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國研究生招考現狀,專碩報考及錄取規模持續擴張

2020-12-04 華經情報網

一、我國研究生招考分類

當前我國實行的碩士學位教育以學術型碩士學位和專業型碩士學位兩者並軌發展。2009年以前,我國碩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養從事教學科研的學術型人才,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以及經濟法案的轉變,社會對應用型研究生的需求正大幅增加。同時隨著20世紀初的十年本科生不斷擴招,本科就業問題愈發突出,為了適應時代變化並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2009年國家首次從應屆本科畢業生中增招專業碩士,實行全日制培養。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研究生根據學習形式主要分為統招全日制(參加全國統考的雙證研究生)和統招非全日制(參加全國統考的雙證研究生(此種類型與全日制研究生同質量進(統考統分),同質量出(課時量和論文要求同全日制),兩者僅為學習形式的區別)。

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研究生對比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我國研究生招錄現狀

2004-2020年,我國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和錄取人數總體呈上升趨勢,2020年考研人數已達341萬人。近年來考研報錄比在3:1附近徘徊,2019年較高,達到3.6:1;2020年約為3.4:1。在2017-2019年間,考研報錄比逐年上升,2020年報錄比稍降至3.4:1。由於疫情影響下出國深造的形勢尚未明確,21年國內研究生升學競爭會更加激烈,預計21年考研人數也將進一步增長至超過400萬人。

資料來源:教育部,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自2019年我國開設專業型碩士學位起,專業學位的錄取人數逐年擴大,並在2017年首次超過學術學位招錄人數,此後保持高增速,至2019年,專業學位的招生人數已達總體研究生招生人數的58.46%。與此同時,國家多部委發布多文件表示要擴大專業型碩士招生人數,如2020年9月30日教育部印發《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文件表示將於2025年前後將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在專業領域對高級專門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用人單位對專業學位碩士認可度不斷提升以及國家政策扶持等因素影響下,專業型碩士在未來會受到更多考生青睞,其報考與錄取規模的擴張趨勢將延續,專業型碩士學位考試將成為考研培訓機構關注的重點。

資料來源:教育部,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研究生考試學科分為十三大類,歷年各學科錄取人數佔總人數比例來看,工學佔比最高,保持在34%左右;近年來管理學佔比有所上升,2019年佔比為15.4%;在學科佔比來看,工學學生和管理學學生考研競爭力相對較小。

資料來源:教育部,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公務員與研究生考試培訓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戰略諮詢報告》

三、考研教育重點公司分析

中公教育考研課程主要涉及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八大學科。2019中公教育涉及的八類學科錄取人數佔碩士研究生總錄取人數的87%,2011-2019年中公教育營業總收入從35.8億元增長至91.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2.5%,隨著研究生招考報名人數的增加,中公教育營業收入飛速增長,2020年1-9月營業收入實現74.4億元,同比增長20.78%。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我國考研培訓行業未來趨勢

1、市場資源向大型機構集中

「大而全」的教育品牌將是考研培訓機構的主流形態。儘管「專而精」的小型機構在某一地區、院校或專業能夠更加深入地挖掘,但是其運營能力和服務質量容易出現問題。隨著傳統培訓機構分工細化和線上教育品牌入局,未來有教研支持、人員充足、培訓系統、質量有保障的全國性品牌更可能逐步整合市場資源,不斷吸納「專而精」的優勢以形成規模效應,推動行業資源向龍頭企業集中。

2、線上線下協同發展

線上線下融合的教育模式將會成為主流。儘管在線教育有諸多好處,但是也存在師生互動少、缺少學習氛圍等問題,對於部分自制力不強、容易受影響的學生來說並不是最佳選擇。因此,充分利用線上教育成本低效率高的優勢和線下教育面對面的輔導、交流和監督,會帶來更好地教學效果。有能力磨合好這兩條業務線的教育品牌也更可能得到學生的青睞。

3、名師導向到教研產品導向

教研產品導向或成為未來的新出路。儘管名師可以通過個人魅力和教學經驗得到考生的認可,但是如果有一個完善的教學研究機制,以專業的團隊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細設計,並通過可複製的模式形成整體優勢,教研產品效益和品牌優勢便可能超過個人光環。

