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疫國家排名榜單出爐!中國第一,美國第98名

2021-01-13 第一財經

22.09.2020

本文字數:4124,閱讀時長大約7分鐘


導讀:9月22日,第一財經研究院發布《全球疫情應對和經濟復甦108國綜合評估》報告。

9月22日,第一財經研究院發布《全球疫情應對和經濟復甦108國綜合評估》報告。其中,亞太國家表現突出,中國名列榜首;韓國疫情雖近期有明顯反彈,仍位居第4;斯裡蘭卡、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等亞洲國家和澳大利亞、紐西蘭表現出色,位於前10位。在歐洲,德國表現最為突出,位列23;奧地利、希臘、瑞士表現較為突出。同樣不出意外,從領導力到民眾配合都出現明顯問題的美國和巴西分別排名第98位和89位。而全球範圍內為數極少採用所謂「群體免疫」策略,在國內和國際都引發巨大爭議的瑞典位於第90位。

▲第一財經副總編輯、第一財經研究院院長楊燕青在做報告解讀

和1918年「大流感」和1929-1933「大蕭條」相提並論,新冠疫情及其帶來的經濟衰退,已經讓全球的2020年變成極為特殊之年,影響可能延續到2021年甚至是更遠的未來。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各國一邊執行各類防疫政策(主要是社交隔離)控制疫情發展,一邊藉助一系列財政及貨幣刺激政策對衝由此帶來的經濟負面衝擊。5月份以來,一些國家在疫情還未完全受控的背景下重啟經濟,新增確診人數再度反彈並不斷創下新高,讓全球抗疫的行動變得更加複雜。如今,新冠疫情的全球傳播仍在繼續,甚至還在加速蔓延。一些國家出現了疫情二次爆發,另一些國家甚至從未出現拐點,而即便是已經控制住疫情的國家,常態化的防疫工作仍是必須。截至9月9日17時,全球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已經達到了27598479人,全球每萬人中有36人確診;死亡病例898021人,每10萬人中有12人死亡。這些數字仍在繼續上升。人們往往習慣在事件過去之後再去評判各方表現並做出總結,但我們並不想等到那個時候。在2020年第二季度,多國經濟出現了有數據記載以來最大的衰退,更重要的是,無數生命因此而失去,疫情帶來的次生災害仍在發生。整個世界將因新冠疫情而出現根本的改變,未來的行動將決定這些改變將會如何發生。為此,第一財經研究院聯合合作夥伴建立了一套包括「抗擊疫情」、「經濟紓困」、「國際合作」3個方面、23項細項指標的評估體系,對全球108個國家疫情期間的表現進行綜合量化評估。通過評價各國在本次疫情中的表現,希望為後續全球抗疫和經濟恢復,以及應對未來中長期的結構性變化等相關問題提供思路與參考。▲數據截至2020年8月31日,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 根據傳染病模型SEIR與第一財經研究院研發的「基於社會關係網絡的病毒傳播模型」(簡稱:社會關係模型),我們估計了主要國家的事實傳染數。SEIR模型假設無症狀感染一直存在,新增確診病例是此前疫情的延續。從這個角度而言,執行了嚴格防疫政策的國家(如中國、韓國、義大利等國)7月事實傳染數小於1,疫情處於可控階段。社會關係模型假設局部病例增加是新的疫情爆發,結果是即便那些前期成功抗疫的東亞國家7月事實傳染數已經大於1,意味著常態化的疫情防控仍是必須。需要指出的是,各國公共衛生基礎、人口密度與人口流動等背景存在差異,意味著各國在抗擊疫情中面臨的困難並不相同。為了讓評估結果更加合理,以人口流動為指標,我們採用了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彙編的航空旅客資料庫,該資料庫包含了2018年所有航空旅行數據(國家間與國家內部),並以此為基線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各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數(截至8月31日)進行比較。我們計算了樣本國家航空客運量全球佔比以及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全球佔比。兩組比例數據的相關係數為0.66,這意味著一個國家的確診病例數全球佔比有三分之二可以用航空客運量全球佔比來「解釋」。以義大利為例,該國2018年的航空客運量全球佔比為0.67%,與之對應的是,截至8月31日,該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全球佔比為1.09%。在確立了可衡量新冠病毒感染情況的基線水平之後,便可以比較各國抗擊疫情的表現。我們的方法是通過計算「新冠病毒缺口」(Covid-19 gaps)——各國2018年航空客運量全球佔比減去對應的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數全球佔比——來比較各國在遏制疫情擴散方面的表現。若缺口為正,則意味著該國在控制疫情時的表現優於基準水平。在108個樣本國家中,巴西負缺口最大(-13.14%),表明新冠病毒感染率超過了我們根據其航空客運數據所能推測的預期水平;中國的正缺口最大(14.46%),表明在遏制病毒擴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這與排名的評估結果相吻合。 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和航空客運量▲橫軸為航空客運量佔總量比重,縱軸為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佔總量比重,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World Bank完全且嚴格的社交隔離政策的目標是在短時間內切斷病毒傳播的路徑,但從今天來看,全球範圍內再度採取這種策略的可能性已經很小。5月開始,一些國家迫於經濟上的壓力,在疫情尚未完全得到控制的時候就重啟了經濟活動。當前的目標應該是在穩步重啟經濟的過程中防止病毒再次大規模迅速傳播,從而導致醫療資源「擠兌」等次生災害的發生。此時需要配合有效的檢測、追蹤、追溯策略並循序重啟經濟。從最新數據看,主要國家8月製造業PMI都已恢復至擴張區間。但從上半年經濟增長來看,還是較早控制住疫情的中、韓兩國經濟萎縮幅度較小。主要國家的經濟表現顯示,減緩疫情傳播仍然是經濟真正復甦的關鍵前提。▲來源:IMF、IHS Markit、Wind、第一財經研究院主要國家製造業PMI自新冠疫情蔓延以來,人類應對疫情的思路與歷次傳染病爆發相同,控制人員流動、防止交叉感染仍是抑制疫情蔓延的有效手段。多數國家和地區都陸續實施實施了相關抑制措施,希望通過限制活動和鼓勵社會隔離來遏制病毒擴散,但措施、程度以及實施的時間並不相同。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T)編制的封鎖嚴格程度指數,中國是最早實施抑制策略的國家,包括韓國、越南在內的一些亞洲國家隨後也實行了廣泛遏制措施。歐洲、北美和非洲國家實施嚴格的限制措施相對較晚,其中一些國家抑制政策實施並不全面。比如在美國僅部分州實施抑制封鎖政策,與同時期爆發疫情的西歐主要發達國家相比,4月1日美國社交隔離的嚴格程度更低。 

