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100強 13家臺企打趴大陸

2020-12-05 筆記本課堂

日前,英國路透社的母公司Thomson Reuters編制了全球科技大廠前100強名單,臺灣有13家企業上榜,和日本並列為上榜數量第二多的國家和地區。其中,臺積電在榜單中名列第七,成為前10名中唯一上榜的中國企業。

臺企上榜名單超越陸企 但含金量不高

根據Thomson Reuters編制的全球科技大廠前100強名單,臺灣企業共有13家企業上榜,分別是臺積電、宏基、華碩、日月光、光寶、力成、佳世達、廣達、矽品、聯電、偉創、和碩、南亞科。

相對於中國臺灣有13家企業上榜,中國大陸企業在榜單上的數量就要「寒酸」不少,僅有中興通訊、騰訊和聯想三家企業入榜。因此,有臺灣媒體就在報導中採用了「13家臺企把陸企打趴」作為標題,並認為臺灣科技業相對於大陸企業具有巨大的優勢。

雖然中國臺灣有13家企業上榜,和日本並列為上榜數量第二多的國家和地區,但只要仔細看看上榜名單就可以發現一些問題——部分企業確實有一定技術底子,但也有部分企業的科技含金量並不高。

上榜的中國臺灣企業可以分為幾類。

第一類是晶圓廠,也就是臺積電和聯電。總的來說,這兩家企業在Foundry廠商中還是很不錯的,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商業上,都比較成功。就商業化而言,2017年臺積電的營收增長雖然放緩,但市場份額已經超過全球總市場的一半,營收高達330億美元。

聯電的市場規模雖然比臺積電要小很多很多,但依舊要比中國大陸Foundry廠商的龍頭老大中芯國際要強,在全球Foundry廠商排名中能穩居前3,僅次於臺積電和格羅方德。就技術而言,臺積電的10nm晶片已經量產,聯電的14nm晶片也開始量產,而中芯國際的28nm hkmg工藝的良率依舊有一些瑕疵,14nm工藝還處於探索之中。

第二類是封測廠商,以日月光、力成、矽品等為代表。在封測領域,中國臺灣企業做的也不錯,根據2017年封測公司的市場佔有率排名,日月光以19.2%排在第一位,矽品、力成分別以9.9%和7%的市場佔有率排名第四和第五。

第三類是整機產品代工廠或製造商,宏基、華碩、光寶、廣達、和碩、偉創等都是這類廠商,這些廠商的產品核心電子元器件全部依賴上遊廠商供應,自己更多的從事整機產品的開發。相比較於之前介紹的臺積電、日月光,這類企業的技術含金量就要低不少。

第四類是存儲晶片廠商,也就是南亞科,主營業務是DRAM,也就是內存條上用的存儲晶片。雖然南亞科也擠入了榜單,但南亞科的技術實力和市場佔有率和三星、海力士相比差距就比較大了。

總的來說,除了臺積電、日月光、聯電這類企業具有一定技術含金量之外,像宏基、華碩、廣達、和碩、偉創等廠商的技術含金量並不高。

榜單評選標準存在一定問題

正如西方國家的一系列排名和標準總是會帶著有色眼鏡或一些特殊的理念,致使這些排名存在各種問題,本次Thomson Reuters編制的全球科技100強排名和評選的標準也存在一定問題。

首先,將宏基、華碩、廣達、和碩、偉創等技術含金量相對有限的廠商排入科技100強,這種做法非常值得商榷。畢竟這是科技100強企業,而非全球代工100強,作為科技100強企業,必須在技術方面有一些「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拿手絕活。

然而,宏基、華碩、廣達、和碩、偉創等企業在不可替代性方面就比較弱了,中國大陸的諸多代工廠都可以實現對上述臺企的替代,比如聯想可以輕易替代華碩和宏基的個人電腦。

其次,中國大陸僅三家企業上榜是非常不正常的。上榜的三家企業為中興、騰訊和聯想,三家企業分屬三個領域,中興是通信廠商,騰訊是網際網路廠商,聯想則比較多元化,在大多數人眼裡,聯想是一家個人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製造商。

