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底到太空,超級高鐵的前世與今生

2020-12-06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劉文元

2013年,在「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號召下,超級高鐵的概念(一種在真空管道中運行的交通工具)廣為人知,近幾年迅速成為許多國家科研和社會討論的熱點。但其實,類似的設想早在兩百年前就已經有人提出。

本文將對真空管道運輸的演進歷史進行簡要梳理,一窺超級高鐵的前世與今生。

01 壓力差即動力

真空技術的發端,歷史上有確切記載的就是1643年的託裡拆利實驗:在密封的長管中注滿水銀並倒置在水銀槽裡即可發現,大氣與真空之間的壓力差,能夠頂起760毫米水銀柱。而真空技術應用的第一個案例,則是1654年的馬德堡半球實驗:將兩個半球合成為直徑119釐米的球體,並用真空泵抽空內部氣體,之後在兩側各用8匹馬都無法拉開。

馬德堡半球實驗

可以說,這兩個著名的實驗都利用了大氣與真空[1]之間有巨大壓力差的原理,同時也是這種壓力差能夠產生機械作用力的證明。後人也從中得到了輸運物品的啟發。

1799年,一位名叫喬治·梅德赫斯特的英國機械工程師和發明家,申請了一項通過壓縮空氣獲取動力的風機泵專利。次年,他又申請了利用壓縮空氣驅動汽車的「風驅」發動機專利,與此同時,他提出風驅汽車服務計劃,並建議在行車路線上設置泵站為其持續補充動力,可以理解為類似於電動汽車和充電樁之間的關係。

大氣鐵路

大氣鐵路

基於此前的構想,梅德赫斯特於1810年提出真空郵遞線的設想,並認為這種利用氣壓差在管道中傳送信件和貨品的方法,比郵遞員挨家挨戶運送要更加快捷、高效。進一步地,他開始想像用規模更大的管道運輸列車的可能性。

1812年,他首次發表了一篇關於大氣鐵路的理論計算文章,論證了在鐵軌上方架設直徑數米的管道,通過氣壓差來快速運送貨物和乘客的可行性、效果和優勢。此外,他還構想了另一種大氣鐵路的形式,即在鐵軌下方鋪設一根長管,管道內有器件與列車相連,器件在氣壓差的驅動下運動,從而帶動列車行進,列車的動力源不是車頭,而是車體下方的管道。

在他去世前不久的1827年9月,出版了著作《新型內陸運輸系統》,對氣動推進推崇備至,認為這種方式即使沒有馬匹或其他動物提供動力,也能達到96公裡的時速。

大氣鐵路利用氣壓使車體沿軌道前進,而非用車頭作為動力。

然而,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大氣鐵路並沒有成功實施,這一設想也就逐漸被束之高閣。直到2018年,一位89歲的美國工程師馬克斯·施力格把它變成現實:他在自家的葡萄園裡架設了一條軌道,鐵軌之間有一根直徑30釐米的聚氯乙烯管,管道外連一臺泵,用以抽出管中的空氣或將空氣注入管中。

馬克斯·施力格的大氣鐵路

在氣壓差的作用下,管道內的「推力車」便帶動與之通過磁鐵相連的列車行駛起來。這套只有標準鐵路系統六分之一大小的模型運行結果表明,它能夠輕易克服傳統列車無法逾越的陡峭坡度,而且運行噪音更小,不需要高架輸電線路,泵也能用可再生能源驅動。

馬克思·施力格用大氣鐵路的模型進行演示:在管道一端向內吹氣,列車模型就會在氣壓推動下行進。

2、從舊理論到科幻到新理論

在梅德赫斯特去世後的一個多世紀裡,真空管道運輸的理論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和完善。而且,此種運輸方式在剛剛興起的科幻文學中也大放異彩。那些作品中的設想看似超前,但其實從時間線上看,要滯後於科學家的理論研究,都有各自的理論原型。

1888年,儒勒·凡爾納的兒子米歇爾·凡爾納受大氣鐵路的啟發,發表了超短篇小說《未來快車》。小說中設想了一種鋪設在大西洋海底的鋼鐵管道,長度超過4800公裡,直徑約1.5米,重量超過1300萬噸,將歐洲和北美連接起來。管道被三層鐵網包裹,外表面塗滿樹脂,以使其免受海水活動的侵害。