迫於經濟的壓力,越來越多的國家在疫情還未得到控制,新增確診處於高位時就開始重啟經濟活動。自從5月初全球經濟開始重啟以來,新增確診病例數不斷增加,到8月底全球周新增確診人數已經達到180萬人左右,是5月初水平(55萬人/周)的三倍多。


雖然全球新冠疫情仍在快速蔓延,但從我們的評估結果已經可以看出,防疫指標得分較高的國家新冠肺炎感染率(確診人數佔總人口比重)普遍偏低,這些國家包括中國、韓國等。


感染率低還一定程度成功拉長了疫情曲線,降低了疫情確診人數峰值,以便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能「以時間換空間」做出足夠準備以接納危重人群。這可以避免醫療資源「擠兌」,防止大量病患由於未得到有效救治而死亡的悲劇發生。這種「擠兌」曾在義大利疫情爆發早期出現,當時大量醫護人員因為醫療物資不足而感染,進一步加劇醫療資源緊張的局面,使義大利新冠肺炎死亡率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逝去的生命將成為人類社會不可挽回的損失,這是各國抗擊疫情的絕對成本,降低確診人數峰值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 


防疫得分與確診比例顯著負相關

▲橫軸為防疫指標得分,縱軸為各國確診病例佔總人口比例,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IMF


