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如一日,她紮根貧困山區,千方百計幫助群眾發展特色產業尋求致富門路;修路、打井、建廣場、安路燈,她與百姓並肩作戰,用智慧和勤勞作為通行證,帶領山區群眾走上了幸福的小康路;她用辛勤的勞動和汗水,維護著山區的環境衛生整潔,認真履行了「讓南山每天都乾乾淨淨」的承諾;她充分調動廣大婦女和家庭參與「出彩人家」創建的主動性,在南部山區掀起「戶戶競相出現、村村競相美麗」熱潮。她就是南部山區管委會黨政辦公室副主任李茉莉,人如其名,恰如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把根深深扎在偏遠的大山裡,為她熱愛的父老鄉親們送去芳香。
小地瓜成了農民發家致富的「地下銀行」
2012年5月,李茉莉作為濟南市直「第一書記」下派扶貧安城鎮冷飯店村。上任伊始,她便一戶戶走訪調查,了解群眾致貧原因。通過調研,她發現冷飯店村歷來有種植鮮食地瓜的傳統,於是決定將扶持該村地瓜產業作為開展工作的主攻方向。
李茉莉向市農業局申請20萬扶貧資金,為該村建地瓜育苗池20個和300平方米地瓜育苗大棚1個,培育地瓜苗40萬棵。為了擴大地瓜銷售渠道,李茉莉聘請專業人士設計了地瓜宣傳彩頁,她拿著宣傳冊一個單位、一個商場的跑銷售、做宣傳、搞推介,通過在濟南的社會資源,把冷飯地瓜打進超市、賣進省城;為了破解地瓜「龜裂」病難題,她帶領兩委班子請來農科院專家「把脈」,並在專家的指導下對地瓜苗進行脫毒繁育,從根本上解決了鮮食地瓜品質褪化、產量降低的難題。同時成立了「山香地瓜合作社」,將散戶種植的地瓜統一收購,通過地下儲存,錯季上市,地瓜銷售價格提高二至三倍,促使農民年人均增收5000餘元。小小地瓜成了安城農民發家致富的「地下銀行」。
為了徹底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李茉莉多方「化緣」,籌措資金為冷飯店村鋪設道路,安裝路燈,建設健身文化活動廣場和文化大院。現在,每天晚上,冷飯店村的文化廣場上就會燈光明亮,樂聲悠揚,男女老少踏著歡快的節拍翩翩起舞,一派溫馨祥和,村民們打心眼裡感謝他們的「李書記」。
飽經滄桑的小村莊涅槃重生
三年扶貧期滿,同來的夥伴們都回省城了,而李茉莉卻主動要求留了下來,因為她的心已經和這片土地聯繫在一起,她割捨不下這一方淳樸的老百姓。2015年9月,李茉莉被組織下派扶貧安城鎮西鳳凰村。
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記者來到西鳳凰村,只見一條寬闊的水泥路直通村外,乾淨整齊的路面配上路兩側嶄新的路燈、圖文並茂的文化牆讓人精神振奮。眼前的一切很難讓人相信,就在三年前,這裡還是個山路崎嶇、靠天吃飯,市級掛上號的貧困村。
西鳳凰村全村82戶,276人,其中貧困戶9戶,14人,均為老弱病殘弱勢群體。村內耕地面積達500畝,但由於地處偏遠,村民收入以種植農作物和養殖畜牧為主,村裡沒有任何經濟收入。李茉莉爭取省財政專項資金100萬元,對西鳳凰村外通主幹道近3000米公路進行硬化,讓這些祖祖輩輩飽嘗了「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痛苦的村民告別了「行路難」;爭取派駐單位市檔案局支持,投資10萬元為西鳳凰村購買大型機械設備一臺,解決群眾糧食收割難題;協調縣水務局爭取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0餘萬元,為西鳳凰村打深水井兩眼,解決村民灌溉用水難問題;在主幹道路兩側安裝路燈28盞、完成了4戶貧困戶的危房改造工程、開工建設村委和文化大院……
在西鳳凰村,村民們提起他們「李書記」兩年來的工作業績,都是讚不絕口,最為幹部群眾稱道的是她探索嘗試的光伏發電扶貧項目。在充分考察調研的基礎上,李茉莉爭取扶貧項目資金40萬元,為9戶貧困戶共計19人安裝了屋頂光伏電站,在保證貧困戶自家用電基礎上,還可向國家電網售賣,每戶每年增加穩定收入近5000元,使貧困戶不出家門便可掙錢。該扶貧方式一次投資長期收益,項目有效期近20年,為貧困群眾找到了一條穩定有效的脫貧途徑。西鳳凰村——這個飽經滄桑的小村莊,在李茉莉的帶領下,終於涅槃重生,振翅奮飛。
率先推行農村垃圾分類助力鄉村振興
五年「第一書記」工作經歷,為李茉莉積攢了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2017年7月,她再赴南部山區管委會綜合執法局工作,主要負責南部山區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在充分結合南部山區實際的基礎上,她科學謀劃,搶抓重點,精心打造了高而辦事處農村垃圾分類試點,通過投放分類垃圾桶和垃圾分類專業收集車,指導建成陽光堆肥房,在全市率先推行農村垃圾分類。
現如今,李茉莉任南部山區黨政辦公室副主任,主要負責工會、共青團、婦聯和宣傳工作。為鼓勵工會和職工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她積極配合市總工會推薦上報濟南市模範職工之家、模範職工小家、優秀工會工作者、優秀工會積極分子和一線幹部職工療休養等名單,在南部山區營造了學習勞模、爭當勞模、關愛勞模的良好氛圍。她致力於夯實團的組織基礎,組織開展南山團委建立、直屬團委換屆、團員及團員證鋼印的管理、推優入黨、團費收繳等工作,堅持統籌兼顧、合理安排、正確處理開展共青團工作與單位各項工作的關係,真正做到了「兩不誤,兩促進」。此外,她注重發揮婦聯組織優勢,藉助「爭創出彩人家,共建美麗鄉村」活動熱潮,引導南部山區廣大農村婦女和家庭學先進、趕先進。她帶領創建村赴章丘學習創建經驗,開展了4期基層婦女素質提升集中學習活動,組織基層繪製文化牆、花草牌、宣傳牌、一封信,為示範戶發放獎牌、抽紙盒、圍裙、水壺等獎勵物品,使「戶戶爭出彩」的創建氛圍在南部山區蔚然成風,持續激勵每個家庭為南部山區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巾幗力量。在做好工青婦工作的同時,她積極參與籌備山東省文博會,精心設計南部山區參展內容,協調展位和設計公司,高質量完成展會參展任務;主持舉辦全區信息上報工作培訓會議,進一步規範各街鎮、機關各部門信息上報工作;積極參與南部山區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組織動員各街鎮及相關責任單位緊盯目標,正視問題,強化整改,全面做好測評迎查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