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家,歡迎閱讀小天講古今!如果有人問,蒸汽機是誰發明的?你肯定會回答是瓦特發明的。但是實際上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早在蒸汽機出現之前,中國就發明了蒸汽機的基本裝置。李約瑟有一個著名的論斷:蒸汽機等於水排加風箱。而」水排「和」風箱「都是中國古代的發明,有人說,這兩項的發明為蒸汽機的發明準備了基礎。
最早關於發明水排的記載,見於《後漢書》,據說當時的南陽太守杜詩就製造過水排。後來三國時的韓稽也製造過水排,北魏時期的楊衒之在《洛陽珈藍記》中,記載了這種裝置,它安裝在洛陽城南的景林寺中。小編了解到,風箱據說是由於冶鐵術的需要而產生的,這種具有往復作用的活塞式風箱產生的風力能滿足冶煉鑄鐵應有12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的需要。
按李約瑟的推斷,中國在公元前四世紀就有了這種風向,以後各代逐步加以改進和完善。元代的王禎在1313年寫的《農書》中已經明確記載著類似蒸汽機中曲柄和連杆、飛輪等將圓周運動轉化為直線運動的裝置,並且畫了這種機器的圖紙,明末大科學家徐光啟在《農政全書》中對這種裝置也有描述。
發明蒸汽機可以成為動力並不像人們設想的那樣簡單,並不是一個發明家看見火爐上的壺蓋被蒸汽頂起來就想到了蒸汽機的原理。它是靠科學和技術的結果,靠著多人努力才實現的。」水排「和」風箱「本身僅僅是技術,它們並不等於科學。這種技術傳到西方後,與西方發明家的科學思想結合起來,促進了蒸汽機的發明。如法國人巴本於1690年製成了第一臺大氣機。
1698年美國礦山技師賽維製成了蒸汽泵,英國的一位鐵匠——紐可門於1712年製造了一種更成功、更切實用的發動機。瓦特是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的一名技藝高超的機械師,他改進了以前的蒸汽機,為新技術開闢了道路。由此暴風驟雨般的產業化革命來臨了。恩格斯說,那些歐洲殘餘的封建堡壘連法國革命、拿破崙和七月風暴都支持過來了,但是卻支持不住蒸汽機。今天的文章是不是讓你大開眼界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與大家共同討論。本文由小天講古今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