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到咖啡機,解讀主動降噪(ANC)技術應用「破圈」背後的「密碼」

2020-11-25 電子發燒友

從TWS耳機到咖啡機,解讀主動降噪(ANC)技術應用「破圈」背後的「密碼」

ADI 發表於 2020-06-22 10:10:00

從2016年蘋果推出AirPods起,分體式真無線(TWS)耳機這個新興品類市場憑藉著給消費者帶來的極致的便利以及傳輸、續航、價格等痛點得到逐步解決,引爆了新一輪的增量市場。據全球知名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全球藍牙耳機銷量和收益預測2001-2024》研究報告顯示,TWS藍牙耳機銷量在2019年增長了200%,預計到2024年TWS耳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千億美元。ADI中國區消費類產品市場經理Sophie Mao也在最近的一場活動中表示,國內TWS耳機還處於粗放增長階段,各級玩家都將全面進入這個市場。

ADI中國區消費類產品市場經理Sophie Mao

ANC(主動降噪)功能由於其實用性,正在變為TWS耳機的標配, 預計到2023年將有一半以上的TWS耳機帶有ANC功能。因此,如何在小巧便攜的TWS耳機內加入優異的降噪功能,正在成為目前耳機廠商產品設計的關鍵焦點。作為業界廣泛認可的數據轉換和信號處理技術全球領先供應商,ADI提供了業界獨具優勢的專用ANC SoC解決方案,並已在Bose、寶華韋健、萬魔等國內外領先音頻廠商的旗艦產品中獲得應用而廣受關注。

ANC科普介紹短視頻:https://v.qq.com/x/page/b3100fjac1e.html

破解安靜的秘密,這種降噪技術正在成為主流

事實上,對於TWS耳機,用戶最基本的需求在於便攜、長續航,在此之上,用戶的主要需求是清晰、乾淨的聽音體驗。在環境噪聲無時無刻充斥於我們各種生活場景的今天,這個要求並不容易實現,降噪的需求越來越高。儘管通過包圍耳朵形成封閉空間,或者採用矽膠耳塞等隔音材料來阻擋外界噪聲的被動降噪對高頻噪聲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但對低頻噪聲卻無能為力,對低頻噪聲降噪則有賴於主動降噪。主動降噪功能就是通過硬體降噪系統產生與外界噪音相等的反相聲波,將噪音中和,從而實現降噪的效果。

據Sophie Mao介紹,主動降噪有模擬和數字兩種噪聲處理電路。儘管模擬電路基本零延時,數字電路存在延時,但模擬主動降噪電路組成元器件多、PCB尺寸大、精度要求高,因而數字降噪是當前的主流。此外,靈活性方面,模擬主動降噪方式有限,主要以調音量為主,而數字主動降噪可以通過調節增益、EQ係數、更新固件等方式優化降噪效果。模擬主動降噪電路的一致性很差,需要多次、反覆在硬體上調整校準;數字主動降噪一致性好,並有相應的調校工具和軟體來輕鬆實現校準。最後,模擬主動降噪的BOM成本看似較低,但不良率、返工率高,整體量產成本其實比數字電路更高。因此,模擬主動降噪漸成明日黃花,數字主動降噪成為市場主流。

模擬降噪處理電路vs數字降噪處理電路

而在實現方式上,主動降噪又可分為三種:前饋式(FeedForward),反饋式(Feedback),以及兩者結合的混合式(Hybrid)。前饋式主動降噪耳機一般位於外部,採集噪聲後輸送給DSP處理,再輸出反相聲波進行降噪。反饋式主動降噪耳機的麥克風位於腔體內部,所採集並輸往DSP的噪聲與耳朵聽到的基本一致,可以直接進行反相處理。兩種方式結合的混合式主動降噪,可以實現更快、更好的降噪效果。「目前,雖然混合式主動降噪成本相對更高,但隨著晶片、麥克風成本降低,這種能帶來更佳聽音體驗的方式必將成為廠商首選。」Sophie Mao強調道。ADI的ADAU1787 SoC解決方案就提供了4路ADC輸入接口和4路數字麥克風輸入,適合應用於混合降噪耳機。