各國政府的防疫政策是否能及時出臺、民眾配合程度以及抗疫數位技術工具豐富程度是各國能否快速阻止疫情蔓延的關鍵。


確診病例超過100例時是一個國家疫情傳播的關鍵時間點,如果政府可以儘早宣布實施社交隔離措施,疫情相對更容易得到控制。然而,如果居民配合意願低甚至不信任政府,即使及時宣布社交隔離措施也並一定能得到好的效果。以巴西為例,早在3月12日巴西就宣布了施行社交隔離政策,與西歐主要國家處於同一時間段,但8月底巴西的確診人數佔比已遠超西歐主要國家。政府領袖本人拒不佩戴口罩出行,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在抗疫工作上的分歧也很大程度影響了相關措施的效果。如果一個國家在上述兩方面均表現差強人意,不僅宣布社交隔離晚,且防疫政策落實有限(比如居民拒絕佩戴口罩等),疫情蔓延就會比「群體免疫」的國家(例如瑞典)還要嚴重,比如美國就陷入了這種局面之中。 


社交隔離實施時間與確診比例

▲橫軸為社交隔離實施時間(確診病例超過100例後天數),縱軸為確診病例佔總人口比例。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IMF


民眾配合程度與確診比例

▲橫軸民眾配合程度評分,縱軸確診病例佔總人口比例。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IMF


應對疫情公眾配合是否足夠?(MIT調研)

▲來源:NBER,MIT


在抗擊疫情中,越來越多的政府開始積極探索數位技術在防疫領域的應用。在疫情蔓延早期,部分國家已經使用數位技術防疫,並取得了積極的結果。例如中國廣泛使用的「健康碼」;又如韓國政府通過手機APP提醒隔離人群不要離開指定區域,如果運營商檢測到某人越界,會發送簡訊通知此人並將相關信息報告當局。可以說,以數位技術為基礎的精準社交隔離,是中國和韓國抗疫的重要經驗。


個人位置數據高度敏感,人們擔憂個人隱私數據被濫用,追蹤類APP頻繁使用個人隱私數據,讓隱私保護與確保公共衛生安全之間的關係變的緊張。2020年4月歐盟委員會發布了「支持抗擊新冠疫情應用程式的數據保護指引」,以確保公民在使用程序時個人數據得到足夠的保護,提高公民對創新應用程式的信任度,保障公民最大限度的參與。 


全球衛生安全指數排名與確診比例

▲橫軸為確診病例佔總人口比例,縱軸為全球衛生安全指數排名(排名越高意味著應對大流行病的防範能力更強),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IMF


我們評估結果還顯示,全球衛生安全指數排名較高的西方發達國家得分普遍落後於東亞國家以及一些東南亞國家,考慮到後者人口稠密,分析其中的原因顯得格外重要。根據我們的框架分析,東亞國家成功抗擊疫情主要因素有以下5個方面:迅速反應、及時預警;成立國家層面專門機構統籌協調疫情防控工作;實行徹底隔離措施,從根源上切斷傳染源;保障醫療物資供應,提高檢測能力與治療水平;保證信息公開及時,準確透明。 


