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界中除了人類以及動植物之外,還格外存在一些可以利用的資源,比如石油、天然氣、煤炭、礦石等等各類資源,可謂是種類豐富。但是這些資源都被定義為不可再生資源,儘管如此,但這些資源還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保證了現代科技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那麼問題來了,日常所用最多的石油是怎麼形成的呢?
由於不可再生的原因,人類就會擔心這些資源一旦被耗盡,就再也不可獲得。對於石油這一資源人們絕大多數的認知就是液體、不可再生,然而卻不清楚它是怎樣形成的。不少人認為石油就是在漫長的地質層演化過程中被掩埋在地底下動物屍體化學反應形成的。
事實上關於石油的形成,科學家們也沒有統一的定論。在學術界中有兩種說法,分別是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被廣泛接受的就是生物沉積變油,這個形成過程就是遠古水生物的屍體和某些無機物結合經過漫長的演變沉積而形成的,這種屬於生物沉澱也就不可再生。而石化油則是由地殼中原本的炭生成,是與生物無關的還可再生。
第一種說法就很容易讓大家誤解成,石油是動物屍體演變的,從而忽視了地殼中碳元素的作用,並且這個觀點很容易讓人認為石油很快就被耗盡的想法。而第二種說法就是石化油,這種主要是地殼中本身的物質形成,所以就會有石油不會枯竭的看法。
但是不管石油是不是可再生資源,目前使用所帶來的危害,比如汽車尾氣的排放是已經對環境造成了相當嚴重的危害,這也正是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所以無論何如石油都是會被其他的環保新能源所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