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八百裡秦川,遊中國「母親河」,看中國「馬蹄灣」

2021-01-16 楊舒涵YOUNG

延安再往東北,乾枯的河床開始變得溼潤,先是淤泥,接著是淺水,即便一條小河也被附近的鎮子稱為母親河。因為黃河就在附近。黃河的走向,有一個「幾」字形, 陝西,又從陝西北到陝東北,滿目的黃土高原,時而乾涸、時而豐沛,時而狹窄、時而開闊的黃河就在視野裡忽隱忽現。

延川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陝西山西兩省之間黃河最中央的位置,靜靜的俯臥著一座「在河之洲」,遠遠望去,像一個巨人腳印。景區分為七八處小景點,但因為時間有限,我只選擇了三個相對精華的景點花了一天的時間遊覽。進入景區後先買門票,90元的門票可以遊覽景區內任意一個景點,三天內有效,每個景點有單獨的檢票處,因為景區實在是太大了,景點相互之間的距離也不近,所以如果不自駕的話只能選擇乘坐景區區間車遊覽,自駕會更方便一些。

【會峰寨】

我選擇遊覽的第一個景點是會峰寨,會峰寨是距景區售票處最近的一處景區,是一處天然古寨。山寨東臨黃河,三面環水,古寨裡人工遺存的建築建於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古人借著地勢在會峰山天險修築了寨牆、寨門、哨樓等人工建築,形成「虎踞龍盤,固若金湯」之勢,成為陝北現存最早的軍事防禦工事之一,被譽為 陝北 的「小 華山 」。

車停在門口就可以進入了,進去之後步行一百米不到就會看到觀景臺,可以俯瞰黃河和會峰寨,景色很壯觀,也可以沿著陡峭的人工石階下行進入會峰寨參觀,但大多數遊客都選擇不進入會峰寨因為上上下下爬石階真的太累了。

會峰寨的入口

會峰寨的遊覽地圖

站在會峰寨的觀景平臺可以俯瞰會峰寨東側的黃河風景

從觀景平臺遠眺會峰寨。不知道為什麼古人會在這樣一個小山巔上修築會峰寨,走進會峰寨感覺抗戰時期應該是個土匪窩,似乎還能看到曾經住過人的痕跡。不知道住在這裡的到底是什麼人,這裡四周沒法種莊稼,只能下山挑水,黃土高原的人們生活真艱辛。

這便是前往會峰寨的路,十分陡峭的人工鋪墊的石階。會峰寨四周溝壑縱深,若是沒有峭壁上修建的棧道通往寨中,不知道要多走上多少公裡的路才能進入寨中。

終於走到了會峰寨的寨門,這個寨門是古時會峰寨的唯一一座城門,作為防禦型工事,確實是易守難攻。

進入會峰寨之後,前往會峰寨最高處的石階一共有36個臺階和5道彎,預示著一年有365天。站在會峰寨俯瞰四周的景色。

黃河邊的山石,經過多年風雨歲月的洗禮,已被大自然雕刻出各種造型,千姿百態。山邊還有各種小野花,這裡的生物多樣性讓我很驚奇。沿著黃河邊走到步道的盡頭,便是會峰寨的腳下。會峰寨下面有一水庫,庫中湖水的碧綠和黃河河水的混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遠眺會峰寨,只見有一峰在山谷間凸起,四周清水河環繞,旁邊是黃河水道,在風水學上來看,確是一處聚風聚水的寶地。會峰寨環繞山崖的一圈,儘是一些天然石塊兒壘築成的房屋,空間都不大,透過破舊的木窗向裡看,還能看到人類居住的痕跡。據傳,會峰寨被回民攻佔過兩次。

