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寨溝下雪
2020年4月下旬,四川九寨溝迎來冷空氣,連續三天的降雪為國家級風景勝地九寨溝披上了一層銀裝素裹。
天空和遠處蒙蒙雲霧和近處碧藍的湖泊被銀帶環繞,此美景宛如神話世界,令無數人讚嘆不已、驚奇不已。
作為一個理科生,此時我已經詞窮,只能驚呼:「我C,雪好美!」
另外,這雪也讓我有一絲絲的擔心。
二,降雪成因
為什麼會下雪?這是我看到這條消息的第一個反應。
因為這個季節下雪不太正常,我記得20年前農曆三月初我們江淮一帶有一次降雪,此後就沒有出現過。而四川九寨溝氣候比我們這邊更加溫暖,而且現在是農曆三月末,也就是說夏天再找一天就到了。這氣候有點反常,不得不讓人深思它產生的原因和引起的後果。
雪一般是在冬天才有。這是因為產生雪的雲是一種含有冰晶顆粒和低溫水組合的混合雲。這種雲必須要求氣溫足夠低。
我們不能近距離觀察天空中的這種雲,但是我們身邊卻是有雪花形成的類似例子。
上圖是窗戶上的冰霜,左側的比較厚不容觀察,但是右側的冰霜跟雪花的形態就比較相似了。我們可以看到,冰霜的形成也是有一定規律的。這種規律將適用於雪花的形成。
那麼這種規律是什麼呢?
在形成雪花的開始,雲中首先形成冰粒,而冰晶是六邊形的。冰晶非常微小,只有生長到一定程度才能克服空氣阻力下降。
冰晶和冷水滴碰撞結合後,為什麼只從六個角生長?
這是因為水滴有一定的表面張力。有人做實驗,將硬幣平放在水表面而不下沉;也有人做了一個紙船,在紙船的後端加上洗衣液,小船飛快前進。這些都是利用水表面張力的例子。總之,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間有一定的吸附力(範德華力和氫鍵),它們想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球。
六邊形有六條邊和六個頂點。水滴由於表面張力,在六個頂點更能「施展身手」。因此,水滴便會附著在頂點處,邊上的水卻很少。
附著在頂點上的水滴,在低溫下又變為六邊形冰晶,其他的水滴又附著其上,如此往復,六個角的雪花就出現了。
由於生長到一定程度,雪花重量加大,之後降落。如果氣溫較高,雪花下降時可能融化成水滴。如果,氣溫比較低,雪花則可以降落到地面,看到雪景。
雪花形態
總結:氣溫零度以下時,小水滴凝固成六邊形的冰晶,水滴又由於表面張力作用,容易附著在六邊形頂點,在頂點處生長生各種各樣的雪花(如上圖)。
看來九寨溝的氣溫應該很冷,氣溫達到零下,不然可不會有如此美景。
三,美景和危害
這場雪為九寨溝風景區賺足了眼球,景區收入估計又上臺階。這是一個好的方面。
但是異常寒冷的氣溫,對農作物來說卻不是一個好消息。
你看看我們家麥子都養花灌漿了,可經受不住雪花無情的摧殘。四川受冷空氣影響,受傷害的將是廣大農戶。希望天氣能正常一點,按照節氣來,亂了套可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