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施耐德電氣中國區副總裁王潔:未來的職業教育,更需要實踐能力...

2021-01-09 中國網

中國網7月28日訊(記者 王曉霞)7月25日,由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專家施耐德電氣舉辦的2017綠色能效全球創新案例挑戰賽(Go Green in the City)中國區決賽在上海圓滿收官。經過激烈角逐,來自華北電力大學的Repacking代表隊憑藉環保型快遞包裝及其回收系統設計方案從近400個方案中突出重圍,奪得中國區總冠軍。來自大連理工大學的DUT Green Fighter代表隊及來自華北電力大學的WeWarm Project代表隊分別憑藉併網式光伏發電公交站智能設計及致力於解決建築熱能的解決方案位列亞軍和季軍,其中DUT Green Fighter代表隊還榮獲了由公共網絡平臺評選的最佳人氣獎。

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正

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正表示:「 我們相信『人才』在創新驅動發展中的重要性。大學生作為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最旺盛的群體之一,必然是未來國家創新的中堅力量。作為全球能效管理的專家,我們希望能夠利用我們的專家資源、行業洞察和實踐經驗,幫助大學生們儘早地接觸到世界領先的技術與趨勢,更好地理解綠色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更多地激發他們的創意與想法。」

挑戰賽結束後,中國網記者專訪了施耐德電氣中國區副總裁、公司事務及可持續發展負責人王潔,就企業在創新人才培養以及與職業教育產學研相結合等方面進行了交流。

中國學生晉級全球創新案例挑戰賽12強

中國網:本次挑戰賽,參賽選手很接地氣。在往屆比賽中,施耐德電氣是否拿出實際問題,讓選手去解決?

答:這是我們這一賽事的原則,即鼓勵參賽項目的實操性,以應對真實能效挑戰,及來自商業可執行性的挑戰。在參賽過程中,進入半決賽的團隊將得到施耐德電氣專家導師一對一指導,備戰決賽。中國區冠軍團隊將直接晉級全球12強,代表中國賽區參與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全球決賽,爭奪最後總冠軍頭銜。作為對獲勝選手的鼓勵,決賽團隊將有機會參觀施耐德電氣總部、深入了解集團技術領域並與施耐德電氣員工進行深入交流,還將有機會獲得實習機會。不過在中國,我們尚未對相關成果商業化情況進行專門統計與跟蹤。

施耐德電氣中國區副總裁王潔與獲獎團隊合影

中國網:施耐德電氣舉辦這個活動的初衷是?

答:施耐德電氣綠色能效全球創新案例挑戰賽於2011年在全球啟動,但是過去中國還沒有成為一個獨立的賽區。中國地區於2016年成為獨立賽區,冠軍團隊將直接參加全球總決賽。

施耐德電氣在兩個領域行業領先,一是能效管理,一是工業自動化。我們這兩年也一直在重點推進綠色能源理念,也希望藉此能夠鼓勵大學生在綠色能效方面進行創新,並結合未來可商業化的機會做出思考。一旦進入半決賽,我們會有專家團隊來進行專業輔導,對案例立意、用戶需求、可行性和投資回報等方面進行重點關注,學生也將得到更快的成長機會。

中國網:中國賽區的選手在國際上的整體水平是什麼樣的?

答:去年,中國賽區的選手取得全球第四名的成績,希望今年的選手能夠再接再厲,獲得佳績。

參賽團隊正在陳述自己的方案

中國網:中國學生的研究方向以及創新能力,和國際上其他國家的學生相比有何不同?

答:就去年的比賽來說,我覺得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兩點。第一,與前三名比,我們在語言上稍微有一點吃虧,因為在全球比賽時,會有一個全英文的20分鐘的演講和10分鐘的與文化相關問答環節。而去年前三名基本上全是來自歐洲或者英語系的國家。第二,去年全球團隊的參賽方案的社會屬性和商業屬性,都會比我們的能力稍微強一點。其實,所有進入到半決賽前十名的團隊實際上都是由我們施耐德電氣最好的專家作為導師進行輔導,技術方向都很明確。不過全球選手在技術導向、商業化方面走得會更靠前一些。

評委點評

中國網:比賽在激勵創新方面有哪些體現?

