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尋找區塊鏈力量第九期:技術揚起新金融藍海的風帆
把脈區塊鏈發展,坐看數字經濟雲起,由螞蟻鏈、羅漢堂、新浪財經聯合出品的《尋找區塊鏈力量》系列節目自8月6日起,每周四下午2點在新浪財經獨家首播!本期主題為「技術揚起新金融藍海的風帆」——數位技術帶來金融服務的信息處理與信任機制的範式改變。融合數位化技術將打破原有中心化的金融體系邊界,在大協同範圍內,使數據收集、驗證、資產化、流通形成閉環,從而催生一個分布式信用革命的新金融藍海。
主持人:您提到的這些項目都是旨滿足基層人民的需要,非常務實,能夠切實的幫助人們有效交易。但我想請問,螞蟻鏈是否有更大的目標,比如,螞蟻鏈是否要進軍宏觀經濟,是否致力於成為「大象鏈」? 螞蟻鏈總架構師張輝:我們從沒想過成為大象鏈,因為網際網路從來就不是一家獨大的。我認為,在區塊鏈領域,我們公司在網絡方面還處於起步階段。一方面,我們把我們的平臺技術向商業夥伴開放,另一方面,就像我剛才說的,我們也希望能夠逐步共同建立起一些小型的區域網路,可以是貿易金融區塊鏈網絡,也可以是供應鏈金融網絡。我們需要實現由不同服務驅動各個區域網路,然後將所有網絡連接,實現更大範圍的資產流動,讓更多人加入這一互聯的網路服務社群。
主持人:您認為區塊鏈技術如何服務於小微企業以及有需要的人?
張輝:教授講的兩個故事讓我很受鼓舞,其實我們和Townsend博士的方向一致,,我們正在一步步朝著這個願景前進。我來介紹一下我們在螞蟻鏈上提供的兩項平臺服務。第一個針對跨境匯款。我們在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以上線了基於區塊鏈的電子錢包跨境匯款服務。使用區塊鏈實現數字服務提供商服務終端客戶,用戶只需點擊本地錢包應用程式,即可匯款到家鄉。比如,在香港工作的菲律賓人,可以使用我們的服務匯款到菲律賓。
利用區塊鏈,我們可以連接各個銀行,在低成本基礎設施內實現服務供應商互聯互通,從而為最終用戶提供成本極低的匯款服務。而且,由於區塊鏈在線上,所以用戶可以隨時匯款,不受地域時區限制。如果是線下匯款,如果我們兩個國家時區相差幾個小時,我就需要等到當地銀行開門才能收到這筆錢。而線上幾秒鐘內就能收到匯款。這是數位化帶來的更高效的跨境匯款服務,更高效的交易。
第二個服務是貿易融資平臺。上個月,也就是今年九月剛剛發布。該平臺的主要目的是為平臺上的小微企業主服務。平臺上的所有交易訂單都通過區塊鏈,同時區塊鏈提供用戶身份申請。你是否在你所在的國家是一家合格的小型企業,這些信息都會體現在訂單信息中。另外,我們進一步探索這些真實的客戶信息和訂單信息與銀行的關聯。在該基於區塊鏈的交易平臺上,我們還向買家和賣家提供銀行支付承諾以及融資服務。
我們也正在實施加密結算。加密結算是一項智能合約技術,基於訂單進度的物流和客戶信息。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將多個組織機構連接到交易平臺,然後根據所有真實的訂單進度信息,我們能夠確保使用智能合約自動分類,執行交易合約。Townsend博士提到使用區塊鏈技術實際的幫助和造福小微用戶這一願景。事實上,我們也一直在探索區塊鏈的使用,特別是跨境業務場景中的使用,探索如何建成一個全球共識網絡,實現全球互聯互通,高效運作。以上是受Townsend博士分享的啟發,想和大家分享的幾點。
主持人:您提到的這些項目都是旨滿足基層人民的需要,非常務實,能夠切實的幫助人們有效交易。但我想請問,螞蟻鏈是否有更大的目標,比如,螞蟻鏈是否要進軍宏觀經濟,是否致力於成為「大象鏈」?
張輝:我們從沒想過成為大象鏈,因為網際網路從來就不是一家獨大的。我認為,在區塊鏈領域,我們公司在網絡方面還處於起步階段。一方面,我們把我們的平臺技術向商業夥伴開放,另一方面,就像我剛才說的,我們也希望能夠逐步共同建立起一些小型的區域網路,可以是貿易金融區塊鏈網絡,也可以是供應鏈金融網絡。我們需要實現由不同服務驅動各個區域網路,然後將所有網絡連接,實現更大範圍的資產流動,讓更多人加入這一互聯的網路服務社群。
最終將真正發展成為一個成熟的網際網路,任何種類的資產都可以數位化,並且基於科技提供的信任,最終實現降低交易、資產信託、數據等各方面的成本。簡單地說,我認為我們現在處於相當早期的階段,還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達到可信網際網路成熟階段。
主持人:Townsend教授,人們把區塊鏈看作當作信任機器。有很多聲音說,區塊鏈技術即將引發信任革命。您對此有何看法?區塊鏈將如何改變信任機制?界限在哪裡?
