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身背大合同的萊恩-安德森找一個下家,這種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居然硬是讓休斯頓火箭做到了。有人想問,這筆交易究竟是怎麼完成的?那就隨我們一起來深度發掘這筆交易背後的三大準則吧。
以球隊總經理達瑞爾-莫雷的個人喜好,再結合球隊自身的利益訴求,休斯頓火箭從來不會停止自己在休賽期運作的步伐。作為圍觀群眾的我們總是會情不自禁地猜測,球隊在訓練營開啟之前是否還會有進一步的動作。目前球隊一心想要取得進步,所以類似的猜測具有相當的合理性。
儘管莫雷在總經理職位上的天賦得到了外界的稱道,我始終覺得讓他找到擺脫萊恩-安德森大合同的交易辦法還是有點強人所難。但莫雷偏偏要在外界的質疑聲中不斷證明自己的實力。
ESPN著名記者Adrian Wojnarowski(不出所料地)率先報導:休斯頓火箭與菲尼克斯太陽達成交易。火箭以近乎完美的手段將安德森、丹東尼-梅爾頓交易至太陽,換來了布蘭登-奈特和馬基斯-克裡斯。
對於火箭運作的「阿諛奉承」想必大家也都聽膩了,趁著這條新聞的餘熱還沒散去,讓我們來好好挖掘一下交易背後蘊藏的信息、探尋交易成行的原因。
準則一:形勢要認清
當然啦,這個不用Woj爆料其實我們也都知道,不過我還是要在這裡詳細說一說。交易走安德森最難的一點,就是外界都知道,未來兩年安德森場下領著2000多萬的薪水、場上的產出卻達不到原有預期。
上個賽季,安德森投籃手感起伏不定,再加上自身防守能力的匱乏,這讓他從球隊首發一步步淪為板凳席上的邊緣人物。誠然,安德森在2017-18賽季有著38.6%的外線命中率,每場比賽還能搶下5個籃板,但是這樣的表現遠遠不夠。
這樣的球員領著如此高額的工資,還得指望他能保持一個高產出,這對球員本人來說無疑是件既費心又費力的事情。我相信,邁克-德安東尼和他的教練團隊也曾為了這個目標大傷腦筋。
另一方面,安德森籤下的這份大合同,又成了懸在莫雷心中的一塊大石頭。只要安德森還在火箭,球隊就絲毫沒有追逐其他自由球員的薪金靈活性。而如果安德森打出了符合身價的表現,那麼要不要交易走他可能還有待商榷。但很可惜,這種假想終究沒能化為現實。
如果莫雷可以回到2016年夏天,收回他給安德森開出的4年8000萬美元的大合同,我猜他肯定毫不猶豫就會這麼做。但請各位注意,兩年前的聯盟情形同現在相比,有如雲泥之別:當時NBA剛剛籤下一份新的電視轉播協議,各隊的薪金空間大幅上漲,這使得給安德森開出大合同看上去更像是一場豪賭。不過那個時候的莫雷,以為隨著時間的流逝,球隊吞下這樣一份大合同不會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不光是莫雷,當時很多人都以為NBA球隊的薪資空間會在未來幾年出現暴漲。然而事與願違。自從兩個賽季以前薪金空間出現一次大漲之後,最近幾個賽季的漲幅都非常溫和。
2015-16賽季,各支球隊的薪金空間不過7000萬美元,隨後一年(2016-17賽季)便暴增至9410萬美元,接著是9910萬美元(2017-18賽季),而即將到來的2018-19賽季薪金空間則為1.019億美元。
許多球隊選擇在2016-17賽季來臨之際大肆揮霍手中的支票,這樣一來現如今手頭仍有富餘的球隊寥寥無幾。
幸運的是,過去幾個賽季太陽始終堅持「廣積糧」的戰略方針,這使得他們每一年的花銷都維持在最低水準。同火箭完成這筆交易、得到了萊恩-安德森之後,太陽未來幾個賽季的花銷也只是出現了平緩增長,增幅大約為400萬美元。
這也就是為什麼,太陽隊是最合適的交易對象。曾經擺在火箭面前的一大困境,得以在太陽的幫助下完成擺脫。
準則二:困境要解決
由於安德森的存在,休斯頓火箭的薪金狀況不容樂觀,因此擺脫前者的大合同成了球隊運作中的重中之重。於莫雷而言,他最引以為豪的莫過於球隊陣容有著無限的排兵可能。然而此前安德森的存在限制了這種可能性;如今奈特和克裡斯加盟火箭,球隊的陣容安排可謂「柳暗花明又一村」。
火箭為了能擺脫薪金空間的困境,同樣付出了一定的代價,那就是2018年的二輪秀丹東尼-梅爾頓。梅爾頓在夏季聯賽的表現非常出色,儼然是一位冉冉升起的新星,相信他在攻防兩端能為太陽帶去不小的幫助。
