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憲在青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強調: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2020-12-23 半島網

獲獎者簡介 李華軍,男,1962年出生,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華軍主要從事海洋工程安全與防災領域的研究與工程實踐。兼任國際涉海合作研究聯盟秘書長、教育部海洋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和青島高級專家協會會長。 李華軍在海洋工程安全與防災領域取得系列突破性的創新技術成果,支撐百餘項國內外重要工程的安全建設與運行,在青島市董家口港區、奧帆基地、膠州灣濱海溼地防護與整治等20餘項工程推廣應用,推動海洋工程行業的科技進步。

獲獎者簡介 劉佔傑,男,1970年出生,博士、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 劉佔傑長期從事生物醫療領域低溫製冷技術研究、產品研發及經營管理工作,兼任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臨床數據與樣本資源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和全國製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劉佔傑帶領團隊,突破太陽能直接驅動疫苗保存箱關鍵技術並完成產業化,為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及「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提供免疫覆蓋解決方案,通過物聯網技術與生物存儲領域的融合創新,實現傳統生物存儲管理模式變革,推動生物醫療行業升級發展。

本報12月22日訊(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 12月22日上午,青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召開,表彰為青島市科技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部署科技創新工作。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清憲出席會議並講話,為市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李華軍和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劉佔傑頒獎。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趙豪志主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宋遠方,市政協主席楊軍出席。

王清憲在講話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體獲獎人員表示祝賀,向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他說,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先後作出重大部署。我們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島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關鍵要靠開放創新,通過開放引進新元素,推動新元素和既有元素之間的創新組合,增強發展活力和內生驅動力。要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加注重以市場導向促進科技創新,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增強科技創新策源能力,打造長江以北地區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

「科學技術只有轉化成產品、賦能給行業,才能更好發揮其價值。」王清憲強調,要依託自身基礎特色和比較優勢,緊盯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關鍵領域,瞄準海洋產業中高端、中上遊,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提升科技創新對產業轉型升級的貢獻率。要注重發揮企業在產學研融合中的主導作用,堅持企業出題目、院所作答案,推動企業、資本、高校、中介機構等多方互動,建立起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大力培養技術經理人隊伍,推動高水平技術成果加快轉化。要發揮人才鏈在打通「四鏈」中的連結功能,積極探索賦予企業人才工程配額權、人才選拔自主權、人才評價主導權,以項目帶動人才加快集聚,搭建好創投風投與創新人才、創業團隊對接平臺。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圍繞創業城市建設,優化科技服務體系,強化智慧財產權全鏈條保護,打造最優創新創業生態,營造崇尚創新的良好氛圍,最大限度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

會上,宣讀了《青島市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青島市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全市共有155個項目(人選)獲獎,其中,市科學技術最高獎2人,自然科學獎10項、技術發明獎6項、科技進步獎132項、國際合作獎5人。李華軍、劉佔傑作了交流發言。

李偉、劉建軍、孫永紅、耿濤出席會議。

■記者手記 在科研的世界裡 每一秒都彌足珍貴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

近半個月來,記者與多位獲獎科技工作者深入溝通,他們所屬不同領域,但他們身上也有諸多相似點,那就是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和功成不必在我的謙虛與執著。

李華軍的時間有多難約?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他每天的時間都被科研、研討排得滿滿的。記者曾在山東省科學技術廳主辦的海洋工程裝備創新發展院士專家懇談會上遇到李華軍,作為院士代表他第一個做主旨報告,其在海洋工程領域內的地位不言而喻。面對採訪,他卻說「成績只是過去,我們所做的遠遠不夠,海洋工程領域是一片廣闊的天地」。

李華軍這種謙虛踏實的品質,影響著團隊裡的每一個人,並化為團隊底色。他堅信,只有不斷耕耘,才能積跬步至千裡,匯聚各方英才,終成大江奔流。

12月22日上午9時,記者按照約定好的時間準備採訪時,李華軍早已完成一階段工作,這讓對早起苦不堪言的人倍感汗顏。翻看李華軍的資料,記者見到許多他年輕時的照片,在圖書館、在大海上、在平臺上……一股意氣風發之氣撲面而來。而今,李華軍已年近六旬兩鬢斑白,擁有一群跟隨他立志科研的同行者。從青蔥少年到鬚髮泛白,吾將上下而求索,不負韶華奮力追,這種緊迫感與執著拼搏寫在他科研前行路上的每一個腳步中。面向未來,在建設海洋強國、投入國家科研的宏大事業中,正是有像李華軍和他團隊這樣的科研工作者,緊扣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重大需求,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無獨有偶,這種奮力趕超的緊迫感在其他幾位科研工作者身上同樣明顯。