在強大的氣流吹動下,管道內列車的時速高達1800公裡,從波士頓出發,兩小時四十分鐘內就能抵達利物浦。這種系統的優點顯而易見:管道的內表面經過精細拋光,有抑制乘客緊張不安情緒的作用;根據季節的不同,氣流可以調節、均衡管道內的溫度;拋開重力和損耗等問題,該系統的建造和運營費用低廉,所以票價也難以置信地低。

藝術家A. J. Johnson為《未來快車》繪的插圖

不過,大氣鐵路需克服空氣阻力,以及車輪與鐵軌間的摩擦力,理論速度天花板較低。另外,即便車輛能夠達到很高的速度,那時的氣動噪聲和氣動振動也會變得很大,能量消耗也隨之大幅提高。因此,隨著科學的發展,理論研究逐漸朝著擺脫摩擦力和空氣阻力的方向前進。

1904年,現代火箭技術之父羅伯特·H.戈達德提出vactrain的設想,這是首個現代意義上的真空管道運輸系統。其時,他還是美國伍斯特理工學院的大一新生。他設想列車在保持真空狀態的管道中滑動,為了通過非磁性手段使列車加速、減速,以及防止摩擦,需要在相對可移動部件,比如車輪與車軌之間施加流體壓力,方法是用噴嘴噴出高壓高溫液體,液體被噴出後立刻就會變成高壓蒸汽,從而使車體懸浮於軌道上。

實質上,列車可以看成是在一層高壓液膜上行駛。1906年,戈達德在短篇小說《高速往返》中完善了這一設想。三年後,《科學美國人》以《快速交通的極限》為題發表了該作品的概述。

戈達德vactrain專利中的示意圖

戈達德的設想可以說是大氣鐵路向超級高鐵的過渡。與大氣鐵路相比,vactrain的管道處於真空狀態,列車不再利用氣壓差提供動力,並且首次考慮到降低空氣阻力,杜絕列車與軌道間產生摩擦。與超級高鐵相比,vactrain的形式已經與之非常接近,只不過在使列車懸浮和行進的手段方面,絕大多數超級高鐵方案均採用磁懸浮技術,vactrain利用的是高壓氣體。

1955年,波蘭科幻大師斯坦尼斯拉夫·萊姆出版了《麥哲倫星雲》。這部小說以32世紀的共產主義烏託邦為背景,人類已經完成整個太陽系的殖民,正在嘗試星際旅行。在小說中,萊姆描寫了一種名為「Organowiec」的洲際真空列車,這種列車在透明的真空管道中能夠以超過1666公裡的時速行駛。這顯然受到了vactrain的影響。

《僱傭兵》封面

1962年,美國科幻作家麥克·雷諾茲發表在《類比》上的短篇《僱傭兵》,更是將真空管道運輸提到至關重要的位置。

在小說中,和平已經實現,為防止出現世界毀滅的可能,政府規定戰鬥僅能使用20世紀以前設計的武器,並且,所有的戰鬥都會進行電視轉播以娛樂大眾。各大公司利用僱傭兵部隊解決商業糾紛。在運輸行業,大陸氣墊船公司處於壟斷地位。而新近興起的真空管道運輸公司則能大幅降低運輸成本,並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服務,從而打破壟斷,但首先,它不得不與前者進行戰爭。

當然,不僅是武器,就連小說中的交通工具也都是20世紀之前就存在的設想。氣墊船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716年,瑞典科學家伊曼紐爾·斯維登伯格在研究交通工具表面效應時提到的「懸浮」一詞。到了19世紀初,有人認識到將壓縮空氣打入船底,可以減少航行阻力,提高航速。真空管道運輸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810年梅德赫斯特的真空郵遞線構想。因此,無論是小說中,還是在真實的歷史上,真空管道運輸的確都比氣墊船更新一些。

如果說以前的研究主要限於理論計算方面,那麼到20世紀70年代,真空管道運輸的擁躉羅伯特·M.薩爾特則開始考慮實際的運營問題。其時,他設想了一種位於地下數百米的堅固巖層中的真空管道系統「Planetran」,貫穿美國東北部的各大都市,並在8個州設立9座車站。

