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當年看孫儷演的《甄嬛傳》時,就提到過,果郡王為甄嬛封妃種下了滿院子的合歡樹。電視劇演到最後,甄嬛成為了太后,又派人把皇上挪走的合歡樹都挪到回來自己的宮裡,以此來紀念一生摯愛。
合歡花,就是開在合歡樹上的花朵。
甄嬛住在紫禁城裡,所以合歡樹也可以栽種在北方地區,開出鮮豔的花朵,滿庭芬芳。
合歡花的花型比較奇特。有人說,合歡花像個掃把;有人說,合歡花像一朵綻放的流蘇。無論是哪一種說法,合歡花在開花的時候都是「根根分明」的樣子。而且合歡花帶有淡雅的幽香,在盛花期拍攝合歡花,過程和結果,都是很美的享受。
拍攝合歡花,要把花頭拍攝的根根分明。
合歡花的花期在夏天,開花時是「頭狀花序」,合歡花是針葉型花瓣,而且通常是雙色——花芯是淺色,花瓣邊緣是深色。荷花有白芯紅花的,也有白芯粉花的,還有一種變種叫做「銀合歡」,乾脆就是白色的花朵。
無論是哪一種顏色的合歡花,都是針形花瓣。所以,我們在拍攝的時候,重點就是要把合歡花的花頭拍攝的根根分明。
拍攝合歡花的角度,以仰拍為主,平拍為輔。
合歡花是高高的綠樹,個頭經常會比人還高。所以,拍攝合歡花通常需要使用長焦鏡頭。仰拍的角度是很常見的;用平視的角度拍攝合歡花的側面也可以;俯拍……除非是把合歡花朵摘下來。
拍攝合歡花,一般都會使用大光圈。因為要突出合歡花花朵的特徵嘛!大光圈可以讓景深更淺,比較容易營造出根根分明的效果。
拍攝合歡花,也可以採用微距鏡頭。但是,因為合歡樹通常都會比人還高,採用微距鏡頭拍攝,拍攝角度和拍攝機位就不那麼好找了。
拍攝合歡花,有三種常見的攝影背景。
合歡樹很高,花朵開在枝頭,需要仰拍——自然而然的,就可以用藍天白雲作為拍攝背景;合歡樹枝繁葉茂。夏天在盛花期是紅花配綠葉,分外妖嬈。所以,用合歡樹本身的綠葉作為攝影背景屬於「就地取材」。合歡花朵非常鮮豔。如果攝影愛好者想有一點自己的想法,還可以用技術手段,把攝影背景處理成暗黑色的,加大畫面的明暗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