截至2020年8月31日,全球已經有215個國家和地區發現新冠肺炎病例。根據IMF 6月的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9%,堪比上世紀大蕭條時期,此前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全球經濟在最困難的2009年也只下滑了1.7%。防疫政策使經濟活動趨於停滯,那些以消費、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受到的衝擊尤為嚴重。疫情下強制或自願的社交隔離、經濟封鎖措施、收入減少以及消費信心疲弱導致消費和服務業產出顯著下滑,這種同步衰退通過貿易方式在全球範圍內形成共振。各個國家也為此祭出了前所未有的經濟紓困計劃以防止經濟崩潰和次生的人道主義災難。這些措施不僅包括對個人的救助(如醫保支持、低收入人群轉移支付、失業保險等),還包括對商業企業的經濟救助計劃,如(企業信貸支持等)。從主要國家這三類政策涉及的總量來看,發達國家規模更大,新興市場相對規模低,中國由於較早控制疫情,經濟衰退程度低,對於紓困政策的依賴度更低。這些紓困政策會顯著使得各國財政狀況惡化,對於一些在疫情前公共部門債務佔GDP比重已超過100%的國家而言(多數為發達國家),應對疫情所採取的紓困措施將進一步限制未來的財政政策空間。根據IMF預測,2020年全球各國財政赤字佔GDP比重預期為9.9%。發達經濟體的財政赤字率將達到10.7%,其中美國、歐元區以及日本的赤字率分別為15.4%、7.5%以及7.1%。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財政赤字率將達到9.1%,其中中國和印度的赤字率分別為11.2%以及7.4%。由於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都受到疫情強烈的負面衝擊,許多國家的央行也採取了前所未有的寬鬆政策。對發達國家而言,量化寬鬆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已成為貨幣政策的常用工具,包括美聯儲、日本銀行在內的央行更是推出了「無限量寬」政策,即對量化寬鬆規模的上限不做設定。對新興市場經濟體而言,許多經濟體首次採取了量化寬鬆的措施,在公布量化寬鬆的當天,新興市場經濟體無風險利率的下行幅度要更甚於發達經濟體。根據IMF的數據,十國集團(G10)的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已達到了歷史性的22萬億美元。 十國集團(G10)的央行資產負債表變化防疫與經濟紓困同為應對疫情的一體兩面,目標是讓人類社會平穩的渡過此次公共衛生危機。一些觀點認為,經濟損失是對抗疫情的成本,因為嚴格的社交隔離政策會從供應和需求兩端對經濟造成影響,但我們的評估結果並不支持這種看法,至少兩者的關係並不總是這樣。根據我們對樣本國家的評估,防疫得分高的國家經濟受到的衝擊也相對更小,如果一個國家可以快速阻止疫情蔓延,相對封鎖時間會更短,消費信心受到的影響相對更弱,經濟受到的衝擊也會相應變小。以中國、韓國為例,兩個國家都在疫情爆發早期實施了嚴格的防疫措施,並配合了先進的數位技術落實防疫政策,兩國確診病例增長在3月就基本得到控制。隨後兩國逐步復工復產,IMF預計兩國2020年GDP的絕對損失量較小。根據二季度經濟數據,中國經濟已經恢復正增長。  防疫指標得分與2020年GDP損失(%)▲橫軸為防疫指標得分,縱軸為根據2019年10月與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預測的各國GDP損失絕對值(百分比),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IMF

(第一財經研究院策劃、數據和寫作團隊包括楊燕青、林純潔、馬紹之、劉昕、柯馬克、邵玉蓉、閆方甲。)


該報告發布於2020年9月22日,「專業的力量·2020第一財經內容平臺化戰略發布會暨第一財經研究院重點智庫揭牌儀式」上。當天,第一財經發布內容平臺化戰略,確立「打造財經領域最有影響力的輿論場」的目標和使命,計劃開放旗下全媒體平臺的資源,依託多年來在財經領域積累的專家資源,與專業意見領袖共同打造一個高質量的思想交流、價值傳播、能力成長的生態空間。第一財經研究院始終致力於不斷提升決策領域的價值貢獻,獲評上海市重點智庫,也於當日揭牌,充分體現了第一財經戰略上對打造媒體智庫的堅持和重視。