就通信領域而言,如果把中興列入科技100強,那麼就沒有理由漏掉華為,畢竟華為在營業收入和利潤等數據方面,是比中興要高不少的。同理,騰訊入選了,那麼阿里乃至百度也應該符合入榜條件。

聯想進入100強榜單也是值得商榷的,理由和之前提到的臺灣整機廠商不適合入榜的原因一樣。畢竟中興在通信技術上有很深的積累,騰訊則是即時通信軟體的霸主,臺積電在晶片代工技術上有很深積累,相比之下,聯想的不可替代性就比較弱了。

另外,由於中國臺灣力成、矽品都上榜了,那麼,中國大陸的長電科技卻沒能上榜就比較奇怪了,畢竟長電科技的市場份額達11.9%,排名全球第三,而且在收購新加坡星科金鵬之後,在技術實力上也處於全球第一梯隊,在「老四」、「老五」都上榜的情況下,「老三」反而名落孫山,這就有些不正常了。

再次,所謂的全球科技企業100強的覆蓋範疇比較窄。從之前介紹的企業看,臺積電、聯電、日月光、中興、騰訊、聯想大致屬於ICT的範疇。從榜單的第一名到第十名上看,分別為微軟、Intel、思科、IBM、Alphabet、蘋果、臺積電、SAP、德州儀器、Accenture,除了Accenture是管理諮詢公司之外,其餘也大多為軟體公司、硬體公司,或是網際網路廠商。像波音、洛馬、GE,以及中國十大軍工都榜上無名。因此,所謂的全球科技企業100強,其篩選的領域過於有限。

最後,是「100強」應該改為「100大」企業。正如媒體報導中,聲稱中國很多領域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也就是擁有很高的市場份額,卻在定價上缺乏話語權,在核心技術上受制於人。

本次Thomson Reuters評選100強,是以財務狀況、投資人信心、守法情況、社會責任感、創新、環境影響、聲譽、風險8大類指標進行評選。與科技關係最大的創新,僅僅是8大類指標的一類,而財務狀況直接與公司的業績而非技術水平掛鈎——畢竟像聯想這類企業,在一段時期內,業績也很好看,但這並不意味著聯想掌握了核心技術。而投資人信心、守法情況、社會責任感、環境影響、聲譽、風險的評價相對來說就比較難以精確評估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評估人的主觀傾向性。結果就是評選出來的不少企業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

總而言之,路透社全球科技100強的榜單,認真你就輸了。同樣的道理,西方官方或各種民間組織的排名,大家完全可以一笑置之。

本質上說,不假思索的對西方各種排名無條件服從和認同是被精神殖民的典型體現。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國內一些高校為了提升大學國際排名,花大價錢引進素質相對有限的留學生,以增強學校的國際化指標。這種做法不僅對提升學校的生源質量和教學質量毫無益處,反而侵佔了中國學生的教育資源,並帶來了一系列管理和社會問題。