4、單一科目到整體解決方案

個性化產品仍需完善,整體解決方案造就領軍企業。對當前考研培訓機構,英語、政治、數學等易於標準化的公共課是主要發力重點,但是考研的個性化需求還沒有得到充分的滿足。院校選擇、專業課培訓、複試輔導等內容還需要更多深入挖掘,這就要求機構覆蓋更多院校專業,整合市場資源,來實現一站式個性化服務。

5、拓寬賽道充分發掘客戶價值

考研需求低頻,拓寬賽道才能充分發揮客戶價值。考研每年進行一次,且大部分考生順利「上岸」後便不再繼續創造價值,客戶資源留存率極低。出國考試、四六級、公務員、職業資格證等領域的參與者與考研群體重合率極高,進軍其他培訓領域能夠提供更多增值服務,實現多方業務的協同發展。

華經情報網隸屬於華經產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製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汽車電子、農林牧漁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

相關焦點

  • 專碩報考人數遠超學碩,專碩更受歡迎,競爭更激烈?
    專碩報考人數遠超學碩,不是表面數據那麼簡單從近幾年考研人數統計來看,自2017年開始,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出現專碩報考人數反超學碩的情況,並且差距越來越大。2016年9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將2017年之後的非全日研究生也納入到研究生統招中來,考試跟全日制研究生一樣,必須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全部屬於專碩。也就是說,2017年專碩報考人數遠超學碩,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者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樣,2018-2020年同樣存在這樣的情況。
  • 歷年全國考研報考人數與錄取人數統計及分析(1994-2020)
    根據教育部官網消息,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已於12月21日至23日舉行,報考人數341萬人。這一數字比2019年度考研報名人數增長了50餘萬人,增幅超過17%,再創歷史新高。從近幾年的數據來看,2015年出現短暫負增長後,自2016年開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屢創新高,尤其是近2年,增長顯著。2019年達到290萬人,2020年首次突破300萬,達到341萬人。
  •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2020年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複試錄取方案
    根據教育部《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教學函〔2019〕6號)、《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複試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20〕4號)、《中山大學關於做好2020年碩士研究生複試錄取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文件精神,結合疫情防控要求及嶺南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專業考生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 天津大學化學工藝專碩研究生一般會招多少人?這個專業怎麼樣呢?
    天津大學化學工藝專碩研究生一般會招多少人?這個專業怎麼樣呢?這個問題很細緻,經過wo 的查閱之後,得出了一些信息,希望對你有用!化學工藝(專碩)課程代碼:081702具體錄取人數:2018年錄取1人,錄取分數402分。2017年錄取9人,錄取分數最高418分,最低366分。
  • 2020年海軍研究院公開招考 文職人員公告
    碩研學歷及以下者:2月份,通過軍隊人才網,即中國人民解放軍專業技術人才網 ,登錄2020年全軍面向社會公開招考文職人員報名入口,提交報名信息及選擇意向崗位,參加全軍統一考試,考試時間: 2020年3月底前,具體時間及考試地點以報名系統列印準考證為準。
  • 中科大2020年錄取碩博研究生超過8800人:說好的小而精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科大,坐落於安徽省合肥市,是我國目前實力排名前十的高校之一,在有些排行榜上,中科大甚至排名全國第三。在眾人多的眼中,中科大是一所學風嚴謹,科研實力雄厚的高等學府,由於其每年招生人數較少(招收本科生不到2000人),因此又被人們冠以「小而精」的大學之稱。
  • 2020-2026年中國高校招生行業現狀調研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0-2026年中國高校招生行業現狀調研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如實地反映了高校招生行業客觀情況,一切敘述、說明、推斷、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詞表達準確,概念表述科學化。  (3)軟硬體配套實力      (4)招生錄取策略      (5)招生宣傳策略      (6)歷年招生狀況分析      (7)生源競爭優劣勢圖表目錄  圖表 1:2015-2019年我國高等教育機構發展規模  圖表 2:2015-2019年我國民辦高等教育機構發展規模  圖表 3:2015-2019年我國研究生培養機構發展規模  圖表 4:2015-2019年我國本科院校發展規模
  • 學碩和專碩有哪些不同?哪個更適合你?
    那麼,專碩和學碩分別是什麼呢?兩者之間到底該如何選擇?幫幫來分析一下專碩和學碩的區別以及分別適合哪些人群報考。   一、名詞解釋:   專碩(專業型碩士)學制一般為2年,主要是為了培養應用型和工程研究型人才,培養方向側重實踐操作。
