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要背景靠山才能成功?這三個女人的例子,配得上當代女性榜樣

2020-12-06 騰訊網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阿甘正傳》

最近剛從工作了兩年的傳統媒體運營公司離職,原因有很多,主要還是因為現在傳統媒體的經營已經江河日下,要想轉型向新媒體發展需要使很大的勁,而習慣保守管理的領導不願意承擔改革過程中或許會存在的風險吧。

對於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何去何從呢?我想了很多也看了很多前人的經歷。

很多人覺得總是要轉換職場跑道很累,這個確實是,但很多時候你不想變,現實也會推動你的改變。

因為我們本來就身處在一個變幻莫測的年代,這個年代變化之快是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甚至乎某天突然平臺一個玩法的改變,就能令本來還在盈利的某些企業一夜清零。

不過對於改變,我們要做的並不是害怕他,而是努力去適應他。

記得有自媒體老師說過,「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行業的意識形態會在一瞬間就轉換了,但隨之而來的並不是這個載體消失了,而是變換成別的方式出現而已。例如以前引流吸粉的博客、貼吧、天涯論壇等,現在變成公眾號、微博、平臺博主等。」

所以這次離職以後,我並沒有急於去找工作,也沒有很刻意去給自己定什麼目標。反而在這個時候更想做的是好好調整自己的步伐,花點時間去考察未來想發展的方向再作決定。

經常有人說「遇見更好的自己」,但到底怎樣才能「遇見」呢?卻沒有說出具體的方法。這說法就跟你隨口跟別人說:「等我成功以後,我給你買什麼東西。」一樣的不靠譜。

最近看了北京廣播電視臺的主持人奕丹老師的新書《成為最好的自己》,才知道「最好的自己」是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去達成的,並不是隨遇而安就能遇見的。

奕丹老師這本《成為最好的自己》不僅記載了全球最傑出的9位女性成長故事,還有楊瀾、戚薇、劉巖等當代女性榜樣的專訪。無論是職場還是家庭,女性首先得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才有幸福可言。

有三位名人的故事特別讓我動容,想跟你們分享一下:

01| 謝麗爾.桑德伯格:不按常理出牌才能實現最好的自己

作為曾經的福布斯「全球權勢女性榜」前十位中最年輕的一位,謝麗爾.桑德伯格有一份令全球女性豔羨、男性仰慕的簡歷:她曾經是美國財政部的辦公廳主任,更是帶領谷歌和facebook迅速擴張、扭虧為盈的關鍵人物。

facebook和谷歌的營運長謝麗爾.桑德伯格在她自己的著作《向前一步》中寫道:

「你的生命歷程並不是由那些看上去很保險、很容易做的事情決定的,而是由那些富於挑戰、困難的事情決定的:經過努力,你通過了那些起初看起來無法通過的課程…通過不懈的努力,你從看似非自己擅長的工作中學到了技能…當你覺得孤獨或者壓力過大時,你能夠鼓起勇氣去尋求別人的幫助。」

正如她自己所說的,謝麗爾.桑德伯格從來沒有為自己選一條看上去很保險的路,也沒有去選一些容易做的事情去做。她是一個很清楚自己想要做的人,並且從來不會擔心別人怎樣去看她。

從哈佛大學畢業後,謝麗爾第一份工作是擔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拉裡.薩默斯的研究助理,這份讓人羨慕的穩定工作讓謝麗爾覺得一眼就能看到未來很沒勁,於是她又去攻讀了哈佛MBA,並且進了全球最大的諮詢公司:麥肯錫。

但工作了一年後,謝麗爾就發現這裡不適合自己。正好她昔日的導師薩默斯升任美國財政部部長,謝麗爾決定加入導師團隊,當時年僅30歲的她成為了財政部辦公廳主任。

年紀輕輕就站在旁人遙不可及的高位並沒有讓謝麗爾安穩下來,過了四年,她又離職了。

當時謝麗爾已經看到了網際網路的風潮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每個角落,為了向網際網路科技行業靠攏,她甚至把家搬到了矽谷。

但是這一次並沒有太順利,原來計劃用四個月找到新工作,謝麗爾最後卻用了一年多才找到。

最令她覺得難堪的是,當時她去成立僅三年,公司規模還相當小的谷歌面試時,面試她的執行長冷冷地說:「我之所以面試你,完全是受朋友所託,但是我根本不會考慮聘用像你這樣的人—在政府工作過的人無法勝任科技公司的工作。」