會峰寨四面山水環抱,形如虎踞,上山時經過寨子的幾道石門,易守難攻,固若金湯。山寨存留殘房、石橋、石碾、石磨等遺蹟遺物,是先民藏身避難之所的明證,是古代戰亂頻仍的明證。在此觀景覽勝,油然生出一股「 黃河流日夜,代謝成古今」的滄桑之感。在寨子裡的崖邊,還有一處神奇的小石坑,坑中無孔無眼,卻有積水,將積水用手舀出,一會便重新有水從地下滲出,旁邊有景區新樹的牌子,稱其為「石窩寶鏡」。

總空中俯瞰會峰寨,是一個長條的山巔,四周儘是陡峭的巖壁。

放飛無人機,航拍一下會峰寨

用無人機的視角看會峰寨更壯觀。

會峰寨的巖體看得出也是和波浪谷數同一種巖體,斷層都是相通的。

會峰寨裡如今早已沒有人居住,徹底成為了一個景點,會峰寨最高處有一座小祠堂,看起來是新修建的。會峰寨的地勢十分險要,有民居,有山門,山門口有巨石山神把守。

眼前這一片碎石廢墟是以前寨子裡的民居。

沒想到如此地勢險要的地方居然還立有一塊古老的石碑,只不過早已看不清石碑上的字跡。

會峰寨城門的相反方向,建有古老的哨樓,應該是當年寨子裡的人放哨看守之用。

玄帝廟,看新舊程度是典型的仿古建築

離開了寨子,返回了會峰寨的觀景平臺,遠望會峰寨, 黃河之水一帶而過,山谷之水環繞而出,古人選址,果然當稱絕頂。看來觀賞會峰寨還是要遠觀,或是通過無人機用上帝的視角觀看會峰寨,景色十分壯觀。

【天下黃河第一灣 乾坤灣】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上天如此眷顧陝西這片土地,把最美的峽灣全都留在了這裡,陝西延川縣境內眾多的黃河水灣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有著「天下黃河第一灣」美稱的乾坤灣,若是從天空俯瞰,這裡就像是一個太極八卦圖。

也許很多人都知道延安有乾坤灣,但卻很少有人知道乾坤灣是由七個水灣道組成的。地處山西永和縣與陝西延川縣之間所依次形成的英雄灣、永和關灣、郭家山灣、河澮裡灣、白家山灣、仙人灣和於家咀灣等七個大灣組成的「乾坤灣」,是我國目前河流中規模最大、最密集,發育最完好的幹流峽谷型蛇曲群,十分具有觀賞性,在陝西也算是數一數二的自然景觀了。

乾坤灣應該是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公園內的top1景點了,來之前早就聽說過,所以逛完了會峰寨之後開著車一腳油門便前往乾坤灣。相對於會峰寨,乾坤灣是更加成熟的景點了,檢票之後進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個中心廣場,右手邊便是乾坤灣,左手邊是景區內的商販,有食物水特產等商品出售,景區內還有一個行程不長的遊覽線路。

「相傳遠古時,太昊伏羲氏在這裡「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伏羲在乾坤灣仰觀天象,發明了太極八卦陰陽學理論。後人在此觀光朝祖,祈拜求福。相鄰的清水灣,具有同樣奇特的神秘色彩,遠看像是蓋在黃河上的一頂碩大草帽,十分壯美。據說清水灣是大禹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一進入景區就可以看到觀景涼亭,這裡是欣賞乾坤灣的最佳地點。只是9月份來已經錯過了乾坤灣最大的水量期,所以露出的黃河沙相對多了一點,黃河也相對窄一些。最好的觀賞時間是每年的6月和7月左右,不僅水量大,而且周圍的山間綠樹蔥蔥,非常漂亮。

站在乾坤灣的涼亭裡,黃河水流淌的聲音都能聽見。乾坤灣的對面就是山西的永和縣,陝西和山西人民隔河相望,同吃黃河水,口音相似,飲食結構也一樣,仿佛孿生兄弟一般相生相伴於兩岸間。

走進乾坤亭才發現,亭子的地面是一個八卦圖,果然夠乾坤~!