中國海洋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教授徐佳,平時既有科研任務也有教學任務,所以她的時間與學生上課時間高度契合分秒必爭。在與徐佳確認稿件細節的時候,記者為了不打擾她常會微信留言,一般早晨的留言中午或者下午才會回復,第一句話總是「不好意思,我剛下課,馬上回復」。

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副院長泮思林,對時間更是精確到秒。一臺胎兒心臟病手術的時間要控制在幾分鐘之內,所以對他來說,每一秒鐘都可能關乎一個生命的生與死。由於泮思林時間緊張,訪談之前並沒有過多溝通訪談細節,他只是與記者確認訪談時長,但訪談過程卻異常順利,記者每一個問題他都應對自如,從進演播室到出來全程32分鐘,一氣呵成。訪談結束後,泮思林匆匆趕回醫院,繼續工作。

只爭朝夕創新突破,不負韶華奮力趕超,這應該是島城科研工作者共同的畫像標籤,也正是這種不舍晝夜、不畏辛勞的科研精神,書寫著當代島城科技工作者的華彩篇章。也正是這源源不斷的科技供給,為青島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和智力支撐。

相關焦點

  • 我市155個項目(人選)獲2019年度青島市科學技術獎
    2020年12月22日上午,青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三樓禮堂召開,對獲得2019年度市科學技術獎的項目和人員進行表彰獎勵。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清憲為2019年度青島市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頒獎並發表講話,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趙豪志主持會議。
  • 深圳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
    昨日,深圳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表彰為深圳科技創新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何龍攝原標題:深圳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上走在前列勇當尖兵 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王偉中陳如桂駱文智林潔出席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月7日訊
  • 深圳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110個項目11名個人獲獎勵
    深圳晚報訊(記者 杜婷)1月6日,深圳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深圳會堂舉行,大會頒出2020年度深圳市科學技術獎各大獎項。本年度七類獎項共受理628項申請,是深圳設立科技獎以來申請量最多的一次,經過評定,對110個項目和11名個人予以獎勵,合計121項,其中:市長獎2名、市長特別獎1名、自然科學獎11項、技術發明獎4項、科技進步獎55項、青年科技獎8名、專利獎25項、標準獎15項。 受獎項目充分顯示,一批批有影響力成果的脫穎而出,昭示著深圳科技創新又取得了新突破。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
    9月10日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頒發了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屆人物獎並為154項獲獎項目頒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旨在獎勵在科學研究中取得重大發現,推動科學發展和社會進步,或者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中取得重大突破,創造巨大經濟社會效益或生態環境效益的個人。
  • 王清憲出席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並致辭
    新華社發本報11月23日訊(半島全媒體記者 婁花) 11月23日上午,由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市工信局、青島高新區管委會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在青島高新區舉行。大會以「應對新挑戰 擁抱新技術 抓住新機遇」為主題,來自國內外機器人行業領域的知名企業、科研機構和協會負責人聚首青島,探討產業發展趨勢,共同推動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
  • 甘肅省科技創新大會暨科學技術(專利)獎勵大會舉行
    甘肅省科技創新大會暨科學技術(專利)獎勵大會舉行每日甘肅網11月9日蘭州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房惠玲)11月6日,甘肅省科技創新大會暨科學技術(專利)獎勵大會在蘭州舉行。據了解,2019年度甘肅省科學技術獎授獎項目152項,其中甘肅省科技功臣獎1人、甘肅省自然科學獎11項、甘肅省技術發明獎8項、甘肅省科技進步獎130項;同時授予大禹節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甘肅省企業技術創新示範獎、蘭州和盛堂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夏祥同志甘肅省優秀科技創新企業家獎。2019年度甘肅省專利獎授獎項目64項,其中專利發明人獎15項、專利獎49項。
  • 青島市人民政府和中國海洋大學聯合舉辦青島「海洋·發展」大會
      半島網10月25日消息 10月25日,正值中國海洋大學九五華誕之際,由青島市人民政府和中國海洋大學聯合主辦的青島「海洋·發展」大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本次大會的舉辦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山東視察青島重要講話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部署,實施好青島新舊動能轉換「海洋攻勢」,促進」雙招雙引」和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推進中國海洋大學一流大學建設。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召開 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
    中新網北京9月10日電 (陳杭)10日,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召開。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旨在獎勵在科學研究中取得重大發現,推動科學發展和社會進步,或者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中取得重大突破,創造巨大經濟社會效益或生態環境效益的個人。
  • 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首次頒發
