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三體》裡,人類因為擅自回復外星文明的無線電信號,暴露了地球坐標,從而面臨著被消滅的危機。我們能夠從中感受到人類文明的弱小,在強大的三體文明面前,人類幾乎沒有還手之力。而在現實世界中,三體文明的居住地是有原型的,就在距離太陽系約4.22光年的比鄰星系。
放在動輒數十萬光年的宇宙裡,4.22光年的距離說是近在咫尺也不為過,因此科學家對比鄰星高度關注。
來自比鄰星的長途電話
2020年12月18日,比鄰星再次成為科學界關注的焦點,只因很多科學家得到消息,我們接收到了一段來自比鄰星系的無線電信號。信號來自於比鄰星b,這是一顆類地行星,和地球一樣位於宜居帶內,頻率是982MHZ。
當科學家得出這一判斷時,他們又遲疑了。因為他們早就下了結論,比鄰星b上不可能會有生命存活,除非它們生活在地下。雖然比鄰星b是個類地行星,但是它的地表環境比金星還要惡劣,經常受到比鄰星的影響。2016年,比鄰星爆發了一次耀斑,釋放出大量電磁輻射,比鄰星b首當其衝,距離恆星的距離太近了。
此次耀斑爆發出來的能量,遠遠超過卡林頓事件。不難想像,在過去這麼長的時間裡,比鄰星b不知道「洗禮」了多少次。倘若地表有生命,早就被恐怖的能量殺死了。
所以科學家不認為比鄰星系裡會有生命,所以科學家認為這個「長途電話」非常可疑。
接還是不接
對於發送這件事,科學界歷來是爭論不休,有人想聯繫外星文明,證明人類不是孤單的。有人覺得外星文明未必會對人類抱有善意,萬一《三體》裡的事情變成了現實,誰來負責?誰能擔得起責任?
然而所有的爭論都沒有意義了,從上世紀中期的奧茲瑪計劃到METI計劃再到突破聆聽計劃,很多信號都發送出去了,裡面包含著地球在銀河系內的坐標和人類文明的基本情況。
預計在2040年左右,我們可能還會接收到別的恆星傳來的信號,這真是個讓人忐忑不安的消息。
而此次比鄰星系傳來的信號,是澳大利亞帕克斯天文臺收到的,在記錄時,信號還重複了5次!有重複的信號才是有意義的,說明信號源發射了不止一個信號,未來可能還會發送信號。這比1977年8月16日接收到的哇信號有意義多了,它只重複了一次,以至於當我們試圖尋找信號源的時候一無所獲。
經過討論後,科學家們決定再次對比鄰星啟動全方位的監測,調動多個天文臺的射電望遠鏡接收信號。只要這段信號再發射一次,我們就能定位到信號源的大致範圍,發射探測器。這裡說一下突破攝星計劃,由霍金和大富豪米爾納聯手推動,將向太陽系附近的恆星系發射數千個探測器。
探測器的速度最快可以達到光速的五分之一,搭配全新的推動技術,讓它們成為人類的「眼睛」,拍攝照片傳回地球。比鄰星系也是目的地之一,還有很多恆星系都在考慮範圍之內。突破攝星計劃一旦啟動,恐怕會讓地球的處境更加危險。
屆時就不是我們「接不接電話」的問題了,而是另一端的外星文明會不會直接找上門來。
總之,在對待異常信號的問題上,科學界沒有統一的口徑。比鄰星系的信號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度,回不回復還需要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