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帶來60年來最冷冬天?供暖產品賣爆最受益股票曝光(名單)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數據寶

「冬日經濟」升溫!拉尼娜帶來60年來最冷冬天?供暖季到來,冷冬預期讓供暖產品賣爆,最受益的股票名單在這裡

今年冬天的溫度相較往年偏低,「冷凍」下不論南北人們的取暖需求高漲,供暖季開啟對A股有哪些影響,證券時報·系統梳理了供熱產業。

進入12月,全國的集中供暖區域已經基本上全部實現了暖氣供應。從時間上來看,大部分地區的供暖持續4個月,從11月中旬到次年的3月中旬;個別地區如東北、西北部分城市因為低溫持續時間長從而會有較長的供暖時間。

拉尼娜現象帶來的「冷冬」預期將推動今冬旺季需求高增長。世界氣象組織預計,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強度為中等到強,並將持續至明年,影響世界諸多地區的溫度、降水,拉尼娜現象可能會導致各地冬季氣溫偏低,「2020將現極寒天氣」、「今年將迎60年來最寒冷冬天」等熱搜也頻繁出現在社交網絡上。

每年的供暖季,都是清潔供熱提供商、天然氣、取暖小電器等能源、供暖設備等上市公司的業績高速增長期,系統梳理相關產業鏈情況,以饗讀者。

全國供暖面積持續增長,並有望擴散到南方

供暖收費屬於政府定價,供暖業務區域,目前政府採用行政許可的方式進行授權經營。供暖面積的穩定增長將成為提高供暖業務收入的第一驅動因素。

我國城鎮化的高速推進使得北方城鎮建築面積不斷增長,北方城鎮集中供熱面積亦隨之快速增長。集中供熱是我國北方區域冬季採暖的主要方式。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年鑑披露的數據,2010年全國經營性集中供熱面積為43.57億平方米,到2019年達到92.51億平方米,9年間翻了一倍多。

從集中供熱總量來看,2017年,中國城市集中供熱蒸汽供熱總量為4.51億吉焦,同比增長8.67%,熱水供熱總量達33.57億吉焦,同比增長5.52%。

整體來看,供熱行業問題雖然比較多,但發展的潛力還是非常大。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副秘書長牛小化曾表示,城鎮供熱採暖面積2030年能到200億平方米,一平米是100塊投資,這個投資強度非常高。

此外,北方農村的清潔供熱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潛在需求。2016年年底,中央財經工作上的小組會提出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工作是六件事關民生的大事之一。2017年9月份四部委出臺了推進北方清潔供熱的指導意見,把推進北方清潔供熱直接提到國家戰略部署的高度。

長江中下遊流域冬季溼冷,供暖訴求強烈,有望成為新增供暖市場擴容。我國長江中下遊流域地區每年12月至次年3月處於冬季。我國上海、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南方地區冬季室溫遠低於北方城市集中供熱時的室內溫度(16℃至18℃)。由於人們對於生活質量的要求提高,南方供暖需求仍呈不斷上升階段,潛力十分巨大。不同於北方地區,從經濟性、環保性和節能性三方面考慮來看,南方更適合分散取暖。

供熱產業鏈

將供熱行業按照產業鏈上下遊簡單劃分,可以劃分為上遊能源供應、熱力生產、熱力供應、下遊的消費者等環節,其中前三者是供熱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

一、熱力生產、熱力供應

相對來說,熱力生產、熱力供應是產業鏈中的核心關節,也可以被稱為狹義的供熱行業。

從熱力生產方式來看,我國北方大部分城市集中供熱的熱源形成了以鍋爐房、熱電聯產為主,其它熱源方式為補充的格局,鍋爐房又可以進一步分為集中鍋爐、分散鍋爐。

熱力供應則主要是指供熱管網的建設、具體供熱保障等。供熱是一項系統工程,一般由熱源、一級管網、換熱站、二級管網和用戶用熱設施組成。

二、上遊能源供應

我國集中供熱所用能源仍以煤炭為主,只有北京、上海、烏魯木齊等少數城市使用天然氣等其它能源用於替代煤炭作為供熱燃料。供熱能源佔供熱成本比例的一半左右,煤炭、天然氣等能源價格的波動對供熱企業的成本有顯著影響。

