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武漢經濟實力的快速增強,周邊縣市想加入武漢一起發展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這很好理解,武漢畢竟是一個著名的IP,跟著它,招商方面會有許多便利的地方,也能接受相關產業的轉移和輻射(比如紅安正在建設的恆大文旅城,如果前面冠上武漢兩個字,是否比紅安開頭更能吸引顧客呢?)。
15年前,黃陂和新洲的經濟發展水平略高於紅安和麻城,江夏也和漢川在伯仲之間,但如今,黃陂的GDP已過千億,整體發展快接近麻城的3倍了,江夏的GDP也多出漢川市的30%了,不能說這全部是因為黃陂和江夏回到武漢市的功勞,但武漢市帶來的影響起碼超過了80%,
這些年,湖北地方論壇上鼓吹武漢兼併鄂州的消息很多,去年開始又冒出漢川和團風需要納入武漢的說法,從正面的理由來看,這些設想都有一定道理,合併這些地方,武漢獲得了拓展空間和GDP,漢川、鄂州和團鳳則得到了大IP的加持,你要說是雙贏也不是沒有道理,可能存在的傷害是影響了現有的武漢市13個行政區吧(武漢蛋糕就這麼大,分的人多了,你分到手的資源當然就少了)
這裡,小編就不具體討論他們來武漢的優勢和不足了,個人站的角度不同,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也不同,武漢擴大與否並非是一個科學選擇,更多的時候是一個感情問題。
紅安其實離漢口很近
小編昨天看湖北地圖,突然發現紅安的位置很奇特,夾在武漢黃陂和新洲兩區之間,最南端距離武漢三環線直線距離僅有30多公裡(當然,比漢川和鄂州距離三環線稍微遠點,漢川最東邊到三環線20公裡,鄂州最西邊到三環線15公裡)。
紅安位置示意圖如下:
武漢,現在的行政區南北長、東西窄,看起來像一隻美麗的蝴蝶。
因為東西窄,所以東西兩邊的鄂州市和孝感市就和武漢主城區離得不遠,很容易接收到武漢的輻射,發展相對武漢的最北邊和最南邊要好許多(江夏南八鄉和黃陂蔡店街道的經濟是沒辦法和鄂州葛店華容相比的),所以這些地方就經常性地傳出要被武漢合併的消息出來。
小編在想,如果鄂州和漢川真的合併進來了,那麼武漢的疆域又會像其他什麼東西呢?
在剛剛結束的湖北省會議上,關於武漢城市圈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叫「同城化」發展,就是將武漢周邊的8個縣市建設得如同武漢一樣好,交通和其他基礎建設方面,不僅標準看齊武漢,而且要儘量和武漢連通。
簡單說,就是鄂州和武漢,雖然不是同一個城市,但兩者之間有發達的交通聯繫,緊密的商業往來,從武漢去鄂州,感覺不到去了另外一個城市(如果你在珠三角呆過一段時間的話,你應該能體會這種感覺,就如同從深圳去東莞一樣)
所以,小編個人看法裡,武漢城市圈會加快同城化的步伐(大批武漢的交通項目會延伸到周邊縣市),但大概率不會再合併其他地方,擴大行政區域了。
最後,小編想說的是,如果武漢一定要擴大,是否可以考慮把紅安也合併進來呢,這個縣插在黃陂和新洲之間,如果納入武漢,對武漢江北的城市拓展大為有利,紅安南部有大片的土地可以開發,紅安也還有60萬人口,合併紅安也是對G命老區發展的實際支持,您說對吧。
各位覺得如何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