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機的架構,硬體,軟體等都有成果!量子計算時代快了

2020-12-05 博科園

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人員與馬裡蘭大學和IBM合作進行了一項研究,探索了量子計算機(QC)的架構設計。在2019年ACM/IEEE計算機架構國際研討會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使用IBM、Rigetti和馬裡蘭大學的7臺量子計算機,對量子計算機進行了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實際系統評估。

研究人員開發了新軟體來編譯從量子計算機應用程式到硬體原型,在容易出錯的早期量子計算機硬體上。與行業編譯器相比,該編譯器在程序正確率方面提高了28倍,該研究強調了精心設計指令集、豐富的連接拓撲以及協同設計應用程式和硬體重要性,以實現初生量子計算機系統的最佳性能。

不同的量子計算技術

量子計算是一種全新的計算範式,在藥物設計、肥料設計、人工智慧和安全信息處理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量子計算從20世紀80年代作為一項純理論研究開始,現在已經發展到可以用小型原型系統進行實驗的地步。像IBM和Rigetti這樣的,現在可以通過雲免費訪問他們5到16量子位系統。這些系統可以使用指令序列進行編程,也稱為操作或門。與早期經典計算類似,使用真空管、繼電器電路或電晶體構建系統,今天的量子計算機系統可以由幾種硬體技術構建。

領先的技術包括超導量子位元和捕獲離子量子位元,其他候選技術也有相當大的興趣。然而,與傳統的二進位計算機不同,量子計算機技術是如此的不同,甚至可以在一個量子位上執行的基本門操作也有很大不同。為軟體使用選擇最合適的門操作,是一個重要的量子計算機設計決策。目前量子計算機系統在量子位對之間操作的可靠性方面也有所不同。例如,在IBM和Rigetti的超導量子位元中,量子位元使用與經典處理器製造類似的方法列印在二維晶圓上。

在這些系統中,量子位之間的運算只允許在相互接近的量子位之間進行,並且由特殊電線連接。這種製造方法對不同量子位元如何通信施加了限制,即允許系統中的每個量子位元只與少數幾個鄰近量子位元直接交互。相比之下,對於UMD中捕獲的離子量子位元,量子位元之間的運算是通過一條離子鏈的振動運動來完成。因為這種方法不使用連線形式的物理連接,所以它允許系統中任意一對量子位元之間進行量子位元間的運算。

這種更廣泛的通信模型對某些量子計算機算法有一定參考價值,值得注意的第三個特徵是,在所有這些候選技術中,量子態很難精確地操縱。這將導致操作錯誤率。此外,這些誤差的大小在系統中的量子位元和時間上都有顯著變化。結果,這些巨大的噪音變化將操作的可靠性提高了10倍。由於量子計算機算法將這些操作鏈在一起,每個操作的錯誤率會使程序很難得到正確答案。

量子計算機體系結構

不同量子計算機實現之間的巨大差異促使研究人員設計編程接口,使程序免受量子位元實現細節和錯誤率的影響。這種接口通常稱為指令集體系結構(ISA),是現代計算系統的基石。ISA包含一組指令,可以在硬體上執行,並作為硬體實現和軟體之間的契約。只要程序使用ISA允許的操作,就可以在不修改任何硬體的情況下運行,而硬體也實現相同的ISA,而不考慮硬體實現之間的任何差異。

量子計算機供應商對ISA和量子位元的連接性做出了許多設計決策。每個供應商都選擇提供一組軟體可見的門,這些門掩蓋了門實現的特定細節。這些門通常與基本操作不同,通常被選擇為量子算法設計人員和程式設計師經常使用的操作。供應商應該選擇向硬體公開哪些門?應該將這些門抽象到供應商之間的通用ISA中,還是根據底層設備特性來定製它們?同樣,量子位連通性的選擇,儘管受到硬體技術影響,但它決定了程序可以使用哪些量子位之間的操作。

量子計算機架構的設計見解

為了回答這些設計問題,研究人員評估了來自三個供應商(IBM、Rigetti和UMD)的七個系統體系結構,它們具有不同的連接拓撲,跨越兩種硬體量位技術。由於量子計算機是有噪聲的,運行程序數千次並將最常見的答案作為正確答案報告是該領域的標準做法。為了提高正確運行的可能性,這項研究開發了TriQ,這是一種多供應商優化編譯器,儘管具有跨平臺的適用性,但它的性能顯著優於供應商編譯器。

使用TriQ,研究人員表明,系統架構設計選擇可以顯著影響程序運行的正確率,強調了考慮程序需求做出這些設計選擇的重要性。發現,供應商對軟體可見門集的選擇會影響運行程序所需操作數量和正確率。當供應商公開本機或基本操作時,TriQ可以顯著減少執行一組程序指令所需的本機操作數量,並提高正確率。這表明,在量子計算機上,以一種類似於經典系統的方式,通過設備或獨立於供應商的ISA來屏蔽本機指令的所有知識還為時過早。

