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蘭蒂斯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對話錄》中詳細描述的神奇國度,傳說創建王國的是海神波賽東,波賽東將島嶼劃分為10個區,分別由10個兒子統治,並以長子為最高統治者。
由於長子叫亞特蘭斯,因此這個國家就被稱為亞特蘭蒂斯帝國,也有人稱它為大西洲,柏拉圖說亞特蘭蒂斯四周建有三層的環狀運河,最外層的運河寬500米,可通行大型船隻。
環狀都市外有寬廣的平原,四周為深30米寬180米,全長達1800公裡的溝渠所環繞,內側的運河則以每18公裡縱橫交錯的方式圍繞著,就好像是棋盤的格子一樣的整齊方正。
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有一個地方,它的細節特徵和數千年前關於亞特蘭蒂斯的描述驚人的相似,這就是位於撒哈拉沙漠西南部茅利塔尼亞境內的撒哈拉之眼,撒哈拉之眼地形結構是一個巨大的同心圓,內圈堤大約是20米寬,距離結構的中心約3公裡,外環堤寬約50米,距離結構的中心約7到8公裡,外圓直徑是23.5公裡。
而柏拉圖描述的亞特蘭蒂斯城的外圓直徑是23.49公裡,柏拉圖說亞特蘭蒂斯北部是山脈,南部是長方形的平原,這和撒哈拉之眼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幾乎一致,地質學家認為撒哈拉之眼奇怪的環形結構,是小行星的撞擊形成,但是目前並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這個判斷。
考古學家在撒哈拉之眼沙漠找到了一些魚的骨骼和生物的遺蹟,證明在遠古時期,整個撒哈拉沙漠一片海洋,在6000多年以前,撒哈拉從海洋逐漸變成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草木青青的沼澤,之後才慢慢變成沙漠。
在撒哈拉中部的扎巴連山谷發現了5000幅壁畫,壁畫上有長頸鹿、羚羊、大象和河馬,有手持弓箭的獵人,還有勞動和舞蹈的情景,為上述論斷提供了有力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