除了煤炭、天然氣之外,供熱系統的能源供應還包括地熱、石油、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甚至核能等。

三、消費者

供熱行業的消費者具有明顯的南北差異,北方的用戶全面覆蓋了民用、工業、建築消費等;南方的用戶基本上為工業、建築消費,但近年來也出現了一定的民用消費。

清潔供熱是大勢所趨

安全、舒適、綠色、低碳、智能等應成為供熱的發展方向,目前來說,安全、舒適已經部分或全部實現,清潔(綠色、低碳)供熱是當下供熱產業轉型的一個大方向,智能供熱則是一個更遠大的目標。

鍋爐房、熱電廠主要的原料就是煤炭,我國70%以上的煤炭都用在了發電和鍋爐房上。煤炭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煙塵汙染,分散燃煤供暖是冬季北方霧霾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也是近些年治理「散煤取暖」的最大原因,清潔供熱是大勢所趨,清潔燃煤集中供暖是取代分散式小鍋爐、取代低質煤炭的有效手段。

中美之間家庭能源消費結構的差異,也能看出未來供暖能源結構變化的趨勢。中美緯度相近,供暖需求相似,然而中國燃煤為主、美國清潔能源為主。中國燃煤供暖面積佔總量83%;美國家庭能源消費中天然氣、電力分別佔43%、42%,美國清潔供暖主要依靠天然氣、電力,電力中天然氣發電是第一大來源。

由此可見,能源清潔化也將是我國未來供熱產業發展的重點任務。今年印發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指出:推進清潔取暖散煤替代工程。堅持「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按照「以氣定改、以供定需、先立後破」的原則,集中資源大力推進散煤治理。

行業格局

從區域分布來看,城市供熱行業的發展區域主要集中在北方傳統採暖地區,主要是嚴寒地區和寒冷地區,包括東北、西北、內蒙古、河北、山西、北京、天津、山東北部、河南北部等。這些地區城市建築面積總量近90多億平方米,城市供熱行業需求強勁,行業規模較大,發展速度快,但市場集中度較低,存在較大的整合空間。

在南方地區,供熱需求多來自於工業用戶的發展,比如工廠、公共建築等,居民端需求在逐漸起步。這些地區因為客戶、經濟等各方面因素,市場化程度較高,供熱企業效益較好,利潤水平較高。

供熱行業屬於關乎民生的基礎性行業,供熱節能服務商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實際運行檢驗,才能獲得客戶的最終認可。因此供熱企業,尤其是熱力生產、熱力供應的企業原多為區域性國企,近年來民企參與度在逐步提升。

產業鏈中,除消費者環節外,熱力生產/供應、上遊能源供應都是供熱行業主要的參與企業。

1、熱力生產、熱力供應

粗略梳理了A股中主營包括熱力生產/供應的上市公司,共有聯美控股、東方能源等7家,主要市場分布在東北、華北等集中供熱區域,此外聯美控股等部分公司正在開拓南方的工業供熱市場。

從市值來看,大唐發電主要業務為發電和售電,同時提供包括供熱和設備在內全面的能源業務。從單獨的供暖供熱業務來看,聯美控股作為專業的清潔供暖企業,領跑行業。從提供服務的競爭力方面來看,聯美控股由於自身的優秀管理能力、資源優勢和業務所在區域優勢,毛利率較高,市場競爭力獨步供暖行業。

2、上遊能源供應

從目前供暖供熱行業的能源供應來看,煤炭無疑是最大的來源。中國燃煤供暖面積佔總量83%,其餘的來自於天然氣等其他能源,故影響最大的上遊能源是煤炭。

開源證券表示,受冷空氣降溫影響,同時水電逐步退出,電廠煤炭日耗在供暖需求推動下或持續增長,相較於下遊需求增長,產地供給仍然偏緊。四季度各類煤價均走出上行趨勢,煤企業績改善預期增強,結合近期市場順周期風格凸顯,持續看好煤炭股行情。

高分紅及高股息率受益標的:中國神華、陝西煤業、平煤股份、盤江股份;高彈性受益標的:兗州煤業、神火股份、淮北礦業;國企改革受益標的:潞安環能、西山煤電、山煤國際等。