當時,日本新幹線已經運營了近10年,磁懸浮列車的研究也正在世界各國如火如荼地開展,但技術終歸不甚成熟。所以,他並未將磁懸浮技術應用於自己的設想,而是提議使用鋼鐵輪胎。列車利用電磁力加速,減速則依靠擠壓前方稀薄的空氣,以及相鄰管道內列車的加速來實現。它可以看做大氣鐵路與vactrain的融合版本。

該系統最值得稱道的,當屬其驚人的節能能力。作為「高能量守恆系統」,列車在減速時,會將大部分能量返回系統,以供相鄰管道內的車輛加速時使用。此外,普通列車行駛過程中,空氣阻力所佔總阻力的比例超過70%,而真空管道內腔的空氣阻力則會極大地降低,能耗自然隨之降低,使得每位乘客消耗的能源成本還不足1美元,而且整段路程的平均時速能達到4800公裡,從美國東海岸到西海岸只需21分鐘。

薩爾特認為,這套系統將有助於減少飛機和地面交通工具對大氣造成的破壞,有巨大的環境和經濟效益。因此,他稱Planetran是美國「合乎邏輯的下一步計劃」。然而其建造成本預計高達1萬億美元,所以該計劃並未被政府採納。

3、超級高鐵應時而生

隨著磁懸浮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性成果,真空管道列車的倡導者們也意識到,這可能是其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1991年11月,傑拉德·K.奧尼爾提交了一項專利申請,提出「磁飛行」的設想:位於管道內的列車是在單軌上行駛,而非傳統的兩條鐵軌。在軌道上裝有永磁體,裝配可變磁體的列車在電磁力的作用下懸浮於軌道上。他推算,如果將空氣從管道內抽出,那麼列車的時速就能達到4000公裡。

時間進入21世紀,獲得真空的技術已經成熟,高速磁懸浮列車也先後在中國上海、日本山梨等地投入使用。看起來,超級高鐵萬事俱備了。2013年,有感於北加州高速鐵路工程緩慢,特斯拉及SpaceX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公布了長達57頁的白皮書,提出在洛杉磯與舊金山之間修建560公裡超級高鐵(hyperloop)的想法。

在這套系統中,運輸艙在真空管道內以1220公裡的時速運行,使艙體懸浮的能量來自太陽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有趣的是,馬斯克設想的是類似於戈達德提出的氣動懸浮方式。可以看出,超級高鐵幾乎完全脫胎於以前科學家的理論構想。

此後,又有多家公司和科研機構相繼進入超級高鐵的研發陣營當中,其中就包括中國航天科工、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交通大學、西京學院等國內機構。不過,它們均採用磁懸浮的方式。在大家最關心的最高時速上,有的機構也給出了6500公裡的數據。至於能否達到,現在尚屬未知。

誠然,超級高鐵看似非常貼近人類當前的科技水平,但實際上仍有許多關鍵問題有待研究解決——

超高速運行條件下的車軌作用:高速列車車軌的作用機理是車輛系統動力學的核心,但目前高溫超導磁懸浮車的實驗研究,主要集中在準靜態或低速範圍,實驗數據難以支撐更高速度(超過600公裡/小時)下磁懸浮車懸浮與導向穩定性的研究。空氣動力學問題:真空管道內稀薄空氣產生的氣動阻力,是列車運行的主要阻力。對於此種低壓高速氣流,現有的仿真很難準確模擬。管道可靠密封與高效抽真空問題:一方面,保持直徑數米、長度上百公裡的管道內長時間的真空度[2],對管道的結構和密封性要求極高。另一方面,快速抽除如此大空間內的空氣,並且精準維持其中的真空度,對真空設備也提出更高挑戰。散熱問題:在低氣壓環境下,地面上起重要作用的對流傳熱方式幾乎不起作用,傳導和輻射將成為主要散熱方式。研究低氣壓下列車表面的升溫特性以及電氣設備的散熱機理,保證系統內的熱平衡,是不容忽視的課題。封閉管道內的通信與救援問題:首先,真空環境下的無線電信號傳播尚待研究。其次,管道內為真空狀態,且密封效果好,不易被外界破壞,如果出現突發事故,如何快速救援,也是一個值得思考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正是因為以上及更多未被提及的問題,超級高鐵還停留在模型試驗階段,遠未達到載人測試的地步。好在理論上完全可行,再加上全世界攻關的科學家較之以前也更多,所以成為現實還是有希望的。

