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無線網絡的普及,Intel的Centrino(迅馳)絕對功不可沒,它的出現讓WiFi技術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為大眾所認識,並因其移動性和使用的便利性,迅速獲得了大眾的認可;而伴隨著Centrino(迅馳)的普及,家庭無線組網開始成為新的趨勢。隨後,以iPhone和iPad為代表的智能移動終端的迅速普及,更加速了家庭無線組網普及和升級的步伐,在Centrino(迅馳)時代佔據絕對主流的54Mbps 11g無線產品開始退出市場,擁有150/300/450Mbps無線速率的11n新品成為了新的主角。
而進入11n時代後,WiFi技術依然在快速演進,如今150M和300M已經是入門級選擇,更高帶寬的450M、750M、900M(2.4G/5G雙頻產品)和11ac(1300M)產品已經開始普及或問世;但與之相對應的是,家庭接入寬帶沒能並行發展,一般家庭的接入寬帶都在10M以下,平均帶寬更是不足4M,150M的無線路由器配合這樣的帶寬都已綽綽有餘。於是不少家庭無線組網的用戶不在專注於無線產品的速率,而是開始將注意力集中到了無線產品的「穿牆」能力上,這些用戶希望得到的是——在家中的任何地點,都能獲得和入戶帶寬一致的網速,而不是在局部位置得到遠遠超過實際需求的帶寬,但在其它地點網速很低,甚至上不了網;也就是說,用戶需要的是可以徹底掃除無線覆蓋盲點的解決方案。
那麼如何才能打造出這種可以徹底掃除無線覆蓋盲點的解決方案呢?別急,我們先進行一個4種無線組網方式的信號覆蓋能力PK挑戰賽,看過PK挑戰賽的結果之後,最佳的解決方案自然會呈現在你的面前。
這次參賽的4大無線組網方案分別是:普通無線路由器組網、高功率無線路由器組網、多個無線路由器通過WDS組網、以及HyFi智能無線組網。在PK挑戰賽正式開始前,首先介紹一下本次測試的環境。
別墅示意圖
本次測試的地點為北京郊區的一棟別墅,別墅內外均沒有其它無線熱點覆蓋,無線測試環境比較純淨。別墅戶型如上圖所示:該別墅分為上下兩層(牆體均較厚),擁有4個臥室、兩個客廳、一個書房、一個廚房和一個小型會議室;其中,4種無線組網方案的主設備將固定放置在小型會議室內,而測試點分為A、B、C、D、E、F、G、H和I共九個測試點。
測試地點實景圖:
測試點A:廚房 測試點C:書房
測試點B:客廳 測試點B:客廳
測試點D:露臺(窗外) 測試點E:沙發
測試點F、I、G、H:臥室(格局相似)
測試平臺:兩臺Thinkpad筆記本(內置11n無線網卡)
測試內容:無線速率方面,在測試地點通過NetIQ Chariot軟體測試實際吞吐量(即測試無線速率);而無線信號強度方面,考慮到用戶很少用到專業的信號強度測試軟體(如WirelessMon),因此我們將通過Windows自帶的無線網絡客戶端來查看測試地點的信號強度。
好啦,一起準備就緒,4大無線組網方案的PK挑戰賽馬上開始!