古時候的乾坤灣也是渡口,黃河兩岸山西和陝西均有人在這裡修建房屋村舍,現在依然可以看到山間有很多廢棄的窯洞。後來隨時時代的發展,用水用電不是很方便,才搬離這裡到了山上居住。

黃河棧道是有些坡度的,略有坡度但沒臺階的都是木棧道,比較適合運動能力相對較弱的人遊覽。

夏日的乾坤灣已然有了一絲秋天的味道。當城市裡還散發著盛夏遺留下來的炎熱氣息,這裡的清涼顯得與之格格不入。

天高雲淡,微風清涼,九月的乾坤灣,美得剛剛好,登山賞景正當時。站在乾坤亭內遠眺乾坤灣,不愧為黃河第一灣~

覺得站在乾坤亭還是太低了,想要看清乾坤灣的全景,還是得用無人機才能看到全景。無人機飛到了三百米高,又向後方飛了不到一百米,才將乾坤灣的全景拍進鏡頭。

極目遠眺,眼前的山巒溝壑縱橫, 黃河猶如一條巨龍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間奔騰不息。位於S型乾坤灣河畔上的河懷村和伏義河村,猶如黃河巨龍懷抱其間的「陰陽魚」。在乾坤亭內極目眺望, 乾坤灣的彎道弧度超過320度, 堪稱天下黃河第一灣 。

來之前曾在網上看到過一句話:「到陝北 ,不能不到延川 ;到延川 ,不能不到乾坤灣。」 仔細想來確實如此, 黃河九曲十八彎,最美就數乾坤灣,奔騰的黃河水,從青藏高原一路呼嘯而來,跨越崇山峻岭,卻在陝北這片黃土地一改常態,變得溫柔婉約,畫下最為輝煌壯麗的一筆。

相傳,古時太昊伏羲氏曾在此仰觀天象,俯看河山,點化陰陽圖,始作八卦,開闢了華夏文明之先河。

黃河奔流去不還,壯美最是乾坤灣。雄姿一展驚天地,直教詩人不敢言。—— 汪國真

乾坤灣在我看來,完全不輸美國馬蹄灣,祖國的壯麗山河還有多少未知在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呢?

【清水灣 秦晉大峽谷】

到達清水灣入口處的時候,檢票員已經不知所蹤,好像已經快要到下班的時間了吧,果然,進去了之後一個遊客也沒有。

清水灣又稱秦晉大峽谷,全長726公裡,落差607米,河床寬200-400米,河谷深切300-500米,沿岸懸崖峭壁,黃河奔湧其中,這裡是華夏文明和農耕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檢票口的商店和辦公室,紅磚瓦搭建成了窯洞,好看。

沒想到這處名為清水灣的景點一點都不輸乾坤灣,同樣是「幾」字大迴旋,清水灣和乾坤灣卻各有千秋。黃河九曲十八彎,確實每一道灣都名不虛傳。

在600多公裡長的晉陝大峽谷的黃河古道上,清水關只是一個小渡口,據縣誌記載, 清道光十一年前這裡就是渡口,所以也被稱作清水關。古渡碼頭昔日商賈雲集,店鋪林立,是方圓數百裡的經濟中樞和交通中心,數百年來它並沒有被人遺忘。

在清水關的北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由西向東注入 黃河 ,這裡又是一個重要的關口,清水關便由此而得名。。

相比溫婉爾雅的乾坤灣,清水灣好似多了一絲壯闊和恢弘。清水灣景區內的遊覽路線並不長,在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公園當中也是一處十分壯美的黃河水灣。放眼望去,周圍的山色青翠,溝壑起伏,遠處的絕壁凌空拔起,大氣磅礴。

