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好男是粑怕有三,好女是匣怕有四」,有何講究?有道理嗎?

2020-11-23 農村小毛

在農村,只要提到俗語,大家想必都不陌生,因為在這裡,大家聚在一起聊天時,總會聊聊俗語的來源和其中的意思,這項紮根於民間的通俗文化,向來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獨特的文化魅力深受人們的推崇,俗語既有一般的「通俗」也有令人揣摩不透的「庸俗」,甚至有令人難以啟齒的「粗俗」,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們能從俗語中學習到許多書本上未記載的知識,而這也是之前農人們學習知識來源之一。俗語尅為是一部集傳統文化,科技文化,民族文化於一身的「百科全書」!我想這就是俗語在民間一直盛行,且經久不衰的原因吧!

比如在民間,老人們常常說到「「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生意不好改大門」這句俗語,初次聽來確實讓人摸不著頭腦,後來細細品味才知道其中的道理,而這句話其實告訴我們的是,自己遇到不順心的事,不論窮和富,搬家,遷墳,改大門,雖起不到作用,但心裏面卻能受到一絲影響,因此說關鍵還在於一個人的心情和是否有努力的幹勁!

類似於這類俗語的還有下面這則俗語「好男是粑怕有三,好女是匣怕有四」,那麼這句俗語有何講究?有道理嗎?今天咱們就來粗略的探討一番。

何為粑?我們都知道,現在是機械化的農業,不管收麥還是收玉米都是用機器來收割,而古代是農業社會,人們一直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可以說全憑人力。而種莊稼還是收莊稼全靠犁、耙、耱、耕、耙、耖,耬車、鐮刀、短钁,擔、筐、等農具。而這句俗語也通過「耙齒」來形容男主人賺錢的能力,含義是男人不怕辛苦,整天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在農地裡賺錢養家。

至於怕有三說的是,三這裡說的是三更子,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更,丑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前半夜11時至1時為三更子。那為啥說怕三更子呢?因為在古代人們比較迷信,在民間大多數人也認為,男屬陽剛,而太陽光線強溫度高而象徵男性的陽剛,男性的氣魄、膽略、勇氣和信心。三更子卻是一天之內陽氣最弱的時候,這個時候出生的男孩子,在性格上比較柔美,不能充分展現陽剛之美。

好女是匣則說的是,匣代表收藏東西的器具,古人巧妙的用匣來暗喻,懂的理財,會攢錢,持家有道的女人才是好女人。

而怕四則說的,現在都知道,女人到了40歲進入更年期,而到了更年期的女人也時常有失眠多夢、盜汗潮熱、體力和記憶力下降的症狀,同時容易發火吵架,雖說古人沒有這一說法,但在古人看來,女人到了四十歲時,凡事都不要大喜大悲,都要以平常心對待任何事和物,現在看來雖然有些迷信,但終究都是為了我們好。