4、飛向太空

值得一提的是,在研究真空管道列車的過程中,科學家們也曾暢想用這種手段加速飛行器的可能。因為傳統火箭如果增大載荷,就要將體積造得更大,也要塞進更多的化學推進劑。而真空管道運輸不僅速度快,還節約能源,倘若用來加速飛行器,那麼飛行器的體積就可以更小,或是載荷得以提高。

2001年,六十年代超導磁懸浮(現代磁懸浮列車的基礎技術)的發明者之一、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研究員詹姆斯·鮑威爾,提出了野心勃勃的星際列車(StarTram)計劃,即磁懸浮太空發射系統。

顧名思義,該系統需將磁懸浮太空船置入一條伸向天空的彎曲的真空管道內。第一代系統的管道長度130公裡,出口高度3~7公裡。最佳地點是智利的安第斯山脈或新墨西哥州南部的白沙飛彈靶場。加速後,太空船能以14300~31500公裡的時速衝出管道,逃離地球大氣層。這已經非常接近第二宇宙速度。

星際列車每隔1小時發射一次,每次發射可攜帶超過70噸重的貨物。從每公斤發射成本來說,該系統僅需20~50美元。要知道,就連SpaceX也只敢說從原來的4600~20000美元降至1400美元。從建設費用上來說,第一代系統需要200~400億美元,遠低於太空梭30年周期中花掉的1960億美元,與美國2018年的6430億美元軍費開支相比更是微不足道。

研究團隊規劃,第一代星際列車主要運送衛星等貨物,將於本世紀二十年代完成。第二代系統管道的長度為1000~1500公裡,出口高度22公裡,每年運送一百萬名太空遊客,每張船票只需5000美元,計劃於本世紀三十年代建造完成。

當然,星際列車不僅要面臨超級高鐵既有的問題,還增加了很多難度超大的工程難題,比如,管道的架設、飛行器在管道中的懸浮控制,等等。不過,星際列車甫一提出,就得到了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在可行性方面的驗證,目前也有相關的理論研究和模型試驗。如果星際列車能夠成真,它或許能將人類帶入一個全新的航天時代。

[1]人類的技術手段無法獲得絕對真空。學術界定義的真空是一個相對狀態,比大氣壓低即可稱為真空,涵蓋了從一個大氣壓(約105Pa)到虛無的絕對真空(0Pa)之間的寬廣範圍。