相關焦點

  • 2017年「世界最好國家」榜單新鮮出爐!
    今年最新的「世界最好國家」榜單新鮮出爐了,澳洲排名全球第8位!中國今年排在第20位!美國則從去年第四落居第七。儘管報告視美國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家,75%受訪者仍表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他們已對白宮領袖失去尊重,如此情緒加上全球反川聲浪,為美國名次下降主因。與去年調查結果如出一轍,以前瞻性社會與環境政策著名的北歐仍名列前茅,丹麥與芬蘭加入瑞典與挪威行列,北歐除了冰島皆擠進前15名。
  • 2020全球最佳留學國家榜單出爐!第一名居然是TA?
    到底應該選擇哪個國家去留學?是無數準留學生無法繞過的問題。 前不久,educations.com發布了2020最佳出國留學國家排名,數據基於對30,000多名國際學生的調研,相信這一份榜單對有選擇困難症的小夥伴來說,會有一點幫助。
  • 日版世界強國排名出爐,美國仍是世界第一,中國排名讓人意外
    圖為日本海上自衛隊最近日本版世界強國排名出爐,在這份榜單中,美國仍然是世界第一,但俄羅斯卻不是世界第二,而中國的排名卻讓人很意外,原來這次中國排在了美國後面,成為新的世界第二,對於日媒給出的新世界強國排名
  • 10月新能源榜單出爐!第一名售價2.88萬,銷量完勝特斯拉Model3
    導讀:10月新能源榜單出爐!第一名售價2.88萬,銷量完勝特斯拉Model3!10月新能源銷量出爐,第三名銷量暴漲287%,比亞迪漢排名第4!下面就讓我們一探究竟!
  • 圍棋最新世界排名出爐:中國大包大攬,前20名僅4人非中國人
    而最近,新一期的圍棋手世界排名也是及時地出爐了。這樣的榜單,關注度還是蠻高的。畢竟,此前的柯潔,關注度就很高。2014年,柯潔在世界圍棋等級分排名中首次排名第一,截至2017年12月,連續四十個月排名人類圍棋世界第一。這樣的柯潔,的確是一名現象級的圍棋選手。而最終,柯潔也因為自己的出色被保送清華大學,成為該校2019級大一新生。
  • 世界三大球排名,正式出爐!美國佔3個第一,中國僅女排高居榜首!
    世界三大球排名,正式出爐!美國佔3個第一,中國僅女排高居榜首!那麼,中國在剛剛出爐的這份三大球世界排名上有什麼變化呢?往下看!男足也不負眾望,在這份榜單之中積1317分,目前排名全世界第75位,與世界第一是差了416分。
  • 全球醫院最佳排名出爐,美國佔前三,中國未進前百,差距在哪?
    近日,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發布了「2020年世界最佳醫院」(The World’s Best Hospitals 2020)榜單。這是《新聞周刊》連續第二次與全球知名的網際網路數據研究公司Statista Inc.合作。
  • 三大球排名出爐,美國有三個第一,中國女排高居高居榜單!
    而在這一年中,世界三大球的排名已經出爐,分別是籃球、足球以及排球。而在這三個項目中,美國無疑再次成了三大球贏家,其中有三個項目都排在了第一位。首先是美國籃球,想必球迷是有目共睹的。NBA賽事在全世界都有很高的關注度。而目前我國男籃的排名在第75名左右,雖然排名並不靠前,不過男籃的進步想必球迷也都看到了。姚明組成的紅藍兩支國家隊,在亞洲已經打出了成績。
  • 世界最強大國家出爐 中國排名第3
    近日,2018年度最佳國家報告發布,其中,中國綜合評估位居第20名。在「世界最強大國家」排名中,中國位列第3。這份報告是由美國News & World Report、營銷公司Y&R和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The 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聯合進行的。據悉,世界最佳國家前10名分別為:瑞士、加拿大、德國、英國、日本、瑞典、澳大利亞、美國、法國、荷蘭。
  • 2018年全球最佳國家排名:中國第20 加拿大生活質量穩居世界首位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成為了全球發展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中國已經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2大經濟體。」在經濟前景方面,中國同樣表現不俗,位列第4。中國在"商業開放度"的排名中領先美國10個名次,列居第33位。在文化遺產方面,排名第10。
  • 2019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數學排名:普林斯頓世界第一、北大中國第一