Townsend:第一點,隨著我研究和思考越來越深入,閱讀資料越來越多,我意識到經濟學界和計算機科學界對信任的看法有相似之處,但也存在差異。有些人把經濟學稱為「悲觀科學」,因為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人們之間沒有信任,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有理論說這種假設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提高效率等等,這些我就不深入講了,關鍵就是保留私人信息、逃避、道德風險等等。
因此,我們從一開始就設計合約和機制來處理這些問題,以得出解決方案。看似我們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但其實不然。這一解決方案是約束方案,可以稱為「說真話約束」。指的不是我們逼著對方說真話,而是我們建立基礎模型以找出必要誘因誘導人們揭示出他們未被觀察到的因素。他們能看到,但其他人未觀察到的情況。這樣的約束包括道德風險激勵約束等等。在計算機科學中,解決方法更傾向於達成共識,努力實現交易各方對交易一致同意。但在今天的對話中,我們知道,實際上該方式會帶來其他約束,因為達成共識是一個不小的要求。
一般而言,驗證成本高昂。如前面所述,如何擴大交易規模,讓大多數人迅速交易等,這些方面都存在問題。因此,我認為信任問題的解決方法應該建立在激勵經濟學的基礎之上,設計智能合約,並引導人們合規操作、誠實守信。讓人們明白,要求提供真實信息這一設計是符合他們自身利益的。當然,首先要確保人們提供的信息不會流入任何第三方,不會被濫用。此時,密碼學上場。可以使用同態加密(HE)和多方安全計算(MPC)建立一個智能合約,實現代理之間互相溝通。
從而,你無需拍賣行即可進行拍賣。無需任何中間人、任何第三方中介即可進行借貸。因此,我認為這一「信任機器」最終歸結到激勵、使用密碼技術建立鏈外合約,然後將必要的價值轉讓(合約結果)與轉讓者帳本關聯。可以稱之為半信任系統。我們現在向更大的社區推廣,使原始合約獲得更廣泛的認可。本地參與者同意合約後,可以看著代碼運行、偽裝,開始相信代碼會完成他們給出的指示,並通過加密技術全程保密。所以我認為,這是一種鏈下鏈上分層系統,在每一步會使用到特定的某些技術。
主持人:張先生,您同意Townsend教授對信任的理解嗎?
張輝:我完全同意。我認為,基本上,信任基於類似…… 我們從共識開始。我們從技術性角度思考如何建立信任。我認為,如果要建立標準並將其放入一個全數位化的網際網路中,要做的工作會更加複雜,需要更多的信任技術來實現構建,才能最終實現多種基於區塊鏈平臺的新服務。
主持人:好的。兩位都提到了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兩位能否簡要總結一下區塊鏈技術帶來的金融領域藍海機會?Townsend教授先請。
Townsend:好的,回顧來看,我希望能夠使用區塊鏈技術改善金融信息基礎設施。我剛才也提到了一些例子。證券化、私人借貸計劃就是兩個改善金融信息基礎設施的例子。我想冒昧再提一個之前沒有提及的點,監管機構對新技術的使用。人們往往會希望對金融科技公司和大型科技公司的行為有所限制,因為這些創新顛覆傳統的管理規定,但我要直截了當地說,其實新技術大大賦能監管機構和中央銀行,在信息、協調,以及解決現有貨幣理論和機制設計產生的一些根深蒂固的問題方面大大賦能。因此,這些新技術是機遇,監管機構應抓住機會,採用新技術避免金融市場上的一些問題。
主持人:教授,關於監管機構及監督機制,您是否認為,監管機構及監督機制在幫助區塊鏈或其他金融創新落地的同時,也對這些技術進行了約束?
Townsend:我主張公平競爭。我支持競爭,傳統和新技術的競爭。我反對的是過時的傳統思維方式所造成的約束。我們可以選擇改善現有的中介體制。我希望監管機構做的是,更深入地思考制度背後的目的。例如,傳統規定保險和信貸的銀行帳戶要分開,並分別對兩種銀行帳戶設有相應的完整監管體系。混合借貸合約與之相反,在混合借貸合約中,保險作為合約內的選擇之一疊加在上面一層。所以延續傳統的帳戶區分的方式實際上會阻礙福利和發展。這是我想表達的意思。
主持人:張輝先生,您認為區塊鏈能創造哪些金融領域藍海機會?
張輝:從螞蟻集團的角度,我們一直專注於小微企業和零售客戶。要說我們看到的重大的藍海機會,其實目前我們更關注……三個方面。一是供應鏈金融。比如對於製造業,大中小型企業都能夠有應收帳戶用於轉讓和再融資,尤其是幫助小微企業獲得更好的金融服務。第二是貿易融資。我們看到,阿里巴巴在開展線上交易,尤其是線上跨境交易。我認為,對於交易中的收購、設定交易目標等,區塊鏈能夠為用戶、為客戶降低成本並帶來更高質量的服務。
我們關注的第三個方面,和剛才提到的兩點同樣令人興奮,即交易網站上的數字版權。抖音等數字內容的版權在今天尤其重要。眾多線上作品已成為IP。如何保護這些內容創作者,使其以較低成本輕鬆獲得數字版權保護,將創作內容變為可交易的資產?這是我們關注的另一個領域。我們認為,至少在我們關注的這些領域存在重大機會。比如使用區塊鏈幫助小微企業客戶降低金融服務各個環節的成本等。以上是我的分享。
主持人:好的,謝謝。Townsend教授和張輝先生,再次感謝兩位對於區塊鏈及其可能帶來的變化進行的透徹分析和生動討論。
數位技術為金融服務的信息處理和信任機制帶來了重大轉變,可能顛覆現有的中心化金融體系。數據採集、認證、證券化、流通,這一閉環將催生一場分布式信任革命,並帶來金融創新的藍海。同時,更多的溝通,善意和可信賴的技術平臺將促進國家和人民之間的合作,世界也將因此更加和諧繁榮。下期節目將於下星期四下午2:00播出,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