相關焦點

  • 上海外資百強企業榜公布 多家臺企連續5年亮眼登榜單
    上海外資百強企業榜公布 多家臺企連續5年亮眼登榜單 2017年12月20日 13:4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其中,7家臺資企業在營業收入方面連續5年進入全市百強,6家臺資企業在就業人數方面連續5年進入百強,1家臺資企業在納稅方面連續5年進入全市百強,11家臺資企業在進出口量方面連續5年進入全市百強。  同時發布的還有進出口總額1000萬美元以上並創利稅額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上海外資企業名單,其中34家臺企入圍。
  • 湯森路透公布全球科技公司100強榜單,騰訊、聯想、中興上榜
    1月17日,全球最權威的商務和智能信息機構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在其網站上發布了「全球科技領導者100強」(Top100 Global Technology Leaders)榜單,微軟名列第一,蘋果名列第六,中國臺灣半導體企業臺積電名列第七。
  • 福布斯發布全球數字經濟100強榜單,22家中國企業上榜
    2018年9月20日,福布斯首次發布全球數字經濟100強榜單。該榜單匯聚了塑造數字世界的IT、硬體、媒體、數字零售和電信領域頂級上市企業。本榜單的範圍遍及全球,上榜企業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小米位列第73名,緊隨迪斯尼之後。
  • 2016年度全球研發投入100強企業排行榜 華為名列第八位
    礪石導語:歐盟委員會發布「2016全球企業研發投入排行榜」,德國大眾居首,中國華為排第8。全球前100大研發企業投資佔到整個2500強企業研發的53.1%,前50強企業佔40%。  此項調查統計了2015/16財政年度全球2500家企業投入的研發(R&D)費用,包括歐盟590家,美國837家,日本356家,中國327家,中國臺灣111家,韓國75家,瑞士58家。全球前100大研發企業投資佔到整個2500強企業研發的53.1%,前50強企業佔40%。
  • 戰疫中的港澳臺同胞 攜手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希望通過自己一點一滴的付出,為打贏抗擊疫情的戰役作貢獻。」 談雅莉說。2月7日,廣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廣東省臺聯副會長許可慰率131人的醫療團隊支援武漢,進駐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據全國臺聯不完全統計,奮戰在湖北抗疫一線的臺籍「白衣天使」超過60人。「同胞之間感同身受、共克時艱,這份情意令人感動。
  • 大數據產業觀察 | 2018全球金融科技100強多家中國公司 科技企業...
    一周熱點●十年Google Play應用下載量是蘋果兩倍●2018全球金融科技100強多家中國公司上榜●國內科技企業進軍量子計算●字節跳動完成不低於●●● 國內數聞 ●●●2018全球金融科技100強:螞蟻金服第一,京東金融第二畢馬威和金融科技投資公司H2聯合發布了2018年金融科技100強榜單,對全球各地改變金融行業的金融科技公司進行了排名,螞蟻金服第一,京東金融第二
  • 大陸對臺灣企業和民眾而言是什麼
    十幾年後,「天福茗茶」在大陸已有超過1000多家的連鎖門市。跟旺旺和康師傅一樣,天福也是在大陸發展壯大的企業。李瑞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大陸龐大的內需市場將是天福永遠的事業重心。  對於回大陸投資創業的臺胞而言,除了兩岸同文同種的熟悉和親近,大陸市場的吸引力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大陸的廣闊市場、改革開放以來良好的經濟形勢,都是臺企取得成功的基礎。
  • 福布斯首次發布全球數字經濟 100 強,兩家半導體公司上榜前十
    近日,福布斯首次發布全球數字經濟 100 強榜單( Digital 100 ),該榜單分別從營業額、盈利、資產和股價走勢四大維度,對《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中的科技、媒體、數字零售和電信企業進行了綜合研究與分析,最終評選出全球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 100 家企業,23 家半導體企業上榜。
  • 登上畢馬威「2016全球FinTech100強」榜單的8家中國公司是什麼來頭?
    近日,畢馬威與投資公司H2 Ventures聯合發布了《2016全球金融科技100》榜單,從全球22個國家中遴選出100家最佳金融科技(FinTech)創新者。其中,中國8家FinTech公司上榜。榜單顯示,全球FinTech100強主要分布在借貸、支付、監管科技、數字貨幣、數據&分析、保險、資本市、財富管理、眾籌、區塊鏈和會計核算11大領域。
