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海賊王》是日本著名漫畫家尾田榮一郎的代表作,至今已經連載了20個年頭有餘,是當前日漫作品一哥。而OP的開篇,就是以海賊王羅傑被公開處刑的畫面進行展開的,這也是OP最經典的畫面之一,隨著劇情開展,海米們也逐漸了解了羅傑當時為何會被海軍「抓捕」處刑的真相。
可其中有個細節至今仍讓海米們有所困惑,那就是為什麼羅傑要將艾斯託付給卡普,而不是自己最親近的夥伴雷利,今天我們就來聊下這個話題。
羅傑託付給卡普的考量有哪些
【1】自己身負頑疾,時日無多,海軍不會放過自己的血脈
羅傑在完成繞行偉大航路前,本就已經時日無多,在隱退的一年裡,幾乎都在數著死神臨近的日子,所以在最後的一些時日裡,他選擇了自首開啟大海賊時代,而且他也知曉自己在被處死後,海軍是不會放過自己可能的血脈的,畢竟OP世界裡,血脈傳承還是比較靠譜的,BIG MOM就憑藉著他的血脈,構成了一個四皇軍團主力。
【2】雷利已經隱退,讓他帶孩子即顯眼又打擾雷利
當時讓雷利帶,我覺得也是不錯的選項,雖然目標會比較明顯,大家都知道那是羅傑的兒子,可以雷利的能力,要保住一個孩子還是比較容易的,羅傑可能也存在著不想打擾同伴隱退後的平靜生活吧。
【3】卡普是海軍英雄,沒有人會想到海賊王的血脈會被卡普收養
正如羅傑所言,在這幾十年的你追我趕中,卡普和羅傑已經形成了一種不一樣的朋友關係,雖然立場不同,但他們仍互相欣賞著,之前甚至在洛克斯海賊團襲擊神之谷的事件中有過合作,可懇求卡普收養艾斯,是最隱蔽的一種方式,沒有人會想到海賊王的兒子,竟然會由海軍的英雄去撫養,一旦卡普答應,就等於至少給了艾斯一個安穩的童年。
雖然羅傑的考慮有他的出發點,但整個過程依然彰顯了他只顧自己不顧家人的風格
【1】託付卡普更像是隨性的選擇,他並不清楚卡普是否會出現、會答應、會盡心
羅傑託付給卡普的過程,雖然於理上說得通,但更像是一種冒險,裡面存在著太多的不確定因素,比如卡普會不會來監獄探望他,是一個人還是多個人,這些都不是羅傑能掌控的因素。而且就算卡普出現,畢竟立場差的這麼大,收養羅傑之子是跟世界政府徹頭徹尾地在對著幹,即便是卡普也得掂量掂量。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雖然卡普最終答應了,在撫養時也很盡心盡力,將艾斯當成自己的孫兒一樣照看,但在接回艾斯時,卡普仍顯示出了相當大的猶豫和不作為。有個細節我們必須要注意到,海軍為了斷絕羅傑的血脈,來到了巴苔裡拉島將所有近1年懷孕生子的女人小孩全部坑殺。
是艾斯的母親露玖,用強大的毅力和魄力,強行讓艾斯在肚子裡待到第20個月才出生,比10月懷胎整整多了一倍時常,這才將海軍欺騙,卡普出現在巴苔裡拉島時,已經是在海軍撤退的時候,露玖死時身邊還是有2個老人在照看,當時即便卡普沒去,艾斯也一樣能成長起來,所以卡普對艾斯其實只有養育之恩,而沒有救命之恩。
如果羅傑真的想救艾斯,託付雷利還是最靠譜的方法,至少不會有卡普那麼大的矛盾立場,以雷利的能力,早些行動或許露玖也不會,這樣雖然勞煩雷利,可雷利本來就是一個孤家寡人,培養艾斯不見得會比一個人過的更差不是嗎。
雷利曾說過羅傑是一個很有計劃性的傢伙,連自己為期不遠的未來都計劃好了,可他的計劃性,似乎只是為自己準備,到家人身上時,倒顯得毫無章法了。
【2】海賊王裡的男子,自由觀念遠比家庭觀念重的多,羅傑和白鬍子就是這兩個方面的極端
羅傑的行為透露著一股自我自由的過度崇尚,和對家庭觀念的嚴重缺失,這個並不是個例,海賊王中大多數的「父親」都是這樣的一個形象,就拿草帽一夥來說,路飛的父親龍從小就離開了路飛去鬧革命,山治的父親文斯莫克·伽治只是把兒子視為戰鬥工具,烏索普的父親耶穌布只說了一句「因為海賊旗在召喚我」,就拋下了班奇娜和烏索普跟著紅髮出海了,這些人打著自由或者其他藉口,拋下妻兒的事做起來並不會皺一點眉頭,通過這系列人的事跡,也就能理解羅傑為什麼到了看到卡普時,才想起安置妻兒的事情,或許就只是「突發奇想」而已。
與羅傑不同,作為羅傑最大的對手之一,白鬍子在家庭觀念這一點倒是很令人欽佩,他出海的目的並不是自由,而是尋找家人,就實力而言,如果白鬍子跟羅傑一樣想成為海賊王,羅傑還真不一定有機會成為第一個。
一個是為了自由犧牲了家人,一個則是為了家人犧牲了部分自由,這就是羅傑和白鬍子的區別,也是我為什麼更喜歡白鬍子的原因。
寫在最後
羅傑最後試圖挽救艾斯的舉動,讓很多人覺得他是一個不錯的父親,對艾斯不認可羅傑這個父親,更多地會去指責艾斯不懂事。可事實上,羅傑的託孤舉動雖然有一定的考量,但也顯示出一股隨意,無論從經過還是從結果上看,讓卡普幫忙都不是最好的選擇。救下艾斯的那個人,永遠只是露玖,至於其他人,卡普培養了艾斯,白鬍子給了艾斯缺少的父愛,而羅傑,給艾斯的只有苦難,這樣一個父親,並不值得人們去認同,艾斯的父親,就如他所說的,永遠只有白鬍子一個。
以上內容到此結束,歡迎有不同看法的朋友留言指出,畢竟大家一起探討的動漫,才是動漫最好的樣子。
文:攸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