2普通無線路由器組網覆蓋效果實測
方案一:普通無線路由器組網覆蓋效果實測
對於一般的家庭用戶來說,通過一臺無線路由器實現全家的無線覆蓋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家庭無線組網方案,這種方案應對小戶型家庭無線覆蓋通常沒什麼大問題,但面對別墅、複式樓層等大戶型,無線覆蓋效果又會怎樣呢?還是通過實際測試來看看吧。
普通無線路由器組網測試示意圖
為了讓測試更具有代表性,我們選擇了市場中最為常見的150M無線路由器TP-Link TL-WR740N進行本次實測。PS:根據以往的測試經驗,150M無線路由器在無阻隔、無幹擾情況下的平均實測無線速率為90Mbps左右。
我們將TL-WR740N放在會議室的地上(與測試點A在同一房間)
測試結果:
各個測試點的測試結果
在9個點的測試中,測試點A因為與TL-WR740N無線路由器間無阻隔,也無幹擾,因此測試結果非常不錯,信號強度100%,實測無線速率達91Mbps;測試點B由於與TL-WR740N間有承重牆的阻隔,因此信號強度降至60%,實測無線速率更是驟降至19Mbps;而測試點C由於又加了一道牆的阻隔,雖然信號強度依然是60%,但實測無線速率僅有1.6Mbps,已經基本無法正常上網;此外,同在一層的測試點D,由於與TL-WR740N間僅隔一道玻璃窗,因此測試結果也較為不錯,信號強度達100%,實測無線速率也達到了53Mbps。
相對於一層的表現,二層的表現可以說是幾乎沒有表現,看似每個測試點都還能搜索到無線信號,且測試點G和測試點E的無線信號強度還超過了40%,但除了測試點E可以完成實際無線速率的測試外,其它測試點均無法完成正常測試,也就是說這些測試點F、G、H、I幾乎無法正常上網。
通過測試結果我們不難看出,普通無線路由器組網方案的實際覆蓋效果非常有限,僅能滿足短距離和阻隔較少的區域的無線覆蓋;對於大戶型、複式樓層和較為複雜的家庭環境,幾乎無能為力。
3高功率無線路由器組網覆蓋效果實測
方案二:高功率無線路由器組網覆蓋效果實測
既然普通無線路由器無法滿足這種大戶型的無線網絡覆蓋需求,那麼接下來我們再試試高功率無線路由器組網方案,理論上更高的天線發射功率可以提升無線信號的傳輸和覆蓋能力,那麼實際效果又如何呢?它能實現二層的無線信號全覆蓋嗎?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普通無線路由器組網測試示意圖
為了讓測試結果更有可比性,我們選擇了與TP-Link TL-WR740N同品牌的高功率450M無線路由器TP-Link TL-WR2041N(已開啟Turbo功能)進行本次測試。PS:由於測試用的筆記本內置的是150M的無線網卡,因此即使搭配450M無線路由器,其在無阻隔、無幹擾情況下的平均實測無線速率仍應保持在90Mbps左右。
我們同樣將TL-WR2041N放在會議室的地上
測試結果:
各個測試點的測試結果
在9個點的測試中,測試點A因為與TL-WR2041N無線路由器間無阻隔,也無幹擾,再加上高功率天線的輔助,因此測試結果更加出色,信號強度達100%,實測無線速率也達到了95Mbps;測試點B雖與TL-WR2041N間有承重牆的阻隔,但憑藉高功率天線的幫助,其信號強度依然為100%,實測無線速率也高達88Mbps;同樣在測試點C,即使又加了一道牆的阻隔,其信號強度也僅降至80%,不過實測無線速率已降至48Mbps,降幅較明顯,但依然可以流暢上網;此外,同在一層的測試點D,由於與TL-WR2041N間僅隔一道玻璃窗,因此其信號強度同樣高達100%,實測無線速率也高達77Mbps,表現令人較為滿意。
相對於一層的表現,二層的表現可以說是喜憂參半,其中E、G、H三個測試點的表現較好,信號強度均達到100%,實測無線速率也分別達到了77Mbps、58Mbps和49Mbps,完全可以滿足用戶高帶寬應用的需求;但在F、I這兩個測試點,雖然信號強度也顯示為40%,但依然無法完成無線速率的實測,也就是說測試點F、I依然無法正常上網......。
通過測試結果我們不難看出,高功率無線路由器組網方案的實際覆蓋效果相比方案一有了一定提升,憑藉高功率天線的幫助,其基本實現了一層無線網絡的全覆蓋,同時在二層位於會議室正上方的兩個房間也實現了無線網絡的全覆蓋,但位於測試點F、I的兩個房間依然無法上網,因此方案二的表現依然不夠優秀。
4多臺無線路由通過WDS組網覆蓋實測
方案三:多臺無線路由器通過WDS組網覆蓋效果實測
雖然通過高功率無線路由器使無線覆蓋效果有了一定提升,但其仍然留下了無線死角,表現仍不能令人滿意。面對這種情況,對無線網絡有一定了解的用戶就會選擇通過WDS來實現無線網絡的全覆蓋,理論上來講,這的確是一個較為不錯的解決方案,那麼實際效果能否像理論一樣出色呢?還是用測試結果來說話吧。