不過面試官的丟難並沒有讓謝麗爾放棄自己要轉戰網際網路科技領域的決心,後來她在任職谷歌全球在線銷售和運營部門的副總裁期間,把谷歌的廣告及銷售部門從4人小團隊擴張為4000人的超級帝國。

謝麗爾在她的著作《向前一步》中寫道:

「一個人的事業並不總是需要在一開始就做好計劃,這在當前就業市場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尤其具有安慰作用,因為求職者總是不得不先接受能找到的工作,然後再穩步發展。我們都想找到能讓自己興奮並且感興趣的工作或職位,但是,這個尋找的過程既需要明確的目標,也需要一定的變通。所以,我建議大家應該同時確定兩種目標:長遠的夢想和「18個月」的短期目標。」

謝麗爾說的這一段對正在計劃在職場重新出發的我給了很好的提醒,這個年代根本就沒有什麼鐵飯碗,也沒有理所當然可以做到退休的工作。

我們想要的穩定應該是自己去努力爭取的,只有成為越戰越勇的自己,才有機會爭取穩步發展。

02| 米歇爾.歐巴馬:偏見阻止不了我成為自己渴望的樣子

「我不會讓一個人的觀點動搖我對自己的看法。我會調整方法,但不會改變目標。」—米歇爾.歐巴馬

作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的夫人,米歇爾.歐巴馬像所有黑人姑娘一樣,從小就受到歧視和嘲笑。

甚至當她靠自己的努力考進常春藤八盟校之一的名校普林斯頓大學時,一個白人女孩的舍友打電話給媽媽說起自己跟黑人女孩同一個宿舍,那個女孩的媽媽嚇得馬上打電話給校方要求換宿舍。

像米歇爾自己說的,她從來不會讓一個人的觀點動搖她對自己的看法,同樣的,在她的成長道路上她從來不會去害怕別人的目光和偏見,她只會看著自己想走的路,然後去努力。

在她遇見歐巴馬以後,她也沒認為眼前這個男人一定會成功甚至成為總統,但她在與歐巴馬一起的時光深深地被他吸引,而且在她為自己的職業轉型感到懊惱的時候,歐巴馬還鼓勵她:「只要你堅持自己的原則,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就是因為歐巴馬告訴米歇爾她可以大膽去做,向著會讓自己開心的方向前進,後來米歇爾毅然辭去了高薪的律師工作,開始做起了公共服務。

「『成為』不意味著一定要到達某個位置或者達到某一個特定目標,相反,我認為』成為』應該是一種前進的狀態,一直進化的方式,一直不斷朝著更完美的自我奮鬥的途徑。在生活中,我們都選擇將自己的歷史和人生故事隱藏起來,要麼感到羞愧,要麼擔心我們的人生現狀與我們所樹立的理想相差太遠。直到有人站出來,開始講述不同的故事。不管未來發生什麼,這將是我們可以掌握的屬於自己的故事。」—米歇爾.歐巴馬

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經常會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其中影響我們最深的聲音主要是來自原生家庭的各種期望和壓力。

很多時候父母都會為我們安排和設想很多,他們最大目的就是希望我們能活在他們期待的安穩中,但殊不知這樣的安穩並一定適用於所有年代,更不適用於所有人。所以我們要做的並不是成為別人期待的那個自己,而是「成為」自己心中想要的那個自己。

就正如扎克伯格所說的:「當你想要讓事情有所改變時,你不可能取悅每個人,而如果你去取悅每個人,你就不會取得充分的進步。」

03|劉巖:鳳凰涅磐,浴火重生

著名身心靈作家張德芬曾說過:「日子就像調色盤,色彩繽紛才好看;生命就像茶葉蛋,裂縫越多越有味;生活就像過山車,高低起伏才刺激。人生的旅程,不斷探索才會收穫精彩,不要逃避痛苦,你越擁抱它,它就會給你越多的成長養料。」

1982年出生的劉巖,本來在20多歲就已經能與舞蹈家楊麗萍、譚元元同臺表演,更受邀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其中一個富有中國獨特韻味的水墨畫卷呈現唯一的獨舞表演《絲路》。

為了在奧運會開幕式上完美演出,劉巖排練了500多次,但在7月27日的一次彩排中,因為一秒鐘的誤差,劉巖從高臺跌落。

雖然我們都知道人生並沒有一帆風順的,但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對劉巖來說也是太大了。