答:施耐德電氣整個公司從上到下非常鼓勵創新,擁有非常好的創新氛圍。中國是全球三大研發中心之一,除了產品創新,我們還有業務模式的創新,並憑藉行業領導能力積極搭建包括合作夥伴在內的生態平衡模式。

在人才的培養上,我們提倡Education、Exposure 和Experience相結合的「3E」人才策略,強調課內和課外的學習並重,強調動手實踐的重要性。Education指在課堂上的學習,佔人才培養的10%;Exposure指課堂外,橫向更具廣度的學習,佔20%;Experience指在工作中的實踐,佔整個人才培養的70%。這種實踐經驗提供了最好的人才培養機會。

在大學生中推廣綠色創新理念

中國網:對於沒有參加比賽的學生,施耐德電氣會不會推廣綠色創新理念?

答:我們在校園裡的宣傳力度很大,覆蓋的學校也很多,會有專門的推廣團隊。今年共有超過120所高校的學生參與競賽,共收到249件有效提案數量,高居全球第二。此外,施耐德電氣的大學項目已經由點到面連續做了十幾年了,從最初籌建實驗室進行人才培養、科研到後來的創新大賽,我們基本上覆蓋的高校高達120到150所。以本次大賽為例,今年我們共收到19,722份申請,與2016年相比增加了20%,且高校參與數量也增加了25%。在此次比賽中,來自華北電力大學的Repacking團隊獲得第一,令人欣喜,他們將在九月份前往巴黎,參加決賽。

其實,在我們最初的篩選過程中,也遇到很多奇思妙想,充滿創意的方案,只是在執行性或商業性上還不夠好。作為全球能效管理的專家,我們希望能夠利用自身的專家資源、行業洞察和實踐經驗,幫助大學生們儘早地接觸到世界領先的技術與趨勢,更好地理解綠色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更多地激發他們的創意與想法。

「碧播計劃」促進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就業機會

中國網:您能介紹一下施耐德電氣的「碧播計劃」嗎?

答:「碧播計劃」是施耐德電氣在全球開展的一項創新型公益項目,旨在探索企業與職業教育良性互動、協同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幫助有需要的年輕人有機會成為工業自動化、高端製造和能源管理領域等行業的專業人才,更好體現其社會價值,同時為中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做出貢獻。

我們的「碧播計劃」在全球已經推行多年,主要關於獲取能源。在中國,我們前幾年也做了幾個項目,比如我們的「太陽村」項目。慢慢地,我們覺得在中國獲取能源已經不是最大挑戰,因為我們的電網已經很強大了。從前年開始,我們逐漸把方向轉換為如何幫助年輕人更快更好地使用能源。同時,我們《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推進,也需要這種工匠人才。未來的職業教育,要更加注重培養實踐能力,要有工匠精神,而對於學生來講,這會成為一筆真正的財富。因此,我們希望能夠利用我們的企業專長,與一些學校進行合作,並與職業院校進行良性互動。

而孩子們也可以通過企業項目及時了解最新的市場趨勢、技術和產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充分利用自己員工(同時包括全球專家)的技能,我們很多員工作為志願者,去院校培訓教師,或者給孩子們講課,這也是我們推進企業與學校教育良性互動的體現。

另一方面,我們也在積極幫助職業院校的孩子增加就業機會。我堅信技能可以改變人生,除了實踐性教學外,我們也會進行一些技術外的課程,比如如何適應工作環境,如何與同事進行溝通與合作,以及怎樣進行情緒管理,如何面對挫折。此外,我們也希望能夠攜手更多合作夥伴群體,共同幫助孩子們找到理想工作。

中國網:目前「碧播計劃」涵蓋多少院校了?

答:目前已有23所學校納入這個計劃,其中有6所學校是從2009年就一直在做的。我們從資源、硬體設備,以及實踐的角度,與中高職(主要是中職)院校進行合作。,除了確實能夠培養出一些高精尖的製造業的應用人才,也可以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打通中職到高職的這一脈絡。

扶貧先扶智,職業教育需要「工匠人才」

中國網:習主席提到要精準扶貧,教育部也提倡扶貧要扶智,育人已不是單純地完成學業了?