在天然氣方面,相關個股有深圳燃氣、新天然氣等。

供暖設備、小家電暢銷

據氣象部門預測,馬上將迎來北方本輪雨雪最強的時段,從西北地區東部到華北西部降雪範圍明顯擴大,夜間將波及華北南部,預計3日起中東部多地氣溫還將再創下半年以來的新低。

受冷空氣影響,不僅僅是北方,我國南方多地氣溫驟降,人們對「電熱器、暖氣片、壁掛爐」這些冬日取暖設備的需求不斷增長。以往冬季,南方地區人們習慣於在溼冷環境下過冬,極少採購取暖設備。隨著收入提高,設備成本下降,目前正被越來越多的南方居民接納。

央視財經報導,幾年以前,在江南地區一套120平米的住宅安裝地暖的費用大約在3到5萬元,如今只需要1到2萬元。價格的降低,讓越來越多的家庭消費得起。還有一部分人家因為早年裝修房子的時候沒有安裝地暖,現在就選擇明裝暖氣片來改善採暖環境。

業內人士表示,長江中下遊區域,目前住宅採暖比例不足5%,需求潛力巨大。按照目前的增長趨勢,分戶式家用採暖設備將是一個每年100億元以上的大市場。據媒體報導,進入11月以來,暖氣片在南方城市的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0%,取暖小家電品類整體營業額同比增幅達到200%,推高取暖設備銷量的國內客戶主要來自長江沿線城市,以江浙滬、安徽、湖南、湖北、重慶、四川等地居多。。

在南方,常見的取暖設備有帶制熱功能的空調、電熱毯、電暖器、暖風機、壁掛爐等。空調方面,上市公司有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海爾智家等;熱水器方面,有日出東方、小熊電器、萬和電氣、聯創股份、惠而浦等個股。

 機構看好這些供暖概念股

華泰證券表示,冷冬提振發電供熱需求,關注城市燃氣和供熱的投資機會。多地明顯降溫並提前開始供暖供熱準備工作,國家氣象局預計今冬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概率較大,從歷史數據來看,體感溫度下降或將導致熱力/電力需求較快增長。

在熱力生產/供應板塊,聯美控股更受機構青睞,共15家機構給予公司買入或增持的評級,大幅領先第二名的2家機構。機構給出的一致預測上漲空間,聯美控股、京能電力的上漲潛力都超過30%。

資金面上,外資持股的5隻概念股中,聯美控股、東方能源獲北上資金年內加倉的幅度最大,都超過了200%。從盈利能力、市場表現來看,7隻概念股僅2隻能保持同時正增長,分別是聯美控股、京能電力。前三季度,聯美控股、京能電力的淨利潤增幅分別為26.31%、14.89%。

從業務的關聯度、業績表現、資金加持來說,聯美控股屬於供暖行業的龍頭,尤其是其毛利率大幅領先其他企業,市場競爭力非常強。與行業其他公司相比,聯美控股技術和管理能力突出,除了在煤炭等資源供應上有成本優勢外,其市場主要分布在瀋陽最發達的幾個區,設備管網新、用戶樓層保溫性能好,使得公司供暖運行和維修維護成本支出低於其他公司。同時聯美控股也在積極布局瀋陽以外的北方清潔供暖市場,加大南方供暖市場的探索力度,具有良好的成長性。