這一跌不僅讓她無法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錯失在全球幾十億人眼前表現自己絕妙舞姿的機會,更慘的是她腰椎的第十二個截斷脊椎損傷,令她連正常行走也做不到了。

《成為最好的自己》書中作者奕丹在採訪劉巖時問她:「我們總說面對現實,但現實真的來了,那不是堅強兩個字就能撐過去的,現實總要面對,你是如何面對的?」

劉巖很實在的表示,「有人說我堅強,我並不喜歡這個說法,因為很多事情不是靠堅強就可以過去的,要一點點去做。人最重要的是戰勝自己,人真正的障礙不是來自於身體,而是來自於思想,實際上沒有什麼是不可以的。」

雖然一次意外把劉巖的夢想、計劃全部打斷了,但她並沒有放棄自己,身體上的障礙,沒有妨礙她對舞蹈事業的追求。

從2008年到現在,摔傷十多年了,劉巖仍然繼續從事自己愛的事業。她現在在北京舞蹈學院的人文學院當教師,同時也是人文學院的教授,所以對她來說,事業的軌跡並沒有改變。

而且現在劉巖也還有參加大型表演,在全國第十屆帕運會既第七屆特奧會的開幕式上,她跟天津五十四名為她伴舞的舞者一起完成了大型舞蹈表演《春天的舞步》。

傑克.霍吉在《習慣的力量》裡說道:「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面對改寫命運的重大挫折時,很多人都會自暴自棄,一蹶不振。「自助者天助也」,這世上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於水深火熱,因為你不想前進的時候別人怎樣都推不動你。

像劉巖遭遇一秒間從事業顛峰跌入谷底的挫折,唯有永不放棄自己的人才能真正做到鳳凰涅磐,浴火重生。

結語: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的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像的那麼糟。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莫泊桑

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讓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身邊很多朋友尤其是女性都經常因為受到生活的艱難困擾而愁眉苦臉。