[2] 對氣體稀薄程度的量度。

【本文首發於《科幻世界》雜誌2020年第2期,原標題《從地底到太空——真空管道運輸演進史》】

相關焦點

  • 超級颱風山竹被除名?還原山竹的前世今生
    原標題:還原山竹的前世今生颱風山竹被永久除名了嗎天氣網訊山竹就這麼有預兆的登陸了廣東,即便如此,還是造成了一定的傷亡,而據說一般颱風造成重大傷亡事故就會山竹就這麼有預兆的登陸了廣東,即便如此,還是造成了一定的傷亡,而據說一般颱風造成重大傷亡事故就會被永久除名,然後取新的名字來代替它。
  •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前世今生
    上一篇文章用30年30圖呈現了哈勃帶給我們的宇宙視覺盛宴,今天則將為大家介紹哈勃太空望遠鏡傳奇的前世今生。1.緣起探索宇宙是人類在好奇心驅使下的一種表現。然而,人類對宇宙的認知一直受到觀測能力的限制。望遠鏡的發明突破了肉眼觀測的局限,將人類認識宇宙的層次提升到全新高度,引發重大變革。到了18世紀,望遠鏡已經成為人類研究宇宙不可或缺的工具。
  • 廖閱鵬: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你夢回前世,總結今生!
    最近在最右上,看到了一則消息,許多人聽了廖閱鵬的前世今生催眠曲,都看到了自己的前世,我覺得很神奇,便趁著月黑風高之夜,孤身一人躲在被窩裡,悄悄的打開了喜馬拉雅收音機,點開了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上耳機,準備一場穿越之旅。
  • 你相信前世今生嗎?
    你相信前世今生嗎?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相信,不過我想還是相信的成份多一些吧!那個網絡上流傳了很久的《前世今生催眠曲》我是最近才看到的,感覺很神奇,好多網友都說自己看到了前世!我也很想看一看自己的前世,記得在網易裡測過自己的前世,是一個嬪妃,也測過說是皇后,但我都當做是娛樂,只是這一次,我在心裡潛意識的希望我可以了解自己的前世。進行催眠最需要的是心靜,從昨天開始到今天,我試了很多次都沒能成功,因為我無法靜下心來。當聆聽著大師的指導和美妙的音樂時,我的頭腦中似乎有影像,但現實卻清晰地佔據著全部的心裡。漸漸地,模糊的影像也便消失了。
  • 土星宮位看出你的前世和今生
    今生的你不願意再重蹈覆轍,因而痛改前非,抱持著「執著」的態度。即使遭遇到困難和挫折也絕不輕言放棄,頗具使命感。今生的你個性上一反前世,耐心相當好。第二類型者,土星二宮前世的你,豐衣足食,生活無慮,偶爾奢侈一時,悠遊度日,倒不成問題。但是,長久下來,縱使有金山銀山,也有用盡的一日。老年之後經濟狀況就很不好了。縱便想重新修正,奈何時光不再。這一份感慨延續到今生。
  • 催眠前世今生_啊漫老師:揭示你的夫妻關係
    前世今生,輪迴轉世,你是怎樣看呢?前世今生,有人信,有人不信。催眠中的前世今生,怎麼看?如果你相信前世輪迴之說,那這就是今生轉世之緣。如果你不是特別確定,催眠中的前世今生,實質上可以看成是發生在很久之前的事情(可能都忘記了),或者深埋潛意識的感受、記憶,以意象畫面的形式呈現出來。
  • 催眠:貪得無厭的前世,苦苦掙扎的今生
    ~01~今生她是一個18歲的小女孩,正面臨高考,發現自己內心有很多的悲苦擾亂她的心神無法安心讀書。所以她就突發奇想,想去看看她自己的前世,她認為或許看過了自己的前世,可以對今生的很多事情釋懷。畫面切換到她自己一個人在督軍府,然後聽到外面有槍聲,她走到外面發現有衛兵被打死了。她說,西安事變了。剛說完,她看到了自己和督軍已經來到了前線,她說督軍在打電話。她自己則喃喃自語地不停說,快把他關起來,殺了他,後面越說越激動,然後就喊頭痛頭痛,快受不了了。(催眠結束後,她還跟我說,她當時看到了很多屍體和血)。
  • 邂逅自己的前世今生 走進用LED燈泡打造的鏡屋
    鏡屋宛若繁星滿天【環球網綜合報導】還記得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之《2001:太空漫遊》的高潮部分嗎?主人公在去往另一個遙遠的星系前,深深地凝視著太空,充滿敬畏地感嘆浩瀚太空的繁星點點。據Web Urbanist網站報導,在鏡屋裡,這種敬畏的感嘆會再次襲擊你的靈魂!
  • 凡人修仙傳仙界篇——南宮婉的前世今生
    南宮婉身世之謎在凡人修仙傳仙界篇一千三百章《輪迴之爭》中,輪迴殿主意圖利用六道輪迴盤迴復南宮婉前世記憶,那麼我們猜想一下, 南宮婉的前世今生。首先我們要說一下南宮婉今生的身份,是下界失落界面「靈界」附屬的人界飛升修士,主要功夫是輪迴素女功,是韓立的道侶。韓立飛升之後南宮婉留在靈界,而在九元觀遇到南宮婉以如霜的身份現身,而且好像完全不認識韓立一般,但是這個人確實是南宮婉,而現在她正在恢復前世記憶,那麼問題來了。問題一:甘如霜的正式身份是什麼?
  • 科學看待前世今生/釋聖靜
