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蚧殼蟲是柑橘的主要害蟲之一,常年對柑橘樹造成危害,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發生也各異。
來自眉山市的用戶在「問答」一欄提問:柑橘樹枝上全是這種蟲子,是什麼蟲,用什麼打?
如下圖
經專家診斷
郭欣華(山東省聊城市冠縣 農藝師,技術站站長)
蚧殼蟲,可以使用螺蟲乙酯+呋蟲胺, 螺蟲乙酯+噻嗪酮,防治蚧殼蟲既安全又高效。
馮濤(安徽省六安市,農技站)
蚧殼蟲危害 建議使用聯苯菊酯+烯啶蟲胺或噻蟲嗪噴施防治。
毛維山(雲南省大理,擅長柑橘、葡萄、棗)
蚧殼蟲危害引起的用螺蟲乙酯或噻嗪酮防治
呂蘭華(山東省聊城市,擅長植保技術)
蚧殼蟲危害。建議選用烯啶蟲胺+聯苯菊酯、噻蟲嗪+高效氯氟氰菊酯、螺蟲乙酯等配合桔皮精油於傍晚噴施防治。
夏英三(山東省臨沭縣青雲鎮,農技站)
蚧殼蟲。用噻嗪酮,藜蘆鹼,松脂酸鈉,嘧啶磷,螺蟲乙酯噴霧防治。
經過專家看圖識病,初步確認為柑橘「蚧殼蟲」,如有疑問,您請繼續往下看。
知識大課堂
今日一起認識認識柑橘「蚧殼蟲」
一、發生規律
1、世代
(1)吹綿蚧:華東與中南地區每年發生2~3代,四川3~4代。
(2)堆蠟粉蚧:華南每年發生5~6代。
(3)矢尖蚧:甘肅、陝西一年發生2代,湖南、湖北、四川3代,福建3~4代。
(4)紅蠟蚧:多數地區一年發生1代。
(5)褐圓蚧:陝西漢中地區一年發生3代,在福建福州一年發生4代,臺灣一年發生4~6代,廣東一年發生5~6代。
(6)糠片蚧:南方一年發生3~4代。
2、越冬
主要以若蟲和雌成蟲或南方少數帶卵囊的雌蟲越冬。
3、時期
2月開始活動,3月下旬產卵於卵囊內。各代若蟲盛發期為4月上旬、5月中旬、7月中旬、9月中旬、10月上旬,11月中旬。以4~5月份和9~11月份蟲口密度最大,為害最重。四、發生區域:柑橘種植區均有發生。
三、農業防治
1、加強農業栽培管理,促進抽發新梢,更新樹冠,增強樹勢,提高樹體自身抗蟲性。
2、及時剪除蟲枝、蔭蔽枝、乾枯枝,改善柑橘園通風透光條件。發現果面和枝梢有矢尖蚧危害及時清除。
3、保護利用天敵:保護引放澳洲瓢蟲,大、小紅瓢蟲,紅環瓢蟲等。
四、藥劑防治參考
20% 啶蟲·毒死蜱 乳油(低毒) 使用1000-1500倍液 噴霧
24% 螺蟲·吡丙醚 懸浮劑(微毒) 使用60-80毫克/千克 噴霧
4.5% 高效氯氰菊酯 水乳劑(中等毒) 使用25-40毫升/畝 噴霧
0.5% 苦參鹼 水劑(低毒) 使用104-138倍液 噴霧
22% 氟啶蟲胺腈 懸浮劑(微毒) 使用4500-6000倍液 噴霧
40% 毒死蜱 微乳劑(中等毒) 使用1500-2000倍液 噴霧
25% 噻嗪酮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1000-2000倍液 噴霧
30% 硝蟲硫磷 乳油(低毒) 使用600-800倍液 噴霧
40% 殺撲·礦物油 乳油(中等毒) 使用800-1000倍液 噴霧
40% 殺撲·毒死蜱 乳油(中等毒) 使用1600-2000倍液 噴霧
經過辨別與識病,你是否心中有數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