同時研究還發現,應用程式的通信需求和硬體連接拓撲結構之間的匹配至關重要。當硬體只能支持少量通信操作的應用程式時,應用程式正確執行的機率通常更高。當出現不匹配時,需要進行大量的通信操作,應用程式正確率就會受到影響。由於其開源軟體工具現在可以在github上使用,有可能為量子計算機軟體編譯提供重大的實際改進,同時也為更廣泛地了解量子計算機硬體最有效的設計方法提供了機會。

博科園|研究/來自:普林斯頓大學參考期刊《arXiv》Cite: arXiv:1905.11349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量子計算時代快了!量子計算機的架構,硬體,軟體等都有成果!
    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人員與馬裡蘭大學和IBM合作進行了一項研究,探索了量子計算機(QC)的架構設計。在2019年ACM/IEEE計算機架構國際研討會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使用IBM、Rigetti和馬裡蘭大學的7臺量子計算機,對量子計算機進行了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實際系統評估。
  • 都說量子計算下密碼都是渣,所以清華突破後量子密碼硬體加速技術
    隨著近幾年來量子技術的研究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發展,我們很多人開始對於量子計算、量子計算機有了初步的了解。量子計算的強大,我們都是時有耳聞。即便我們都沒遇到過量子計算的演示,但一人客覺得我們從科普和技術資訊和嚴肅書籍文章上也能見微知著,明白它的極強算力,在我們目前傳統計算機領域,面對世界頂級最快的計算機量子計算都是王者一般的存在。可以這麼說,現有的一切傳統計算機在量子計算機(由當前理論研究推演)面前都是小弟,一切密碼——哪怕你再複雜位數再長——在量子計算下都會被秒成渣。
  • 英特爾全棧量子研究:發布多項重磅量子計算研究成果
    在本周舉行的IEEE量子計算與工程國際會議(「IEEE Quantum Week 2020)上,英特爾將展示一系列研究成果,著重介紹其在量子計算硬體、軟體和算法領域的創新性全棧方法。這些研究成果展示了量子計算在這些領域的重要進展,對於構建可運行應用程式、可擴展的商業級量子系統至關重要。 「英特爾一直專注於量子計算在短期內的實用性應用,這項顛覆性技術正在走出物理實驗室,並穩步過渡到工程領域。從控制量子比特的自旋量子位硬體和cryo-CMOS技術到軟體和算法研究,英特爾研究院在量子計算堆棧的每一層上都取得了切實的進步,大力推動可擴展、可商業應用的量子架構。
  • 英特爾聚焦全棧量子研究:發布多項重磅量子計算研究成果
    (「IEEE Quantum Week 2020」)上,英特爾將展示一系列研究成果,著重介紹其在量子計算硬體、軟體和算法領域的創新性全棧方法這些研究成果展示了量子計算在這些領域的重要進展,對於構建可運行應用程式、可擴展的商業級量子系統至關重要。
  • 量子化學計算(Gausssian)工作站硬體配置
    量子化學計算由於分子的類型、體系和模擬算法,以及各種應用和精度要求,都有不同的計算特點,對計算機硬體(CPU、內存、硬碟、GPU)配置要求有很大的差異 ,那麼如何選擇好伺服器/工作站的硬體配置,提高計算速度,縮短求解時間
  • 從硬體提升到算法迭代,正在發生的量子計算革命
    這些計算機可以很好地用來測試硬體配置,甚至運行算法,但正如 時代周刊所指出的那樣:它們貴得逆天(ungodly),而且只是研究者設想的最基本的版本。只有當數百個、數千個量子位可以共存時,量子系統才能實現其真正的潛力。現在大家都在競相實現世界上第一臺大尺度通用量子計算機。這方面有兩個強大的但不同的競爭者,目前還不清楚其中哪種想法會首先成為現實。
  • 英特爾聚焦全棧量子研究,量子計算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在 IEEE量子計算與工程國際會議(「IEEE Quantum Week 2020)上,英特爾將展示一系列研究成果,著重介紹其在量子計算硬體、軟體和算法領域的創新性全棧方法。這些研究成果展示了量子計算在這些領域的重要進展,對於構建可運行應用程式、可擴展的商業級量子系統至關重要。
  • 量子計算發展歷程_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 計算部分 - CSDN
    量子計算機到底有何價值?1、是未來人類科技與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量子計算或為後摩爾定律時代的計算力破局之路。軟體層面的制約:從 CPU 時代到 GPU 時代再到未來的 QPU 時代,晶片和算法有如下的關係:CPU 的內部結構較為複雜,具有強大的邏輯判斷和通用性能,可以處理各種不同類型的數據,並且隨時可以中斷各種數據處理,因此 CPU 可以執行所有的算法
  • 什麼是量子計算機?「九章」確立的「量子計算優越性」有多厲害
    同時,「九章」也等效地比谷歌去年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機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  然而,很多讀者在驚嘆這一重大科研成果的同時,卻對其中的原理、成果的意義、量子計算機的應用前景不明就裡,甚至有讀者反映,「每個漢字都認識,但還是不懂」。為此,本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嘗試揭開「九章」神秘的面紗,了解量子計算機的原理。