但女性作為現今社會不可或缺的力量,要面對和兼顧的壓力和責任有時候比男性更多更累。

「看別人的故事走自己的路」,像《成為最好的自己》這樣的女性勵志榜樣好書,並不單純是給我們前進力量的雞湯,更像是照亮我們人生低谷的明燈。

參考書目:《成為最好的自己》--奕丹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相關焦點

  • 這三個國家的女人太慘,想去的最好掂量一下,還是中國女性最幸福
    據說在中國女性地位最高的地方是四川,四川男人被稱為耙耳朵,意思是怕老婆、聽老婆話的人,還有上海的男人,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當然這並不是貶低這些地方男人,恰恰相反,怕老婆說明是愛老婆、寵老婆,一個毫不在乎的人你怕她做什麼對吧。總之在中國女性是很幸福的,基本上都會被老公寵。
  • 4個女人的故事告訴你,女人的這種能力決定了她的一生
    高圓圓一直聲稱自己是個把家庭放在第一位,把事業放在第二的人,但她從不盲目,是個思想與經濟獨立的女性,她深知自己要的是什麼?即便家庭重要她也不會放棄自我。1很多女孩在嫁入比較富裕的家庭後,便會放棄工作,當起家庭主婦,從此開始相夫教子,享受起生活來。這樣未嘗不可,但卻需要承擔風險,一旦婚姻亮起紅燈,家庭分崩瓦解,女人的精神支柱便會一下子崩塌。
  • 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默默支持他的女人,什麼樣的女人才合乎標準
    「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是少不了一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娶妻要娶怎樣的妻子?想必這是不少男人共同的疑問。其實問題的答案很簡單,世上有五種女人一定要娶。究竟是哪五種女人?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 是什麼讓女性成功?女性成功的六大因素,你佔了幾條?
    是什麼讓女性成功?誰會給她們幫助?這裡,我指出了有助於女性取得巨大成功的六個因素。1. 她原來的家庭如果她的父母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們就有可能把所有的一切都教給女兒,激勵她走向成功的事業。即使她的父母不富有,也沒有受過教育,他們只是在她思想上種下一粒種子,也會讓她成為一個成功的女人。2.她的丈夫和姻親她的丈夫和姻親是一個很大的因素,他們是否會鼓勵一個女人走向成功,這取決於他們對女人的看法。如果他們認為女性也應該在工作崗位上努力,並鼓勵她這樣做,那么女性就會有成功的動力。3.她的老師女性成功的第三個因素是她的老師。
  • 煥臉:周一圍身陷三個女人的包圍,與遲嘉的對手戲才是真亮點
    潘啟文生命中的三個女人,陳婉(曹曦文飾演)代表著潘啟文想回而回不去的舊時光,阿春代表著現在的生活與焦灼,而王小艾則代表著潘啟文未來的嚮往。看當三個女人同時朝他撲來時,潘啟文自己也糊塗了,自己到底心裡愛的是誰。本來就在扮演頌坤的過程中對自己的身份越來越迷茫,現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女人齊聚伽城,讓他不得不做出選擇。是留戀過去,繼續現在還是拋棄一切奔向未來?
  • 女人,一定要自立自強!
    永遠記住:自信、自立的女人最美麗。所以,一個女人最好的狀態就是:眼裡寫滿了故事,臉上卻不見風霜,每天化個淡妝,穿上喜歡的衣裳,不羨慕誰,不嘲笑誰,也不依賴誰,只是悄悄的努力,吞下了委屈,餵大了格局,改變不了別人,就改變自己。
  • 女人的獨立與強大不是被逼出來的,是懂得社會的三個生存法則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有人曾說,女人的獨立與強大是逼出來的,其實這句話錯了。真正優秀的女人,獨立與強大並不是逼出來,而是自己選擇出來的。當一個女人選擇了獨立與強大的旅程,她才會內心變得非常堅韌,更加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能夠阻擋我們實現自己的價值,一個女人之所以會選擇獨立,是懂得社會的三個生存法則。
  • 這是典型的捧殺,女性要警惕
    這是典型的「捧殺」,女性要警惕。捧殺,最早看到這個詞,是魯迅的《罵殺與捧殺》,文中舉了一個例子:泰戈爾來中國時,徐志摩把泰戈爾吹捧的太牛逼,像活神仙一樣,結果呢,結果導致泰戈爾讓中國年輕人失望透頂。三段論,即要驗證一個整理,必須先驗證它的三個指標:大前提,小前提,結論。今天我們來驗證下這句話: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是媽媽的情緒。結論:媽媽的好情緒,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因此媽媽情緒好了,家庭就會和諧美滿,萬事如意。
  • 渣男收割機:什麼樣的女人最容易吸引渣男?
    你試試讓男人娶一個不會賺錢、不會顧家、沒有積蓄、沒有背景的傻白甜回家?男人不會這麼傻。  這是個經濟社會,吃喝玩樂、柴米油鹽、買房買車、教育養老……哪一樣不花錢?  男人當然清楚,但他會跟你說不要談錢,談錢庸俗,談錢的話你就是現實、拜金。
  • 《誰說我結不了婚》背後,「女性向」作品出圈方法論