    科學看待前世今生    作者:釋聖靜      從《物理》,以及《生物》《化學》,等綜合學科所新形成的《人類(磁場,所產生的同頻或者是逆向等物理作用,以及自然化學與生命化學所產生的化學作用,或異體同化,或同體異變,化分……      從潛意識和無意識,乃至於總是習慣性的想法,情緒,夢景,思想品德,等所形成了俗話說的,前世今生,來世……      其實前世,今生,來世,科學客觀而不失精確的定義:前世從當下此時的一念,往前無止的時間裡
  • 「催眠音樂」——能讓人「感觸」前世今生?
    專業人士稱,所謂看到前世的說法玄乎其玄,不足為信   想回到過去,看看你的前世嗎?這樣一個近乎荒唐的問題近來卻在網絡上「熱」起來——它與一段名為「前世今生」的音頻有關。  近日,記者在百度貼吧的「洛陽五中」貼吧中,看到這樣一個名為「來探索一下自己的前世今生」的帖子。
  • 行走的「太空飛船」:解密航天服的前世今生
    原標題:行走的「太空飛船」:解密航天服的前世今生  從「神五」到「神十一」  從出徵到返回,從艙內到艙外……  中國自行研製的航天服裝  始終伴隨著每一名航天員  保障著航天員的人身安全和工作效率  展示著航天員隊伍的良好形象  本次讓我們走近航天員系列服裝
  • 催眠治療與前世今生
    但它會始終推動著各方面的運轉,這就是耶穌今生在中國出現的原因:以現在最合適的途徑來繼續完成上帝的救贖。這個孩子就這樣一路靠著這個支撐順利成長到了青年,事業生活心理也還獲得了相對平穩的狀態。 然而,三十年後,父親的出現打破了這個平靜。他一下子慌了亂了,原來的故事出現了「縫隙」不再堅不可摧了。怎麼辦呢?
  • 說說歷史上雮塵珠的前世今生
    說說歷史上雮塵珠的前世今生時間:2020-04-12 15: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說說歷史上雮塵珠的前世今生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鬼吹燈之怒睛湘西中頻繁出現一個物件兒-----雮塵珠. 今兒我們就來講講雮塵珠 的前世今生! 關於這雮塵珠的由來有兩種說法.
  • 催眠:前世今生—我與女兒的約定
    你相信——「前世今生」嗎?一個聽上去無比玄妙而又浪漫的詞,它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致力於此的人至今仍在不斷探究。但是在心理諮詢界,利用前世回溯治療有效的案例數不勝數,所以不論真實與否,單從療愈效果上來說,前世回溯治療被證實從根源上是有效的。
  • 盤點動漫裡的前世戀人們:前世相戀,今生也要相愛
    人們常說前世的戀人,今生的緣分,還有就是前世500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這是人們對愛情的無限美好遐想,雖然沒有什麼科學根據,但是有些東西是科學也無法解釋的事,同時這會給人一絲希望和慰藉。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前世的戀人,說不定今生還可以互相找到對方,但是這個肯定是機率特別小的一件事情,因為很多人根本記不住前生發生了些什麼。今天我們來說說動漫裡的前世戀人。神無月的巫女《神無月的巫女》作為一部2004年上映的老番,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沒看過,但就其畫風、人設、劇情、內涵,即使放到現在也毫不遜色於一般番劇。
  • 搞笑漫畫:催眠師「終極催眠術」看女孩前世今生!女孩前世居然…
    搞笑漫畫:催眠師「終極催眠術」看女孩前世今生!女孩前世居然…催眠可以說是一種很神奇的魔術,他和大部分的魔術一樣,都是給人一種心理暗示,而催眠是讓人進入到一種潛意識的睡眠當中,而對於這個男子來說,他就是一名傳說中的催眠師,而他也在為這個女孩子進行催眠。
  • 奧比島七夕絕版搜集令 前世今生全解攻略
    導 讀 奧比島七夕絕版搜集令,前世今生全解攻略!不少玩家都在問奧比島七夕怎麼收集三世搜集令,集齊套裝。
  • 前世今生來世輪迴的幾種可能
    今生只記得小時候玩過的玩具、被父母打、被鄰居的雞公跟著啄……,我們卻無法記得前世的任何事。所以,來分析一下,三生輪迴的幾種可能:1、如果人掛掉之後,會進入另外一個來世的輪迴世界,過奈何橋,喝孟婆湯,這一定是每個鬼都要強制喝的,不容選擇,這樣才符合今生記不得前世的事實。
  • 前世今生未來(20201120)
    今天本文的主題是講一下順周期股的前世今生未來。08:44:34攻城獅感謝博士耐心解答按照博士的理論,我們可以把這些票導入到新建板塊中,按照18.1.1-20.6.30區間漲幅排序,找到漲幅最差,當前突破形態和rps最強的,耐心等待買點吧08:59:59===============1985年,泰勒和德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