    人民網北京9月10日電(董兆瑞) 今天上午,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據了解,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旨在獎勵在科學研究中取得重大發現,推動科學發展和社會進步,或者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中取得重大突破,創造巨大經濟社會效益或生態環境效益的個人。
  • 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用改革「衝擊鑽」打開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王清憲 資料圖「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是近年來山東省青島市的戰略目標。該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提出不僅要當好青島人的青島,還要當好山東的青島、全國的青島,推動山東乃至全國的市場主體、創新主體、人才主體等,通過青島與世界實現快速、順暢的無縫對接,為有意進入中國市場的各國企業以及有意對接國際的中國企業打造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為一體的平臺,建設「國際客廳」。目前,日本、韓國、以色列、德國及上合組織國家的「國際客廳」建設初見成效。
  • 2019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突出「標杆人才」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記者蓋博銘)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0日舉行,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與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偉武榮獲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
  • 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
    央廣網北京8月15日消息 今天(15日),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舉行了「2019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第七屆中國電子學會優秀科技工作者」「電子信息領域優秀科技論文(2020)遴選活動」入選論文等表彰儀式。
  • 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
    中國日報網8月17日電 8月15日下午,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隆重舉行。大會舉行了「2019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第七屆中國電子學會優秀科技工作者」、「電子信息領域優秀科技論文(2020)遴選活動」入選論文等表彰儀式。
  • 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突出「標杆人才」
    圖集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記者蓋博銘)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0日舉行,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與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偉武榮獲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
  • 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
    中國日報網8月17日電 8月15日下午,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隆重舉行。大會舉行了「2019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第七屆中國電子學會優秀科技工作者」、「電子信息領域優秀科技論文(2020)遴選活動」入選論文等表彰儀式。
  • 2019年度貴州省科學技術獎勵「三大獎」77家企業「榜上有名」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記者 彭典 陳鵬 張鴻傑)9月2日下午,「2019年度貴州省科學技術獎勵」新聞發布會在貴州飯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9年度獎勵的貴州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和省科技進步獎「三大獎」107個項目的獲獎單位中,77家企業「榜上有名」,其中,28家企業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獎,在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獲獎單位中,企業佔比達到38.5%,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日益顯現。
  • 2019年度貴州科學獎勵結果出爐!青年人才成為創新生力軍
    李宇 攝人民網貴陽9月3日電(李宇) 9月2日,記者從貴州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9年度貴州科學獎勵結果出爐,共評出貴州省科學技術獎111項。從獲獎者年齡結構上看,2019年獲獎項目完成人平均年齡44.2歲,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齡47歲;分別比2018年下降了1.2歲和2.8歲。顯示出青年科技人才正逐步成長為全省科研的骨幹力量,成為科技創新的生力軍。
  • 海爾生物醫療劉佔傑博士榮獲2019年度青島市科學技術最高獎
    對了,點擊頂部海爾頭像,私信回復「福利」,即可搭上抽獎活動直通車,超多大獎等你拿~12月22日,青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召開,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佔傑博士、中國海洋大學李華軍院士同時獲得
  • 2019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揭曉 兩院士獲科技突出貢獻獎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22日10時20分訊(記者 伊永軍)今(22)日,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2019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重慶大學周緒紅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卞修武院士獲科技突出貢獻獎,142項成果獲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6家企業獲企業技術創新獎,1名外籍科技專家獲國際科技合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