黃河在流經延川縣秦晉峽谷68公裡時,形成五個S型大轉彎,清水灣便是其中之一。

據說當年周總理也來過此地。

觀景平臺有棧道可以下行至黃河岸邊的碼頭,但因為時間關係,我沒有下去。

【旅遊小貼士及建議】

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公園景區非常之大,除了獨樹一幟的會峰寨,還有其他四個地質遺蹟景觀區,包括延水關河谷階地貌旅遊區,蘇亞灣高原生態旅遊區,乾坤灣蛇曲地貌旅遊區和清水灣蛇曲地貌旅遊區,景區之間除了乘坐景區的區間大巴遊覽之外,最最方便的就是自駕。如果想在一天的時間內遊覽完景區內的全部的景點,時間是絕對不夠的,至少要兩天的時間,所以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儘量選擇住在景區內最方便,但景區內吃飯的地方很少,基本上都是在住宿的地方解決。如果對飲食有要求的話,那建議乘車返回五十公裡外的延川縣城住宿,吃飯的選擇多些,住宿的條件相對也更好一些。

本文提到的乾坤灣和會峰寨還有清水灣這三個景點是整個蛇曲國家地質公園內的必打卡景點,也特別適合喜歡攝影的朋友,如果有無人機和廣角鏡頭的話儘量帶上,拍攝效果很棒。

景區門票:90元每人,三日內有效。景區區間車車票40元每人。

景區內遊覽線路推薦:

一日遊覽路線(三條):

①乾坤灣博物館 → 乾坤灣 → 黃河棧道 → 黃河漂流 → 定情島 → 女媧峰

②乾坤灣博物館 → 會峰寨 → 乾坤灣 → 千年古窯

③乾坤灣博物館 → 清水灣 → 乾坤灣 → 碾畔民俗博物館 → 返程

二日遊覽路線:

第1日:乾坤灣博物館 → 會峰寨 → 乾坤灣 → 碾畔民俗博物館 → 千年古窯 → 轉九曲

第2日:晨曦乾坤灣 → 黃河棧道 → 黃河漂流 → 定情島 → 女媧峰 → 清水灣 → 返程

三日遊覽路線:

第1日:乾坤灣博物館 → 會峰寨 → 乾坤灣 → 碾畔民俗博物館 → 千年古窯 → 轉九曲

第2日:晨曦乾坤灣 → 黃河棧道 → 伏羲碼頭娛樂項目(自選)→ 黃河漂流 → 定情島

第3日:定情島 → 女媧峰 → 乾坤灣 → 清水灣 → 返程

公共運輸:延安東站—延川大巴—乾坤灣中巴—景區南大門綜合服務區,換乘景區觀光車前往遊覽。

自駕路線:

