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爪龍,原意屬名為堅實的利爪,沃克氏重爪龍的爪子比較其體軀而言真是龐大,重爪龍屬於食肉的獸腳類恐龍,以前肢有大的爪而得名。
重爪龍發現於英國南部,與其它的食肉恐龍有很大差別,除了前肢有大的爪而不象其它大型獸腳類恐龍那樣前肢非常退化外,嘴和牙齒也類似於鱷魚而不似其它大型獸腳類恐龍,可能也是象鱷魚一樣以魚為食。沃克氏重爪龍的牙齒和上、下顎與鱷類極為相似,非常可能它生活在水邊,或者潛入淺水中,用它可怕的利爪來捕食鱷魚,很像是大型灰熊一般。
據美國的《每日郵報》17日報導,英國科學家經過20多年的努力,於16日成功復原了世界上第一具被發現的食魚恐龍化石———重爪龍化石。這隻重爪龍的化石1983年被首次發現,它的胃裡殘留著魚的骸骨,那是科學家第一次發現食魚恐龍。
為了紀念發現這隻重爪龍化石的業餘收藏家威廉·沃克,科學家將它命名為沃克氏重爪龍。
經過23年的研究,英國科學家們終於在16日製作完成了重爪龍機械模型,使人們擺脫了往日只能通過平面和動畫欣賞的局限,可以近距離、更直觀地了解重爪龍。
古生物學家安吉拉·米爾納博士說:「第一次看見它真正的模樣,我們都很興奮。」
重爪龍化石和模型最近會在英國國家博物館展出,活動一直持續到明年的8月。
這隻重爪龍死時的壽命是10歲,約4米高、10米長、2噸重。但是科學家們估計,如果能再生活20年,它的體積將達到現在的4倍。
重爪龍頭部扁長,鱷魚一樣的嘴裡塞滿了96顆鋸齒狀的細牙,爪子上還有鋒利的倒鉤,前肢強壯。這些在模型上都有明顯的體現。
重爪龍和現在同樣以魚為生的大白鯊不同,大白鯊愛吃熱帶海洋中的魚類,而重爪龍則在1億2500萬年前的沼澤和淡水河裡捕獲獵物。它們隱身在黑暗中等待獵物,時刻準備用自己極具殺傷力的鉤爪抓魚,然後再用鋸齒牙將它們咬碎。基本上,重爪龍每天要吃掉25公斤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