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事兒】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民用航空維修協會和中國(福建)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的大力支持與推動下,由中航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2020 年中國航空維修峰會(第十四屆)」於2020 年10 月28日在廈門香格裡拉大酒店隆重召開。
作為中國航空維修界的行業盛事和行業精英交流的重要平臺,本屆大會以「同舟共濟聚力迎新」為主題,來自中國民航局、航空公司、維修企業、各類產品製造商和供應商的200多名代表出席了本屆峰會。
今年,在全球性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全球航空業均遭受了史無前例的重創,與航空運輸市場密切相關的航空維修(MRO)業也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但得益於我國政府對於疫情的精準有效防控,航空運輸業近幾個月開始穩步復甦,MRO業也開始逐步恢復。面對疫情給MRO業帶來的影響,航空公司和維修企業既要在滿足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努力保障航班持續安全,又要積極探索「5G」「網際網路+」「智能製造」「虛擬實境」新技術應用和新管理手段等解決方案,在提高維修管理效率的同時持續開源節流。因此此次MRO China 2020峰會成為了局方、OEM、航空公司、維修企業和各級供應商彼此交流、表達訴求的絕佳機會,與會代表紛紛表示希望在交流中謀求更多合作的機會,彼此賦能,攜手共進。
會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管理委員會經濟發展局局長代斌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與保障部副部長孟金強發表大會致辭。代局長表示,中國航空維修峰會是中國民用航空維修界最具影響力的專業峰會,2020年峰會落戶廈門,這既是對廈門航空維修業的認同和肯定,也將為廈門自貿片區進一步推進航空維修發展提供難得機遇。
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管理委員會經濟發展局局長代斌
孟部長在致辭中說,MRO行業內先進的維修技術、維修理念、維修實踐、管理模式等非常值得大家彼此交流、分享和學習,MROChina峰會的召開有利於促進我國航空維修事業的創新和發展。
航空工業集團生產與保障部副部長孟金強
緊接著,來自中國民航大學、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東方航空技術有限公司、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海航航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廈門航空、空客公司、廈門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廣州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山東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廈門航空工業有限公司的代表先後作了主題演講。
來自中國民航大學原中國民航局民用航空器維修人員執照考試管理中心主任朱蓬傑,運用通俗易懂、風趣幽默的語言,為大家詳細介紹了今年以來為加強維修人員資質建設而新改版的《民用航空器維修人員執照管理規則》CCAR66R3的變革細則,使聽會人員對該規章的修訂有了清晰的認識,為企業制定維修人員管理和培訓政策釐清了思路。
來自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市場官朱曉做了題為《後疫情下的MRO生存與發展的幾點考慮》的報告,深刻剖析了疫情給MRO行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未來一段時間MRO市場的發展趨勢和顯著特點,提出了企業如何儘快走出困境與危機、實現健康良好的運營秩序的最佳路徑。
要想企業獲得大發展,技術是最理想的推手。在本次大會上,東方航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嶽霆從5G出發,聚焦5G,介紹了基於5G的雲計算、大數據、AR技術、物聯網、人工智慧、信息安全等技術在飛機維修場景的應用,以及5G在提升飛機維修工作效率、開展維修流程再造中所能發揮的關鍵性作用。例如,5G+AR遠程維修可視化、飛機維修出入庫管理智能化、利用5G物聯網傳感器設備將航材與車輛管理智慧化等等。
南航股份機務工程部副總經理王錦申與大家分享了南航機務工程數位化轉型的實施狀況,以及對未來數位化維修的一些思考。
海航技術市場部總經理郝偉用事實說話,向大家展示了海航技術如何打造一站式飛機維修服務平臺,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的經驗。
來自廈門航空有限公司飛機維修工程部的航空器材部總經理高書魁,從航材採購、寄售管理、PMA的開發與使用、PooLing共享航材、索賠處理、包修協議的籤署、修理廠家的選擇、航材送修周期的全流程監控、集團化調撥管理、庫房及報關管理等方面介紹了如何做好航材精細化管理,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富有成本效益的航材管理,節流增效。
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管理委員會經濟發展局高級主管陳茂春,作為本次大會的東道主,向大家展示了廈門自貿片區內航空維修產業的現狀、各類企業的成就與發展規劃,重點介紹了自貿區在招商引資、助力企業創新、人才引進方面的重要舉措,為當前各地各類臨空產業園和保稅區等謀劃產業集群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案例,同時為各類有意來廈發展的企業伸出了橄欖枝。
上午的會議由中航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柱主持,下午的會議由山東航加航空服務有限公司營運總裁楊穗利主持。下午的會議中,空中巴士(中國)服務副總裁胡永東、廈門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營運總裁蔣意達、廣州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大修二部總監廖向紅、廈門新科宇航副總裁兼總經理林恬欽、山東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商務部總經理呂偉、廈門航空工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正林等,就各自企業在近一年來取得的成就、新技術在民航飛機維修中的應用、國產民機的維修能力提升和抗疫運營策略等方面的經驗進行了充分的交流,數據豐富、事例生動、理念新穎,在展示自身企業的同時為同行們帶來各自對於行業生態的認識。
本屆MRO China除了主旨演講環節外,還安排了題為「疫情下航空維修業的生存與發展」的圓桌論壇,來自廈門自貿委、海航技術、廈門太古以及GAMECO等公司的領導就疫情下航空維修業的發展特點和趨勢、產業格局、各類企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及廈門自貿區應該如何加大航空維修產業發展力度進行了交流探討。
在會議的閉幕式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民機產業部副部長孫慶民發表致辭。孫部長表示,此次會議緊密圍繞「同舟共濟 聚力迎新」的主題,來自各領域的專家代表以專業權威的角度闡述了新形勢、新環境下我國航空維修業的市場機遇,分享了各自企業的運營實踐經驗,企業間和行業同仁間開展這樣充分的交流和溝通,對於整個行業在後疫情時代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對於產業內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也有著很好的指導作用,會議非常成功。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民機產業部副部長孫慶民
此外,峰會組委會在會場外還設立了10多個展位,為各企業商家多方位展示自身實力搭建了更大的舞臺。會議當晚,還隆重舉辦了第三屆中國航空維修(MRO China)紅冠獎頒獎典禮。本屆中國航空維修紅冠獎之「大國工匠獎」由大新華飛機維修服務有限公司海口基地朱智勇摘得;山東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和成都富凱飛機服務有限公司分別獲得「技術突破獎」;海航航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獲得「管理創新獎」;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獲得「創新企業獎」;廣州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獲得「年度MRO獎」。
10月29日,峰會組委會為參會代表安排了廈門自貿片區產業園和部分知名維修企業的實地考察,對於增進參會企業代表與廈門本地維修企業的溝通交流提供了進一步面對面的機會。
關於MRO China與紅冠獎
MRO China是由中航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民用航空維修協會共同發起打造的行業峰會,首屆於2005 年9 月20日在北京成功召開。此後,峰會每年一屆,先後分別在昆明、廈門、西安、北京、成都、上海等地成功舉辦,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民航維修業的年度盛會,備受業內好評。
從2018年起,每屆MRO china峰會上都會舉辦中國航空維修(MRO China)「紅冠獎」的頒獎典禮。紅冠獎是由《航空維修與工程》雜誌發起、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指導原則,由業內資深專家推薦和評選出中國航空維修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企業、項目和領軍人物,旨在促進各大航空公司、製造商和維修企業之間的密切交流與合作,助力我國航空維修事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