答:這些我們也在積極探討,希望能夠聯合更多的人,包括志願者、企業、媒體,還有一些政府機構。其中,政府給了我們很大支持。

在我們合作的學校中,企業本身也招聘過類似境遇的孩子,現在已經成為施耐德電氣的工程師。我們希望通過對他們的培養,能夠增強他們的職業自信心。我們也跟很多百年職校的進行過合作,他們很多學生都已經成為職場成功人士,給學校捐了很多款。

中國網:這個項目主要是企業主導的?

答:這個項目是我們企業主導的,但是一個城市可能有好幾百所學校,我們也不知道找哪一所。因為不太可能一一去看,有時候我們也藉助政府推薦一些學校,然後再去考察,要看是否符合我們的標準,當然學校的意願也很重要,不同學校會有不同的學生培養方向,這些都我們需要考察的一些因素。

中國網:這個項目是覆蓋全國的麼?

答:從全國來講,我們實際上是有重點選擇的,比如會響應一些國家號召,像教育定點扶貧的地區,像一帶一路重點建設的地方,同時也會從產業結構的角度進行考慮。

中國網:這是中國特有的項目麼?在國際上,這些項目是怎麼落地的?

答:「碧播計劃」是全球開展的,但是專注於職業教育這個領域,是我們專門為中國量身打造的。我們有眾多團隊及專項資金支持。在國際上,每個國家特點不一樣。比如在肯亞,他們主要就是通過做太陽能板,幫學校解決能源問題,因為肯亞很多學校都沒有電。印度還處在培訓的階段,我們提供標準的教材和教具,讓更多的人接受培訓。

在中國,因為我們本身職教體系發展得還是很好的,整體體系比較完整。我們從教材教學角度,跟教育部接觸更多,同時也會與地方上的職業院校接觸,希望能夠達到最佳效果。

中國網:那施耐德電氣會去培訓老師嗎?

答:主要是培訓老師。目前來講,我們已經培訓了100多個專任教師,我們還會請我們的專家進到學校裡面進行專門教師培訓。

中國網:有沒有想過用在線教育的方式來完成這個課程的傳授?

答:目前我們已經實現在線教師培訓。我們會通過合作夥伴,免費幫我們把所有的師資培訓的全程錄像,能夠讓老師再不斷地去看。但是目前對於學生來講,我們還沒有實現,主要也是因為,我們現在設計的培訓體系,主要面向老師。由於實訓課比例特別大,70%左右都是動手的,需要做實驗,線上看跟實際去做還是不一樣,我們必須手把手來教。所以從理論上來講,我們給老師培訓,就是告訴老師們,怎麼能夠引導孩子去學習這些知識。

中國網:中國的師資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會弱一些?

答:這要看和那個國家來比。兩個問題,一種可能是師資確實不均衡,第二種可能是企業的實踐或許不夠。我們看到,很多合作夥伴對人才的需求特別大。尤其是在工業領域,我們可以做的還有很多。職業教育旭要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專業人才。

我們在開課之初,就要先教學生認識各種工具——剝線、大鉗子、小鉗子、安全帽、安全服等等。我從來沒見過哪個國內學校,牆上掛滿了經常用的工具。我們的課一開始全是讓你認識你所有接觸電要用的所有工具。安全教育同樣非常重要,比如一定要穿戴安全設備等特別基本的內容。我們還會有一些軟性的教學,並正在努力使其形成體系。除了志願者之外,我們也在向國外的機構尋求合作,嘗試引進成套課程。

我們也特別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以及與各界的合作,能夠把這種精神傳遞出去,為社會做出貢獻。

 