1 西安出發--包茂高速西延安段——210國道——延川縣城沿渭清線——乾坤灣景區。

2 西安出發---省道渭清線-——宜川縣---壺口瀑布景區——延川縣——乾坤灣景區。

3 榆林出發---210國道——綏德——清澗——延川縣城沿渭清線——乾坤灣景區

相關焦點

  • 呦呦鹿鳴《八百裡秦川》手繪地圖圈粉無數文創愛好者
    關中文化,作為中華文明長河的發源地之一,千百年來見證歷代王朝的更迭,歷史文化十分厚重,俗稱「八百裡秦川」。在這片中華文明的肇始之地,陝西呦呦鹿鳴創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帶著如何能讓關中文化在現代社會重新煥發光彩的目的,帶領團隊深挖關中民俗文化及傳統歷史,創作了首幅關中歷史旅遊手繪地圖——《八百裡秦川》。
  • 乾坤灣與馬蹄灣之比較
    乾坤灣與馬蹄灣從形狀上看十分相似,只是名稱和叫法不同。兩處地理位置都處在北緯35°~40°之間,一個在東半球,一個在西半球,中間相隔著浩瀚的太平洋。兩處有一點相同之處就是都有一條大河流過,乾坤灣在黃河之上,馬蹄灣在科羅拉多河上。由此可見,兩個河灣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 八百裡秦川塵土飛揚,《戲碼頭》上齊吼秦腔!
    「八百裡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兒女齊吼秦腔」。秦人飯食少鹽寡醋沒辣子可以湊合,但生活中沒有秦腔卻沒法過。在漫長的歲月風煙裡,西北五省可謂沒有任何一個戲曲種類,能夠擁有像秦腔這樣至高無上的地位。秦腔,這個非常古老的戲種,據說是從西周時代流傳至今。相傳,唐玄宗李隆基曾經專門設立了培養演唱子弟的梨園,既演唱宮廷樂曲也演唱民間歌曲。
  • 飽覽黃土高原震撼心靈的風景,領略三晉大地、八百裡秦川壯美景色
    -2月2日(春節檔:初三到初九)贈送:山西老陳醋每人一桶、每天一人一瓶礦泉水陝北腰鼓表演、大型音樂篝火晚會,撿瑪瑙石活動1.三晉大地、八百裡秦川位於山西省臨縣磧口古鎮南五華裡處,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著名畫家吳冠中1989年10月到李家山採風時驚呼這裡像「漢墓」,他說:從外部看像一座荒涼的漢墓,一進去是很古老講究的窯洞,古村相對封閉,像與世隔絕的桃花源。是各大美術院校師生,美術、攝影愛好者採風創作的好地方。磧口,是呂梁山中,黃河邊一座古鎮,山西臨縣的一個古渡口。
  • 【科技前沿】遊富平/王祥喜/秦川合作揭示新冠病毒感染誘發抗細菌...
    2020年12月25日,北京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所遊富平研究組、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祥喜研究組和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秦川研究組合作在Cell Host & Microbe發表了題為「Induction of alarmin S100A8/A9 mediates activation of aberrant neutrophils in the pathogenesis
  • 印度遊客看完中國長江,回國直接哭了,印度人:你管這叫母親河?
    說到印度,不知道大家有什麼印象,印度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僅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而且越來越多的印度人達到了相對富裕的生活水平,所以他們非常願意去其他國家旅遊,然而,隨著印度人的旅行,他們會發現外國似乎與他們的想像不同,今天我要說的是印度遊客看完中國長江
  • 「八百裡分麾下炙」人人會背,可「八百裡」是什麼意思?不是路程
    南宋孝宗淳熙二年,在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的鵝湖寺,開展了一場足以影響中國思想史的著名辯論會:鵝湖之會。發起人是「東萊先生」呂祖謙,雙方辯手分別是:理學掌門人朱熹,心學領袖陸九淵。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這首詞主要內容就是追憶,前九句作者回想自己徵戰沙場、惋惜自己英雄遲暮,塑造了一位視死如歸的將軍形象,表達了辛棄疾願為國捐軀的偉志,而最後一句則將神思拉回到了現實。