ANC(主動降噪)晶片通過內置麥克風同時監聽外部源產生的噪聲和耳機揚聲器播放的聲音

晶片+軟體模塊化解決方案,解決耳機ANC核心痛點

因此,TWS耳機降噪的重點在於準確採集噪聲、快速處理後輸出抵消的反相聲波,同時還要具備儘量低的功耗以實現長續航。主動降噪最核心的3個部分是ADC、DSP和DAC,作為一直以來以高性能模擬技術和數位訊號處理技術領先的ADI在ADC、DAC和DSP上,自然取得先發優勢,精妙的處理好了ANC系統中最敏感的麥克風信號,在保障超低功耗的同時表現出了強大的信號處理能力,同時彰顯了其在晶片小封裝與低功耗上的深厚功力。

「ADI有一系列專用降噪解決方案,例如ADAU1787 ANC SoC解決方案,提供4路ADC輸入接口和4路數字麥克風輸入,且這些輸入口是並行輸入,所以ADAU1787可以實現單晶片應用於混合降噪耳機。同時,ADAU1787具有獨特的雙核設計,FastDSP核做主動降噪濾波器處理,SigmaDSP核做EQ後處理,對降噪處理後損失的音樂中低頻部分做補償。」Sophie Mao補充指出,「ADAU1787 2.3*2.8 mm的BGA封裝,在1.8V供電功耗僅約為6-7mW,非常適合功耗和晶片體積要求更嚴苛的TWS耳機。」

ADAU1787簡化功能框圖

越來越多廠商加入持續火爆的TWS市場,也帶來業界對產品同質化的擔憂。ADAU1787模塊化技術同時能夠使客戶創建一些差異化特性,例如允許播放某些聲音、消除其他聲音,或者自動調節至某些參數和針對環境做出反應,包括語音增強、降噪、回聲消除、電平控制、聲音反饋抑制、麥克風陣列和有源噪聲/振動控制等。此外,ADI晶片裡還藏有更多貼心的細節技術,例如在自動控制領域的PID比例積分微分控制邏輯,它可以根據信號去預測後面信號的走向,避免開關車門時耳機會「崩」的聲響,實現保護系統的安全性,以及更好的去保護用戶的聽力。值得一提的是,高性價比方案ADAU1788也已上市,將幫助此類解決方案產品覆蓋至中端市場。

儘管這些特性可以優先幫助實現產品差異化,但產品性能優勢將取決於客戶的產品定義和聲學特性的研究,這對於大部分中小客戶來說門檻不低。「我們會幫助客戶去解決晶片應用上的問題,我們還有經驗豐富的第三方合作夥伴可以提供非常專業的支持,例如北京HT聲學和東莞ASKA,他們都可以提供整套的turn-key solution。」對此,Sophie Mao這樣說道。談到技術支持,不得不提ADI免費的音頻處理器編程、開發和調試軟體Sigma Studio工具,該工具提供多種集成至直觀的圖形用戶界面(GUI)的信號處理算法,從而能夠創建複雜的音頻信號流,對於不懂編程但精通聲學的客戶群體來說,他們也可以使用該軟體輕鬆完成任務。「Sigma Studio也是很好的在線實時調音平臺,我們所有的客戶都是基於Sigma Studio來做前期開發,包括完成原型設計。」Sophie Mao補充道。

SigmaStudio圖形開發工具

火出「耳機圈」,ANC技術更多場景應用探討

事實上,不僅是在TWS耳機應用中如日中天,ANC技術也逐漸 「出圈」,作用於三維空間開放聲場主動降噪。這除了需要優秀的主動降噪算法外,更需要深厚的聲學理論背景,對三維空間聲場進行建模分析、模擬、降噪,以實現在非穿戴前提下對特定區域主動降噪,進而大大拓展應用範圍。

目前三維空間主動降噪技術應用,比較成熟的是在汽車座艙內。一般來說,車輛行駛時除了主要有來自於發動機的噪音外,還有包括胎噪、風噪以及外界環境的噪音等,通過類似的噪聲採集、噪聲頻譜分析反相噪聲消除來達到抵消噪音的目的。前不久ADI與現代汽車公司就合作推出業界首個全數字路噪降噪系統,其核心部分利用了ADI的A²B音頻總線技術,解決了電子採集信號傳輸延遲的關鍵挑戰;憑藉DSP算法確保車內不同位置的音區獨立性以及實現回聲消除、配合麥克風的功放進行ANC主動降噪。