那麼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民間俗語「男最怕三更時,女最怕午辰時」,你聽過嗎,有何道理?
    民間俗語「男最怕三更時,女最怕午辰時」,你聽過嗎,有何道理?第一句,是民間的一句俗語,男不碰呋喃,女不碰吡啶,其實,這也不算是民間的俗語,很多人都說過這樣的話,可能有些人還不知道呋喃和吡啶是什麼東西,這個我最清楚不過了,對於我們工科生,特別是學化學的人來說,這兩個東西太熟悉了。
  • 俗語:「男怕三更,女怕午時」,有什麼依據嗎,這其中有什麼道理
    俗語:「男怕三更,女怕午時」,有什麼依據嗎,這其中有什麼道理文/小玉雖說現在的農村經濟想必以前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儘管如此,如果對比城市和農村的話,兩者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因此有很多農村的人來到城市以後都會有一種不想回去的想法,雖然城市的繁華吸引了很多農村人,但是依然還有很多人想要回到自己的家裡
  •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話有個特點,就是各地方言各不相同,但意思卻又相同。比如這句「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這在我們這邊的說法是「男怕耳輪向前,女怕鼻孔朝天」。那麼具體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下面一起來看一下: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農村老輩人都說,要知道一個人的命理如何,除了看他的生辰八字,就是看他的長相了。
  • 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是什麼意思?在農村,很多老人都會說一些富有哲理的俗語,很多俗語聽起來很有趣,但是其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其中的道理?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農村俗語就是古人留下來的一種財富,以前人們智慧的結晶,每一句都有著深厚的意義和內涵。
  • 「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農村俗語該怎麼解釋,有道理嗎?
    相信大家都聽過生肖和屬相的說法,中國有十二生肖,每個生肖分別對應不同的年份,生肖文化的來源已久,如果你對生肖文化有所了解,就會發現人們對每個生肖的評價其實並不相同,例如在農村,老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春節將至,俗語「好男有才怕過年,好女有膘怕元宵」這話啥意思?
    要說這個農村也是有很多的習俗,畢竟這個習俗也是根據當地的習慣而制定的,就比如在農村裡就有一種傳統文化,那就是俗語,你可小看了這些俗語,有的俗語也是有道理的,但是有的年輕人就覺得農村的俗語就是一種糟粕,不值得一提,但是有的俗語確實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的,就比如這句俗語「好男有才怕過年,好女有膘怕元宵」,那麼這句話很多的年輕人不太了解,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人的屬相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男要實,女要虛;男怕子時,女忌午時,有什麼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男要實,女要虛;男怕子時,女忌午時,有什麼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的俗語是非常多的,這些俗語對於很多的農民老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這些俗語涉及的領域也是非常的廣泛,有關於教育人的,也有關於天氣的,還有的俗語是是關於壽命,所以以前老人在聊天的時候總喜歡聊到俗語,但是現在很多農民都發現,現在農村的俗語已漸漸消失在農民的生活中了,非常的可惜。
  • 為何說「男怕三點頭,女怕大步走」,古人智慧有道理嗎?答案來了
    後者就是我們經常所講的民間俗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俗語,叫做「男怕三點頭,女怕大步走」。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男的不能點頭,女的不能大步走路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句話。首先,男怕三點頭,女怕大步走。男人三點頭是形容一個男人,遇到事情的時候只會點頭哈腰說好,不會做出自己的判斷,別人講什麼,自己就跟著附和,沒有一點點主見。
  • 俗語「男怕三更穿靴,女怕午時戴帽」該怎麼解釋?有沒有道理?
    俗語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農人們平常的交談,工作,都要用上兩句俗語,因為俗語不是憑空而造,而是人們在千百年總結的智慧結晶。在歷經幾千年的滄桑巨變,俗語不僅沒有被淘汰,反而積澱了難以計數的各種俗語!那麼,今天咱們就繼續來分享一則俗語「男怕三更穿靴,女怕午時戴帽」,那麼這句俗語該怎麼解釋?有沒有道理?今天筆者就和大家粗略的探討下。首先來說說「男怕三更」,三更古代是古代時間名詞。古代把晚上戌時也就是現在時間的七點到九點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即合現在夜晚九點至十一點,子時整作為三更,即合現在夜間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兩句經驗之談,有道理嗎?
    在過去,算命先生時常提起這樣的一句話: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說起算命,當代人的第一反應無疑是「迷信」,不過,古人卻不這樣想。在古代社會,沒有現代意義上的自然科學,但是,古人對於了解自然的渴求,並不次於現代人。而古人對自然的了解,很大程度建立在猜想基礎上。
  • 俗話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時臨」可信嗎?這裡頭還真有講究
    俗話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時臨」可信嗎?這裡頭還真有講究俗話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時臨。代代相傳下來的「教條」,一直壓制著老一輩人的思想。他們認為,只要日子選得好,「野雞變鳳凰」,因此,就出現許多為結婚、生子、相親等選黃道吉日的現象。
  • 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是為什麼?有什麼道理呢?
    人的一生難免會起起落落,如果在人生中遇到了失敗和挫折,儘管心有不甘,但是也要收拾好心情,做好準備,有合適的機會再出發,人不可能被失敗打倒,只要努力爭取就一定會有機會。下面三句農村裡的俗語,你知道這其中的含義嗎?
  • 俗語:「男怕辦三耳扇風,女怕辦四鼻露空」,啥意思?有道理嗎?
    傳統文化不止詩詞歌賦,而且有民間俗語俚語。相比詩詞,俗語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總結出的,具有指導作用。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在學習中,都能聽到各類俗語,和生活密切相關。俗語:「男怕辦三耳扇風,女怕辦四鼻露空」就是很具有代表性的,看似一句,但實際講到了兩個方面的事。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俗語:「男怕孤辰帶三,女怕寡宿有午」,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中國民間民俗眾多,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獨特文化,但是對於很多的俗語老話,各地又出乎意料的相似,這也說明,老話真的是有道理的,是祖先經驗經過一代代傳下來的。從古至今,人們都對自己的出生年月日時辰都很在意。
  • 古人常說:男怕三十,女怕十八,有什麼特殊寓意嗎
    在我國農村,曾經流傳著有很多的俗語和諺語,這些俗語都包含著很多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結晶,都是經過提煉出來的,流傳至今,那麼下面這些俗語,你聽過嗎?覺得有道理嗎?「男怕三十,女怕十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要怕呢?今天就跟大家聊一下這個話題。男怕三十。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關於孩子出生時的俗語到底有沒有道理
    我國古代十分講究天時,在生孩子這件事上也不例外,那時候人們都會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判斷這個人一生的運勢,男女結婚前更是會找人比對生辰八字是否相配。所以在我國民間流傳很多關於孩子出生時的忌諱俗語。等女兒出生後,肖琳時不時聽到婆婆抱怨她當時沒挑個好時辰生,因為女兒是中午生的,婆婆一直念叨:「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肖琳說婆婆這是封建迷信,孩子現在健健康康就已經很好了,以後不要再這樣說了,孩子長大後聽到不好。兩人為此鬧得很不愉快。那麼這句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的俗語,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老話:「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啥意思?有道理嗎?
    許多待在城市的人都感覺在城市裡非常的有壓力,而且也非常的不舒服。比不上在農村待的舒服。因為農村的空氣非常的清新,人文素養也非常的樸實。在農村生活的人都是非常開心自在的。在城市生活就會感覺到城市是一個非常有壓力非常冷漠的地方,沒有在老家待的舒心和快樂。而且在老家的時候,時不時的就會聽到家鄉人說一些俗語,而且這些俗語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值得我們去學習。
  • 農村老人: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孩子的「生辰八字」有啥講究
    導語:都說農村老人講究非常多,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尤其對「生辰八字」的說法更有諸多講究,其中關於子時和午時的時辰俗語也有很多,有「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還有「男子要午不得午,女子要子不得子」等等,那麼孩子出生時的「生辰八字」有啥講究?雖說老祖宗留下的文化不一定全都受用,但我們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正確的方式裝點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