多臺無線路由器通過WDS組網測試示意圖
說實話,想要通過WDS無線橋接組網,每臺無線路由器的位置選擇很重要,既要保證儘可能的擴大無線網絡的覆蓋面積,又要保證路由器間相互通信的暢通,經過多次嘗試,我們最終選擇了上圖中的3個點放置了3臺TP-Link TL-WR740N無線路由器進行實際測試。
我們將其中的一臺TL-WR740N作為主無線路由器同樣放在會議室的地上
兩臺用於橋接的TL-WR740N分別放在一層客廳西南角和二層沙發區西側
測試結果:
各個測試點的測試結果
在9個點的測試中,測試點A因為與TL-WR740N無線路由器間無阻隔,也無幹擾,因此測試結果與方案一相同,信號強度100%,實測無線速率達91Mbps;測試點B雖然與TL-WR740N間有承重牆的阻隔,但由於在一層客廳放置了一臺通過無線橋接的TL-WR740N,因此信號強度依然為100%,但實測平均無線速率卻僅有19Mbps(測試曲線非常的不穩定,忽高忽低);而測試點C在增加了一道牆的阻隔後,信號強度依然是100%,但實測無線速率卻低至2.6Mbps,此時正常上網已經很困難了;此外,同在一層的測試點D,由於與兩臺TL-WR740N間均僅隔了一道玻璃窗,因此其信號強度達到了100%,但無線速率的實測卻無法完成......。
相對於一層的表現,二層幾個測試點的表現可以說更加慘澹,雖然E點憑藉無線橋接的TL-WR740N實現了信號強度100%,但卻無法完成無線速率的實測;而F、G、H、I四個測試點則完全搜不到無線信號,測試同樣無法完成。
原因解析:其實WDS組網一直有個弊端,即大量的帶寬被消耗在了AP間的通信和數據轉發上,尤其是中繼點一多,帶寬就會急劇下降,同時延時也會大大增加,實際應用效果相當不理想;而且還要考慮到無線AP間相互幹擾和通信的問題,即每一個AP放在家庭裡哪一個位置,非常的關鍵,放得好也許效果不錯,放得不好效果會很差,甚至比使用一個普通無線路由器時還要差。而選擇好的AP的放置點需要專業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不是普通家庭用戶所能夠做到的。
通過測試結果我們不難看出,多臺無線路由器通過WDS組網方案看起來很美,但實際應用效果就沒那麼理想了,整體表現甚至不如方案一。
5HyFi智能無線組網覆蓋效果實測
HyFi智能無線組網覆蓋效果實測
前三種無線組網方案的表現有好有壞,但都無法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因此,最後我們再來試一下HyFi智能無線組網方案(關於什麼是HyFi,我們會在下文做詳細介紹),看看它能不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測試結果。
HyFi智能無線組網測試示意圖
HyFi智能無線組網需要用到兩種設備:HyFi智能無線路由器和HyFi智能無線擴展器。如上圖所示,我們將HyFi智能無線路由器放在會議室內,同時將5臺HyFi智能無線擴展器放在書房和4間臥室。
書房放了一臺HyFi智能無線擴展器
四間臥室分別放了一臺HyFi智能無線擴展器
測試結果:
各個測試點的測試結果
在9個測試點中,除了D點的信號強度為80%以外,其餘各個測試點的信號強度均達到了100%;而在無線速率測試方面,測試點A的表現最佳,達到了94Mbps,測試點C的表現同樣不錯,達到了64Mbps,而其餘的7個測試點的表現都保持在30-40M左右,其中測試點I的實測成績最低,但也達到了31Mbps。
通過測試結果我們不難看出,HyFi智能無線組網方案的實際覆蓋效果相當的出色,不僅實現了無線網絡全覆蓋,同時還保證了較穩定的無線傳輸速率,可以說真正滿足了家庭用戶徹底掃除無線覆蓋盲點的需求。
那麼究竟什麼是HyFi?HyFi智能無線路由器和HyFi智能無線擴展器又是什麼?想知道答案的話,請接著往下看!
6詳解HyFi智能無線路由器和擴展器
全面認識HyFi智能無線路由器和擴展器
在開始4種無線組網方案的對比總結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HyFi」,即TP-Link HyFi智能無線網絡解決方案。
TP-Link HyFi智能無線套裝
前文已經談到,TP-Link HyFi智能無線網絡解決方案由兩種設備組成:HyFi智能無線路由器TL-H18R和HyFi智能無線擴展器TL-H18E,它們並稱為HyFi智能無線套裝。
什麼是HyFi智能無線?