    繼「離婚冷靜期」引發輿論混戰,各路網友紛紛發表意見後,「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舞蹈家楊麗萍發布的生活視頻下這條評論又掀起了一波關於女性婚戀選擇的議論,戚薇、陳數等女星接力力挺楊麗萍,其中陳數發布了她在《誰說我結不了婚》飾演角色的臺詞,對「女人的價值,就是用來生兒育女的嗎?」這一問題堅定的說「不是」。影視作品是現實的鏡像。
  • 一個女人過得好不好,不看包,看她身上這三處
    有些女人哪怕渾身上下都散發著金錢的味道,全身上下都被名牌包裹,但如果滿臉皺紋,手上都是清晰可見的褶皺,即使穿著再華麗,也不見得就是真正處於最理想的狀態。一個人女人過得好不好,不是憑一隻包就能判定的,主要還得看這些:
  • 男人想要成功,一定要記住這三個定律
    那麼成功,是不是對男人來說,真的如水中撈月,天上星辰,遙不可及呢?當然並不完全。其實所有成功的人都深諳一些規律,你們男人想要成功,也應該謹記這三個定律。1.瓦拉赫效應瓦拉赫效應來源於一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故事,可能大家不太熟悉。我簡單解釋下,何謂瓦拉赫效應。
  • 女人比男人修行要困難嗎?佛教對女性地位的看法
    做為女性來說,由於歷史的原因和生理上的原因,煩惱比較多,痛苦比較多,這是客觀事實。但是不要自卑,不要以為女人這樣子,就低人一等,不是那回事。佛教裡面是很尊重女性的,法華會上,龍女八歲就能成佛。觀世音菩薩現女身,說明佛菩薩慈悲,因女性痛苦多,在這方面生同情、悲憫之心而現女身,以此鼓勵女性不要自卑。 佛性平等,在佛教裡面,沒有說女性比男性低下。
  • 女人的獨立與強大不是被逼出來的,而是深諳社會的三個生存法則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有人曾說,女人的獨立與強大是逼出來的,其實這句話錯了。真正優秀的女人,獨立與強大並不是逼出來,而是自己選擇出來的。當一個女人選擇了獨立與強大的旅程,她才會內心變得非常堅韌,更加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能夠阻擋我們實現自己的價值,一個女人之所以會選擇獨立,是懂得社會的三個生存法則。
  • 女人生存法則:六條讓你終身受益!
    很多女性在結完婚之後就迷失了自己。也不打扮了,也不注重穿著了,心裡只有老公和孩子、女性朋友在家裡的地位直線下降,如何才能真正的找回自我、學會生存,學會獨立!如何才能讓自己做智慧女人享受幸福人生,嘔心瀝血總結了女性六大生存法則讓你受用終身:法則一:女人一定要過有「薪」的生活。不然老公掙的錢再多,再有能力,再有本事也好,一定要有自己的掙錢能力,不管離開誰,我都能自己在這個社會上生存,讓你才能找回來尊嚴,讓自己經濟獨立!
  • 金莎為尋心儀男士中斷約會:誰說40歲的女人,不配擁有愛情?
    倪虹潔則很理智的勸她:「不要太倉促,什麼年紀都要找個愛的人。」看到這一幕,忽然有些心酸。四十歲還是單身的女人,被人定義著「滅絕師太」,「難嫁」、「掉價」的標籤,而那些二十多的青春少女,成為搶手的熱門。似乎,女人只有在青春年少的年紀,才配追尋想要的愛情,年紀一大,就該為了早些生育而選擇匆忙結婚。絕大部分為了尋找愛堅持的女人,還是在最後不得不因為年齡而妥協。但我認為,到了適合的年齡就結婚,不在生孩子的年齡生兒育女,人生就不完整的觀點過於片面。
  • 「兩頭婚」到底是女性的獨立,還是性別的不幸?
    「女人生育子女身體造成的傷害,調養過程中耽誤的工作,以及需要付出的精力,時間與費用,依舊都需要娘家來支付,與此同時還有女性在面臨生育風險方面要承擔的意外和身心折磨,不要說那是女人該做的事,更不要說那是人家閨女,花錢付出不是應該嗎,當然,如果沒有婚姻關係,一輩子的老姑娘,自然沒有問題,可婚姻是兩個人成年人的合作,在婚後,仍然糾纏娘家人,則有些和傳統的"孝順"有些衝突。
  • 來自高層次女人的忠告:這三個場合儘量少去,保持「潔身自好」
    這是一件好事情,說明人們的思想覺悟也在不斷的提高。「獨立」,如今已經成為新時代女性的代名詞,在職場上打拼起來,完全不比男人差,甚至還要強過男人,但是如今的社會,對於人們的誘惑是在是太大了,女性們無時無刻,都一定要學會自保。前段時間跟朋友聊天,她年紀輕輕輕已經做到了主管,身邊一堆的追求者,她告訴我們,要想往更高的方向走,首先就得注意三個東西。
  • 送給女人的三句話,如果做到了這三點,自己也可以過得很好
    在大部分的電視劇中,基本都是男人在外面賺錢,而女人在家中處理各種家庭關係。但是小編覺得這種家庭結構是非常不合理的,因為這貶低了女人的家庭地位,讓大眾覺得女人只能在家相夫教子。所以現在有一種普遍的社會認知就是,女人只有依靠男人才能夠生活下去,小編是非常不認同這種觀點的。就算你沒有結婚,沒有男人的支持,也可以過得很好,那應該怎麼做呢?
  • 女人的幸福:幹得好是基礎,嫁得好是保證
    婚姻對於女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婚姻的選擇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女人的半生幸福,女人最關鍵的幸福還是要靠自己。無論是父母還是親友在對女性選擇配偶時,都會囑咐要找個好男人,這樣女人才不會受苦。難道女人受不受苦取決於男人的好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