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學校藥學專業核心課程《藥劑學》複習題
一、填空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液體製劑按分散粒子大小和形成的體系均勻與否,液體製劑分為均相液體製劑和。
2.乳劑的製備方法中水相加至含乳化劑的油相中的方法是。
3.溶液劑一般有3種製備方法,即溶解法、和化學反應法。
4.注射劑中熱源的檢查方法熱源檢查法和。
5.PVA的中文名稱為。
6.在氣霧劑中決定每次用藥量的主要因素是。
7.製備軟膠囊的兩種方法和壓製法。
8.固體分散體主要有三種類型,即簡單低共熔混合物、、固態溶液。
9.注射液的配製方法和稀配法。
10.藥物及藥物製劑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對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安全、有效和。
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1.片劑含量均勻度檢查一般取( )片進行含量測定。
A. 5 B. 10 C. 15 D. 20
12.可以避免肝臟首過效應的片劑類型有( )。
A. 糖衣片 B. 分散片 C. 多層片 D. 舌下含片
13.維生素C注射液中可應用的抗氧劑是( )。
A. 焦亞硫酸鈉和亞硫酸鈉 B. 硫代硫酸鈉或亞硫酸氫鈉 C. 焦亞硫酸鈉或亞硫酸氫鈉 D. 焦亞硫酸鈉或硫代硫酸鈉
14.滅菌的標準以殺死( )為準。
熱原 B. 細菌 C. 微生物 D. 芽孢
15.羧甲基澱粉鈉一般可作片劑的( )。
A. 稀釋劑 B. 黏合劑 C. 潤滑劑 D. 崩解劑
16.配製含毒劇藥物散劑時,為使其均勻混合應採用( )。
A. 過篩法 B. 等量遞增法 C. 振搖法 D. 攪拌法
17.關於肺部吸入型氣霧劑中藥物的吸收錯誤的是( )。
A. 可以避免藥物的肝臟首過效應 B. 藥物吸收迅速 C. 藥物需要被吸收發揮全身作用時霧滴在0.5~1μm為好 D. 相對分子質量大的藥物容易吸收
18.包衣時加隔離層的目的是( )。
A. 防止片芯受潮 B. 增加片劑的硬度 C. 加速片劑崩解 D. 使片劑外觀好
19.已檢查溶出度的膠囊劑,不必再檢查( )。
A. 硬度 B. 脆碎度 C. 崩解時限 D. 溶出度
20.吸入型氣霧劑藥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 )。
A. 氣管 B. 支氣管 C. 肺泡 D. 食道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20分)
21.滅菌法 22.包合物 23.栓劑 24.混懸劑
四、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25.簡述汙染熱原的途徑及去除熱原的方法。
26.全身作用的肛門栓劑應用時有哪些特點。
五、論述題(共20分)
27.請說明壓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 非均相液體製劑
2. 幹膠法
3. 稀釋法
4. 內毒素檢查法
5. 聚乙烯醇
6. 定量閥門的容積
7. 滴製法
8. 共沉澱
9. 濃配法
10. 穩定
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1.B 12.D 13.C 14.D 15.D 16.B 17.D 18.A 19.C 20.C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20分)
21.殺死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繁殖體或芽孢的方法。
22.係指一種分子的空間結構中全部或部分包入另一種分子而形成的所謂分子膠囊。
23.係指藥物與適宜基質製成供腔道給藥的製劑
24.係指難溶性固體藥物以微粒形式分散於液體介質中形成的非均相液體製劑。
四、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25.答:(1)由原輔料帶入(2)由溶劑帶入(3)由容器與設備帶入(4)製備過程汙染、使用過程帶入。(4分)
去除熱源的方法有:(1)高溫法(2)酸鹼法(3)吸附法(4)離子交換法(5)凝膠濾過法(6)反滲透法。(6分)
26.答:
(1)藥物不受胃腸道pH或酶的破壞而失去活性 (2.5分)
(2)對胃有刺激作用的藥物使用肛門栓劑可以減小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性
(2.5分)
(3)可減少藥物的肝臟首過效應,並減少藥物對肝的毒副作用 (2.5分)
(4)對不能口服或不願吞服的患者及伴有嘔吐患者,腔道給藥較為有效,適合兒童使用。 (2.5分)
五、論述題(共20分)
27.答:(1)裂片:換用彈性小、塑性強的輔料,採用旋轉式壓片機,降低壓片的速度,選擇合適的黏合劑或重新制粒。 (3分)
(2)松片:選擇粘合性強的黏合劑,調整壓片機的壓力。 (2分)
(3)崩解遲緩:選用優良崩解劑,加入親水性潤溼劑,減少黏合劑用量或降低壓片時的壓力。 (4分)
(4)黏衝:選擇合適的黏合劑,改善乾燥方法。 (2分)
(5)均勻度不合格:重新制粒,改善乾燥方法以防可溶性成分遷移。(3分)
(6)片質量差異超限:及時停機檢查,可加助流劑以調節流動性或調節壓片機加料使填料量一致。 (4分)
(7)變色與色斑:找出原因,及時解決如重新制粒。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