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買燈泡的時候會經常聽到2個名詞,分別是「光通量」和「照度」,大家對其應該都不會陌生。
但這2個詞語究竟表示什麼意思呢?今天這篇文章,小編為大家形象地解釋一下這2個名詞的含義。
首先明確一點,光通量和照度都是用來表示「光的數量」單位。
光通量的單位是流明,符號表示為lm,它是衡量光源輸出光多少的指標。所以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光通量表示可見光輸出了多少。
這裡有一顆很普通的燈泡,它輸出的所有光全部算在一起後就是這個燈泡光通量的具體數值。
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噴頭噴出了水,用一個氣球將噴出的每一滴水都裝在裡面,有多少裝多少,這就是光通量的含義。
而照度的單位是勒克斯,符號表示為lx。它的定義是落在單位面積上光通量的大小,換而言之,也就是1平方米得到1 流明的光叫做1個勒克斯。
大家都知道如果給一顆燈泡通上了電,它就會像四面八方發射出光線。那這是燈泡它本身發射出的所有光,實際上我們得到的光就是照度,大家可以這樣簡單地去記憶理解。
同樣也可以用水來作一個比方:噴頭會噴很多水出來,但我們可以在噴頭下方用一個盆接住噴頭噴出的水。而這個盆有固定的面積,它可以接到多少水,就代表著這個位置所得到的照度。
在室內燈光設計中,涉及到相關方面更多的是照度。設計師要如何確定需要多少照度才能將某個空間照亮?這裡有一個範例,給予大家參考:
左:照度明亮、比例均勻
右:照度昏暗、存在差異
左邊的圖示中是一個公共通道,每天的人流密度很大,所以像這種地方會要求照度比常規的其他空間高一些(也就是俗稱地更亮一些);右邊的圖示是博物館中的場景,相比左邊而言,博物館內的人流密度會小很多。並且基於對展品的保護意義,這種場合的照度不會很高。
由上述範例可知:關於照度的確定與設計,必須基於不同的場所、不同的人群需求來確定。
接下來有3張圖片:在同一個場景之中,第一張圖片裡的每處位置都是均勻的亮度,這種情況稱之為「環境與重點照度的比例是1:1」;
第二張圖片有亮有暗,並且亮與暗的比例是5:1;第三張圖片中是一個極端的對比示例(亮的地方極亮、暗的地方極暗),亮與暗的比例為20:1.
這3種不同的照度比例會造成不同的空間映象感。所以小夥伴們應該善用照度的比例分配,去適應空間的不用需求,並選擇合適的光的數量(也就是照度以及它的分布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