  • 我國量子計算新成果!全新半導體量子晶片架構有望實現多量子比特...
    近日,本源量子與中科大郭光燦團隊合作,在利用微波諧振腔耦合與擴展半導體量子比特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兩個半導體量子比特與微波諧振腔強耦合,並初步探索了利用片上微波光子耦合多量子比特的半導體量子晶片架構。該研究成果近期在線發表在國產綜合性旗艦期刊Science Bulletin上。
  • 後量子密碼硬體加速:計算速度提升2.5倍,ATP減小4.9倍
    允中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密碼,無疑在系統安全和網絡安全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是,隨著具有強大密碼破解能力的量子計算機不斷取得實質性研究進展,目前廣泛使用的RSA、ECC等公鑰密碼算法逐漸變得不再安全。這對於現有的密碼體系而言可以說是毀滅性的威脅。
  • 比最快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
    當前,研製量子計算機已成為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戰之一,成為歐美各發達國家角逐的焦點。對於量子計算機的研究,本領域的國際同行公認有三個指標性的發展階段:第一階段發展具備50-100個量子比特的高精度專用量子計算機,對於一些超級計算機無法解決的高複雜度特定問題實現高效求解,實現計算科學中「量子計算優越性」的裡程碑。
  • 比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中國科學家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
    根據現有理論該量子計算系統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九章」一分鐘完成的任務,超級計算機需要一億年)等效地其速度比去年穀歌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當前,研製量子計算機已成為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戰之一,成為歐美各發達國家角逐的焦點。對於量子計算機的研究,本領域的國際同行公認有三個指標性的發展階段:第一階段發展具備50-100個量子比特的高精度專用量子計算機,對於一些超級計算機無法解決的高複雜度特定問題實現高效求解,實現計算科學中「量子計算優越性」的裡程碑。
  • 前沿顛覆性技術:量子計算
    《量子計算與編程入門》對於量子計算的背景知識、量子計算基礎、量子計算機硬體基礎、量子算法與編程、量子計算前沿話題等都進行了清晰介紹。儘管量子計算時代何時真正開始,還存在著所謂類似疊加的不確定性,但必須承認,量子計算技術產生的成果正越來越多地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之中。
  • 後量子密碼硬體加速:計算速度提升2.5倍,ATP減小4.9倍
    為應對該類挑戰,學術界和工業界早已開始著手研究能抵禦量子計算攻擊的後量子密碼算法。現在,針對這一問題,清華大學魏少軍、劉雷波教授團隊提出了一種低計算複雜度數論轉換與逆轉換方法,以及一種高效的後量子密碼硬體架構。
  • 薛丁格的貓發威:量子計算機和量子軟體成高科技新增長點
    文/夕揚近日,微軟聯合谷歌推出在線付費課程,教授編寫簡單的量子算法和代碼。這是繼兩年前微軟推出量子開發套件在量子計算領域的再發力,不難看出微軟的野心:建立量子作業系統和量子軟體標準,搶佔和收割全球用戶。
  • 極簡科學課|什麼是量子計算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小寧我國企業自主研發的6比特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日前正式上線,全球用戶可以在線體驗來自中國的量子計算服務。那什麼是量子計算呢?量子計算機和普通的計算機又有何不同呢?為此,記者專門採訪了雲平臺研發單位本源量子公司的相關專家。量子計算是一種遵循量子力學規律調控量子信息單元進行計算的新型計算模式,它與現有計算模式完全不同。
  • 本源量子首席科學家郭國平: 一切為了量子計算機研製提速
    在郭國平看來,量子計算機的研製、開發和應用是一項意義重大的「科學技術工程」,它既包括基礎原理的研究和論證,也需要大量的工程技術積累,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工程技術工作所佔的比率和重要性都會迅速增大——比如晶片和計算機架構、半導體工藝、微電子工程技術、量子算法和量子軟體等多方面對量子計算機的研製都很重要。
  • 量子計算怎麼投?一文讀懂量子計算的未來
    (超越目前超級計算機所能達到的最快求解速度),等等。2.軟體層面的制約:從 CPU 時代到 GPU 時代再到未來的 QPU 時代,晶片和算法有如下的關係:CPU 的內部結構較為複雜,具有強大的邏輯判斷和通用性能,可以處理各種不同類型的數據,並且隨時可以中斷各種數據處理,因此
  • 清華團隊要趕在量子計算機正式應用前,提前布局晶片
    他表示,該論文介紹了一種低計算複雜度數論變換與逆變換方法,並提出一種實現後量子密碼算法的硬體架構。當前,公鑰密碼已經廣為使用,無論去線下銀行、還是在網上銀行辦業務,都要證明個人身份以避免被人冒用,訪問電商網站或使用手機支付時,其數據也需加密。除民用用途之外,公鑰密碼算法在海陸空通信方面也有著特定用途,設備間的通信都需要數據加密和身份驗證。