此外,在消費全面升級的今天,家電領域對降噪技術存在強烈需求,但是落地應用與布局仍是藍海。作為家用市場聚焦的主陣地,例如攪拌機、吸塵器和烤麵包機發出的各種噪聲,讓許多消費者為之煩惱。在今年初的CES2020上,ADI便展示了基於ADAU1452音頻處理器的家用電器(咖啡機)主動降噪功能,可以實現10dB噪聲消減效果。此類解決方案同樣可以應用於那些產生較大噪聲的家用電器上,如豆漿機、抽油煙機等,使讓人不舒服的嘈雜聲從家庭環境消失。

CES2020上ADI展示利用其SigmaDSP抑制咖啡機噪音

SigmaDSP抑制家用電器噪音:https://www.analog.com/cn/education/education-library/videos/6160765127001.html

事實上基於ANC的創新遠不止於此,無處不在的噪聲和人們對舒適環境的追求讓ANC技術創新應用空間巨大。「ANC技術也可以運用於聽力輔助設備上,通過類似選擇性通透模式接收特定的聲音並結合骨傳導相關技術,給有聽力障礙的人加上具有ANC類似的聲音採集和放大設備,就能夠幫助其聽到聲音,改善對外界的聲音感知,也是未來的一種應用發展趨勢。」Sophie Mao補充另外一種創新產品應用。

