
最終由淺入深,目光定格到了愛彼、百達翡麗這類頂級手錶品牌,但不是人人都能買得起這類手錶的,能夠消費得起這類手錶的人群不一定會覺得它們值這個價錢。
很多開著豪車的有錢人,即便佩戴一隻假表或者不入流的手錶,別人也不會因此輕視他們。手錶的鄙視鏈其實就是商業時代,各大手錶品牌商為了讓人們不斷的有消費欲望設置的門檻。畢竟絕大多數的手錶品牌都只是幾個巨頭集團控制的!
最終我們發現,所謂的手錶鄙視鏈好像也並不存在。真正牛的人不管是佩戴理察、百達翡麗或者浪琴、歐米茄都是一樣的效果。即便是佩戴一個幾百塊錢的手環,依然不會影響大佬的身份。手錶更多的時候只是一種錦上添花的配飾品。所以個人的實力才是襯託手錶的最主要的關鍵原因。只有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就可以完全不用在意手錶的鄙視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