相關焦點

  • 從建設第一條超高壓輸電線起 施耐德電氣的「在中國、為中國」之路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能效管理中壓業務中國區負責人徐韶峰透露,全球自動化和能效巨頭施耐德電氣將以「共創共贏.數位化時代」為主題,攜覆蓋電網、綠色智能製造、基礎設施、樓宇、IT等領域的多項先進技術,亮相進博會「智造及解決方案」展區。作為產業賦能者,施耐德電氣將全力支持中國高質量發展。
  • 施耐德電氣:機器與過程管理 -- 在未來,人仍然是工廠的核心
    北京2019年3月5日電 /美通社/ -- 近日,施耐德電氣工業自動化業務執行副總裁 Peter Herweck 撰寫了文章《機器與過程管理 -- 在未來,人仍然是工廠的核心》,Herweck 表示,確保數位化能夠在整個工業生態系統中得到大規模傳播和利用的關鍵是「賦能於人」。
  • 施耐德電氣發布全新I-LINE H高電流母線槽 帶來工業級母線超強容錯...
    據統計,有80%的母線使用場景需要熱插拔操作,10%的絕緣故障由母線意外進水引發,30%傳統鋁外殼母線存在地線不連續的隱患。因此,使用具備更高容錯等級的工業級母線槽,將成為企業防範潛在風險、優化運維、降低能耗和成本的有效途徑。   長久以來,施耐德電氣憑藉領先的技術及先進的製造工藝,為客戶提供從母線槽的設計諮詢到現場測量、安裝指導、產品維護等方面的整體解決方案。
  • 專訪施耐德電氣全球CEO趙國華
    ———趙國華  CEO寫真  「中國通」趙國華  愛讀《孫子兵法》的法國人  對於中國發展成施耐德電氣全球第二大市場的原因,相信只需見施耐德電氣全球CEO趙國華一面,聽他用中文跟你聊會兒漢代和唐朝,就會明白一大半。
  • 施耐德電氣無六氟化硫中壓開關技術即將全面落地中國市場
    8月4日-6日,施耐德電氣將迎來以「創贏·數位化未來」為主題的2020年創新峰會。在8月6日舉辦的「智能配電」創新日上,施耐德電氣中壓戰隊將邀請多位重量級大咖相聚圓桌。同時,施耐德電氣將隆重推出兩款創新的無六氟化硫(SF6-free)中壓開關櫃RM AirSeT和SM AirSeT, 打造中壓配電領域綠色智能的全新體驗。點擊此處,新品搶先看!
  • 施耐德電氣發布全新EcoStruxure過程控制專家
    中國上海,2020年9月15日——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數位化轉型的專家施耐德電氣在今天開展的2020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全球首發針對全新過程控制系統EcoStruxure過程控制專家(EcoStruxure Process Expert)。
  • 施耐德電氣推出新一代智能幹式變壓器Smart Trihal
    北京2018年5月15日電 /美通社/ -- 日前,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數位化轉型的領導者施耐德電氣宣布推出新一代智能幹式變壓器Smart Trihal。 在此背景下,施耐德電氣創新推出新一代智能幹式變壓器Smart Trihal,以主動式運維、精細化管理,以及未來增值可能,切實滿足電力企業及行業用戶在數位化時代不斷增長的智能配電需求: 主動式運維:通過嵌入主動運維智能單元PM-Box,以及與施耐德電氣千裡眼資產管理平臺和SCAN Advisor服務平臺連接,Smart Trihal可實現對關鍵點溫度和環境溫溼度進行實時監測
  • 施耐德電氣發布全新無六氟化硫中壓開關設備
    北京2020年8月7日 /美通社/ -- 近日,全球能源管理與自動化領域數位化轉型的專家施耐德電氣在2020創新峰會上宣布發布全新一代無六氟化硫(SF6-free)中壓開關設備 -- 二次環網櫃
  • 施耐德電氣發布智能微型數據中心引領邊緣控制趨勢
    為解決公有雲網絡寬帶及延遲等問題,越來越多的企業IT正逐漸採用企業內外部公有雲、私有雲以及企業雲並存的混合雲架構,計算生態系統呈現前所未有的分散化和混合化趨勢,施耐德電氣認為集中化的雲數據中心將輔以更加多樣化的邊緣計算設施組合,越來越多的計算能力被分散到網絡邊緣。在此背景下,如何發力邊緣計算,併兼顧雲端和本地數據中心的專業化管理,業已成為企業管理者面臨的巨大挑戰。
  • 創造電氣新世界 創贏數位化未來
    前不久,中國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基於此,找到更有力度的方式實現可持續的能源使用,推動「零碳社會」進程,已成為各行業的必選動作。近日,以 「新基建、新技術、新機遇」為主題的中國國際電力電工展 (2020 EP China)於12月3日-5日在上海盛大開幕。
  • 施耐德電氣:以強弱電一體化解決方案助力中小機場智慧轉型
    由此可見,中小機場已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又一主力軍。但與大型機場相對健全的體系不同,中小機場普遍存在運營人員少,運維工作量大,且管理方式落後和能力不足等問題,這對於需要7*24小時可靠運行的供配電系統來說,將帶來極大的隱患。因此,通過智能化手段,加強供配電系統的安全可靠性,並能夠賦能運營人員實現高效、高質量的管理,已成為中小機場普遍的需求。
