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雲臺 gopro
7X50 最普遍入門
天文望遠鏡 德國Bresser寶視德
大疆靈眸 485g
文/羊城晚報記者 林清清 圖/品牌供圖
秋高氣爽,賞月觀星是最浪漫的夜晚活動(之一)。用最好、最恰當的裝備,賞最圓的月,成為地面那顆最亮的星,你就是一個成功的中秋賞月模範。
賞月,追月,器材和知識不會浪費。畢竟今年是天文大年,接下來的10月、11月、12月,每個月都會有大型流星雨等天文奇景可以觀測。以下這些觀測、拍攝裝備都可以作為你歡度良宵的堅強後備。
[觀月]
仰望夜空 「千裡眼」給你賞月觀星的浪漫
仰望星空,是最浪漫又最理性的事。中秋賞月,或是夜觀天象,都需要有先進的科技裝備。
入門最實用:手持雙筒望遠鏡
——7x50機型為公認入門標準
最實用的入門觀測裝備,是最常見的手持雙筒望遠鏡。畢竟舉手能看,簡單直接。而雙筒望遠鏡,一般來說也擁有較寬廣的視野,對於初入門的新手,容易尋找辨認基本星系、星座。價錢也較天文望遠鏡更親民,同時還能用來看演唱會、觀鳥、登高望遠,應用場景更豐富,性價比高。
其實,不同規格的雙筒望遠鏡,除了可以看到星團、星雲和一些明亮星系,甚至可以勝任金星盈虧、月食、日食等天文觀測。
需知道,放大倍率並不是越大越好。手持望遠鏡,如果臂力不夠,也會手抖。一般來說,7x50機型為公認入門標準,7為放大倍數,50為口徑,射出瞳孔達到7mm。視野一般有7到 10度,適合手持。對於新手,最大放大倍率最好低於10倍。
如果還有其他型號如何簡單分辨?
簡單來說,7x42、8x40、8x42等機型,重量比 7x50 較輕,同時也適用於日間的賞景及觀鳥等大自然觀測,屬於比較全功能多場景適用的望遠鏡。
而10x50機型,由於倍數到達了10倍,因此手持難度較高,通常需要三腳架輔助固定,否則影響成像清晰度。由於高倍率機型的良視距較短,對於戴眼鏡觀測者,也會造成一些不便。
一般的雙筒望遠鏡,主流價格區間在100元至3000元不等,不少著名鏡片品牌、相機品牌都有生產,一般的賞月觀測入門機型,500元左右便可得到性價比之選。
例如國產品牌博冠望遠鏡獵手II系列,7x35/50、8x40、10x50等型號雙筒望遠鏡,價格區間在400-500元,而更適合野外使用的雷霆7×50,則要1000-1500元。而尼康的閱野系列,7x35型號900元左右,7X50需要1500元左右,而10-22X50,則要2000元-2500元。
進階最裝腔:天文望遠鏡
——口徑、焦距VS重量、價錢
天文望遠鏡,看起來更專業,能夠看得更遠、更清晰,看得到月球表面更多細節。在觀測各項天文奇觀時,也能發揮更多作用。
然而由於太多專業術語,選擇時,其實主要掌握兩大關鍵詞:口徑和焦距。一般來說,口徑與焦距越大,外形看起來就是越粗越大,觀測效果越好。但具體如何選擇?
一般來說,要看月亮,80mm口徑的已經可以看到月球上的環形山——這對於絕大多數天文觀測者是一個標誌性門檻。而100mm口徑,低倍率下不僅可以看到完整月面,小環形山,高倍率下還可以看到月球上的山谷和山脈細節。如果到了150mm口徑,那麼低倍率下可看見小環形山上的細節清晰,高倍率下還能看到月球上小丘陵、山谷的細節。
但是,口徑與焦距越大,望遠鏡的重量以及價錢當然也就越貴。對於賞月觀星者,城市光害嚴重,往往需要到野外山上去觀星。重量和便攜型就是一大難點。你當然知道,與所愛之人一起觀星賞月看流星雨,是最浪漫的事。你不會希望在看到流星雨之前,已經把自己累出一身臭汗。
所以,衡量自己的觀測需求來選購望遠鏡,最適合自己的未必是最貴的。
選購指南:未必最貴為最佳
一般來說,貴的望遠鏡當然觀測效果相對較好,但是選購時並非最貴為最佳。由於更多人自駕車出行,觀星的可選範圍更寬廣,不少人也喜歡車載專業儀器,到天涯海角去觀星。因此,對於天文望遠鏡的選擇指南中,又多了一些移動觀測的考量。
對於天文望遠鏡而言,拆裝的便利性是十分重要的一項考量——這也是更多人喜歡用簡單的雙筒望遠鏡的原因:隨時手持打開就能使用,不用像較大型的單筒望遠鏡,不同組件還要拆卸安裝,過程費時又容易出錯。
天文望遠鏡的底盤——三腳架,質量也要多加留意,如果不夠穩當,細微震動就會影響到觀測時的圖像,看久了頭暈眼花,其實是對圖像不穩定的生理反應,並非身旁人令你意亂情迷。