    關注 哆嗒數學網 每天獲得更多數學趣文2019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也就是俗稱的上海交大版世界大學排名,日前公布一流學科排名,我們哆嗒數學網依然只是關注數學學科的排名。數學學科排名方面,前十名的高校全部來自美英法三個國家。其中美國5席、英國3席、法國2席。而第一名依然是毫無懸念的普林斯頓大學。
  • 最新世界500強出爐,美國入圍242家,日本只有30家,中國呢?
    美國入圍242家企業 根據胡潤發布的榜單排名顯示,美國有242家企業入圍此次世界500強,佔榜單的48.4%,總價值196萬億人民幣,這就意味著榜單中有接近一半的企業都來自美國,這是因為按照市值來排名,美國企業的市值普遍較高,而且科技巨頭眾多。
  • 中國軟科「文科」大學排名出爐:清華大學排名第5,浙大僅排第9
    原標題:中國軟科「文科」大學排名出爐:清華大學排名第5,浙大僅排第9 文/米奇媽媽說教育 在國家高速發展的時期,為了完善國家的建設,越來越多的理工科高校在全國各地拔地而起,更是有非常多的國民開始重視理工科的發展,「學會數理化
  • 全球最安全國家排名出爐,美國名次意外,美媒:中國憑啥第3?
    前天,美國一家知名的公司調查機構對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進行了排名。令人驚訝的是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非常富有和強大的國家卻在這份榜單中墊底,而中國的排名竟然只有第三!對此,美國媒體稱:為什麼中國要排第三?在在此前的據參考新聞網報導稱,世界知名的調查機構蓋洛普諮詢公司根據多項安全指標,以滿分100,評出了全球最安全的國家的排行名單。
  • 「碾壓」北大,玩轉美國排行榜,曲阜師大數學排名「中國第1」
    2020年10月20日,被稱為全球四大大學排行榜之一US News(《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新發布的2021年榜單上,曲師大赫然出現在中國數學學科的榜單首位,尾隨其後的是國內數學領域強校北京大學。在這個榜單上,曲阜師範大學的數學排名,不僅是中國第一,也是亞洲第一、全球第19。
  • 哪裡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2020年最新榜單出爐,看看前三都有誰
    近幾年移民成為一個熱詞,很多人因為對居住環境不滿而選擇移民,而移民的國家中有一條很重要,那就是安全問題,畢竟生命最重要。那麼哪裡是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2月《美國新聞與世界新聞報導》雜誌就評選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隨著2020年最新榜單出爐,看看前三都有誰。據悉,這份榜單中歐洲國家佔多數,首先排名第三的是挪威。
  • 2020「世界500強」企業榜單出爐 碧桂園、美的再登榜
    原標題:2020「世界500強」企業榜單出爐碧桂園、美的再登榜   昨日,《財富》發布2020年「世界500強」企業榜單,兩家佛企表現搶眼
  • 彭博創新榜單出爐!美國6年來首次跌出前十 中國前進2位排名19(附...
    美國在彭博發布的全球創新力榜單上6年裡首次跌出前十。韓國、瑞典再次2018年成為創新的領先國家,新加坡排名第三。中國的排名上升了2位,到了第19名,其新科學和工程專業畢業生在勞動力大軍中的比例很高,而華為等創新公司的專利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美國、韓國和中國三者的共同點是,他們都把失敗當作追求成功的必經之路。」 一家亞洲經紀投資集團CLSA Thailand的國家主管Prinn Panitchpakdi表示。
  • 全球十大空軍排名:美國第一,中國這次可以排第幾?
    空軍力量更是在戰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一個國家的空軍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個國家能否抵擋其他國家的襲擊,所以各個國家的空軍實力強弱一直是軍迷朋友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此前,美國的一個媒體就給出了一份世界空軍力量前十強的榜單,你知道在這份榜單中前三名分別是誰嗎?
  • 2021美國高校排名出爐,私立大學佔99%,網友:學費有點「嚇人」
    U.S.News大學排名是什麼這個機構主要是將世界各大高校提供的數據以及第三方提供的數據進行核實,確保數據的正確性,最後的評選結果則是按照40%的教育成果+20%師資水平+20%專家意見+10%財政資源+7%學生表現+5%校友捐贈結果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