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您好!李醫生,打擾一下,我這邊是雜誌社發表論文的,想請問一下您這邊有需求嗎?」
答:「有考慮,你們是什麼雜誌社?」
問:「我們這邊有國家級、省級,您這邊是什麼專業呢?我這根據您的專業給您推薦。」
答:「骨科。」
問:「那您是評什麼職稱?」
答:「副高。」
問:「我們這邊有一本《大家健康》和《中外醫學研究》,都是骨科方面發表比較多的,這兩本版面排版到了明年。《大家健康》省級2500元,《中外醫學》是國家級的要5000元,您看您有需求嗎?」
答:「有啊!正愁發不了論文……」
你對上述對話「眼熟」嗎?
如果你也碰到了,那麼,千萬!別信!這是假的!
這都是騙子為你精心準備的話術,以為花點小錢就能搞定期刊論文發表,殊不知正中騙子圈套。
近日,雲南昆明刑偵支隊協助江蘇泰州姜堰警方搗毀了一個以「買賣、代發論文」為由實施詐騙的犯罪團夥,搗毀該團夥在昆明的窩點,現場抓獲7名犯罪嫌疑人,扣押手機、電腦等物品百餘件。
「一篇論文,價值8500!」
今年41歲的王女士是姜堰某單位的一名正式職工,由於評職稱需要在期刊上發表論文,這讓多年不執筆的她犯了難。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聽說網上有人做「代發論文」的生意,聲稱只要給錢,國家級刊物都能上。
2019年5月,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王女士通過網絡搜索,果真找到不少號稱可代發論文的「商家」,隨後她通過網頁上的微信號聯繫了對方。
通過聊天,王女士發現,這些「商家」不僅可以代發論文,甚至可以根據職業需求提供代寫服務,並保證代寫的論文能夠見刊。
商定好價格後,王女士便給了對方3000元定金,約定文章寫好經王女士確認後再行刊發。
2019年8月,王女士收到文章,發現內容果真與自己提供的課題相關,但是並無什麼研究成果,按照正常情況應該很難刊發。可此時「商家」卻再三向王女士保證,只要給「發稿費」,就能上國家級期刊!
經受不住誘惑的王女士又向對方轉了5500元餘款。
可這次轉帳後,王女士就再也沒聯繫上對方。本來說好2019年底在某期刊刊發的論文也一直沒有刊發。
意識到被騙後,今年4月底,王女士向公安機關報警。
一舉搗毀「買賣論文」詐騙團夥
接到王女士報警後,姜堰警方詳細詢問其被騙過程,對相關證據進行收集核查。隨後,反詐中心民警重點圍繞作案微信號進行研判,鎖定了犯罪嫌疑人黃某。
通過進一步偵查,民警發現在黃某作案時間段內,有多人與其有密切聯繫,分析該起案件很可能是團夥作案。通過進一步的數據偵查,警方確定這個以黃某為首的團夥至少有十餘名成員,並明確了該犯罪團夥主要窩點位於雲南昆明和廣東湛江。
5月12日,姜堰警方組織20餘名警力奔赴兩地實施抓捕,在昆明等地警方的大力支持下,一舉抓獲了包括黃某在內的11名犯罪嫌疑人,現場扣押手機、電腦等物品百餘件。
瘋狂作案1000餘起,涉案金額超600萬元
「在網上幫人代寫文章,來錢快!」
2年前,嫌疑人黃某在朋友那兒聽說,只要在網上接單,然後把文章題目發給專門的代寫公司,當「二傳手」就能賺取可觀的差價。
一段時間後,黃某發現這門「生意」果然好賺錢,便前前後後招了十幾個人一起幹,並將「業務」擴展到文章代發表方面。
經查,這夥嫌疑人大多只有初、高中文化,「根本不具備代寫專業文章並發表的水平!」
一般情況下,他們是根據對方的發稿期刊級別和發稿字數收取5000至9000元不等的代寫和發稿費,收到轉帳後承諾「3個月之內,包你在指定刊物發表論文。」
事實上,他們不會向指定刊物投稿。如果「買家」反覆催,他們就會隨便將文章發到一些沒有期刊號的業餘雜誌上「應付了事」,或者直接不予回復。
由於代寫、代發表文章本身是不光彩的事,所以即便受害人收到的代寫文章質量「差極了」,發現被騙後,他們還是選擇不報警。
該團夥正是掌握了受害人的這一心理,2年內瘋狂作案1000餘起,詐騙金額超過600萬元。
為了騙你,只有初高中學歷的他們拼了!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成功細中取,富貴險中求。」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成大器,不可以生氣。」
……
抓捕現場,騙子的辦公桌上貼滿了勵志便籤,還赫然掛著「誠信贏天下」的標語,讓人啼笑皆非。
5月25日,隨著最後一名犯罪嫌疑人到公安機關投案,該犯罪團夥12名嫌疑人全部落網。
目前,相關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仍在進一步辦理之中。
「專業話術本」長這樣!
民警提示:
發表論文要多了解正規、成熟渠道,不要隨意聽信網絡廣告,試圖走捷徑、「抄近道」,就不會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遇到要求通過微信、支付寶等方式轉帳至個人帳戶的情況,一定要謹慎對待、再三核實。
一旦發現被騙,請立即報警,切勿讓犯罪分子逍遙法外,欺騙更多受害人。
作者:雲南省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
來源:雲南政法融媒體中心、中央政法委長安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