HyFi(全稱:Hybrid Wi-Fi),是指同一產品同時採用「有線」和「無線」兩種技術,以「有線」為主幹,「無線」作為接入,使產品兼具有線的穩定可靠性和無線的移動便捷性。而智能則是指以「HyFi智能無線路由器」為網絡控制中心,實時自動發現並配置、管理網絡中所有HyFi智能無線擴展器,無需人工幹預,實現家庭網絡智能化。
TP-Link HyFi智能無線網絡解決方案
而TP-Link HyFi智能無線網絡解決方案具體來說就是:終端(例如筆記本、手機、Pad等)和HyFi智能無線套裝間的通信採用無線WiFi方式,而HyFi智能無線套裝間的通信則採用有線PLC(電力線)方式,它是綜合使用WiFi和PLC兩種技術的有線+無線混合網絡。而在用戶看來,不管是HyFi智能無線路由器還是HyFi智能無線擴展器,都是一個無線設備,但實際上,它們均內嵌了PLC功能,把無處不在的電力線作為家庭網絡的高速數據互聯通道,是家庭網絡的骨幹,但它隱藏在後面,用戶完全是無感的。
TP-Link HyFi智能無線套裝
從外觀設計來看,HyFi智能無線路由器和HyFi智能無線擴展器幾乎一模一樣,白色的機身搭配藍色的條紋設計,彰顯時尚風採;而其精巧的機身,搭配插牆式設計,既不需要電纜,也不影響家居布置,使用起來相當靈活;此外,通過其機身中間的LED狀態指示燈,用戶可以快速了解它們的工作狀態。
HyFi智能無線路由器 HyFi智能無線擴展器
那麼如何區分HyFi智能無線路由器和HyFi智能無線擴展器呢?很簡單,首先可以通過機身上的英文標識「HyFi Router」和「HyFi Extender」來區分,不過最簡單的方法還是通過接口來區分,其中HyFi智能無線路由器擁有兩個RJ45接口,包括一個LAN口和一個WAN口,而HyFi智能無線擴展器則僅有一個RJ45接口,即一個LAN口。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HyFi智能無線路由器本身就是一臺功能完整的無線路由器,其配置和使用方法與普通無線路由器一致。
HyFi智能無線擴展器和HyFi智能無線路由器(右)
HyFi智能無線路由器和HyFi智能無線擴展器在首次搭配使用前,必須進行註冊配對(通過機身底部的Config按鈕),只有經過註冊的設備方可接入網絡,而這樣則可以保護用戶的網絡安全。
那麼如何註冊呢?方法非常簡單,用戶只需在兩分鐘內分別輕按TL-H18R和TL-H18E上的Config按鈕,即可完成註冊;而且用戶第一次註冊成功後,TL-H18R和TL-H18E已經智能配對,後續無需重複註冊。
一臺HyFi智能無線路由器最多可以與7臺HyFi智能無線擴展器搭配使用,而在「PLC」傳輸速率方面,它們的最高速率為200Mbps;在無線傳輸速率方面,它們的最高速率則為150Mbps,整體性能可完全滿足現代家庭的寬帶需求。此外,HyFi智能無線套裝還採用了低發射功率、高接收靈敏度設計,消除了用戶對高功率輻射可能危害健康的擔憂。
7熟悉的Web配置界面 測最高性能表現
熟悉的Web配置界面
前文已經介紹到,HyFi智能無線路由器本身就是一臺功能完整的無線路由器,其配置和使用方法與普通無線路由器一致,那麼我們就首先登錄其Web配置界面來看看吧。
HyFi智能無線路由器TL-H18R的Web界面
TL-H18R的Web界面與TP-Link普通無線路由器的Web界面幾乎一模一樣,從基本的設置嚮導、網絡設置、無線設置和安全設置,到高級的QSS安全設置、上網控制、IP帶寬控制等,同樣非常的全面。不過TL-H18R的Web界面還多了「擴展器列表」和「PLC設置」兩個選項。
擴展器列表
通過擴展器列表,用戶可以查看連結到TL-H18R路由器的所有擴展器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稱、MAC地址和IP位址等。
PLC設置
而通過PLC設置,用戶可進行PLC私有網絡設置,包括設置本地PLC設備的網絡名稱、所有主機的網絡名稱等;此外,用戶還可以進行PLC站點設置,從而實現編輯、添加或刪除主機。
TP-Link HyFi智能無線套裝的最高性能實測
現在,我們在較為理想的狀態下實際測試一下TP-Link HyFi智能無線套裝的性能,好讓大家對其在別墅測試中的結果有一個對比。
