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容傳感器的原理與應用

2020-11-25 電子發燒友

電容傳感器的原理與應用

發表於 2019-07-02 11:38:39

  電容傳感器的原理

  電容式傳感器是以各種類型的電容器作為傳感元件,將被測物理量或機械量轉換成為電容量變化的一種轉換裝置,實際上就是一個具有可變參數的電容器。電容式傳感器廣泛用於位移、角度、振動、速度、壓力、成分分析、介質特性等方面的測量。最常用的是平行板型電容器或圓筒型電容器。

  電容傳感器也常常被人們稱為電容式物位計,電容式物位計的電容檢測元件是根據圓筒形電容器原理進行工作的,電容器由兩個絕緣的同軸圓柱極板內電極和外電極組成,在兩筒之間充以介電常數為ε的電解質時,兩圓筒間的電容量為:

  式中L為兩筒相互重合部分的長度;D為外筒電極的直徑;d為內筒電極的直徑;e為中間介質的電介常數。在實際測量中D、d、e是基本不變的,故測得C即可知道液位的高低,這也是電容式傳感器具有使用方便,結構簡單和靈敏度高,價格便宜等特點的原因之一。

  電容式傳感器是以各種類型的電容器作為傳感元件,由於被測量變化將導致電容器電容量變化,通過測量電路,可把電容量的變化轉換為電信號輸出。測知電信號的大小,可判斷被測量的大小。這就是電容式傳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電容式傳感器的優缺點

  1、電容式傳感器的優點

  (1)溫度穩定性好

  傳感器的電容值一般與電極材料無關,僅取決於電極的幾何尺寸,且空氣等介質損耗很小,因此只要從強度、溫度係數等機械特性考慮,合理選擇材料和幾何尺寸即可,其他因素(因本身發熱極小)影響甚微。而電阻式傳感器有電阻,供電後產生熱量;電感式傳感器存在銅損、渦流損耗等,引起本身發熱產生零漂。

  (2)結構簡單,適應性強

  電容式傳感器結構簡單,易於製造。能在高低溫、強輻射及強磁場等各種惡劣的環境條件下工作,適應能力強,尤其可以承受很大的溫度變化,在高壓力、高衝擊、過載等情況下都能正常工作,能測超高壓和低壓差,也能對帶磁工件進行測量。此外傳感器可以做得體積很小,以便實現某些特殊要求的測量。

  (3)靜電引力小

  電容傳感器兩極板間存在著靜電場,因此極板上作用著靜電引力或靜電力矩。靜電引力的大小與極板間的工作電壓、介電常數、極間距離有關。一般說來,這種靜電引力是很小的,因此只有對推動力很小的彈性敏感元件,才須考慮因靜電引力造成的測量誤差。

  (4)動態響應好

  電容式傳感器由於極板間的靜電引力很小,(約幾個10-5N),需要的作用能量極小,又由於它的可動部分可以做得很小很薄,即質量很輕,因此其固有頻率很高,動態響應時間短,能在幾MHz的頻率下工作,特別適合動態測量。又由於其介質損耗小可以用較高頻率供電,因此系統工作頻率高。它可用於測量高速變化的參數,如測量振動、瞬時壓力等。

  (5)可以實現非接觸測量、具有平均效應

  當被測件不能允許採用接觸測量的情況下,電容傳感器可以完成測量任務。當採用非接觸測量時,電容式傳感器具有平均效應,可以減小工件表面粗糙度等對測量的影響。

  電容式傳感器除上述優點之外,還因帶電極板間的靜電引力極小,因此所需輸入能量極小,所以特別適宜低能量輸入的測量,例如測量極低的壓力、力和很小的加速度、位移等,可以做得很靈敏,分辨力非常高,能感受0.001µm甚至更小的位移。

  2、電容式傳感器的缺點

  (1)輸出阻抗高,負載能力差

  電容式傳感器的容量受其電極幾何尺寸等限制,一般為幾十到幾百pF,使傳感器的輸出阻抗很高,尤其當採用音頻範圍內的交流電源時,輸出阻抗高達106~108Ω。因此傳感器負載能力差,易受外界幹擾影響而產生不穩定現象,嚴重時甚至無法工作,必須採取屏蔽措施,從而給設計和使用帶來不便。容抗大還要求傳感器絕緣部分的電阻值極高(幾十MΩ以上),否則絕緣部分將作為旁路電阻而影響傳感器的性能(如靈敏度降低),為此還要特別注意周圍環境如溫溼度、清潔度等對絕緣性能的影響。高頻供電雖然可降低傳感器輸出阻抗,但放大、傳輸遠比低頻時複雜,且寄生電容影響加大,難以保證工作穩定。