  • 施耐德電氣首籤12家認證級智能配電數字服務合作夥伴
    廈門2019年7月3日 /美通社/ -- 近日,全球能效管理與自動化領域數位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在2019創新峰會期間,完成了與第一批共12家認證級智能配電數字服務合作夥伴的籤約。自此,施耐德電氣正式開啟基於EcoXpert計劃的智能配電生態夥伴全新認證計劃,將逐步針對涉及項目設計、施工、運維與改造相關企業進行分類授權認證。
  • 2018年施耐德電氣綠色能效全球創新案例挑戰賽
    2018年施耐德電氣綠色能效全球創新案例挑戰賽活動背景施耐德電氣作為能源管理與自動化領域的全球專家,致力於改善城市生態與人類生活。由施耐德電氣主辦的2018年施耐德電氣綠色能效全球創新案例挑戰賽正式啟動。
  • 施耐德電氣護航中國首臺9.4T核磁共振成像系統穩定運行
    北京2018年8月13日電 /美通社/ -- 近日,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數位化轉型的領導者施耐德電氣宣布,成功為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9 .4T 核磁共振成像系統提供 UPS 電源、冷水機組,及中央空調等整體配套解決方案,以一體化的專業技術能力為中國首臺 9.4T 核磁共振成像系統的穩定運行提供堅實保障。
  • 外企頭條丨在進博會,遇見施耐德電氣「黑科技」
    現在我所在的是進博會的施耐德電氣展臺。施耐德電氣是一家著名的法國企業。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施耐德電氣的產品可以說是「看不見,又離不開」。從剛進家門打開的開關面板,到高樓大廈的節能設備,再到整個城市的基礎設施和工業製造生產線,處處都有施耐德電氣的身影。今年進博會,施耐德電氣帶來了覆蓋電網、工廠、基礎設施、樓宇、IT等領域的多項「黑科技」。我身邊的這個設備就是一個定製的數字飲料生產線。
  • 施耐德電氣:從服務到技術創新,全面打造高可用數據中心基石
    北京2018年12月6日電 /美通社/ -- 日前由中國數據中心工作組(CDCC)主辦的「2018數據中心年度峰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全球能效管理與自動化領域數位化轉型的領導者施耐德電氣受邀參加,並向與會者介紹如何通過提供驗證服務和數位化運營及改造服務順利推動數據中心行業的向數位化的轉型,同時展示了施耐德電氣在供配電、UPS、製冷、電池的技術發展方向。另外,此次峰會上,施耐德電氣的模塊化理念在數據中心的應用(數字福建雲計算中心)斬獲本次數據中心科學技術優秀獎。
  • 海邦電氣聯手施耐德電氣 打造工業品新「網紅」
    海邦電氣聯手施耐德電氣 打造工業品新「網紅」 來源: 時間:2020-09-30 11:20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5G、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行業經濟深度融合
  • 應對氣候變化問題 施耐德電氣踐行數據中心"綠色行動"
    作為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數位化轉型的領導者,施耐德電氣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擁有深入的洞察與豐富實踐,並通過數位化創新積極踐行對氣候變化的承諾。《巴黎協定》提出將全球溫升控制在2℃並努力實現1.5℃的目標,如果要達成這一目標,就需要全球經濟和能源系統向深度低碳轉型,利用科學技術創新,全方位守護地球氣候。施耐德電氣認為當下每個人、每個企業正處在時代的轉折點,以前許多的不可能已經成為可能。相信每個人已經看到許多積極的變化,尤其是那些走在科技前沿、將科技作為DNA的企業。
  • 施耐德電梯侵犯施耐德電氣商標專用權,一審判賠4000萬元!
    11月25日,知產力獲悉,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施耐德電氣)與蘇州施耐德電梯有限公司(下稱施耐德電梯)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迎來了一審判決,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蘇州中院)的這一判決或將為消費者解答疑惑。2019 年7月24日,本案於蘇州中院立案。施耐德電梯在答辯期內提出管轄權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