能源股、家電股雖然屬於供暖概念,但其市場表現與自身周期性、國民經濟增長關聯更大,不作具體展開,投資者可關注其中市值較小的概念股。

相關焦點

  • 拉尼娜帶來60年來最冷冬天?供暖季到來,冷冬預期...
    冷冬預期讓供暖產品賣爆,最受益的股票名單在這裡。  進入12月,全國的集中供暖區域已經基本上全部實現了暖氣供應。從時間上來看,大部分地區的供暖持續4個月,從11月中旬到次年的3月中旬;個別地區如東北、西北部分城市因為低溫持續時間長從而會有較長的供暖時間。  拉尼娜現象帶來的「冷冬」預期將推動今冬旺季需求高增長。
  • 拉尼娜要來 今年真的會迎來60年來最冷的冬天嗎
    小編問:「你那個朋友是賣羽絨服的還是賣羽絨被的?」玩笑歸玩笑,但關於「今年冬天60年來最冷」的話題接二連三出現在網上,甚至還有人振振有辭:「一切和拉尼娜現象有關」!所以,今年冬天會偏冷還是偏暖,需要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綜合研判。問題4:拉尼娜出現時杭州的冬天更冷嗎?
  • 2020年冬天會是60年來最冷的冬天?拉尼娜:赤道海溫異常偏冷現象
    最近小編看到很多視頻傳聞拉尼娜現象出現,今年冬天會是最冷的冬天,那麼什麼是拉尼娜現象呢?究竟是不是真的來了呢?今年冬天會不會是最冷的冬天呢?小編帶你一起了解。首先, 拉尼娜是西班牙語——「小女孩,聖女」的意思,它是指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水溫反常下降的一種現象,表現為東太平洋明顯變冷,同時也伴隨著全球性氣候混亂,總是出現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後,同時也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反相,也稱為「反厄爾尼諾」或「冷事件」。
  • 拉尼娜來了?深圳會經歷「60年最冷冬天」嗎?
    關於拉尼娜的信息也在朋友圈刷屏,諸如「60年最冷冬天」的說法廣為傳播,很多小夥伴因此認為今年的冬天會是冷冬。且不論今年是否會是60年最冷冬天,先來看看「暖冬」「冷冬」究竟如何判別?2000年以來,深圳出現過5年的冷冬,出現11年的暖冬,正常年份4年。國家氣候中心近日也發布消息,預計今冬將形成拉尼娜事件,那麼拉尼娜到底是什麼呢?今年冬天大家真的會被「冷哭」嗎?
  • 今冬天會是60年來最冷的冬天嗎?拉尼娜:赤道海溫異常偏冷現象
    最近小編看到很多視頻傳聞拉尼娜現象出現,今年冬天會是最冷的冬天,那麼什麼是拉尼娜現象呢?究竟是不是真的來了呢?今年冬天會不會是最冷的冬天呢?小編帶你一起了解。,持續六個月以上就會形成拉尼娜事件,就在本月國家氣象中心的監測,今年八月份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已經進入了拉尼娜狀態,預計秋季會繼續維持,到今年冬季將達到峰值,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通常在發生拉尼娜現象的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中東部地區的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今年的拉尼娜事件有可能會越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的強度的拉尼娜事件,那麼拉尼娜事件真的會給我國帶來一次
  • 今年是60年最冷的一年嗎 2020冬天是60年最冷的嗎
    導語:前些日子,關於今年是60年最冷的一年的說法傳得沸沸揚揚,好不容易專家出來闢謠了,但如今12月臨近,風雪襲擊,大家又開始傳這一說法了。不過,天氣多變,還是需要實時進行分析了解。那麼,根據最新專家分析,今年是60年最冷的一年嗎?到底2020冬天是不是60年最冷?一起來了解。
  • 2020冬天是60年最冷嗎 2020年冬天是不是最冷的一年
    導語:冬天就要來了,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今年貌似冷得比較早,尤其國慶節那會兒,比往年要冷許多。於是有人開始擔憂,是不是冷冬要來了?另外,網上還有人說,將會是60年來最冷的一年,那麼,實際上2020冬天是60年最冷嗎?到底2020年冬天是不是最冷的一年?一起來了解。
  • 今年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聽聽專家的建議吧
    客廳此前,網上盛傳「60年來最冷冬天」的說法,讓不少人信以為真。其實有這樣的說法主要和「拉尼娜」有關。目前還不能斷定,還需要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綜合研判。但是,不管是不是「最冷」,冬天家裡的取暖設備是絕對不能少的。那麼家中最常見的地暖和空調這兩種產品,該如何選擇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 權威丨拉尼娜來了?「今年將迎60年來最冷冬天」?氣象專家有話說……
    所以 微信朋友圈、抖音等社交網絡上都出現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 #2008年以來的最冷一年#等話題內容 "
  • 今冬是60年來最冷冬天?這些謠言卻在持續升溫
    10月已過,2020年也逐漸步入尾聲,但各種傳言似乎並不消停: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吃泡發食物就會引起中毒、輸液能預防腦中風、奶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瓜果香甜是因為加了甜蜜素……這些傳聞究竟是真是假?