  (2)寄生電容影響大

  傳感器的初始電容量很小,而其引線電纜電容(l~2m導線可達800pF)、測量電路的雜散電容以及傳感器極板與其周圍導體構成的電容等「寄生電容」卻較大,①降低了傳感器的靈敏度;②這些電容(如電纜電容)常常是隨機變化的,將使傳感器工作不穩定,影響測量精度,其變化量甚至超過被測量引起的電容變化量,致使傳感器無法工作。因此對電纜選擇、安裝、接法有要求。

  (3)輸出特性非線性

  變極距型電容傳感器的輸出特性是非線性的,雖可採用差動結構來改善,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其他類型的電容傳感器只有忽略了電場的邊緣效應時,輸出特性才呈線性。否則邊緣效應所產生的附加電容量將與傳感器電容量直接疊加,使輸出特性非線性。

  隨著材料、工藝、電子技術,特別是集成電路的高速發展,使電容式傳感器的優點得到發揚而缺點不斷得到克服。電容傳感器正逐漸成為一種高靈敏度、高精度,在動態、低壓及一些特殊測量方面大有發展前途的傳感器。

  電容傳感器應用

  電容傳感器具有結構簡單、耐高溫、耐輻射、解析度高、動態響應特性好等優點,廣泛用於壓力、位移、加速度、厚度、振動、液位等測量中。但在使用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對測量結果的影響:①減小環境溫度、溼度變化(可能引起某些介質的介電常數或極板的幾何尺寸、相對位置發生變化);②減小邊緣效應;③減少寄生電容;④使用屏蔽電極並接地(對敏感電極的電場起保護作用,與外電場隔離);⑤注意漏電阻、激勵頻率和極板支架材料的絕緣性。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電容傳感器容柵旋轉編碼器原理及應用
    80年代容柵傳感器的出現,徹底的改變了這種情況。借鑑了光柵的結構形式,工程師把電容做成柵型,大大提高了測量的精度和範圍,實現了大位移高精度測量。,大大提高了容柵傳感器的電磁兼容性和抗環境汙染能力,為容柵原理用於自動測量奠定了基礎。
  • 電容式傳感器的應用_電容式傳感器測量電路
    打開APP 電容式傳感器的應用_電容式傳感器測量電路 發表於 2019-09-11 09:40:49   電容式傳感器的應用   電容式傳感器具有結構簡單、耐高溫、耐輻射、解析度高、動態響應特性好等優點,廣泛用於壓力、位移、加速度、厚度、振動、液位等測量中。
  • 電容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結構類型及其應用與注意事項
    打開APP 電容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結構類型及其應用與注意事項 發表於 2017-06-03 10:01:17   電容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電容式傳感器是將被測量(如尺寸、壓力等)的變化轉換成電容量變化的一種傳感器。
  • 電容式智能油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應用
    打開APP 電容式智能油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應用 hncrzdh 發表於 2020-06-22 16:51:24 電容式物位(液位)計是將被測量對象位置的變化轉換成電容量變化的一種裝置。
  • 電容式傳感器工作原理
    >1.電容式傳感器工作原理--簡介  電容式傳感器是一種把被測的機械量轉換為電容量變化的傳感器。2.電容式傳感器工作原理--優缺點  電容器傳感器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價格便宜,靈敏度高,過載能力強,動態響應特性好和對高溫、輻射、強振等惡劣條件的適應性強等
  • 電容式位移傳感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打開APP 電容式位移傳感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發表於 2019-09-16 11:32:26   電容式位移傳感器原理   電容式位移傳感器是以電容器為敏感元件,將機械位移量轉換為電容器電容量變化的一種傳感器。
  • 加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及應用
    其實手機加速傳感器屬於加速度傳感器的一種,在下面的文章中,皮卡中國小編將介紹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希望大家對加速度傳感器有個更全面的了解。加速度傳感器分類與工作原理1、壓電式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又稱壓電加速度計。它也屬於慣性式傳感器。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原理是利用壓電陶瓷或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在加速度計受振時,質量塊加在壓電元件上的力也隨之變化。當被測振動頻率遠低於加速度計的固有頻率時,則力的變化與被測加速度成正比。
  • 壓電加速度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對於多數工程應用來說,選擇合適的測試工具將對測試結果產生很大的影響。由於其具有很高的阻抗,該傳感器需要配合電荷放大器和低噪聲屏蔽電纜使用,最好是同軸電纜。低噪音電纜是指指其具有低的摩擦電噪聲,這是一種運動產生的來自電纜本身的噪聲。很多傳感器廠家同時提供這種低噪聲電纜。電荷放大器和電荷輸出型加速度傳感器連接,從而可以消除電纜電容和傳感器電容並聯帶來的影響。配合先進的電荷放大器,電荷輸出型加速度傳感器很容易實現寬的動態響應(>120dB)。
