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有一條消息上了熱搜,根據貴州有些村民反映,他們最近經常在山裡聽到了「嗡嗡」叫的一種怪聲,吸引了很多人前去查看。有些村民表示,這種聲音有點像嘴巴對著瓶子吹氣的聲音,而且聲音出現的時間並不固定。
甚至有些網友還錄取了視頻,傳到了網上,只是視頻裡還被網友添加了一些類似於「虎叫」的聲音,聽不出它的原聲。不過可以肯定並不是人為惡作劇或者地質活動引起的。
為了弄清楚真相,當地專門邀請了專家前去查探,經過專家們的現場查探,再仔細分析了不明聲源,並且結合目擊證人的描述,專家們基本可以確定這是黃腳三趾鶉發出的叫聲。而且並非第一次出現這種聲音,其實在此之前,就有不少村民聽過這種叫聲,只是大家並沒有太在意,直到最近由於當地雨水頻繁,人們害怕這種叫聲會引發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才會更加關注這種叫聲。
鳥類的叫聲有很多種,比如布穀鳥喜歡「布穀布穀」地叫著,黃鸝鳥的叫聲清脆響亮,非常動聽,還有的鳥類叫聲則比較洪亮等。而黃腳三趾鶉的叫聲最為特別,它的叫聲洪亮悠長而又低沉,乍一聽很像牛叫,也有人覺得像虎嘯龍吟,所以這才引起了當地人的關注,那麼,黃腳三趾鶉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怪鳥呢?
黃腳三趾鶉是一種小型鳥類,屬三趾鶉科,在貴州地區屬於夏候鳥,經常棲息於一些低矮山丘的灌木叢裡,有時候也會出現在農田裡。黃腳三趾鶉有多個別名,有些地區叫地悶子、水鵪鶉和三爪爬等,它的體型很小,整體重量最多120克,也就是說還沒有一斤重。它的外表也並不出色,既沒有漂亮的羽毛,也沒有優雅的體態,渾身只有黃褐色的羽毛,上面點綴著一些黑褐色的小斑點,尾巴很短,是灰褐色的。
黃腳三趾鶉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雙腳和嘴巴都是黃色的,腳上還有三趾,奔走起來非常靈活。其中雌鳥和雄鳥雖然外形很像,但雌鳥的體型更大,顏色也會更加鮮豔。很多人看到這種嬌小而豔麗的小鳥都會以為它的叫聲必然也是清脆婉轉而動聽的,可是黃腳三趾鶉卻並非如此,它發出的聲音既低沉而又洪亮,聽上去就好像牛的叫聲,尤其是在繁殖期,它的聲音更加低沉而悠長,所以很多人都誤以為是「龍吟」。
黃腳三趾鶉的主要食物一般是植物嫩芽、漿果、草籽和一些小蟲子,因為它雖然能快速奔走,卻不太會飛行,所以總是一邊走一邊啄食植物或小蟲子。但不管是覓食還是奔走,黃腳三趾鶉向來喜歡單獨行動,不喜歡群體活動,而如果遇到了天敵,它們就會快速奔跑到灌木叢裡或是一些茂密的植物下面躲起來。
只有受到驚嚇的時候,黃腳三趾鶉才會飛起來,雖然飛得不高,卻很快速,而且它一般會沿著地面直線飛行,並落到草叢裡去躲起來。
黃腳三趾鶉住的窩也很簡陋,甚至地上的一個淺坑都可能被它當成了窩,而它也不會精心修築自己的窩,只是隨便銜點枯草墊一墊就行了。也正因如此,黃腳三趾鶉的窩並不固定,甚至隨便走到一個地方,看到有淺坑就會住下來。
通常情況下, 黃腳三趾鶉是很少鳴叫的,只有在每年5~8月的繁殖期時,它才會頻繁地鳴叫,叫聲低沉而洪亮。而且黃腳三趾鶉和大多數鳥類不同,它們是雌鳥向雄鳥求偶,而且一隻雌鳥會和多隻雄鳥交配。到了繁殖期的時候,雌鳥會在灌木叢、農田、草地等地方發出鳴叫,吸引雄鳥前來,這時,雌鳥就會圍著雄鳥轉,藉此吸引它的注意力。
有時候也會出現多隻雌鳥向雄鳥求偶的現象,不過雌鳥可不「痴情」,它在和雄鳥交配以後,就會去找淺坑,並產下鳥卵,之後就走掉了,既不理雄鳥,也不管未出生的雛鳥,而孵卵養娃的重任就落到了雄鳥的身上。雌鳥走後會找下一隻雄鳥交配,並繼續產下鳥卵,直到繁殖期結束。
不得不說,黃腳三趾鶉確實和很多鳥類不同,不僅是它的叫聲不同,就連繁殖的方式也不一樣。那麼,你見過黃腳三趾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