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珊瑚蛇,對爬行類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馬上會想到南美大陸上那一妖豔而致命的大類群。
其實,想見識珊瑚蛇並不需要親自到美洲大陸,在我們國家和周邊鄰國,它們還有一群神秘的東方親戚。這就是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中華珊瑚蛇 Sinomicrurus。
中華珊瑚蛇指名亞種 Sinomicrurus macclellandi macclellandi Photo by Dan Rosenberg
中華珊瑚蛇屬名Sinomicrurus是一個複合詞,Sin在拉丁語的意思是「中國的」, mikros來自希臘語,意思是「小的」,ura則是「尾巴」的意思,組合起來以形容它們短小並帶有尖刺的尾巴。這種特化尾尖的功能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可以在被人捉到頭部後,用尾尖刺對方的皮膚,以示反抗。
中華珊瑚蛇巖崎亞種 Sinomicrurus macclellandi iwasakii Photo by YUJI
中華珊瑚蛇屬的成員都屬於體型細小的毒蛇種類,平均全長僅60釐米左右,體型的限制導致它們不能像其他眼鏡蛇科的親戚一樣輕鬆捕食嚙齒類動物,所以它們選擇以利於吞咽的小型蛇類和小型蜥蜴作為主食,其中體型適中的盲蛇最合它們的胃口。待到孤月升起時,寂靜的森林地表就將變成它們的狩獵場,它們會鑽到地表的腐殖層下細嗅獵物的味道,鎖定目標後給予致命一擊。別看它們的上顎前端的溝牙小的可憐,但是後方毒腺分泌的劇烈神經性毒液足矣瞬間取獵物性命。不過還好,它們都是些溫順的小傢伙,很少主動攻擊人類。
中華珊瑚蛇指名亞種 Sinomicrurus macclellandi macclellandi 本圖及封面圖由張小蜂拍攝提供
中華珊瑚蛇 Sinomicrurus macclellandi 是本屬在國內最常見的一種,種下4個亞種中的3種在國內都能見到,分布範圍從重慶,安徽到雲南,西藏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頭部後方的寬大白色橫斑是它們的特徵。
中華珊瑚蛇臺灣亞種 Sinomicrurus macclellandi swinhoei Photo by Tein-Shun Tsai
臺灣亞種和指名亞種的區別在於數目較多的環紋,及腹鱗和尾下鱗數目的差異。
中華珊瑚蛇脊紋亞種 Sinomicrurus macclellandi univirgatus Photo by K.B.Shan
上圖是國內僅見於西藏墨脫及錯那的中華珊瑚蛇脊紋亞種,它的背部有一條脊紋或零星的線型黑點貫穿。
看著挺可愛的,只可惜有毒...
From:東協吧
Author:灬夜丿凋零
Editor:rl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