  • 2020年是最冷的一個冬天嗎 今年是60年最冷的一年嗎
    導語:11月底,我國北方各地迎來顯著的雨雪天氣,那些關於「最冷冬天」的話題又再一次被人們拿出來討論。因為有些地方冷得比較異常,所以很多人認為這將是最冷的一年冬天。但實際上,2020年是最冷的一個冬天嗎?你覺得今年是60年最冷的一年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 「60年最冷冬天」要來了?氣象專家這樣說…
    年最冷冬天」要來了! 「根據氣象學專家分析,2020年有可能成為2008年以來最寒冷的冬天」「『拉尼娜現象』持續升級,專家表示今冬明春恐多有暴雪,今年可能是60年來最冷的冬天」……
  • 深圳將迎60年最冷冬天?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羅世偉)「拉尼娜現象持續升級」「今冬可能是60年來最冷的冬天」「2008年以來最冷冬天要來了」……近段時間,深圳天氣轉涼,讓不少市民產生了「入秋」的錯覺,關於「最冷冬天」的說法也不時在朋友圈冒出。
  • 60年以來最冷冬天已成定局?拉尼娜將達到巔峰,南方或迎來降雪!
    全球變暖已成定局,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2020年全球各地都出現高溫,沒想到下半年拉尼娜到來後,整個地球氣候再次發生變化,讓所有都在懷疑今年究竟是冷還是熱,從9月份開始氣象學家開始密切關注拉尼娜的變化,甚至還有傳言稱今年可能是60年以來最冷冬天,隨後專家們頻繁出面闢謠,沒想到近段時間我國各地再次出現寒潮,讓所有人凍慘了,今年60年以來冬天或許會成真!
  • 氣象專家闢謠「所謂60年來最冷」冬天 拉尼娜事件的影響有哪些?
    正在發展中的拉尼娜是幕後推手嗎?拉尼娜的出現和維持會讓今冬異常寒冷嗎?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研究員袁媛就這些問題一一進行了解答。「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最嚴重降雪」「2008年以來的最冷一年」「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最近多個小視頻和帖子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論壇等廣為流傳,而且言之鑿鑿。
  • 拉尼娜將帶來更冷的冬天?
    最近一段時間,「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的冬天、最嚴重降雪」「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等流言傳播於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氣象專家及時出面闢謠,指出這些不過是精心剪輯的謠言。 今年8月,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一份有關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通報顯示,9月至11月期間發生弱拉尼娜事件的概率為60%。
  •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真相是……
    , 今年或遇 60 年極寒冬天, 堪比 2008 年暴雪 ……" 冬天會被凍哭嗎?」 拉尼娜是什麼? 真這麼厲害? 什麼是拉尼娜 拉尼娜現象, 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出現大範圍偏冷、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冷水現象。
  • 60年最冷冬天會不會來?一圖帶你讀懂今年的深圳天氣!
    近期,關於拉尼娜帶來" 60 年最冷冬天"的信息在網絡上傳播。10 月 29 日下午,深圳市氣象局(臺)舉行了題為"拉尼娜來了?深圳會經歷 60 年最冷冬天嗎?"那麼,60 年最冷冬天會不會來?深圳何時入秋?今冬深圳冷不冷 …… 針對這幾個問題,接下來,我們將通過 8 個關鍵詞,給大家做全面解讀,全方位讀懂深圳天氣!▲一圖讀懂深圳天氣深圳晚報記者 林濤 林咪玲 製圖 林濤
  • 拉尼娜「入冬」了!60年最冷冬天要來,是真的嗎?與08年一樣嗎?
    但是作為正常的氣候現象來說,拉尼娜現象無論出不出現,如今的氣候波動也是在逐步增加,所以到底冷還是熱,我們通過氣候變化來分析下就行。2020年拉尼娜與和2008年影響一樣嗎?對於我國而言,2020年的拉尼娜現象按照趨勢是不會發展成為2008年一樣的強度,2008年我國是受到了強拉尼娜現象穩定影響,在拉尼娜現象的影響之下,導致了東亞地區經向環流異常,所以形成了較強冷空氣出現在我國,同時導致了我國大範圍地區出現了雨雪天氣,同時最終我國也出現了冷冬天氣,所以今年出現拉尼娜現象大家擔心也是一個正常的情況。
  • 2020年將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原因是什麼?
    導讀:2020年將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原因是什麼?,這不,在十一黃金周的時候,我國北方出現了大範圍下雪,就有人提出今年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眾多巧合讓人出現了有如此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