  • 加速度計和陀螺儀傳感器:原理、檢測及應用
    編者按:微機電系統(MEMS)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應用越來越普及,移動市場的增長也帶動了MEMS需求的日益旺盛。實際上,MEMS傳感器正在成為消費類和移動產品差異化的關鍵要素,例如遊戲控制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MEMS為用戶提供了與其智能設備交互的全新方式。
  • MEMS壓力傳感器原理及應用詳解
    目前的MEMS壓力傳感器有矽壓阻式壓力傳感器和矽電容式壓力傳感器,兩者都是在矽片上生成的微機電傳感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6186.htm  矽壓阻式壓力傳感器是採用高精密半導體電阻應變片組成惠斯頓電橋作為力電變換測量電路的,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較低的功耗,極低的成本。惠斯頓電橋的壓阻式傳感器,如無壓力變化,其輸出為零,幾乎不耗電。其電原理如圖1所示。矽壓阻式壓力傳感器其應變片電橋的光刻版本如圖2。
  • 什麼是MEMS傳感器?MEMS傳感器工作原理及應用
    它涉及電子、機械、材料、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學等多種學科與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截止到2010年,全世界有大約600餘家單位從事MEMS的研製和生產工作,已研製出包括微型壓力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微噴墨列印頭、數字微鏡顯示器在內的幾百種產品,其中MEMS傳感器佔相當大的比例。MEMS傳感器是採用微電子和微機械加工技術製造出來的新型傳感器。
  • 壓阻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電路
    打開APP 壓阻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電路 電工基礎 發表於 2020-03-15 15:15:00   壓阻式傳感器是利用晶體的壓阻效應製成的傳感器
  • CMOS圖像傳感器基本原理與應用簡介
    目前,CMOS圖像傳感器正在得到廣泛的應用,具有很強地市場競爭力和廣闊地發展前景。2 CMOS圖像傳感器基本工作原理右圖為CMOS圖像傳感器的功能框圖。首先,外界光照射像素陣列,發生光電效應,在像素單元內產生相應的電荷。行選擇邏輯單元根據需要,選通相應的行像素單元。
  • 真正讀懂電容傳感器的原理、分類、參數與特性
    電容傳感器 電容傳感器,英文名稱為capacitive type transducer,是一種將其他量的變換以電容的變化體現出來的儀器。其主要由上下兩電極、絕緣體、襯底構成,在壓力作用下,薄膜產生一定的形變,上 下級間距離發生變化,導致電容變化,但電容並不隨極間距離的變化而線性變化,其還需測量電路對輸出電容進行一定的非線性補償。
  • 電容式傳感器的分類、優缺點和電容式傳感器的測量轉換電路
    這種新型的傳感器能使分布電容的影響大為減小,使其固有的缺點得到克服。電容式傳感器是一種用途極廣,很有發展潛力的傳感器。  典型的電容式傳感器由上下電極、絕緣體和襯底構成。當薄膜受壓力作用時,薄膜會發生一定的變形,因此,上下電極之間的距離發生一定的變化,從而使電容發生變化。
  • 溼度傳感器原理
    >1.溼度傳感器原理--簡介  溼度傳感器是指能將溼度量轉換成容易被測量處理的電信號的設備或裝置。3.溼度傳感器原理  溫度傳感器中最簡單的就是溼敏元件,它主要分為電阻式、電容式兩大類。而溼敏電容一般是用高分子薄膜電容製成的,當環境溼度發生改變時,溼敏電容的介電常數發生變化,使其電容量也發生變化,其電容變化量與相對溼度成正比。
  • 人體接近傳感器的應用及工作原理
    遠拓科技人體接近傳感器的分類及結構  3.1 兩線制接近傳感器  兩線制接近傳感器安裝簡單,接線方便;應用比較廣泛,但卻有殘餘電壓和漏電流大的缺點。  3.2 直流三線式  直流三線式接近傳感器的輸出型有NPN和PNP兩種,70年代日本產品絕大多數是NPN輸出,西歐各國NPN、PNP兩種輸出型都有。PNP輸出接近傳感器一般應用在PLC或計算機作為控制指令較多,NPN輸出接近傳感器用於控制直流繼電器較多,在實際應用中要根據控制電路的特性進行選擇其輸出形式。
  • 位移傳感器工作原理及應用
    位移傳感器是一種屬於金屬感應的線性器件,傳感器的作用是把各種被測物理量轉換為電量它分為電感式位移傳感器,電容式位移傳感器,光電式位移傳感器,超聲波式位移傳感器,霍爾式位移傳感器。由於在之前的文章中,皮卡中國小編已經為大家介紹了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原理,在這裡就不做贅述了。
  • 溼度傳感器工作原理
    導讀:溼度傳感器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傳感器,在人們的生活中應用廣泛,那溼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呢?什麼樣的工作原理讓溼度傳感器有如此大的作用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 一文讀懂霍爾電壓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一文讀懂霍爾電壓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佚名 發表於 2017-12-07 09:57:25       霍爾電壓傳感器相對電磁式電壓互感器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