而太陽給出的籌碼也相當誘人:布蘭登-奈特,這位有著相當天賦的後衛可以迅速為球隊帶來積極影響;馬基斯-克裡斯,作為內線新人他的實力還沒有得到很好地證明,他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過去幾個賽季,奈特飽受傷病困擾,這一點著實令人擔憂。不過休斯頓火箭訓練師凱西-瓊斯一直都是業內公認的康復專家,我個人還是對奈特充滿信心,無論他披上紅色戰袍的時間有多長,奈特都有望成為一名靠譜的板凳球員。
克裡斯是2016年的8號秀,職業生涯一直都沒有綻放出璀璨星光。2017-18賽季,克裡斯一共出戰72場比賽(其中49場首發出戰),場均得到7.7分5.5個籃板,三項投籃命中率分別為42.3%、29.5%以及60.8%。
克裡斯在剛步入職業聯賽時,外界曾對他寄予厚望,然而太陽在幾年的培養後最終決定和這位年輕人分道揚鑣。馬特-布拉斯是毒蛇隊的主教練,同時他也是火箭隊的「明日之星」,相信在未來一段時間裡,他會同哈基姆-奧拉朱旺以及邁克-德安東尼的教練團隊一道,悉心培養克裡斯。
克裡斯身上還有相當多的天賦等待兌現,如果火箭能夠將他培養成我們最為期待的樣子,那麼火箭必然會是最終的大贏家。
幾個數據
未來兩個賽季,奈特將分別領到1460萬美元以及1560萬美元的薪水;至於克裡斯,目前他仍然處於新秀合同期內,未來兩年的薪水分別是320萬美元和410萬美元,他的到來基本不會對火箭薪金空間帶來大的影響。
交易來奈特和克裡斯之後,火箭未來兩個賽季能分別節約260萬美元以及170萬美元的空間。
通過這筆交易,莫雷將已是累贅的安德森兌換成了兩名能為火箭帶來更多貢獻的球員,降低薪金空間風險的同時,還提高了整支球隊運轉的靈活性。
此外,Woj還在報導中透露,太陽隊還在交易中設法讓安德森同意了球隊的請求,他最後一年2100萬美元的薪水由原來的全額保障降為部分保障,保障額度為1560萬美元,這剛好等同於奈特合同最後一年的薪水。未來太陽仍然可以採取進一步的行動,他們既可以全額支付安德森2100萬美元的薪水,也可以選擇趁早將他的合同買斷。
未來幾年,太陽仍然有著充足的薪金空間,因此球隊動用延伸條款買斷安德森1560萬美元的最後一年合約意義並不大,他們完全可以財大氣粗地一口氣付清這筆錢。這樣一來,安德森的合同也不會長期佔據太陽的薪金空間。太陽可以輕鬆吞下安德森這一個賽季的大合同,而他們也收穫了心儀的球員——梅爾頓。
準則三:底線要堅持
這筆交易帶給我們什麼啟示呢?那就是永遠不要低估莫雷的恆心與能力!雖然接納奈特和克裡斯二人,火箭也要承擔一些風險,但是這兩名球員在各自的位置上給火箭帶來的提升,還是相當可觀的。
通過這筆交易,火箭一來節約了一部分薪金空間,二來為球隊添加了兩位即戰力。奈特加盟火箭後,球隊的後衛線出現了人才過剩的情況,但是我覺得德安東尼必然對奈特的到來持歡迎態度。考慮到德安東尼在火箭推行的進攻打法(順帶一提這套戰術今後必然留名火箭隊史),往往是由持球後衛通過不斷提升進攻節奏來發動的,那麼後衛線上必然是「多多益善」。
火箭在休賽期的各種運作,使得球隊陣容深度進一步得到強化,在我看來他們有望在新賽季創造更多記錄。
說句實話,其實我非常期待梅爾頓身披火箭戰袍、逐漸成長為一代新星的劇情。但很可惜NBA畢竟是個商業聯盟,而且火箭正處於「贏在當下」的關鍵期,為了能夠繼續和金州勇士形成強強對話的局面,球隊必須付出各種代價。所以總的來說,火箭的這筆交易是走在正軌上的。
對於安德森,我更是不會有任何一句指責的話。過去幾年他經歷了常人想像不到的巨大挑戰,而他應對挑戰的方式堪稱典範。不過這裡畢竟是職業賽場,借用一句老話,人們最關心的其實還是「你最近為我做了什麼?(What have you done for me lately? )」
我知道,這句話其實是珍妮-傑克遜一首歌的歌名,我無心為她打廣告(就算真的打了廣告又能怎樣呢),不過這句話背後蘊藏的深意,其實也一直值得我們深思。說實話,我們每個人都該好好想一想這個問題。
這筆交易究竟哪一方獲利更多,實在是很難講;但是有件事毋庸置疑,那就是兩支球隊在交易中給出的籌碼,都會在或短或長的時間裡給新東家帶來新的解決方式,從而讓球隊煥發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