天文望遠鏡還有一個要件值得留意,儘量選擇有尋星鏡的型號。在望遠鏡筒背上,有一個類似「瞄準器」的小望遠鏡,這個小望遠鏡精度較小,但視野較寬,便於你大範圍搜星。
[追月]
自拍藝術大片
賞月神器
作為人月兩團圓的中秋佳節,不能「撩妹」還有什麼藝術價值可言?追月、拍月的同時,如果沒有拍出美人美照,怎麼能算實現了「朋友圈賞月」的最佳效果?「撩妹」說法雖然浮於表面,實際是為人間留下美妙光影瞬間,展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朋友圈賞月大賽」許勝不許敗
首先提醒的是,拍月亮有兩大流派,各人按自己功力擇一練習見分曉。
流派A,只見月亮,精益求精,曬出專業技術。那麼你就要保證月亮拍得清晰,至少不能糊成路燈,長焦鏡頭了解一下。
流派B,人月兩圓,月亮與身邊景物、美人相映成趣,曬出個人趣味。這種情況當然要注重把美人美景拍好,才能在「朋友圈賞月大賽」中取勝。那麼,月亮之下,找到特別的建築或景色參照,留下鏡頭中的美人美態,或是有趣搞笑的情節內容,才是你的突圍取勝之道。畢竟,美麗的月亮都是一樣的,但月下美人都是不同的。
讓手機、相機拍照拍攝功能更上一層樓的手持雲臺,除了「防抖」掩蓋你內心激動,你還可以通過不同特點、不同模式,拍出不同效果的「大片」,成功「撩妹」。
老司機追求:多年「手抖」 中秋治好
要實現在「朋友圈賞月」,先進科技當然要掌握。首先要把月亮(以及女朋友)都拍得清晰漂亮。
「穩」是對「老司機」的第一要求。內心多麼激動,手也一定要穩住。否則,即便中秋之夜,月亮再圓再亮,仍然是黑夜模式,肉眼所見天上明月,地上沒人,一不小心也容易糊成一片。
拍好月亮美人,除了要看各種手機,手持雲臺也要了解一下。「穩如雞頭」的三軸防抖原理,內心再澎湃,黑夜中光線再不夠,也可以輔助你的畫面穩定。
市面上主流手持雲臺,大疆、GoPro、智雲、飛宇等不同品牌產品線,一般價格從699元至5000元不等,性價比之選、強調運動跟拍、增加藝術大片模式等不同功能,令你的短片立刻升級。而主流價格區間在1500-4000元之間的手持雲臺,通常具備能直接從雲臺上操控的加強拍攝功能,創造出自己的藝術風格片。
文藝範追求:延時攝影藝術變焦大片
單純防抖拍出清晰月亮之餘,還有大量玩法。
延時攝影是大多數手持雲臺都有的功能,文藝範入門必備。用延時攝影看月出月落、人來人往、車水馬龍、花開花落,向大家展示你的文藝視角,當然最後不要忘記點題「閱盡千帆情有獨鍾」,才能達到展示才藝牽手佳人的目的。
說到牽手,現在的手持雲臺上,基本都有追蹤拍攝、慢動作拍攝,幫你駕馭各種快慢動作場景。月朗星稀的時候,牽手夜奔的浪漫大片了解一下。
一些手持雲臺,還自帶各種藝術變焦功能,例如「希區柯克變焦」,前後主體變焦不同,造成背景推拉的視覺效果。以著名驚悚電影導演希區柯克命名,你就知道大片感盡顯。
走搞笑路線的,用「瘋狗模式」,穩而快速地轉移過渡場景,可以拍出猶如武打或科幻電影中快速接飛鏢等鏡頭,那麼,中秋夜要接月餅還是接月亮就看你的創意了。
同場加映——手機追月大片心機小物Tips
沒有手持雲臺,光是一個手機也可以好好「撩妹」。隨夾隨用、即插即用,善用手機外接小鏡頭,隨時可以製造驚喜專業拍攝效果。
長焦微距有沒有用?
很多人都知道,拍攝月亮要用長焦,手機上隨用隨夾有用否?
其實,想要拍清晰的月亮,最簡單的方法是,把手機放到觀測的望遠鏡前拍攝。如果沒有望遠鏡,市面上也有各種隨夾隨用式外接長焦手機鏡頭。只是要注意,由於長焦對防抖要求更高,這種外接手機鏡頭,往往還需要加設「八爪魚」或桌面小三腳架。鏡頭越重,對三腳架的穩定性要求就更高。因此手機上追求高清,其實重點還在於防抖穩定。
廣角魚眼全景,最好用!
拍月亮,為何要用廣角,甚至要用魚眼鏡頭?因為老司機告訴你,只是手機拍攝,又不是專業器材,想要拍出天文望遠鏡效果級別的大片不太可能,還不如在構圖和趣味上下功夫。
廣角能把地面的建築景物與天上的月亮結合,而魚眼、全景鏡頭,則更可以拍出有趣的全景視角、小行星視角,把一大家子的親朋好友收攏進來,在小行星上歡聚賞月,把平面照片拍出立體效果。
本版製圖/杜卉
編輯:蔣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