  • 美國:遊覽馬蹄灣-羚羊彩穴-聖地牙哥
    馬蹄灣坐落於亞利桑那州小鎮佩吉市附近,與羚羊谷相距不遠。前一晚8點多經過幾百裡的荒漠之地,中途還遇到了狼,才趕到佩吉市,這個亞利桑那州的小鎮其實很小,晚上佩吉市住一晚,早趕往馬蹄灣看日出。馬蹄灣馬蹄灣不僅是免費的,而且離停車場很近,雖然它只是一個觀景點,但就這個點的震撼程度來講,世界上難以找出第二個。
  • 中國又一次驚豔世界,挖深洞造福1400萬人,印度:我們也可以
    人類生活在地表,但是有時候也會產生疑問,就是關於地下究竟有什麼這樣的問題,不僅困擾著普通的大眾,這種科學專家們也曾致力於尋找,例如我國的科學家們就建造了一個大工程,這個工程裡誕生了中國史上最深的洞,似乎要挖到地心去一般,造福了1400萬人,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美國·微遊記|科羅拉多大峽谷&馬蹄灣
    大峽谷國家公園關於大峽谷,我只想說,日出日落我們都披星戴月兢兢業業地去看了,若有想看相片的童鞋,敬請百度,google也行。真的不能怪我,你百度之後就會知道,大峽谷的的確確是個最不容易用相片表達出精髓的地方。
  • 遊記:馬蹄灣和羚羊谷
    在Page的早點吃得十分盡如人意,香腸和培根都烤得恰到好處,各種醬類也很齊全,酸奶有很多種水果的口味,大家吃的心滿意足,酒足飯飽地前往羚羊谷和馬蹄灣。羚羊峽谷是世界上著名的狹縫型峽谷之一,也是著名的攝影景點,位於美國亞利桑納州北方,屬於納瓦荷原住民保護區。
  • 印度汙染最嚴重的河流,源頭卻在中國,還被稱為母親河
    母親河是一條深入人心的河流,她用源源不斷地水源滋潤著萬物,養育出廣大地兒女。中國人又被稱為炎黃兒女,在所有人的心中黃河就是讓人敬畏的母親河。那麼,你知道印度的母親河是哪條河流麼?去過印度旅遊人多數都知道印度的母親河是恆河,即便是沒有去過印度,在國內大量媒體的報導下,很多人也知道了印度的母親河是汙染最嚴重的河流,不過卻擁有著大量的當地居民選擇在恆河裡洗浴,甚至飲用恆河水。但是,這條被稱為印度母親河的恆河源頭卻不在印度,而是在中國。
  • 在全球國家公園最多之國,探訪馬蹄狀大峽谷,俯瞰酷似漢中馬蹄灣
    路上,我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日本老電影《追捕》中的橋段「一直走下去,不要往兩邊看,你就會融化在這片藍天裡」。但現在想想,當時還是有些低估了馬蹄灣。 河灣環繞的巨大峰巖從空中觀看酷似一隻馬蹄鐵,所以此地便被印第安人稱為「馬蹄灣」,在我的印象中,我國漢中地區的略陽縣也有一處「馬蹄灣」景觀(馬蹄灣鎮),二者從外觀來看,十分相似,只是美國的馬蹄灣因鐵錳礦石儲量豐富而整體呈現著桔紅色,其與環抱四周的萬仞千峰,構成了景象奇絕的畫面。不知二百多年前歐洲殖民者初來此地發現馬蹄灣時是否也驚嘆天地造物之神奇。
  • 黃河的來歷,為什麼被稱為「母親河」?
    黃河也叫九曲黃河,全長約5464公裡,是中國和亞洲第二長河,也是世界第五長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在中國地圖上呈現「幾」字形,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區,最後流入渤海。
  • 恆河發源於中國,流到印度成為「母親河」,網友:糞便池還差不多!
    恆河發源於中國,流到印度成為「母親河」,網友:糞便池還差不多!,也是印度的聖河,其實恆河發源於我國,西藏西部和阿里地區的冰山就是恆河的源頭之一,流經喜馬拉雅山再流入恆河,流到了印度成了印度的母親河。
  • 馬蹄灣,千變萬化的河流,深邃中更具魅力
    馬蹄灣是科羅拉多河在亞利桑那州境內的一截U形河道,也是格蘭峽谷其中一小段,由於河灣環繞的巨巖形似馬蹄,故名「馬蹄灣」。也有人叫它科羅拉多河的Ω大拐彎。想拍到馬蹄灣的全貌就必須站在對面的懸崖上,但在這裡一切都是純天然的,沒有門票、沒有工作人員,當然也沒有你想像中的護欄,所以遊客們都非常小心地在懸崖邊挪動著腳步,甚至沒有人大聲說話。佩吉 鎮給我的感覺有點像 東北 小縣城,位置其實有點偏僻,但這裡有兩個 亞利桑那州 最重要的景點:馬蹄灣和羚羊谷。
  • 八百裡太行八百裡景 此行—太行山抗戰景區
    素來就有「八百裡太行八百裡景」之說,太行山的秋天是迷人的,太行山的秋天是富有詩意的!除了我們涉縣美麗的太行風景之外,還有很多值得參觀的景色!美麗好風光,最美在太行。太行山形勢險峻,歷來被視為兵要之地。太行山除了有數不清的美景之外,還有很多說不完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