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什麼時候舉行?全國兩會的歷史發展?
2020年兩會時間定了!「兩會」召開時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將分別於5月22日和5月21日
召開地點:在北京舉行。
全國兩會的歷史發展:
1、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舉行了第一屆全體會議。
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代表全國人民的意志,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於北京,國旗為五星紅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採用公元作為中國紀年;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員,並選舉產生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
2、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同年12月召開了政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制定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章程宣告:《共同綱領》已經為憲法所代替;人民政協全體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已經結束。但是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的組織,將繼續存在和發揮作用。
3、從1959年開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開始同步舉行,後者的委員還會列席前者的會議,從此,「兩會」概念應運而生,而全國政協比全國人大提前1至2天開幕。
「文革」中,全國政協停止,全國人大則在1975年恢復一屆(四屆),因此,自1978年起,全國人大與全國政協再次完全同步。
4、全國兩會在3月召開的慣例,則始於1985年。
此前,會議時間從年初,到年中,到年末,歷年均有不同。以五屆全國人大、政協會議為例,一次會議是在2月,二次會議在6月,三次會議在8月,四次和五次會議則安排在11月。
5、而自1995年起,每年全國政協均在3月3日、全國人大均在3月5日開幕。
6、會期,也是自1995年起相對固定,除了涉及換屆選舉的一次會議一般為兩個星期(14-15天)外,歷年「兩會」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0-12天左右。
7、 2020年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推遲召開,這是40多年來,我國首次推遲召開全國人大會議。
二、 2020全國兩會召開的意義是什麼?
根據《憲法》規定:「兩會」召開的意義在於將「兩會」代表從人民中得來的信息和要求進行收集及整理,傳達給黨中央。「兩會」代表是代表著廣大選民的一種利益的,代表著選民在召開兩會期間,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選民們自己的意見和要求。
三、2020全國兩會熱點有哪些?
2020年是許多大事件的重要年份,比如: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決勝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
還有此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作政府工作報告,中國GDP增長目標、簡政放權、對房地產的友好態度、「一帶一路」、反腐等成為本次政府工作報告的熱點話題,那麼,同樣這些話題會不會也將是2020兩會熱點話題。
「六穩」加「六保」背景下的經濟發展目標如何確定,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謀發展,短期和長期宏觀政策組合拳如何釋放內需潛力,疫情倒逼出哪些創新改革,以及「十四五」規劃如何啟動,都將成為今年兩會的重點議題。
兩會什麼時候舉行?全國兩會的歷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