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苗的實驗結果看起來很不錯,政府和藥廠接下來面臨一項艱巨挑戰:說服全世界的人接種。
公眾對疫苗的牴觸情緒今了年已經討論得不少了,但當周一輝瑞 和BioNTech宣布他們的候選疫苗在大規模試驗中有效率超過90%時,這個問題就變得非常現實。
疫情之前和期間進行的大量民意調查顯示,民眾的信心起伏不定,政治兩極化以及網上的錯誤訊息也影響到人們的接受程度。許多人對新冠疫苗研發進度的加快感到擔心。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要想阻斷病毒傳播,必須有70%左右的人接種疫苗。既然獲批的疫苗不大可能直接提供給大眾,那麼專家認為,讓醫務人員參與進來就變得非常關鍵。
「我們應該與醫療保健從業者進行真正有針對性的討論和接觸,」疫苗信心項目(Vaccine Confidence Project)主任Heidi Larson表示。
「他們不僅將是第一批有望接種疫苗的人...他們還將站在第一線,面對民眾排山倒海而來的種種問題。」
要先接種嗎?
雖然全球正在研發的潛在新冠疫苗約有200種,其中數十種正在進行人體臨床試驗,但實際上還沒有一種疫苗完成最終實驗並獲得批准,不過輝瑞與BioNTech合作研發的疫苗似乎已步入正軌。
康奈爾大學教授Douglas Kriner和Sarah Kreps表示,輝瑞-BioNTech疫苗的實驗結果顯示出很高的有效率,可能有助於提振信心。
他們最近發表的研究表明,如果初步的新冠疫苗的有效程度與流感疫苗差不多的話,那麼美國民眾的接種率可能遠遠低於達到「群體免疫」所需的70%。
Kreps稱,「然而,如果疫苗有效性達到90%,那麼美國人接種疫苗的意願將顯著提高10%以上,這對於確保足夠的公眾接受從而幫助美國最終接近群體免疫至關重要。」
專家也警告說,任何有關疫苗風險和回報的對話都必須坦誠相告。要恢復正常生活仍然需要時間,沒有什麼靈丹妙藥。許多問題可能仍然存在,包括疫苗的保護效力能夠持續多久。
支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非營利機構Reagan-Udall基金會執行長Susan Winckler稱,自8月份以來,共有150人參加了十多個焦點討論小組,有些是親自參加,有些是通過視頻,討論中發現了許多擔憂。
「我們聽到了不信任政府和醫療體系的聲音,」Winckler說道。「很多人不想搶先注射疫苗。」
這是一個全球現象;據世界經濟論壇11月初公布的一份調查顯示,73%的人願意接種COVID-19疫苗,較8月以來下降了4個百分點。這項調查涵蓋了15國共18,526名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