測試平臺:一臺Thinkpad X200筆記本 (內置千兆網卡)作為客戶端,一臺Thinkpad T400筆記本作為伺服器端(內置千兆網卡)。
測試軟體:NetIQ Chariot v5.4;Endpoint6.0;
測試方法:我們將兩根網線分別與TL-H18R和TL-H18E的兩個LAN口相連,並把它們分別插在獨立的電源插座上(同一房間,僅相距2米),且實現互通;其中與TL-H18R相連的網線的另一端接在伺服器端的網口,與TL-H18E相連的網線的另一端則接在客戶端的網口上;然後通過Chariot測試其傳輸性能。
單pair下行速率測試:
測試曲線
平均速率:39.527Mbps
單pair下行+上行速率測試:
測試曲線
平均速率:68.297Mbps
5pairs下行+上行速率測試:
測試曲線
平均速率:93.626Mbps
通過測試結果我們不難看出,TP-Link HyFi智能無線套裝的整體性能還是非常不錯的,其單線程測試成績接近40Mbps,而多線程測試成績更是高達93Mbps,這樣的表現完全可以滿足現代家庭組網高帶寬的需求。
小提示:HyFi智能無線路由器TL-H18R和HyFi智能無線擴展器TL-H18E通過電力線相連的最遠距離不能超過300米,而隨著傳輸距離的增大,傳輸性能也會逐步下降;與此同時,它們在與家用電器共用電力線使用時,性能也會受到影響。(具體影響可參見:《電力貓怕什麼?》這篇文章)
8四大無線覆蓋組網方案終極PK 總結
四大無線組網方案測試結果:
在詳細的了解了HyFi智能無線組網之後,讓我們再來看看四大無線覆蓋組網方案終極PK的結果:
測試結果匯總
在9個點的測試中,四大無線組網方案在測試點A的表現可謂旗鼓相當,測試成績均超過了90Mbps,但在其它8個測試點,它們的表現就大相逕庭了。其中普通無線路由器組網方案和多個無線路由器通過WDS組網方案僅能勉強滿足一層的無線網絡覆蓋,整體表現令人較為失望;而高功率無線路由器組網方案則在一層和二層的部分房間有著上佳表現,其大多數測試成績均明顯領先其它三種方案,但它卻沒能實現無死角覆蓋,整體表現可謂差強人意;而HyFi智能無線組網方案可以說是做到了完美的平衡,它不僅實現了無線網絡全覆蓋,無線傳輸速率的表現也是相當不錯的,雖然其在二層的實測速率不是特別高,但正像文章開頭說的那樣,用戶真正希望得到的是——在家中的任何地點,都能獲得和入戶帶寬一致的網速,而不是在局部位置得到遠遠超過實際需求的帶寬,但在其它地點網速很低,甚至上不了網。也就是說,HyFi智能無線組網是可以徹底掃除無線覆蓋盲點的最佳解決方案。
最後,我們再來總結一下TP-Link HyFi智能無線網絡解決方案的優勢:
TP-Link HyFi智能無線
1、性能穩定可靠,TP-Link HyFi智能無線組網方案相當於多AP分布式覆蓋組網方案,因此無論在家中哪個位置,只要有插座,用戶的終端就能接入附近的HyFi智能無線擴展器,從而有效解決了因距離、障礙物、同頻幹擾所帶來的WiFi信號弱、性能不穩定等問題,並充分發揮150M WiFi高帶寬的優點;而其骨幹網絡通過網線+電力線組合而成,可為用戶提供穩定可靠的帶寬保證。
2、組網簡單便捷,用戶在使用HyFi智能無線套裝時,只需要配置TL-H18R路由器,並且其配置方法與普通無線路由器一致,相當的簡便;而TL-H18E擴展器則完全免配置,且可以使用多個(最多7個,最遠連接距離300米),哪個房間沒有無線信號覆蓋或者無線信號強度不夠,就插一個,即插即用,相當的方便。
3、成本切合大眾消費,由於HyFi智能無線距離用戶的智能終端設備很近,因此其不需要採用過高規格的WiFi,也不需要採用大功率技術;同時最新低功耗PLC設計技術的引入,不僅實現了WiFi和PLC的無縫整合,更使整體的成本大大降低,目前HyFi智能無線套裝的上市價僅為258元,其售價比一臺高規格、高功率無線路由器更低,也比現有其它多AP分布式覆蓋解決方案的整體擁有成本更低,讓用戶可以輕鬆擁有。
4、綠色環保,HyFi智能無線套裝採用低發射功率、高接收靈敏度設計,進一步消除了用戶對高功率輻射可能危害健康的擔憂,同時也更加綠色環保。
還在考慮如何消除家中的無線死角嗎?還在挑選高功率無線路由器嗎?還在認真學習WDS的設置方法嗎?其實消除無線死角、實現家庭無線網絡全覆蓋很簡單,TP-Link HyFi智能無線就能幫你輕鬆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