  • 2018年我市6家臺資企業入圍100強榜單
    近日,重慶企業家聯合會、市工業經濟聯合會發布了2018重慶企業100強排行榜單,我市臺資企業達豐、英業達、旭碩、緯創、鴻富精、仁寶6家筆電企業入圍重慶企業100強,分列4、13、21、24、36、39位;這6家臺資企業也挺進位造業100強榜單,分列2、9、12、13、21、22位;同時這6家臺資企業在重慶百強企業營業收入100億以上企業榜單中分列4
  • 最新世界500強出爐,哪13家國內醫療大健康企業入榜?
    8月10日,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正式發布。整體來看,今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企業的營業收入達到33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接近中美兩國GDP的總和。進入排行榜的門檻(最低銷售收入)也從248億美元提高到254億美元。最引人注目的變化無疑是中國大陸公司的歷史性跨越。
  • 這一重量級高校排行榜,北京科技大學首次躋身世界高校前300強!
    全球領先的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發布了"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排名展示了全球領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學,中國內地共有144所大學上榜,北京科技大學首次躋身世界高校前300強!從排名可以看出北京科技大學近三年來學術水平、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快速上升,連續實現跨檔前行!全球排名內地排名為什麼近年北京科技大學全球排名不斷上升?
  • 親望親好,大陸關愛臺胞臺企
    作為全球印刷電路板公司「龍頭企業」,鵬鼎今年一季度營收超9.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1%,而且2020全年業績有望創新高。  4月,四川涼山。臺資企業冕寧元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萬畝油橄欖基地,一朵朵橄欖花含苞待放。冕寧今年將在涼山新增3500畝種植基地,橄欖油年產量也將進一步擴大。隨著疫情形勢趨緩向好,在川臺企紛紛復工復產、增資擴產,持續深耕大陸。
  • 【榜單發布】第八屆港股100強
    新進入本屆「綜合實力100強」主榜單的企業多達40家。其中科技和生物製藥是新者最多兩大板塊。科技板塊新進者包括美團-W、小米集團-W等多家網際網路科技企業,而生物製藥板塊新進者則包括中國生物製藥、石藥集團、翰森製藥、藥明生物在內的多家製藥企業。
  • 13家世界500強生物醫藥公司 逾半扎堆光谷生物城
    原標題:13家世界500強生物醫藥公司 逾半扎堆光谷生物城   湖北日報訊(記者李墨)創建僅5年的光谷生物城,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生物醫藥企業和研發機構的聚集地。  10月25日,法國賽諾菲巴斯德公司與中國醫藥集團、東湖高新區於法國籤署合作協議,在光谷生物城國際疫苗園共建生產基地,面向全球提供革新的技術、高質量的生物產品。  至此,名列世界500強的13家生物醫藥公司中,已有8家落戶光谷生物城,數量在全國26家生物產業基地中名列前茅。  美國輝瑞是首家進入光谷生物城的世界500強企業。
  • 2018年全球企業市值100強(2月版):5家半導體企業入選
    礪石商業評論 | 文《礪石商業評論》在昨天發布「2018年中國企業市值100強(2月版)」後,今天發布「2018年全球企業市值100強(2月版)」,這是全球唯一一份根據企業市值進行排行,而不是按照收入、利潤作為評估標準的榜單。
  • 【變革·破局】緯湃科技王海波:我們用媲美強混的48V、供應全球的...
    緯湃科技在接受NE時代專訪,講解電氣化產品布局時自我反問這樣一個問題。正是基於該問題,大陸集團獨立動力總成事業部,由緯湃科技作為新的實體操刀電氣化,從理解市場、政策變化和客戶需求出發,為車企開發成本更低、性能更高的產品。
  • 全球最佳投資人100強名單出爐了,中國有13位入選
    )】3月24日報導(編譯:蔡妙嫻)編者註:《福布斯》於近兩日推出2016全球最佳創投人榜單前100位,羅列了全球最具影響力和長遠眼光的投資者。其中中國紅杉的沈南鵬進入了榜單前10強,GGV Capital 童士豪位列第21名,IDG合伙人李驍軍位列第32名,真格基金徐小平位列第94名。本榜單中一共有13位中國投資人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