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喝完可樂、涼茶或是啤酒,隨手一扔的易拉罐居然可以用來做衛星,而且還能發射升空,這不是科學幻想,而是真實的存在。
易拉罐衛星,顧名思義,就是衛星的結構殼體是用最普通的易拉罐瓶子做成,衛星部組件和載荷全部按照相關標準放入易拉罐中,成為一顆具備衛星基本功能和易拉罐外形的Cansat。雖然看起來只是一個易拉罐,其實是真實衛星的模擬。
國內很多青少年學生聽到易拉罐衛星,可能會覺得很陌生。但是對於歐美等航天強國的青少年而言,易拉罐衛星早已司空見慣。在國外,Cansat衛星已經是流行多年的航天科普教學方式,其中影響力較為廣泛的是歐洲的ESACanSat競賽以及美國的NASA CanSat 競賽,每屆都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團隊參加。
少年強則國強,中國航天夢的實現需要更多仰望星空的青少年未來投身航天事業。為激發我國青少年學生對航天進行更多的了解與探索,培養青少年對航天科技的熱愛以及創新實踐能力,今年,在我國國家航天局的指導下,中國航天科技教育聯盟與聯合國附屬空間科學與技術教育亞太區域中心(中國)聯合啟動了中國的CanSat衛星競賽,即2019年全國首屆CanSat衛星設計大賽。旨在通過CanSat衛星設計、製作與發射學習更多關於衛星的科學知識,激發學生對航天航空科技的探索熱情。據悉,「這是我國首次舉辦以「CanSat衛星」為主題的國家級航天工程實踐創新競賽,整個賽事由空天創客負責實施運營。
Cansat衛星設計大賽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航天教育機構的專家學者組成顧問團隊為賽事進行指導。整個賽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所有參賽者在航天專家的指導下學習航天科普衛星工程知識、衛星分系統設計與製作;第二階段學生完成挑戰任務,即將衛星上的所有主要子系統(星務分系統、通信分系統、電源分系統、載荷分系統),集中在易拉罐這個最小體積內設計與實現,然後通過CanSat火箭將自己設計的衛星發射到約2公裡的高度,實現安全著陸,並分析CanSat衛星降落過程中收集的數據,這個過程和正式發射衛星一樣。第三階段對學生撰寫的文檔進行評審,綜合評定出成績。整個大賽從選擇任務目標、設計CanSat、安裝調試、集成組件、測試系統、準備發射和回收,到最後的分析所獲得的科學數據、撰寫論文,讓學生真正完整地體驗了空間項目的所有典型階段,給青少年航天愛好者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實踐鍛鍊機會。
除此之外,大賽組委會還將為會所有參賽學生提供研究性學習過程記錄與評價手冊以及學習證書。在比賽中表現優異的團隊,還將獲得由中國宇航學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頒發的榮譽證書,擁有參加由中國航天組織的全球各類科技比賽的機會、歐洲ESA CanSat競賽以及美國的NASA CanSat 競賽機會。
CanSat衛星設計大賽是全國性的航天工程創新實踐競賽,培養的是學生的興趣特長、跨學科應用實踐、社會實踐、創新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等。參賽學生所獲得的這些獎項、證書和學習過程記錄報告,完全可以體現學生在學業水平、興趣特長、社會實踐等方面的綜合素質能力,這也非常符合目前高考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要求。因此對於未來即將要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講,參加CanSat衛星設計競賽,獲得一份有價值的研究性學習過程記錄評估報告和含金量高的獎項,不僅等於又獲得了一塊考取理想高校的敲門磚,也累計了海外名校招生看重的實踐經歷,為出國留學加分。
據了解,本次賽事將於8月5日-10日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學舉辦的,主要面向對象是中學生和大學生,除了中國團隊外,還將有聯合國附屬空間科學與技術教育亞太區域中心成員國學校共同參與。
目前,該賽事的報名尚未截至,有興趣的學校和學生,可以報名參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