  • 2021河北工業大學博士研究生報考須知
    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工作已經展開,新東方在線考博頻道將為廣大2021考博考生發布轉載各博士招生單位發布的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考博專業目錄、考博參考書目、及導師聯繫方式,以下是2021河北工業大學博士研究生報考須知。
  • 2020年全軍面向社會公開招考文職人員報考指南
    報考人員年齡計算和取得學歷學位,截止時間分別為2020年6月30日、12月31日。   11.哪些人員不能報考?   報考人員應當符合招考崗位要求的學歷層次,其中高學歷的可以報考低學歷要求的崗位,但報考人員應當具有招考崗位要求的學歷對應的所學專業。比如,招考崗位中要求限本科學歷、所學專業為化學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報考該崗位的,本科所學專業必須是化學。
  • 昆明理工大學2021年學術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招生簡章
    下載並填寫「導師同意報考審核表」,導師籤字後作為申請材料一併提交。(二)報名時間和要求1.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報考材料提交兩部分,只完成網上報名,但未按要求提交報考材料或報考材料不全者,報名無效。 網上報名時間為2021年3月1日至2021年3月21日,報考材料提交時間為2021年3月22日至3月25日,逾期不再辦理。
  • 在職研究生是專碩還是學碩?
    儘管當前報考在職研究生學習的考生很多,但是,不了解在職研究生的人員也大有人在,在目前情況下,有不考生糾結於專碩和學碩的問題。像近期還有考生詢問在職研究生招生老師的,在職研究生是專碩還是學碩?下面時間,來看一下老師的回答。
  • 華北理工大學2020年碩士研究生報考須知
    一、報考條件按教育部《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文件中報名條件要求執行。三、學費及獎助體系1、學費標準:全日制研究生學費按冀價行費[2014]1號文件,博士研究生10000元/生/年;學術型碩士研究生8000元/生/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7000元/生/年;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按學校向河北省教育廳並物價局收費備案申請收取。
  • 河南大學2020年攻讀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2020年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分為三輪進行,招生方式包括:普通招考、申請-考核和碩博連讀。在多輪次招生過程中,若之前輪次已招滿,該學科專業、導師在接下來的輪次中不再招生。《河南大學2020年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見附件1。 2020年我校所有錄取考生須全日制脫產攻讀博士研究生(有特殊要求的國家專項計劃除外)。
  • 專碩比學碩難考很多麼?形勢風雲突變,牢記以下三點,不在疑惑!
    今天2020年研究生的預報名已經開始了,不知道同學們是否都已經選定了報考的方向,在研究生報考時,大家最為關注的就是專業和學校,當然,導師的科研能力、人品也是大家重點的參考對象,另外還有很重要的選擇就是到底應該選學術型碩士還是應該選擇專業型碩士,很多人也關心到底專碩和學碩哪個更難考。
  • 報考人數超1.2萬,擴招35%,這所省屬高校歷年考研報錄比統計!
    今天我們來看看浙江的一所省屬高校,雖然不是985、211,但是報考熱度也非常高,這所學校就是——浙江工商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坐落於浙江省會城市杭州,前身是創建於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業學堂,創校之初即為浙江省商業教育之先驅,也是我國最早創辦的商業專門學校之一。
  • 天津招考資訊網2020年高考錄取動態查詢入口|錄取時間
    天津招考資訊網2020年高考錄取動態查詢入口|錄取時間 2020-08-07 18:49 來源:新東方高考網 作者:
  • 山東大學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今起網上報名
    記者剛剛從山東大學獲悉,山大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網上報名今天開始。報名範圍以普通招考方式招生的專業和部分以申請-考核方式招生的專業。 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和對口支援、援疆博士師資專項計劃的考生。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21年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章程,169人!
    四、招生規模 我校2021年擬招收博士生規模數為169名(學術型99名,專業型70名),實際招生人數以當年國家下達招生計劃為準。「申請-考核」:2020年11月10日至11月20日。 2.普通招考: 2020年12月10日至12月27日。 七、材料初審和現場確認 (一)「申請-考核」 1.現場提交資料時間:2020年11月21日。
  • 川大博士研究生招生2020年起全面實行申請考核制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11日訊(記者 陳淋)想要報考四川大學博士研究生的考生請注意,11月11日,四川大學研究生院發布《四川大學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與過去相比,該校博士研究生招生迎來新變化。據悉,四川大學博士研究生招生在2020年以前實行「考試招生」和「申請考核制招生」兩種選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