本文總結

業界普遍認為2020年將是TWS耳機市場競爭最關鍵的一年,手機廠商不斷入局TWS藍牙耳機,傳統耳機品牌更是卯足力量,新興耳機品牌則急流猛進,必將驅使TWS市場的分化加快,成本更低、性能更強的中高端產品價格會由於規模效應下降,讓更多的人能享受到科技的魅力與樂趣,這也是ADI努力的方向。據Sophie Mao介紹ADI將會繼續在TWS耳機ANC技術的輕量化、低功耗、低成本和高性能上加強差異化,以覆蓋更多的終端市場。「ANC技術加持的相關產品使用場景日漸豐富,像ADI提供的模塊化解決方案也能為新一波創新應用賦能,幫助客戶走在科技前沿。」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給你粗略講講降噪耳機,還是選擇主動降噪耳機吧
    每當提及降噪耳機時,就少不了各種黨派的一番評頭論足。既有Bose第一宇宙黨(ANC-主動降噪技術捨我其誰也),也有SONY大法好黨(黑科技就是好,音質完爆Bose),更有森海等音質黨(談音質,不是針對誰,在座的各位都是渣渣)。
  • Hybrid主動降噪技術讓你想「靜靜」,小米降噪項圈藍牙耳機評測|鈦...
    小米降噪項圈藍牙耳機小米的耳機產品線存在已經有很多年了,從最開始的活塞耳機產品出現,到後面頭戴式、藍牙、TWS甚至K歌耳機等產品的推出,小米的耳機產品總是和「性價比」關係最為密切,即使在同品類中性能不是最優秀的,但是價格、服務、易用性甚至外觀,總是有吸引人的能力。
  • 華為主動降噪耳機3體驗 內置主動降噪系統和MEMS矽麥
    華為在4月12日發布了華為主動降噪耳機3,它使用Type-C接口連接手機,內置支持Hi-Res的DAC,主動降噪系統和MEMS矽麥,矽麥可以很好地防風噪。數字Type-C接口支持採樣率高達96KHz的音頻,售價399元。那麼它的實際使用感受如何呢?我愛音頻網先來體驗一下。
  • 真無線降噪耳機哪個牌子好 音質超好的主動降噪藍牙耳機
    真無線降噪耳機哪個牌子好 音質超好的主動降噪藍牙耳機 要說現在最火的數碼產品是什麼?
  • 主動降噪無線藍牙耳機推薦 學生黨平價耳機推薦
    第一款:Nank南卡A1降噪耳機專業數碼媒體稱新國貨藍牙耳機Top3品牌Nank南卡的新品Nank南卡A1降噪藍牙耳機可謂全網頂級性價比,吊打目前所有主動降噪藍牙耳機。並且創造了多個同價位第一,比如第一款支持TWS+主從切換並且2隻耳機都是主機的降噪藍牙耳機,第一款為了達到澎湃HiFi音質而採用13mm大尺寸動圈的降噪藍牙耳機,第一款為了通話更清晰,採用雙麥克風增強通話,創新雙麥通話算法的降噪藍牙耳機等。在降噪上,Nank南卡A1藍牙耳機通過FF前饋式降噪收集耳機外的噪聲來進行降噪,更全面捕捉噪音,主動降噪效果大幅提升。
  • 最強入耳式藍牙耳機500左右的主動降噪耳機推薦
    最強入耳式藍牙耳機500左右的主動降噪耳機推薦 2020年是真無線藍牙耳機年爆發的一年,這種輕便優質的耳機成為了廣大用戶所熱愛的耳機類型。一定有人要問,這麼多品牌可以選擇,那什麼藍牙耳機品牌好呢?除了音質要考慮,降噪功能也是重中之重。那麼市面上主動降噪的藍牙耳機哪款好?
  • 南卡A1耳機發布,同樣是主動降噪誰更值?
    提及主動降噪耳機不得不感謝其中兩大品牌的貢獻:BOSE是第一個將主動降噪帶入民用級應用的生產商,其降噪技術也是市面上最好的;蘋果則是真正將主動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帶入普羅大眾視野品牌。說到底,多數平民用戶均不會在主動降噪耳機上成為這兩個品牌的用戶。
  • 耳機麥克風市場突變,主動降噪專用麥克風成最新需求!
    一、麥克風的應用介紹TWS耳機主動降噪功能的普及也帶動了降噪頭戴耳機的發展,支持主動降噪功能的產品愈來愈多,正在朝向如耳機能通話一樣的標準功能發展。而主動降噪效果最初所應用的產品也正是頭戴耳機,並且由於頭戴耳機體積可以容納更多固件配置,以及包耳式的佩戴方式,使其更能發揮主動降噪的效果。
  • 一鍵享受寧靜 試華為AM180主動降噪耳機
    今天我們體驗的這款降噪耳機處於千元以內價位段,從網上筆者了解到,699元相對不高的價格吸引了一些朋友的關注,只看市場,低價位降噪耳機需求還是相當大的。    或許是想側面表達降噪後的效果,華為AM180主動降噪耳機的白色包裝盒顯得非常簡約(非銷售版本包裝盒,僅供參考),翻書的開合設計比較容易讓人有好感。
  • Pamu Quiet主動降噪藍牙耳機:聽,來自時間的聲音
    相信經常混跡數碼圈的小夥伴兒們一定有注意到,在最近幾年藍牙耳機這個圈子的熱鬧勁兒可是不比手機圈差多少,各個廠商發布新產品的頻率也非常高。但從本質上來看,這一方面是由於手機取消3.5mm耳機接口的推波助瀾,另一方面藍牙耳機本身在最近幾年在音質和續航方面也有著不小的進步,那些曾經讓人們詬病的問題都逐個解決了。
  • 藍牙耳機推薦,5款最具性價比主動降噪耳機推薦
    藍牙耳機推薦,5款最具性價比主動降噪耳機推薦 近兩年來主動降噪耳機一直是個熱門的話題,尤其是當水果牌AirPods耳機一出,"主動降噪"這個詞更是被人們熟知,但因為主動降噪耳機的技術要求比較高,所以價格往往是讓人望而卻步,平價+質量是我們消費者追求的一個目標,那麼有哪些能夠達到我們的目標呢,
  • 低頻最猛降噪耳機改變行業技術軟肋!Skullcandy Crusher ANC評測
    為什麼降噪耳機的低頻表現很差?絕大多數人可能隨便搜一下網上資料都知道大概的降噪原理,它們其實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降噪耳機的最大深度都是主要集中在低頻部分探底,以低頻範圍100HZ到400HZ區域是目前最先進降噪耳機方案的最大深度區域。目前好的降噪耳機已知的方案最大降噪寬度為100-2000HZ。
  • 耳機一戴,誰都不愛!降噪耳機是怎麼降噪的?
    1降噪的實現降噪耳機是利用技術手段達到降低噪聲的耳機產品,其技術分為兩類:一類是通過耳罩對耳朵的良好包圍結構形成封閉空間阻隔外界噪音的被動降噪技術;另一類是通過電子技術來抵消噪聲的主動降噪技術。被動降噪技術對高頻信號隔絕效果很好,對中低頻噪聲降噪效果不好,而我們生活中的噪聲大多是中低頻段,因此被動降噪效果非常有限。目前降噪效果好的耳機一般都是混合型降噪,即同時利用主動降噪技術和被動降噪技術。
  • ​Hybrid混合數字降噪技術 小米降噪項圈藍牙耳機評測
    前不久,小米眾籌了一款小米降噪項圈藍牙耳機,439元的眾籌價格吸引了不少用戶,499元的售價也是普通消費者能接受的水平。那麼這款小米降噪項圈藍牙耳機在降噪效果和音質方面表現如何呢?下面我們就來一探究竟。【外觀及佩戴】目前來看,市面上主流的降噪耳機基本上以頭戴式、掛頸式以及真無線三種形態為主,小米降噪項圈藍牙耳機則為掛頸式設計。
  • 不用戴降噪耳機的「降噪耳機」
    被動降噪耳機,即通過耳機上的隔音材料或者是特殊的結構儘量隔絕噪聲,主要是入耳式耳塞和全罩耳式耳機,長期佩戴的話會使得耳朵脹疼,過大的聲壓甚至還會對聽力造成影響。 主動降噪耳機,即在耳機中設置了專門的降噪電路。
  • DIY無極限:自己設計一款反饋式主動降噪耳機,其實很簡單
    克服此缺點的方法之一就是採用反饋式主動降噪技術。此篇文章將說明採用ams的AS3435設計反饋式主動降噪耳機所需的步驟。  常用於前饋入耳式產品的IEC711耦合器在這項應用中是不需要的。在反饋入耳式系統中,麥克風的擺放會受到空間限制。所以,99%的反饋式耳機一般都是罩耳式(on-ear)或者包耳式(over-ear)設計。當然,目前市場上還是有反饋入耳式設計的。除了仿真人耳和能夠測量增益和相位的音頻測量設備之外,其餘的用於前饋式設計的設備已經包含了所有開發反饋式主動降噪耳機的需求。
  • 舒爾AONIC 50耳機評測:無線主動降噪也有頂級音質
    耳機的按鍵集中在右耳罩部分,從上到下分別是環境音/主動降噪開關、音量鍵+、播放/暫停鍵、音量減、狀態指示燈、電源多功能鍵和Type-C接口,佩戴後也能輕鬆進行各種操作。按住電源多功能鍵2秒即可開機/關機,而在關機狀態下長安6秒即可進入藍牙配對模式,在開機狀態下雙擊該按鍵則會提示目前耳機的電量,這些步驟均配備語音提示,默認提示聲為英文,可以在配套的軟體上更改提示語言設置。
  • 降噪耳機怎麼選?4款降噪耳機對比體驗
    四、降噪功能降噪功能指的是藍牙耳機的對雜音的處理,平常我們使用的普通藍牙耳機,總會受到外界雜音的影響,導致我們通話或者聽音樂的時候,話質跟音質受到影響,通常我們的做法就是調高音量來處理雜音。現階段市面上降噪技術主要分為主動降噪和被動降噪兩種。
  • 什麼降噪耳機好?國慶主動降噪藍牙耳機選購推薦
    挑選一副適合自己的降噪耳機或許是個不錯的辦法。  Nank南卡A1降噪耳機  創新雙麥算法,匹配適應外界環境,再嘈雜也能輕鬆應對,火車、地鐵車廂等環境,也能清晰通話  但是它確實有一個比較少見的連接方式,就是左、右耳機會利用近磁場感應 NFMI 技術連接,相比藍牙傳輸的話,穩定性會更高。
  • 拆解報告:Amazon亞馬遜 Echo buds 真無線主動降噪耳機
    2019年9月,亞馬遜宣布入局真無線耳機市場,隨後推出了首款產品Echo Buds真無線耳機,它支持BOSE的主動降噪技術,內置亞馬遜自家的Alexa語音助手,可以通過語音直接喚醒;耳機續航5小時,支持15分鐘快充使用2小時,搭配充電盒續航約為20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